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今周刊第395期20040719

今周刊第395期
頁碼 單元名稱/文章標題 作者
老謝開講

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終將攤牌
謝金河
呂宗耀投資周記

股戰——有恆常性實力才能對決


谷月涵看台灣

語文的──彈性及活力


封面故事

呂宗耀善用孤獨與負債絕緣

黃琴雅
鄭弘儀靠跳槽加速還債

黃琴雅
家族企業少東用談判降低負債

張弘昌
與負債共舞的人生/要學理財要先學理債

黃琴雅
解套心法/找出壓力源頭、尋求替代方案/負債 不等於世界末日
林祝菁
70 保險業務員靠拉保險還債
張弘昌
76 專家開講/四招健康負債、五步成功減債/也可以是成功之母
黃琴雅
特別企畫

爭取低利房貸自己來

陳芝艷
高科技

「贊助歐足賽 意外獲得新夥伴」

邱莉燕
龔行憲要讓世界聽到華人聲音

李喬琚
兩巨頭/張虔生展霸氣 林文伯求穩健/封測雙雄王座爭戰二十年
林亞偉、陳碧珠
兩巨頭/張虔生展霸氣 林文伯求穩健/封測雙雄王座爭戰二十年
林亞偉、陳碧珠
焦點新聞

黃仁宗入主台航 鄭深池暗中使力

邱太煊
蘇花高速公路讓游揆沉默

管月涵
吳惠瑜轉投敵營 擁抱威盛

王崇仁
全民電通小股東聲討民進黨大老

蔡玉真
34 澳洲台商許景河浮出台面...

蔡玉真
兩岸風雲

他年領台灣老闆百萬薪水

陳邦鈺
她靠創意和台幹平起平坐

陳邦鈺
80 人數超過兩千萬的中國高薪族/台灣新世代西進頭號對手
陳邦鈺
企業最前線

林敏雄統領「三軍」 員工很死忠

陳翊中
鍾琴把百貨公司做成新聞局

蕭 頓
征服股海

上下游加持 筆記型電腦當紅

江志豪
陳莉菁操盤篤信「一報還一報」

陳芝艷
台股第三季柳暗花明

張雍川

/作者/
國泰投信投資管理部協理
精品故事

抽屜裡的珠寶設計圖愈積愈多/孫芸芸把獨家巧思化為自創品牌
方 紅
/提供/PRADA
理財魔法

我是多頭那你呢?

黑傑克
名師講堂

購併、重整──創造更高價值

林宏文
聯合投信三檔基金淨值驟跌

張弘昌
兩岸三地人事大風吹/花旗陳子政多了強悍女老闆
林育真
存保總經理處理問題金融機構像賣中古車/陳戰勝幫國庫省下百億
朱紀中
話題人物

錢復找真相──有那麼點將心比心

郭庭昱
錢復 聚光燈下不 復當年勇

馬瑞金
編輯室報告-梁寶華

負債可以更勇敢


劉黎兒專欄

誰才是輸家?


本刊資訊起迄期:2004.07.19~2004.07.25
老謝開講

員工分紅配股

謝金河,民國48年生,雲林生。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政大東亞研究所。現為《今周刊》發行人、財信傳媒董事長、公視《面對國家》、年代新聞台《數字台灣》、東森ETtoday《老謝看世界》節目主持人。
制度終將攤牌
撰文:謝金河

代工天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果然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創下市場首例不拿董監酬勞的郭台銘,七月九日再度宣布,他與妻子林淑如申報八‧六萬張鴻海股票,交由中國信託銀行信託,而交付信託的鴻海八‧六萬張股票,未來孳息的股票股利與現金股息,將分配給表現優秀的鴻海員工。郭台銘不但是第一位不拿董監酬勞的老闆,也是第一位挑戰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的老闆,而郭台銘這一出手,也使得爭議已久的員工分紅配股問題再度浮上台面。
國內的電子產業這兩個月都有大事發生,六月十七日博達科技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宣布重整,敲起了電子股地雷效應的開端,使得其後體質不佳、缺乏現金周轉的公司面臨了償債危機,衛道科技立即成了第一個受害者。
第一炮──郭台銘股票信託,挑戰配股制度


郭台銘這次拿出自己名下股票交付信託,將使電子產業在面對照顧員工與保障股東權益的兩難問題,正式浮上台面。郭台銘這次拿出八‧六萬張股票,假如以七月八日收盤價來算,約估值一○二億元,而鴻海今年將配發一‧五元股票股利與兩元現金股息,這交付信託的八‧六萬張鴻海股票,今年將生出一‧二九萬張的「股兒子」,同時也有一‧七二億元的現金。鴻海發言人丁祈安說:「董事長夫婦交付八‧六萬張鴻海股票信託是落實公司治理的行動之一。」想必是郭台銘已看出員工分紅配股年復一年,長期下來已對小股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員工分紅配股的爭議由來已久,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電子業界大老,包括曹興誠、施振榮、蔡明介等都堅持捍衛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尤其是率先執行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的聯電,曹興誠更是深信能夠讓聯電躋身國際級晶圓代工大廠,甚至是新竹科學園區能夠快速崛起,實施員工分紅配股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實施員工分紅配股可以讓聯電在短期間從全世界延攬到一流人才。另一方面,以前公司賺錢,只有老闆一個人得利,現在有了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員工也可以快速致富,使得有一技之長的無產階級也能快速致富。

一九九○年初期,台灣科技產業開始萌芽,員工分紅配股制度使台灣電子產業能夠從全世界吸引一流人才。於是從聯電開始,施振榮的宏碁集團也跟進,然後是台積電的張忠謀奉行不已。
改革難──政府、外資曾發聲,難敵產業壓力
不過二○○○年的高科技泡沫之後,電子股的股價急速滑落,電子業走過快速成長周期,因為員工分紅配股造成股本氾濫成災,再加上員工占盡便宜,股東頓失所倚的制度,一度引起眾人爭相討論。二○○○年民進黨執行後,當時的財政部長許嘉棟曾以稅制公平為由,準備對員工分紅配股依實價課稅,卻遭到電子業大老抵制,許嘉棟上任不到幾個月即被罷官而去。
其後外資經理人也頻頻指責台灣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嚴重傷害股東權益,外資批判聲不絕,一度得到張忠謀的善意回應,可是張忠謀一個人的力量仍抵擋不住整個產業的壓力,不久張忠謀又向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屈服,只是今年台積電股本膨脹壓力大了,台積電終於史無前例地配出○‧六元的現金股息。

不過真正讓台灣的員工分紅配股受到大眾共同檢視的臨界點,是○二年美國恩龍案(ENRON)爆發後。由於企業財報醜聞一連串引爆,除了簽證會計師安達信宣布倒閉之外,公司治理成了美國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恩龍案爆發後,為了避免公司CEO(執行長)炒高股價,圖利自己,美國證監單位要求公司實施員工選擇權必須改列為費用,美國很多科技大廠紛紛跟進。這時候,一向是「員工shopping,股東買單」,台灣產業界獨有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衍生的問題,終於受到大家熱烈的討論。
兩刃刀──員工個個荷包滿,股東年年買單


我們不否定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為台灣電子產業快速崛起的貢獻。不過一個制度有如刀的兩刃,一定有人受益,同時也會有人受害。因為毫無節制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已衍生出很多後遺症,這些後遺症有如雨水天天沖擊大山,最後路基鬆動,終將形成毀滅的土石流。

員工分紅配股制度最大的傷害,其一是員工分紅配股在台灣不計入費用,員工所得的配股其實是股東在除權的時候買單的,也就是公司在每年的除權中夾帶在裡面。例如,台積電今年的除權,除了原股東每人每千股可分配一四○股外,還夾帶了二十七‧二六萬張的員工分紅配股,這二十七‧二六萬張的股票是公司分紅員工的,連董事長張忠謀也可以領,且公司位階愈高,分得的股票也愈多。張忠謀目前在台積電除權前名下有十‧二三萬張股票,大多數是員工分紅配股得來的,員工分紅除了員工受益,老闆自己也領得多,難怪大家樂此不疲。因此,實施員工分紅配股年復一年,股東年年買單,員工個個荷包飽滿,可是股東卻是面黃飢瘦。從股價來看,電子股可能因為某一項產品當紅,身價突然暴漲,像威盛曾漲到六二九元,聯發科漲到七八三元,晶豪漲到四四五元,今年大立光電也漲到四六九元,亞光也漲到三三一元,稍早之前,被動元件的禾伸堂漲到九九九元,華新科漲到三二八元,九○年代廣達曾漲到八五○元,華碩也漲到八九○元。公司業績大好的時候,大小員工分得多,可是股東買到高價,通常很少能解套,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檔電子股能夠重返天價。

更不幸的是,萬一當年當紅的產品只是曇花一現,股價重創不已,像衛道科技從三○七元跌至二‧五一元,訊碟從五一二元跌到四‧八四元,精碟從三五九元跌至十四‧五五元,矽成從上櫃的一八五元跌至七‧二元,今年以來主機板股跌幅最慘烈,像精英從二四一元跌至十四‧八元。景氣好的時候,員工分配紅利,成為最大贏家,股東則可能追高價,買到最高價,套牢終生難以解套,等到景氣逆轉了,員工仍是贏家,像是去年全年虧損十六‧五一億元的威盛,員工仍然可以分享一萬九千張股票,市值達五‧二六億,可是套到威盛的股東則是從六二九元套到二十六‧二元。這種員工分紅制度,不論公司好不好,員工是包賺,股東是包輸。
扭曲面──員工配股轉費用,盈餘將大縮水


