智冠創立至今邁入第31個年頭,一手打造國內最大遊戲王國的智冠董事長王俊博有著令人嘖嘖稱奇的創業歷程,從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線上遊戲大哥大,憑藉著就是不畏懼的人生態度。
40多年前,王俊博初入社會,當過工廠員工、飯店門房、貿易公司報關人員、塑膠原料進口員工,始終高不成低不就,加上當時全球正值石油危機,台灣失業率快速攀升,讓他萌生創業的念頭。
「危機就是轉機,勇於冒險是創業的基石」,王俊博認為,人生就像玩線上遊戲一樣,要四處闖關才能獲得珍貴寶物。捨棄為他人賣命的工作後,他騎著機車往返台灣南北大街小巷叫賣音樂卡帶,僅僅數十天就賺進5萬元,當時台灣勞工平均月薪僅約5,000元,他也在不久後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成功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初次創業就旗開得勝,讓王俊博更敢放手一搏。他觀察到當時黑膠唱片音質較差,若能把台語老歌母帶重新發行為高品質音樂卡帶,勢必能提高不少利潤。於是他拿出90萬元現金,把亞洲唱片的母帶全買下來,卻因缺乏音樂製作技術以及當時盜版猖獗等因素,投入的資金完全收不回來,陷入創業以來首次瓶頸。
「當時一度很灰心,也體認到創業維艱,但我仍咬緊牙根,尋求各種出路」,之後轉機果然出現,王俊博與電台主持人合作,將高品質的音樂卡帶轉移至廣播節目中銷售,開賣首月熱銷1萬套,讓他賺進近300萬元,所有投資連本帶利回來。
然而王俊博並沒有停止思考下一個機會在哪。在因緣際會下,他偶然在神通電腦遊戲卡帶中嗅到新商機,「當時電腦遊戲仍未普及,既有的遊戲相當粗糙,如果引進國外遊戲,將有機會攻占市場,於是我創立了智冠,邁開拓展新事業的步伐」。
當時國外正版遊戲一片售價49美元,王俊博想到「4美元計畫」,亦即以一片4美元價格在台灣銷售,但只給原廠1美元的授權金,對於很多國外遊戲業者而言,哪可能接受?但他不停奔波美國、英國大小遊戲公司,儘管吃盡苦頭,遭到無數次拒絕,卻從不放棄。
終於,有一家美國遊戲公司願意給他機會,但前提是至少賣出3,000套。「機會來了,一定要把握住,不然很可能就錯過了」,王俊博開始大力推展行銷策略,砸錢設計精美外包裝以及印製說明書,並採買遊戲、送雜誌方式,提升正版遊戲附加價值。
果然,遊戲卡帶上架首月銷售量突破5,000套,跌破業界所有人的眼鏡,之後開始有許多國外遊戲商與他合作,至此遊戲王國的雛形已成。
接下來,「我注意到網路開始興起,於是想盡辦法讓遊戲與網路能緊密結合」,2001年,智冠推出《金庸群俠傳》,跨入線上遊戲產業,首年就有超過24萬人付費,營收規模增至6億元,為今日智冠遊戲王國打下重要基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