從一九九○年代到現在,電子股一直是台股惟一的主流,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家言必稱電子股,十幾年下來,投資人出錢又出力,大家合力捧出很多高知名度的電子新貴,可是這十幾年下來,台灣也消滅了數十萬投資電子股而一窮二白的中產階級。股民的血汗錢,全都被電子新貴及員工吸乾了。

員工分紅配股除了股東買單的扭曲之外,因為員工分紅配股不計入費用,使得電子產業獲利都出現了另一個扭曲。表面上看起來,每一家電子股獲利都十分亮麗,其實如果把員工分紅的股票折算成市價計入費用,很多公司獲利將縮水,甚至有的公司會出現虧損。例如台積電員工領到的二十七‧二六萬張股票,換算成市價將近一三○億元,如果列為費用,EPS(每股稅後純益)至少少掉○‧五元。更嚴重的是,很多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因為獨厚員工,如果將員工分紅轉列費用,盈餘縮水的情況更嚴重。以股王聯發科技來說,去年聯發科技獲利一六五‧二二億元,如果扣除員工分紅折算市值四十七.六九億元,EPS要少掉七.四三元。一些小型的IC設計公司情況更嚴重,例如奇景光電去年純益是五.六二億元,員工分紅拿走八.八三億元,如果把員工分紅列為費用,奇景光電已是虧損公司,換句話說,奇景光電員工拿走了○三年稅後純益的一倍半。而驅動IC廠矽創去年純益是二.三八億元,但員工分紅拿走二.五三億元,等於一整年純益全部都給了員工。立錡去年純益四.二一億元,不過員工分紅拿走市值約三.七七億元的股票,等於是純益的八九.五四%給了員工。這些員工分紅占當年度純益比重比較高的公司大多數是IC設計公司,如老牌大廠凌陽達五六.三%、智原達六二.七九%、旺玖達一○五.五八%。

此外,蔡明介擔綱的原相員工分紅約近三.二五億元的股票,占去年全年純益四.九億元的六六.三二%。面板零組件大廠力特去年業績出色,不過分紅達約十二.九一億元,也是力特○三年純益十三.九八億元的九二.三四%。從這個趨勢來看,上市公司的獲利幾乎是盡歸員工。

可是員工拿走的股票卻不列為零用,這使得大多數電子股都出現盈餘虛胖的現象。這種扭曲年復一年,十幾年下來,對資本市場的傷害就大得不得了,一方面是為了員工分紅配股,電子股每年都得大量盈餘轉增資,造成股本大幅膨脹,像台積電一九九○年的股本只有三十九.一一億元,上市那一年股本只有六十.八三億元,如今已達二三三七.六六億元,台積電在十年之間股本膨脹了二十八.九七倍。如今台積電已過了高成長期,股本膨脹,流通股數增加,看起來垂垂老矣,股價也跑不動了。過去幾年,晶圓雙雄總是除權後迅速填權,今年填權機率恐怕十分有限。
後遺症──配股引發跳槽風,失去激勵用意
電子股股本膨脹,也使得市場本益比愈來愈低,使台灣出現籌碼面壓垮資金面的景象,其他衍生的後遺症還真不少,一是政府損失了龐大的稅收,由於員工分紅只按照面額課稅,像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去年領到四百張股票,他在申報所得稅的所得只需申報四百萬元,但是如果他是在今年最高價賣掉,卻可賣到一.五八四億元,四百萬元課的稅,當然與一.五八四億元課的稅不一樣。

二是電子業員工紛紛養成「逐水草而居」的現象,大家找工作,必先打聽哪一家公司員工分紅分配的股票張數多,分紅給得愈慷慨愈能搶得好人才,於是產業形成了惡性競爭,大家都以分紅來綁人才,結果跳槽風氣愈演愈烈,這麼一來,員工分紅永無止境,沒賺錢也得分紅。另一方面,年輕大學畢業生為了分股票,紛紛放棄出國深造,也使國內高階人才出現斷層危機。

三是從全球競爭力來看,台灣的電子產業很少有原創性,像CD-R(光碟燒錄機)、面板,甚至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技術都是買來的。國外的技術股或員工選擇權都是針對特殊貢獻員工,台灣的分紅是大大小小,人人有獎,連接電話小姐、掃廁所的小妹都有,已失去激勵的用意。美國超級大廠微軟,產品毛利率經常在五○%以上,不過擁有五六○億美元現金的微軟仍得執行每年削減十億美元成本計畫,大幅削減員工福利。台灣的電子產業很少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卻執行全世界最慷股東之慨的員工分紅制度,在產業飛快成長的階段,成長仍可掩蓋幾年的扭曲,等到這個產業毛利極度式微後,給員工太慷慨,將傷害出錢出力的小股民利益。

今年博達突然下市,讓股民充分覺醒,自己不能對電子業出錢出力太慷慨,因此,從博達的個案,可能使十幾年來藏汙納垢的電子產業出現一次大淘汰賽,從地雷股到地雷債,會有不少公司出問題,而這次郭台銘公開挑戰員工分紅制度,將使扭曲了股東權益十幾年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攤在台面上,面對十幾年來的財富大縮水,股民必須充分認知扭曲了十幾年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很可能如這次七二水災般的土石流,隨著電子產業成長式微,員工分紅配股的土石流將崩流而下。(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圖檔說明
郭台銘不但是第一位不拿董監酬勞的老闆,也是第一位挑戰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的老闆
呂宗耀投資周記

股戰——有恆常性實力才能對決

股戰——有恆常性實力才能對決


呂宗耀
1953年生,宜蘭人。
1987-1997年任職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負責國內外股票、債券投資一千億台幣部位操作,期間指數平均年報酬率21%,國壽平均年報酬率73%。
1998年應陳田錨前議長邀約轉任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2001與國壽工作夥伴並具證券分析師資格的張献祥,共組投資研究團隊。
2003年邱靜怡接續加入,正式啟動「呂張投資團隊」由八人增至廿三人,呂、張二人專注在策略思考與經驗傳承,邱靜怡貫徹紀律執行,六、七年級成員分具商學、理工背景,均具碩士學歷,老中青三代結合經驗閱歷與最新社會、產業脈動,聚焦第一線走訪資本額卅億以下、業務轉戰全球、CEO為第一代經營者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每週每人以走訪請益四家掛牌公司為內容,工作主軸完全捨去流行、循環之產業公司,全力聚焦在唯「成長性」是問的差異化投資內容,開創出有別於當下台股分析體系的投資風格。
四年七月十二日美國奧運田徑選拔賽三名決選人選,一○○公尺世界紀錄(二○○二年九月十四日巴黎國際田徑賽跑出九‧七八秒)保持人——蒙哥馬利(Tim Montgomery)以十秒一三的成績落後格林(Maurice Greene)九秒九一、卡特林(Justin Gatlin)九秒九二、克勞福德(Shawn Crawford)九秒九三被淘汰出局,蒙哥馬利落敗是一個「雖有對決的實力,但保持恆常性實力才是穩定巔峰的唯一要件」的實例。
有「東方特快車」之稱的郭泰源,在出任誠泰職棒總教練後,對球隊的投手群說:「站上投手丘不是你沒飯吃,就是打者沒飯吃,你要選哪一個?」這種不畏懼且勇於對決的觀念,不只是投手在場上盡力投每一顆球的信心建立,也是股市投資者在股市作戰培育投資實力、走向財務累積對決的最好啟示。

郭泰源在日本西武職棒闖蕩十二年,以一五八公里的球速成為亞洲第一快投後,再加以智慧及靈活的配球所展現恆常性實力,將滑球(slider)揮灑到淋漓盡致。一個速球派投手,身高不到一八○公分,體格瘦而單薄,卻能以肢體的柔軟性,再用智慧配球,蛻變出超高協調穩定性的控球能量,致使其一五○公里以上的速球及滑球內外角的運用,目前台灣無人能出其右,這是一個以恆常性實力對決球場、穩定巔峰的最佳實例。股市投資者看郭泰源的球技不應該只有尊敬及懷念,而是要細膩地去追尋其保持巔峰的不懈耐力及毅力。

○四年五月六日,旅美速球派投手——王建民,在美國職棒紐約洋基隊所屬小聯盟Trenton Thunders隊比賽中投出時速一五九公里的速球,打破郭泰源保持二十年、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飆出的一五八公里的紀錄。郭泰源在高興之餘,對身高一九○公分、外型壯碩的王建民提出期勉:球速是武器,但非唯一的,尤其是速球派投手最引以為傲的滑球,球速快的投手,幾乎都有投滑球能量,但控球才是重點。

滑球是速球派投手最可怕的利器,越漂亮的滑球一定是壞球,但卻讓打者會忍不住而揮棒,結果不是揮棒落空就是無法有效擊中甜蜜點,形成軟弱的滾地球。滑球的可怕是它與快速球的速差不大,投手投出後看似快速正中好球,但在接近本壘板時會突然下墜成為壞球,尤其是投手球速越快,打者分辨快速球或滑球的時間越短,揮空或三振的機率便非常高。滑球成為速球派投手中成就英雄相當重要的核心力之一,但絕對不是惟一,因為它有兩個難點:
一、 滑球落點最常運用在外角,球最後橫移時瞬間滑出好球帶,控球成為投手的天險;二、滑球最難也最可怕的是在內角,內角失控不是觸身球就是朝正中好球帶被轟得很遠,勇於對決成為投手培育「殺氣」的最難取捨點。

光有球速沒控球就算超過一六○公里又如何?控球才能讓恆常性的實力發揮出來,對決巔峰才是重點。球速超過一五○公里的小聯盟投手一大堆,但這些投手卻無法在大聯盟立足,問題在哪裡?就在能否與智慧搭出高穩定協調性的球路讓打者捉摸不定,才能驚爆球場。

球速在一四七公里以上時,打者的肉眼幾乎已無法看到球的軌跡,控球精準、配球靈活、經驗老到,今年三十八歲的美國職棒大聯盟國家聯盟連續十三年(一九九○到二○○二)獲得金手套獎的前亞特蘭大勇士隊投手馬杜斯(Gregory Alan Maddux),球速不到一五○公里,他不是大聯盟中球速最快、球路最刁鑽、或是配球最精明的投手,但卻以其智慧培育出恰到好處的球速、恰到好處的球路以及恰到好處的配球,相信在美國或全球每一個喜歡棒球的人,無論是球員或球迷,每看到Maddux從投手板上投出一球,就會同時以他為標準來訂定其他好投手的標準,他成為棒球界衡量好球手的一把量尺。

Maddux將投球的藝術提升到這麼高的一個境界,球速則很少超過一五○公里。十幾年來無數的體育記者每次詢問Maddux面對打者的祕訣是什麼,他的回答永遠只有一段話:「如果你認真投球,再強的打者也會出局,如果你心不在焉,再弱的打者也會擊出安打。」而碰到記者再問他另外一個問題:「當你輸了一場後,下一場你的心情將如何應對?」他的回答也永遠只有一段話:「不要認為我輸了第一戰就會投得認真些,贏了第一戰就會隨便些,對我而言只知道一種投球方法。」

Maddux連續十三年獲得金手套獎,連續四次(一九九二到一九九五年)獲得賽揚獎(Cy Young,一八六七到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六年為紀念大聯盟史上最多勝投、生涯五一一勝投手賽揚的擊出表現而設立賽揚獎,是投手的最高榮譽),是大聯盟歷史上唯一有此成就的球員,其連續十六年單季至少十五勝,也打破了賽揚所創下的大聯盟紀錄。
二、 Maddux目前仍在作戰,由亞特蘭大勇士隊轉進芝加哥小熊隊,其距離三○○勝的名人堂門檻已不是問題,三十八歲的Maddux開創了職棒的典範,也給了即將出擊八月十三日雅典奧運、不斷在期待王建民歸隊的中華職棒隊相當大的啟示與省思。

同樣地,Maddux投手職棒生涯所架出來的內容絕對足以給台灣股票市場作戰的每一位投資者非常重要的內省:沒有殺氣就無法勝出,沒有勇氣就無法對決,沒有恆常性實力的維持就無法保持戰果。王建民有了一五九公里亞洲第一快投能量,卻完全看不出在Maddux身上所擁有的特質。股市投資者一定要透視這樣的內容,股市投資跟投手圓融勝出是一樣的,它不但要「精、悍、迅、捷」,更需要「寬、廣及穩定」,氣盛沒有用,氣長才能保持巔峰,請謹記二十八歲蒙哥馬利(Tim Montgomery)的出局及三十八歲馬杜斯(Gregory Alan Maddux)的如日中天,相信他帶給讀者的震撼,絕對比描述產業趨勢及股價高低的買賣更為受用。
谷月涵看台灣

語文的──彈性及活力

語文的──彈性及活力


谷月涵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現為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研究部主管,曾任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暑假是台灣的考季,聽說部分人士擔心年輕人的中文程度愈來愈差,所以國中基測將恢復作文測驗。
在台灣待了近二十年,常聽到台灣國語不標準、不好聽的意見;不過我卻認為,台灣國語也是國語的一種,而且,語文是一個活的東西,只要它還存在,就會一直變化。

一般來說,一個社會中,免不了會有所謂的上流社會與下流社會、念過書與沒念過書的區別;講下流是比較粗鄙的用法,只是為了與上流作對照而已。念過書的人通常會知道如何正確發音,並正確使用文法;沒念過書的人,便只能自己揣摩體會,再不行,就只好自己掰了,對於文字的使用,當然就不夠精準。

於是,受過教育的人依著前人所定下的規範和架構,謹慎地使用語文;未受教育的人有樣學樣,沒樣就自己創造。到末了,反而是沒念過書的人帶動語言的變化。英文可能是最典型的例子。現代法文與古代法文的差別有限,但是現代英文與所謂的舊式英文差異頗大,幾乎可說是兩種不同的語文。

歐洲語文,不管是法語、德語、拉丁語,甚至印度語,都有共同的根源,大約在五千年到一萬年前就存在了。至於英文,則源自於早年英國受德國人統治,也陸續接受了當時並未統一的德文。

一○六六年是英文的轉捩點。當年法國西部的諾曼第部族跨海入侵英國,法國人幾乎完全掌握英國的宗教、政治勢力,更占有大批土地;二十年後,英國上流社會以說法文為榮,各式官方文件也以法文表達。英文被精英分子棄如蔽屣。

法國人占領英國前後近三百年,照理講,這段時間英文應該是逐漸凋零進而滅亡才對;然而,實況卻是,有念過書的上流社會使用法文,而沒受過教育的下流階層,仍然以英文為主要語文。下層社會不太用文字書寫,反而不受文法等規範限制,語文的使用更形活潑,猶如對語言的解放般。

到了十四世紀,英國經濟凋蔽,逐漸成為法國的沉重負擔,法國對英國領地的重視不若以往;而在英國上流社會的法國人,也不再居於精英地位,英國慢慢掀起本土化的潮流。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英文再度抬頭,官方文件也開始以英文書寫,非宗教文化逐漸萌芽。英國人最崇拜的莎士比亞,正因為他致力以「新英文」創作數量龐大的作品流傳後世。

又過了一百多年,開始有人編纂英文字典;十七世紀,有人著手研究英文文法;自此英文進入成熟期,不再像先前有著劇烈的變化,但是英文的根仍是原來的英文。

一種語文要擴大單字數量,通常有三種方式。首先是將兩個既有的字結合在一起,像英文的stopgap,就有防止漏洞的意思;而manpower則是人力,horsepower則是指汽車的馬力。其次,可從別種語言轉借,這種情況以日文最為普遍。第三則是發明新字。

發明新字最多的,應該是拉丁文了。曾為學習英文而奮戰的人就一定知道,部分英文有所謂的字根,再加上其他字母,便成了新的字;而這套方法來自拉丁語系。在拉丁文的全盛時期,除了希臘及埃及外,世界上只有中文較具文化實力,因此拉丁文沒有其他文字可以借用,只能自己不斷發明新字,才夠使用。

不過發明新字是最沒有效率的事;誰來發明?大家願不願接受?都是問題。如果一個新字不能廣為接受,那麼它的生命周期就十分短暫,而創造這個字所花的精力及時間便白費了。

英文當然也發明不少新字,尤其在進入網路世代,文字的創造權和定義權更形解放,讓文字有了百家爭鳴的景象。不過英文的發展歷史,也讓其成為一種活潑又具彈性的語文,既有德文的基礎,又有拉丁的基因;日後英文成為國際共同的語文,或許也與此有關。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政治實力對語文的影響;英國在日不落的輝煌時代,東方的印度、香港、新加坡,南半球的南非,都是其殖民地,讓英文的勢力快速滲透。而英文在全球普及的重要推手,當然是美國。美式文化讓英文成為全球都想學習的語文,圖書、電影、電視等流行文化的強力外銷,讓英文在國際更暢行無阻。

英文能被廣泛接受,很大的原因是,一度被上流社會排斥,被認為沒水準,也未形諸於文字,只在中下階層民眾中流通;由於不受到僵硬文法的限制,比較沒有對錯之爭,因此反而廣納百川,只要想得到,都可以用各種不同方式盡情表達。
英文還在繼續簡單化。有些開明派的英文學者,也開始研究窮人、黑人及少數民族所使用的英文;像用I is而不用I am,用You is而非You are。初看到這些會覺得很沒水準,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樣是動詞,為什麼要變來變去,能正確表達意思就好了。這讓英文更簡單,普及率就更高,用的人愈多,英文的全球影響力就更大,這樣不是更好嗎?

不少外國人在學英文時,都要研究文法;儘管英文文法有一定的規則,但是既有規則就有例外,當例外用法太多,也就沒有規則可言了,部分學者也考慮簡化這方面的用法。

不少中國朋友對我說,中文不好,因為中文沒有文法。但我卻認為,中文很好,正因為中文沒有文法,可以不受限制地表達各種情境,進而創造新的用法。孔子不是說「詞達意而已矣」嗎?只要能清楚表達意念,幹嘛要拘泥於文法?

中國政府在取得政權後,大力推動簡體字政策;中文不是我的母語,不好說這樣是對或錯。但是像過去十分強調唐朝或宋朝的書畫才是好的,所以學書法、學畫畫,一定要臨摹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這樣的結果是,不可能再超越唐宋,中國文化自唐宋以後,只有日益衰退一途。

記得在學中文時,最有趣的事是學寫中國字,總覺得中文字是一種藝術品。後來也學過書法,更知道中文字本身有「重量」、「比例」、「平衡」的關係存在。

但是在保留傳統與創新之間,我只反對一件事,就是由官方訂定準則,要求民間遵守;不管是經濟政策還是文化政策。部分中文的簡體字已在民間流行使用,那就繼續用吧!至於由官方硬性規定使用很多奇奇怪怪的簡體字,除了不妥,也讓人反感;讓民間自己習慣使用就可以了。

很多學生留學多年後,回到台灣,也忘了很多字的寫法,這就表示這些容易被誤寫或忘記的字需要簡化。不過更重要的是,不論簡體或繁體,都比不上讓我更容易查字典來得重要。
名師講堂

兩岸三地人事大風吹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教育系、科管所兼任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代表著作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等書......
花旗陳子政多了強悍女老闆
撰文:林育真
攝影:楊仁甫
花旗集團六月中開始密集調整大中華地區人事,六月底又宣布與台灣富邦金控拆夥,在新的架構下,花旗兩岸三地業務的重心將由香港移往上海,這項變動將對台灣花旗造成什麼影響?

七月初,花旗集團宣布,延聘原中信金控個人金融副執行長陳邦仁出任花旗銀行中國區消費金融業務負責人。這項任命是六月中以來花旗在大中華地區人事大幅改組的延續,人事的全面重組,透露出花旗集團搶攻中國市場的企圖心,台灣花旗則成為花旗進軍中國的後援基地。
配合這個策略,台灣花旗正在進行一項「大中華出擊行動」。將選派三十餘名台灣幹部西進登陸,鎖定台商資金需求,提供兩岸三地的整合性金融服務,尤其將重點放在華中及華南地區,預料將與在中國市場深耕已久的匯豐銀行、以及其他積極布局中國的外資銀行全面開戰。

至於這波在中國的攻堅行動,乃是由六月中才自花旗香港區總裁升任大中華區企業金融暨投資銀行部總裁的女將——韋嘉瑄(Catherine Weir)領軍,現任台灣區總裁陳子政因兼任大中華區營運長,成為輔佐韋嘉瑄的重要幹部。

去年三月,台灣花旗前總經理陳聖德率領二十餘位企金主管跳槽中信金控後,陳子政銜命從香港區總裁轉戰台灣,受命救火。一年多來,陳子政在台灣表現不錯,不過,接手陳子政香港職位的韋嘉瑄更被看好。

這位長髮披肩的花旗女將,在出任香港區總裁之前,是花旗在菲律賓市場的地區負責人,去年接下陳子政在香港的位子後,還擔任花旗亞洲區企業聯貸業務(EMLF)的負責人。

韋嘉瑄由於業務能力強悍,深獲花旗亞太區總裁龍肇輝賞識,兩年內從二級戰區的菲律賓市場,一路跳升至曝光度最高的大中華市場領軍作戰,甚至成為直接督導陳子政的長官,對勤練普通話、在台灣救援成功的陳子政來說,或許有些不公平。不過,花旗把兩岸三地營運重心從香港移往上海,後續對台灣市場的影響,恐怕更值得留意。
花旗為了衝刺中國市場,今年先是投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近五%股權;二月又由花旗集團執行長普林斯(Charles Prince)親自在上海宣示,發行大陸首張雙幣種信用卡。六月初,旗下旅行者保險公司與上海聯合投資公司取得核准,雙方各出資五○%合資成立人壽保險公司,預計明年初營運,花旗成為中國首家同時跨足金融保險市場的外資金融集團。

花旗集團董事長魏爾一再強調,中國是花旗最大的海外新興市場。花旗目前希望積極拓展通路,預計未來一年至少開設一家分行,以提高能見度。反觀在台灣與香港,由於市場已呈飽和,隨著港商、台商外移中國,跨國金融服務需求轉強,花旗因而把愈來愈多的資源投入中國市場,香港和台灣則成了發展中國市場的跳板,地位顯然今不如昔了。(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
名師講堂

存保總經理處理問題金融機構像賣中古車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教育系、科管所兼任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代表著作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等書......
陳戰勝幫國庫省下百億
撰文:朱紀中

台北金融圈有位人緣甚佳的「戰公」,紅通飽滿的大鼻子是他的特徵,做了三十七年公務員,他的大鼻子沒有為自己積存財富,最近一個多月卻為國庫省下百億元,他為何有此本事?

三年前的八月十日,全台熱氣沖天。下午三點半一過,來自中央存款保險公司與四大公營行庫(台銀、土銀、農銀與合庫)的二四○名人員,拿著金融重建基金(RTC)核發的公文,全面進駐接管包括金門在內的三十六家農漁會與信用合作社,一場台灣金融史上最大規模的整頓行動由此展開。
出身中央銀行金檢處的存保公司總經理陳戰勝,當時負責屬於一級戰區的高屏地區基層金融機構接管。在屏東長治、高雄內門,接管人員碰上頑強的抵抗,其中,長治鄉農會人員拒不交出金庫鑰匙,與接管人員對峙周旋兩天,想找當地鎖匠,居然沒人敢接生意。
為了趕在周一上班前完成接管行動,在地方民意代表不斷施壓、農會人員抗議聲中,陳戰勝決定從台南找工匠到屏東,直接鑿開金庫牆壁,進入清點庫房。花了五個小時,在外有鎮暴警察、消防水車的保護下,眼看金庫即將鑿穿,長治鄉農會終於交出金庫鑰匙。這場震撼全台的接管行動就在暴力威脅陰影下畫上句點。
金檢老將--順利接管高屏基層金融


三年後的盛夏,坐在台北市南海路的辦公室裡,陳戰勝用平靜的語調回憶這段在四十八小時內接管全台三十六家基層金融機構的往事。因為這次行動,行政院特別以獎章表揚當時負責規畫和執行的前財政部政務次長陳、金融局長王耀興、副局長蔡慶年和陳戰勝,如今同榜表揚的三位長官早有了新職位,只剩陳戰勝繼續留守,為處理問題金融機構長期抗戰。

對這位接觸金檢業務超過三十年的沙場老將來說,從早年用算盤計算各金融機構送過來的報表,到七十四年親身參與「十信事件」,進入十信金庫盤點,再到亞洲金融風暴前後連串處理基層金融機構擠兌事件,陳戰勝累積的實戰經驗,在台灣金融界確實少見。

苦讀出身的陳戰勝,早年是同儕眼中的「考棍」。民國五十年、台北商職剛畢業就通過稅務人員特考,在基隆稅捐處幹過三年。退伍後,五十六年馬上通過央行特考,進了央行工作,才去念淡江大學夜間部會統系。

儘管沒有顯赫的學歷,憑著豐富的實務經驗,陳戰勝卻能長年在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金融實務。對這位長期配合的工作夥伴,即將接任合庫董事長的陳說,如果將財政部、金融局的規畫比做工程師,那麼在第一線執行的存保人員就是泥水匠,陳戰勝則是現場實務最頑強的「工頭」,不但辛苦而且表現稱職。
談判高手--高價拍賣問題金融機構


不僅處理基層金融機構經驗豐富,這位三十七年公職生涯有十九年在存保公司度過的「工頭」,拍賣RTC手上的問題金融機構手法更是高竿,為了替中興銀行、高雄企銀、鳳山信用合作社尋找新老闆,陳戰勝過去一年多,不斷和國內外金融機構接觸,努力把政府的底線和業者的期望一步步拉近。

面對問題金融機構堆積的爛帳,存保公司得先把資產分類清理,再按照市場需求,將不良資產重新包裝、行銷,透過一次次的拍賣,探出業者的想法,回頭再調整政府的配套措施。在陳戰勝的努力下,今年五月高企順利由玉山銀行買下,一個多月後中國信託銀行又標下鳳信,在業者用高價競標下,國庫合計至少省下百億元。

對於這兩件案子能夠順利高價賣出,陳戰勝頗有心得地表示,就像賣中古車一樣,投資者最怕狀況不明,只要看不清楚,出價一定最差。因此,要賣高價,就得讓投資者沒有任何疑慮,資產內容愈清楚,愈容易賣。
市場「戰公」--切割包裝中興銀行負債


下半年的存保重頭戲是要拍賣負債尚達一千一百億元的中興銀行。這家有三次標售失敗經驗的問題金融機構,先前已將不良資產分兩批賣掉,回收兩百億元現金,眼前由於金融重建基金只剩六百億元不到,不足以賠付中興銀行積欠同業融資的六五○億元,根據存保規畫,必須把負債切成兩塊,積欠同業的融資暫緩賠付,其餘負債連同資產和據點營業權一次拿出來拍賣。

陳戰勝說,中興銀行目前在土銀代管經營下,現在每天一開門還要賠掉三百多萬元,如果再不設法賣掉,一年國庫就得賠上十三億元。現在趁著市場需求強勁,高企、鳳信剛剛高價賣掉,因此決定一鼓作氣,把中興銀負債加以切割,把市場能夠接受的資產重新包裝,在報金融重建基金委員會同意後,預計最快九月就會公告標售,順利的話,十月底就可出脫。在業者眼中,陳戰勝是少數能夠傾聽業者心聲、努力貼近市場的官員,因而被業者尊稱一聲「戰公」。不過,存保總經理連幹六年,眼看再三年即將退休,陳戰勝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趕緊有人接班,把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經驗傳承下去。

看著辦公室裡朋友送的「戰無不克,勝可揚威」紀念牌,回想當年同榜考進央行的「同梯」,周阿定已經幹到央行外匯局長、王得山已是期交所董事長,陳戰勝有感而發:「總不能因為在存保幹得好,就一直幹下去吧!」(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小檔案
陳戰勝小檔案

出生:民國32年
學歷:台北商職
淡江會統系
經歷:基隆稅捐處
央行國庫局
金檢處
中央存保公司業務處長、副總經理
現職:中央存保公司總經理
家庭:已婚,育有2子
興趣:法律、藝術,喜歡攝影,擁有專業的Hasselblad相機
名師講堂

債券型基金暗藏地雷

聯合投信三檔基金淨值驟跌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教育系、科管所兼任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代表著作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等書......
撰文:張弘昌
五月分市場惟一持有衛道等問題公司債的聯合投信,旗下基金在博達宣布重整後被投資人贖回高達三分之一,為了應付贖回的壓力,聯合投信斷然處分部分公司債,造成基金淨值驟然下跌三%,然而,這不過是債券型基金的冰山一角……
聯合投信旗下雙盈債券、聯合創新、聯合創益三檔基金十二日突然大幅跌價,幅度分別為負三.四七%、負○.九七%及負二.九七%,基金受益人一夕之間被迫吐出兩年的定存報酬,滿臉錯愕,沒想到一向標榜穩健獲利的債券型基金,居然也會暗藏地雷。

聯合投信董事長王關生表示,三檔基金淨值大幅下跌,主要是因為處分流動性差的公司債所造成的虧損,博達事件後,投資人大量贖回基金,為了避免相關基金暴露在流動性風險上,不得不壯士斷腕,處分公司債以換取現金,以因應投資人龐大的贖回壓力。

不過,雖然王關生言之鑿鑿,並召開記者會試圖安撫投資人的信心,贖回賣壓仍然一波波湧向銀行通路,造成債券型基金當日遭贖回一七九億元,其中雙盈債券基金被贖回金額更高達二十億元,占該基金規模的五成,聯合投信的商譽深受打擊,市場人士表示,公司冒著毀壞名聲的風險硬要蠻幹,內情頗不單純。

據統計資料指出,五月底時,雙盈基金受益人數為六四四人,基金規模達六十億元,然而至六月底止,受益人數只下降六十九人,達五七五人,然而基金規模卻大幅縮水十二億元,規模降為四十八億元,顯示提前贖回的以大戶居多。

此外,公司重要人員離職,更加深市場的疑慮,聯合投信事件爆發之前,總經理楊良瑜、聯合雙盈基金經理人黃也白及聯合創新基金經理人石隆智全部離職,更重要的是,日前稽核也接著離開,人事異動非比尋常,引起同業之間議論紛紛。

還有,聯合投信驟然處分大量公司債,造成淨值大幅下跌,已引發公司誠信的危機,一位深受其害的基金受益人柯開德憤概表示,「公司根本有背信的嫌疑!」當初有許多投資人,因為相信聯合投信宣傳單所強調的保本機制,紛紛將血汗錢或退休金投入,如今不但過去一年的報酬率化為烏有,甚至擔心聯合投信哪天又來個處分動作,再次傷害到自己的本金。
「聯合投信事件只是一個開頭」,某位券商總經理憂心表示,「當利率上升至二%時,在比較效應下,資金將從債券型基金逃脫,轉向定存等固定收益商品,這時,擁有兩兆元資金的債券型基金,將形成金融市場不定時的炸彈。」有困難?他說:「困難是沒有,困擾倒是不少,因為過去的黨營色彩,人人有背景,很不好動,地方人士也喜歡插一腳。」後來我就宣布,欣興就是因為經營不好,所以請聯電來整頓,凡是對公司有幫助、改善生產品質的人,我們全力歡迎,和這些沒關係、來關說員工工作的就不必了。

敖景山把規模縮小,基本盤穩住後,聯電接著派第三任總經理曾子章過去。曾總技術力強,生產管理很有經驗,到任後即展開擴充計畫,招兵買馬、添購設備、建立技術,很快地經營上軌道,同時展開購併,穩定中快速成長。

聯電前後派了三任總經理大力整頓後,欣興不僅轉虧為盈,如今在印刷電路板業中,不論是生產力、獲利能力都執全球牛耳。這一役證明聯電文化及管理的能力可用來經營其他高科技產業。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欣興轉虧為盈第一年的股東會中,曹董事長表示,「欣興熬了很久,終於開始賺錢,員工是最辛苦的,我們應該把賺的錢全部分給員工,股東暫時不要分;另外,去年賺的錢太少了,所以我們也要拜託員工今年多賺一點。」此建議獲得所有股東同意。員工感激之餘全力以赴,以年年獲利年年成長來回饋股東的支持。

相對於欣興,矽統的基本條件比當時的欣興好,就是經營策略、組織結構及商業模式出了問題。把晶圓廠與IC(積體電路)設計切割開來,公司定位明確,組織架構已調整好,公司全體也都認同新的發展方向,並開始重新調整市場產品策略。從早期的欣興到最近的矽統,中間還包括購併合泰、日本新日鐵半導體及聯電五合一等,都在在顯示良好的企業文化、經營管理和執行力是企業永續的核心競爭力,這些核心競爭力不但可讓企業脫穎而出,更可藉由購併、重整發揮更大的價值與成效。
封面故事

與負債共舞的人生

要學理財要先學理債

撰文:黃琴雅
攝影:陳俊銘

今年五月,知名報人尹復生因創業失敗跳樓自殺,這位曾當過聯合晚報記者,民視採訪主任的媒體人正值壯年,創立了捷運風報,卻經營不善,負債千萬。從一位人人敬畏的記者,變成不斷向人低頭借錢的債務人,公司跳票當天,他選擇自殺,終結一切壓力。
類似尹復生用自殺來解決債務的台灣人,愈來愈多。一位催收公司主管說,旗下催收員一年要會向六百位債務人催債,平均會收到五張死亡証明,其中,至少一張是自殺身亡。
台灣人總負債金額高達五兆台幣,占總體國民生產毛額的一半,隨著台灣人的負債額度不斷攀高,要想化解負債壓力,學會如何與負債共舞,小心閃開一切可能造成負債的根源,已成為人人必修的理財課。
晚間九點多,台北市光華商場的器材店猶門庭若市,蓄著長髮的小岩在其中穿梭,找尋最新的MP3,忍不住又看到才剛到貨的數位相機,請老闆拿給他把玩把玩,唏嚕呼嚕之間,不小心刷了好幾萬。
買完東西,小岩開始有點後悔,暗暗地念了自己一聲「實在不應該買的!」辦公室裡多不勝數的信用卡帳單,他自己早已不想去看了,每天接到信用卡公司的催收電話,心裡更是一肚子火,不知該把怒氣發洩到何處。他那五張都刷爆的信用卡,合計帳款餘額已達六、七十萬元,每個月都得用最低應繳金額來應付,何年何月才還得完,他壓根不願細想。
卡債信貸倍增 負債占可支配所得六成


五年級中段的小岩,單身,身上除了卡債,還有房貸四百萬元,他是一位收入不穩定的專業攝影師,也是標準的「月光族」,有時月入十萬,有時掛零。房貸常有一搭沒一搭地拖二、三個月不繳,等銀行催繳,才拿現金卡借錢去繳。即使如此,刷卡買東西猶如藥癮,不定期總會發作。

打開小岩的後車廂,你會見到滿坑滿谷的東西塞滿後座,其中有一套專業音響,外加一支從沒用過的薩克斯風,這些東西擺了多年、從來沒用過,問他為什麼買?他總想說,如果有一天開車到海邊,吹著海風,邊放音樂,邊吹薩克斯風,多讚啊!為了這個從未實現的奇想,這位攝影師當時一股腦刷掉了十多萬。

像小岩這種不知節制、以債養債過活的六、七年級生,愈來愈多。「沒錢為什麼不能出國?」、「負債有理」的廣告一直播,以前向銀行貸款要收入或繳稅證明,手續麻煩,現在只要一張名片、甚至一紙身分證影本,就可以申請信用卡或是辦理信貸。在銀行的不斷鼓動下,卡債
病,隨著時尚消費四處蔓延。


資料顯示,在台灣人快速攀升的負債中,以卡債及信用貸款成長最快。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從八十七年的一千二百多億元,到今年四月增至四千一百多億元,七年內增加二.三倍,信用貸款餘額也從三千八百億元,增加到八千多億元,成長一.一倍,這些無擔保借款成長的速度均是以倍數在增加。
再按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五月底止,全台信用卡有效卡數為三千九百萬張,持卡人共八百多萬,平均每人有四張以上信用卡。中國商業銀行個金部經理孫蘭英指出,會動用信用卡循環信用額度的客戶約占三成,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月增加中。換句話說有二百五十萬人正在使用信用卡循環額度,這群逾全台人口十%以上的人口,個個都扛著卡債。

事實上,任何人一旦沾上卡債,每月只還最低應繳金額,債務肯定會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因為年息十八%的循環信用利息,四年就會讓你的卡債膨脹一倍,再加上其他房貸、車貸、信用貸款,利滾利的結果,負債族再會投資,都扛不起這些卡債。

扛不動的債款 法院強制還款年逾三萬件


「這年頭「負債」已經變成一種流行」,富邦銀行副總經理陳銘泰說,只要信用卡一刷,這筆明天得支付的錢,立刻成為你今天的債務。

在現代社會,債務無所不在。如果你是蝸牛族,房子是資產,房貸就是負債;如果你跟會,標下之後,未來定期繳交的會錢,就是負債;如果你用融資投資股票,融資借款就是負債;如果你用分期付款買家電,這筆每月要付的錢,就成為你的負債,負債就像春天的菅芒草,不自覺就會粘黏上身。

根據主計處及中央銀行資料統計,台灣過去十年國內生產毛額(555DP)從六兆五千億元,成長到去年的九兆八千億元,成長五○%。同時間,消費者貸款卻從二兆一千億元,累積到去年的四兆八千億元,今年四月正式突破五兆元大關。國人負債十年來成長一.三倍,負債並已占555DP及國民所得的一半。

雖然台灣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平均每戶的負債比僅八%,比國民負債比最高的南韓六成,及美國的二成五低。但台灣人家戶負債占可支配所得的比例已經攀高到六成,而且根據花旗銀行最新出爐的經濟觀察報告顯示,台灣國民的儲蓄率從一九八七年高點的三八.五%下滑到去年的二五.九%,名列亞洲儲蓄率最低的國家,消費主義在台灣蔓延,逐年侵蝕台灣人存錢的能力,可怕的是台灣國民投資率平均僅有23.5%,遠低於中國大陸、新加坡與日本的38%、34.4%與29.2%。只顧花錢,不願存錢和投資,台灣成為負債王國為時已不遠了。如果不懂得理債,一味挖東牆補西牆,洞愈補愈大,最後無力償還,有些個案會先流到催收公司手上,最後甚至進了法院,強制拍賣抵押品或是由法院直接按月扣拿三分之一薪水抵債。類似的強制案件,法院目前每年至少受理三萬件。
負債類型一:過度消費,年輕人欠奢侈債


「六、七年級生流行「奢侈債」,三、四、五年級生因為錯誤投資,或是替人做保,同樣也會負債累累。」一位銀行主管語重心長的分析。

在年輕族群中,因為所得不豐,累積的資產不夠多,只要消費無法克制,「奢侈債」立刻上身。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年輕族群處理債務的方法通常有二種,一是在債務還未變成呆帳前趕緊向忠訓國際(OK Bank)等貸款代辦服務業者求救,另一種方法則是來個相應不理,任由帳務催收公司猛催。

難怪,中譽財信副總經理林以德高喊,「無責任時代已經來臨!」年輕人愛用信用卡,但對「信用」兩字卻似乎認識不多。因而造就貸款代辦與催收中心近五年蓬勃發展。

忠訓國際自民國八十八年成立以來業務量每年倍增,現在每個月處理的案量已達一萬件以上。總經理陳訓弘說,其中卡債占七成,來借錢的人中,又有六成以上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

催收公司也一樣,台灣最大催收公司元誠國際資產管理副總經理陳文仁說,在其受理的一百萬件催收案中,有七成以上是信用卡族,其中,又有六成為三十五歲以下的六、七年級生。
負債類型二:股市房市不振,醫生公務員欠投資債


有些人雖然省吃儉用,卻照常惹債上身,問題大多出在錯誤投資。

任職教育部的一位科長,八、九年前在房地產景氣正值高峰時,一口氣舉債投資了五間位在中和的小套房,隨著房地產狂跌,加上他投資的股票又被斷頭,最後房貸繳不出來,套房一間間被法拍,卻還不足以償還銀行貸款。逼得這位科長現在只好以每月扣三分之一薪水的方式,償還負債。高收入族群的醫生更是不乏投資失利例子。別看社會地位崇高的醫生,薪水是一般人的三、四倍,然而每天面對愁眉苦臉或病痛難耐的病人,很多醫生竟用投資股票來轉移壓力。三十五歲、目前是住院醫師的陳智銘,月入一、二十萬元,身上卻背著四百萬元的房貸、三筆共八十萬元的信貸,以及五張信用卡約百萬元的卡債。其中,信貸和卡債都是因為股票投資失利而揹上的債務。

今年總統大選前,陳智銘把三百萬元積蓄投入股市,因為使用信用交易,大盤跌逾千點,每當面臨股票融資斷頭壓力時,他就用現金卡借錢來補融資維持率,結果是愈補愈大洞,因為拉不下臉向親友借貸,最後只好到貸款代辦中心求救。
負債類型三:替人做保 老人家為子女朋友揹債


自己不亂花錢、不敢任意投資,但是,替人做保,還是可能讓你欠債累累。

曾經紅極一時的名烹飪節目主持人傅培梅,就是子債母背、替小孩做保揹債的典型案例。曾經日進斗金的她,賺過好幾千萬元,買了好幾棟房子,為了幫小孩創業,把畢生的積蓄拿去支持搞出版社的兒子及開設醫療器材的女婿,結果,兩個晚輩生意都不順遂,幾千萬現金一下子花光,現在,七十三歲的她,肝癌復發,還得為了每個月五、六萬元的貸款傷神。

前嘉義縣長、現任立委李雅景遭遇更慘,過去在省議員時代,幫前立委盧逸峰作保,盧逸峰後來無力還款,欠台銀上億元的貸款變成呆帳,結果盧逸峰躲到海外一走了之,李雅景卻得每個月被強制執行扣三分之一的薪水替盧逸峰償債,保人頓時成為呆人。

別以為不替人畫押,就可免於做保揹債。其實,信用卡的正附卡持卡人,也是另外一種做保關係。銀行主管透露,雖然曾經有新竹商銀的判例,認為附卡持卡人不需為正卡持卡人負連帶清償責任。但這只是個案。由於信用卡契約明訂:「...正卡持卡人或附卡持卡人就各別使用信用卡所生應付帳款互負連帶清償責任。」如果你在這張契約書簽名,那麼你就得負責。最近,就有一位與前夫離婚兩年的婦人,離婚時沒有將前夫給的附卡剪掉,因而被銀行催繳,要她替前夫清償所欠的五十萬卡債。

負債殺人 讓催收員都憂鬱


任意消費、胡亂投資、替人做保都可能讓你債務纏身,負債甚至猶如餓鬼一般四處殺人。一位催收公司的主管透露,他們公司的催收員每年平均會受託向六百位債務人催債,每位催收員一年平均會接到五張以上的死亡通知書,其中自殺案至少有一件。

這家催收公司的一位女催收員,曾經向一位年約四十歲,欠了十萬元卡債的中年男子催款,在電話中吵了一架,隔兩天,再打電話去找債務人時,他的家人跟這位催收員說,「他在榮總懷恩堂(太平間),妳去那裡找他吧!」嚇得這位女催收員,差點得了憂鬱症。

「沒有解決不了的債,只有想不開的人。」聯邦銀行催收科副理曾凌峰說,即使你選擇自殺,催收公司甚至地下錢莊,還是會找上你的家人,因此逃避或恐懼不可能讓負債消失,唯有坦然面對,才有機會戰勝負債。

宜威科技大股東葉松俊戰勝負債的經驗,對所有負債族來說,應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六十年次的葉松俊,五年前,與朋友合夥開網路公司,隨著網路泡沫化,公司被人倒帳,小葉開始過著每天軋三點半的日子,為了撐下去,一度還拿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到當舖典當調借現金。
與負債共舞 增加工作動力


為了維持公司信用,小葉不斷向朋友和廠商周轉,因為錢愈借愈凶,小葉PDA上的朋友與廠商名單從一千位減到剩下不到兩百人,大家對他敬而遠之,原本很少使用信用卡的他,甚至被迫動用信用卡的預借現金,沒想到愈補洞愈大,預借現金愈借愈多,最後在其他股東決定收掉公司的那一刻,小葉個人負債三百多萬,受不了背債的壓力,太太跟著要求離婚,小葉因此失志了半年多。「我如果不好,我的父母與小孩也好不起來。」有天,愛爬山的小葉在登山的路途中,心中突然發出了這個聲音,他決定找朋友重新創業,透過青創會協助,了解行銷與財務的重要,他這次找的合夥人就是一位懂財務的股東,加上捉住搜尋引擎排名的商機,短短兩年,如他已經無債一身清,還為自己買了一間房子,徹底走出背債、失婚的陰影。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分析,分期付款是一九六○年代世界最偉大的社會創新,造就二次大戰以後全球偉大的經濟成長。它讓暫時沒有能力消費的人也能消費,有人消費就可以鼓勵生產,有生產即可創造就業機會,有了就業機會,變成有消費能力的人。

「負債不是壞事,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貸款是窮人的福音,它讓沒有大筆資金的平凡人,可以提早完成夢想,買屋、買車,帶動經濟的成長,而有債,也成為他努力工作的動力,來完成一般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只是人們誤用他罷了!」有位經濟學博士為「負債」如此叫屈。

事實上,打從出生那一刻起,每個人都與金錢產生關係,你的金錢故事就是你的人生故事,你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命運。人必須學會與負債共舞,讓負債成為你人生向前衝的加速器,而不是謀殺你人生幸福的工具,這道理財課題還得從年輕做到老死,一刻都不能大意。(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

/註解/
■本期相關報導:

◎藉顛覆破困局/兩年還清一千五百萬──呂宗耀善用孤獨與負債絕緣
◎從記者到名嘴/七年還清五百萬──鄭弘儀靠跳槽加速還債
◎從自殺到重生/八年還近千萬──保險業務員靠拉保險還債
◎從危機見轉機/三年清償三千萬
◎專家開講/四招健康負債、五步成功減債──負債也可以是成功之母
◎解套心法/找出壓力源頭、尋求替代方案──負債不等於世界末日
封面故事

專家開講/四招健康負債、五步成功減債

也可以是成功之母
撰文:黃琴雅

負債,它可以是一位天使,為你創造自己往前衝的動能,幫你完成夢想;它也可以是與浮士德交易的魔鬼,為你維持表面的魅力,卻把你的靈魂全部掏空,讓人愈陷愈深,從此萬劫不復,端看你如何運用……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分期付款是一九六○年代世界最偉大的社會創新,造就二次大戰以後全球偉大的經濟成長。它讓暫時沒有能力消費的人也能消費,有人消費就可以鼓勵生產,有生產即可創造就業機會,有了就業機會,變成有消費能力的人。房貸就是這樣產生的,接著車貸、信用卡跟著出現,借貸的管道變方便了。

只是,借錢消費太方便了,導致許多人來不及學會理債,就先欠下一屁股卡債,終日被信用卡的一八%到二○%循環利息追著跑。「銀行無罪,因應大眾的需求,銀行提供多元的借錢管道來幫助民眾,」中國商銀經理個金部經理孫蘭英說,信用卡片是一個很好的理財工具,所有的水電費、電信費,稅款及消費等日常生活開支,都可以透過信用卡來記帳,但卻被誤用成借錢工具。

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欠債更不是丟臉的事,但要懂得健康負債、輕鬆減債。本刊採訪了鴻鈞理財規劃顧問執行長林鴻鈞、富邦銀行個人金融處資深副總陳銘泰、中國商銀個人金融部經理孫蘭英、政大財經系教授周行一等六大專家,歸納出四大健康負債招數及五大減債步驟,讓你輕鬆面對債務。
招數一:消費借款應一年內還清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每個月收入中,有七○%用在當期支出,二○%儲蓄起來,用作未來買屋或是教養小孩的支出,另外一○%則作為保費,以應付意外之事。然而,若有一個月支出超過收入,就變成負債,未來收入的一部分就會被用來償還過去的支出,未來將沒有餘錢過好日子,因此債務要愈早還清愈好。

「年輕人通常的第一筆負債都來自旅遊費用,旅行費往往超過一個月的薪水,因此刷信用卡來支付,這筆錢最好是一年內還清,否則利上加利,變成幫銀行打工。」林鴻鈞建議,最好是三個月內,最長是一年還清所有的消費借款,否則將會影響你長期的理財規畫。
招數二:月收入三倍為舉債上限


若以國內家庭儲蓄率二五%計算,借款為月薪的三倍,才有能力在一年內還清,舉例來說,若小明每個月薪水四萬元,他平均每個月存款一萬元,他為了週轉需要向銀行借信貸,他最高的借款額度最好是十二萬元,才能保證他在一年內還清。
招數三:卡債勿逾信用額度一半


曾在美國生活過的元誠資產總經理特助柯象菊,也曾當過卡奴,因為美國政府為鼓勵消費,曾經一度實施信用卡循環利息免稅制度,讓她放心的刷卡後,每次都還最低應繳金額,結果累積了一大堆債,後來美國政府取消免稅制度,讓柯象菊背負很多利息,之後她幾乎都將收入拿去還債,慢慢才將卡債還清。

有了這樣的經驗後,柯象菊建議,卡債千萬不要超過信用額度的一半,也就是信用額度是十萬元,卡債為五萬的話,就要降低消費,千萬不要把卡刷爆,增加債務負擔。
招數四:還款金額勿逾收入一半


由於各家銀行競爭激烈,貸款或信用額度可能會超過收入四、五倍,因此,計算每月還款的額度很重要,絕對不能超過收入的二分之一,以每月收入三萬計算,每個月最多可還一萬五千元,若以三%的房貸利率計算,房貸金額不能超過六百萬元,否則每月利息錢就會超過一萬五元,若還有其他卡債等,你將可能動用儲蓄金來支付家庭正常開銷,甚至步入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中。

如果你已經債台高築,每個月的支出大於收入了,沒關係,專家教你輕鬆減債。
步驟一:做好心理建設坦然面對


首先,做好心理建設,不要把還債看成很困難的事,千萬不要逃避,而且不要小看信用瑕疵,違約紀錄會留存三至七年,房貸的債權追繳期則有十五年,而且還可申請延長,也就是說,一旦你未還清債務,只要你有勞健保紀錄,或是銀行薪資轉帳戶,銀行一輩子都會跟你討債,若你選擇以走上絕路逃脫,債還是不會因此消失,你將只是拖累家人而已。
步驟二:借低還高拉長還款期限


靜下心來算一算自己到底有多少資產與負債,若有抵押的資產如房子或車子先賣掉,不要等著被法拍,因為自己賣的價錢會比法拍好,然後,將債務從高利率的先還起,特別是信用卡與現金卡,如果還不夠還,最好借一筆利率較低的信貸來還,而且拉長還款期限,一方面可以談到比較低的利率,一方面也可以減輕資金壓力。
步驟三:主動出擊與銀行談降息


一旦你變賣家產也無法還清債務,那麼所有的專家都會建議你應該主動出擊,跟銀行或催收公司談判,只要有還款誠意,即使每天只繳五十元,銀行也願意收,曾經就有一位六十歲的伯伯,為了展現誠意,每天將收集寶特瓶得來的錢送到銀行,銀行感動的幫他減免了利息。
「催收人員管道多,會協助客戶跟銀行談判,或是找工作。」元誠國際資產副總陳文仁說,他們就曾經幫一位失業而欠債的中年婦女,找到一份大賣場試吃的工作,因此,催收人員也是人,只要說出你的困難,他也許就是你命中的貴人。
步驟四:降低生活需求增加收入


「減少消費,把生活需求降到最低,只求可以活著就好,把錢存下來趕快還債。」孫蘭英說。減債最重要的是,不能夠再增加消費,所以,拿出剪刀,把所有信用卡都剪掉吧!
增加收入也是減債的基本原則,利用正常工作之餘的空檔,可以打打零工,或是利用網路上網拍賣東西,都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
步驟五:借重同儕支撐還債動能


在減債的過程中,執行力最重要,但一個人往往會有怠惰的心,因此林鴻鈞建議,不妨找幾位同病相憐的人成立「減債班」,透過同伴相互制約的力量,支撐你還債的動能。切記,此時,不要逛街,不能再辦卡,或是借貸了。「減債比減肥重要!」林鴻鈞說,兩者都需要意志力,但減肥需要花錢,減債卻可以讓你解除心理壓力,恢復財務自由之身。

從《從負翁變富翁》一書中提到,「富人懂得用錢滾錢,把財富愈滾愈大,富上加富,窮人常常以債養債,把債務愈養愈大,窮上加窮,所以邁向富翁的第一步,就是告別負債,做好負債管理。」也就是說,先將債務還清,你才有本錢幫自己規畫一個美好的未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債務問題也可能無法預測,一場重病、一次意外,甚至離婚,都可能招來債務,因此,先懂得學會理債,謀求財務安全,人生才會走得穩健。(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註釋說明
■本期相關報導


◎要學理財 先學會理債──與負債共舞
◎藉顛覆破困局/兩年還清一千五百萬──呂宗耀善用孤獨與負債絕緣
◎從記者到名嘴/七年還清五百萬──鄭弘儀靠跳槽加速還債
◎從自殺到重生/八年還近千萬──保險業務員靠拉保險還債
◎從危機見轉機/三年清償三千萬
◎解套心法/找出壓力源頭、尋求替代方案──負債不等於世界末日
封面故事

解套心法/找出壓力源頭、尋求替代方案

負債 不等於世界末日
撰文:林祝菁
所謂家醜不宜外揚,欠人家錢總覺得很丟臉,不敢告訴親朋好友,很容易導致自我封閉、鑽牛角尖的地步,甚至走上絕路,其實,負債不等於死路,只要找出內心最害怕的一點,並尋求替代方案,畢竟天無絕人之路。

債所產生的心理壓力,視個人對欠債的感受認知度有多強,每個人的個性不太一樣,所表現的行為也會不同。」台大精神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吳佳璇如此表示。

當有人負債時,也許會表現出焦燥或氣憤的情緒,吳佳璇建議,此刻不妨問問當事人:「你到底在氣什麼?」試著幫她找出壓力的源頭,也許不單只是因為負債,錢的數目固然很嚇人,但撐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可能是怕丟臉、怕坐牢、怕被人砍殺等等,而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事人若能勇敢面對可能會發生的最糟糕情況時,就會冷靜去思考替代方案。像是時下年輕人可能常會使用現金卡,因而造成負債的問題,可以跟銀行談條件,將錢分期慢慢付掉,當然前提是得有錢付,規畫自己採取打工等方式,賺取錢財來繳清負債,就是脫困的第一步。

欣美精神醫院主治醫師楊幹雄也認為,因負債所造成心理壓力來求診的人數,似乎有增無減,此刻還是得幫忙找出如果不還錢,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可能是被殺、剁手腳,或是坐牢。
楊幹雄指出,在他的病人中,曾有一位因為負債而坐牢,但卻在牢中交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學到很多做生意的點子,出獄後反而賺了很多錢。他認為,負債時,也許可以臉皮厚一點,抱著大不了一死的態度,債權人也不會希望拿不到錢,做醫師的處置方式則會給病人吃點鎮定藥物,降低欠債人的情緒敏感度,才能安靜下來想事情。

多位心理專家都再三告誡,如果家人或是朋友負債,千萬不要說一些刺激他的話,要有同理心,切記,不要在當事人面前說:「你怎麼那麼笨,跟地下錢莊借錢!」「笨蛋才會被歹徒騙光錢。」「你以為現金卡是金融卡,不用付利息的喲……」如此會讓當事人覺得很沒面子,反倒更會走進死胡同。
要學習聆聽負債人的話,幫他想出解決方案,同時要客觀分析,找出他到底最氣的點是什麼?最重要的一定要有同理心才行,畢竟負債絕對不等於死路。

吳佳璇醫師也特別叮嚀,由於現在人的工作壓力太大,常常用狂買東西或大吃大喝來發洩焦燥的情緒,如果不加以克制,也可能導致負債,其中以女性居多,此刻還是建議,找到壓力源頭,或是替代方案,例如可以不再買東西發洩,而改運動等等。(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註釋說明
■本期相關報導:


◎要學理財 先學會理債──與負債共舞
◎藉顛覆破困局/兩年還清一千五百萬──呂宗耀善用孤獨與負債絕緣
◎從記者到名嘴/七年還清五百萬──鄭弘儀靠跳槽加速還債
◎從自殺到重生/八年還近千萬──保險業務員靠拉保險還債
◎從危機見轉機/三年清償三千萬
◎專家開講/四招健康負債、五步成功減債──負債也可以是成功之母
封面故事

從自殺到重生/八年還清近千萬
保險業務員靠拉保險還債
撰文:張弘昌
今年安泰人壽在澳洲雪梨歌劇院舉辦的表揚大會上,吳貞
夜深人靜的破曉時分,吳貞江無精打采看了一整晚的電視,想起白天又要面對債主上門催討的惡言相向,一時萬念俱灰,拿起刀子狠狠的往自己的左手腕戳下,剎那間,鮮血噴出,吳貞江一時失血過多,昏厥過去。

迷糊中,吳貞江耳朵不斷聽到急促的救護車聲音,醒來時已躺在醫院,手腕縫了十二針,吳媽媽在一旁抽泣著說:「兒啊!現在日頭正在出,你可不要失志啊!」

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因為在大陸做生意失敗,背負近千萬負債後,吳貞江整個人就像行屍走肉般,失去鬥志,自殺念頭不斷在他腦中浮現,「那時我每天只吃一餐,晚上整個人癱在沙發上,意志消沉地盯著電視,往往看到雞鳴天亮後,才懶洋洋地回到床上。」吳貞江回憶這段痛苦不堪的歲月,臉上還泛著一絲紅暈。
第一步:面對債主──協議每月還三十萬元


消沉了五個月,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一日晚上七點,吳貞江清楚記得,一位男子突然跑到他租住的社區中庭,大聲呼叫討債,惹得左鄰右舍紛紛打開窗戶,探頭探腦看是怎麼回事。

吳貞江一時羞憤難以接受,頓時內心裡有一股聲音要他振作,他轉頭對母親說,「母啊!明天起,我要開始找工作了,您放心,我會做給您看。」隔天,吳貞江召集九位債主到家裡,承諾以後將每個月償還三十萬元,取得債主的認同。

不過,初期還債並不順利,吳貞江為堅守自己的諾言,只好向地下錢莊借錢,每借十萬元要還九千元月息,在投入保險業前,吳貞江已經向地下錢莊借了三、四十萬元。

地下錢莊利息愈滾愈凶,加上初入安泰人壽工作,一個月薪水領不到兩萬元,吳貞江歷經每兩、三天就要小周轉,五天要大周轉的窘境,當時個人支票因跳票不能使用,吳貞江都是向朋友調支票,講義氣的他,為了保全朋友的信用,甚至常常靠打高爾夫球與人對賭贏錢,「最高時一個月可以賺進二十多萬元。」
但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仍是每日生活的寫照,為了償債,吳貞江請安泰的一位主管幫忙起會,沒想到一位跟他私交甚篤的朋友,不但不加入,還通知所有親朋好友不要跟會。

當時吳貞江氣憤難耐,想去修理這位朋友,幫他起會的主管阻止了他,「人家他是幫忙其他朋友,為其他人著想,因為怎麼知道你將來不會倒會?萬一倒會,豈不正好證實他是對的!」吳貞江無言以對,接受了主管的說法。
第二步:賣力工作──從蘆洲走回東湖住所


人生至此,不只是為了還債,還為了要爭一口氣,吳貞江比以往更賣力工作。一次到蘆洲向客戶推薦保險,摸摸口袋只剩三十元,連回程的車錢都不夠,他還是毅然前往。到了客戶那裡,吳貞江一句保險都還沒提,只見客戶在忙,他捲起袖子幫客戶趕工,到了晚上,客戶感謝他的鼎力相助,然而由於時間已經不早,吳貞江草草介紹完保險並留下資料後就離去。

回去時他婉拒客戶送行,一步步從蘆洲走回他在東湖的住所,「當我走到東湖準備開家門時,天都亮了。」吳貞江形容當時狼狽可憐的模樣。

走進家門,想起自己忙了大半天、卻一事無成,債務清償更遙遙無期,吳貞江不禁跪在地上,對著上天哭訴:「天公伯啊!今天我吳貞江走到這個地步,是我一手造成的,但我不會失志,只請您賜我力量向前行。」說著說著,吳貞江伏地嚎啕大哭。

在安泰人壽剛開始的三年半,生意有一搭沒一搭。因為在北部進展有限,吳貞江決定往南部發展,回到家鄉雲林開拓業績。沒想到這個決定讓他漸入佳境,帶著溜順的閩南腔,吳貞江從醫療保險切入,當時未滿四十歲的他,因過度憂鬱,早已白髮蒼蒼。但是,一頭的白髮,加上鄉土味十足,卻讓他在鄉下吸引不少阿伯、阿媽的注意。

不過儘管吳貞江努力耕耘,三年下來也才成交二十多個客戶,總收入不到一百萬元。吳貞江並不氣餒,他從這二十多個客戶開始,鍥而不捨地向中南部開發客戶,並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式,直到有次一個客戶因生了重病,住院二十六天,吳貞江很快地在四天後就向公司申請理賠,讓客戶拿到二萬五千元的理賠金。
快速的理賠,讓這位客戶對保險的看法大為改觀,馬上介紹一些朋友向吳貞江買保險,加上吳貞江做人誠懇、講信用,很快地,舊客戶不斷介紹新客戶,八十九年吳貞江終於將地下錢莊的錢全部還清,算算這段時間,光是利息就付了兩百萬元。

九十年底,吳貞江與稽核主管有些磨擦,南下高雄找朋友散心,朋友介紹他認識一位從事證券工作的朋友,好客的吳貞江,雖然當時仍積欠債主款項,然而一時興起,借了三十萬元,請這位證券業新朋友吃鐵板燒、喝紅酒、打球,將三十萬元都花光後才回台北。
第三步:知福惜福──賃居一萬六的老公寓


沒想到,這樣一個巧遇,卻是吳貞江一生中最大的轉機,他發現,這位證券業朋友有龐大的遺產規畫需求,於是開始密切聯繫。吳貞江清晰記得,在四個月後,也就是九十一年的農曆大年初一,公司通知他這宗高達五千萬保費的案子過關,當時吳貞江正開著車在高速公路上準備回家,他興奮地哭了出來,邊開車邊哭,連收費站小姐都主動來安慰他,以為發生什麼事。

哭著哭著,吳貞江想起要跟母親報告這個喜訊,趕緊打電話給母親,「母啊!我出運了!我成功了!」吳貞江透過電話,大聲叫著,母親在另一頭也跟著流下眼淚,和吳貞江隔著電話哭了半個小時,於是,吳貞江母子在這一連串喜悅的眼淚中,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年節。

如今,吳貞江已從負債近千萬,搖身一變成了年薪千萬的超級業務員,回顧過去八年的低潮歲月,吳貞江反而感謝那些曾經打擊他、賜給他負債的人,讓他現在十分惜福,雖然已經買得起房子,但吳貞江依然住在每月一萬六千塊房租的老公寓。

吳貞江表示:「只有山窮水盡,才有柳暗花明。」負債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不要把錢看得太重。吳貞江指出,時下年輕人動不動就一堆卡債,他覺得這是個墮落的象徵,「觀念很不好」,現在很多銀行都找他辦信用卡、無限卡,他覺得沒有必要也不需要,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在他身上,只有現金,沒有卡片,零負債是最佳理財夥伴。
封面故事

藉顛覆破困局/兩年還清一千五百萬

呂宗耀善用孤獨與負債絕緣

撰文:黃琴雅
從一位過慣上班領薪水生活的人,因為投資失敗、三次瀕臨破產邊緣,還負債一千五百萬元,到今天成為投資界的聞人,呂宗耀所做的事就是顛覆過去的自己……
作(投資)是一種孤獨的生活方式,各種作家(投資)組織也許能夠減輕這種孤獨感,但不太可能改善你的文字(投資)質量,往往當一位作家(投資者)因為名氣增長而擺脫孤獨之際,他的作品質量就會降低。」

這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在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一刻,請人在瑞典頒獎典禮代他宣讀的文稿中的一段。這句話卻成了前大眾集團投資總監呂宗耀,最絕望時刻的一塊浮木,支撐他繼續走出陰霾、迎向陽光的動力來源。

從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五年共七年間,身為台灣最大金融機構國泰人壽投資組長的呂宗耀,掌握了一千億元的股票債券部位,卻讓自己破產三次,累積了一千五百萬元的債務。

第一次是在波斯灣戰爭前夕投資景氣循環股,虧了三百萬元;第二次,下的賭注更大,拿著父親的退休金與親友的資金,全部放在十元的低價轉機股上,卻遇上了八十一年股災,賠了八百多萬元;第三次,向父母親友借錢投資自己以為熟悉的金融、營建及資產股,想藉此翻盤,卻還是虧了三百多萬元。
遇困局──投資失利,三次瀕臨破產


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呂宗耀面臨了人生最低潮的一刻,他從國壽明星戰將的位子,被拋往冷門綜合企畫室,一個邊緣、封閉的部門,此時的他,不僅工作不如意,還負債累累瀕臨破產邊緣,身為上班族的他,除了月薪,就是期待能多領一點年終獎金,但這根本無力還債,也讓他幾乎痛不欲生。

原本喜歡熱鬧的呂宗耀,從五十八人的喧嘩投資組,到只有小貓兩三隻的綜合企畫室內,每天面對的就是自己與辦公桌,焦躁不安的他試圖要從書本裡面找突破,他閱讀大量的書,文學作品、小說、傳記等等,他把一些觸動自己內心的話記在本子上,每天來回思索。

當時,呂宗耀靜下心想想周圍跟他同年齡的操盤手,他們在作什麼?他們大都已經是副總,每天忙著作行政工作,這不是他要的生活,他真正想要作的是專注投資,他在投資上跌倒,也要從投資爬起來,煎熬了一年,他給了自己這樣的未來。
「『人生是一場冒險,所以我設計適合穿去冒險的衣服。(Life is an adventure. So I make clothes to have adventures in.)』龐克衣風潮創造者Vivian Westwood的一段話,告訴我要做一件屬於自己的衣服。 」四十六歲那年,呂宗耀決定離開待了二十一年的國壽,終結上班族生涯,到外面闖蕩。

「你不要開玩笑,只剩下四年就可以退休了,幹嘛現在走!」一九九八年四月,國壽總經理黃調貴這樣跟他說。若做到退休,呂宗耀可以領八百萬元,但離職卻只有退職金三百萬元,但他還是選擇了離職。
斷人脈──顛覆習慣,與經營者親談


「改變習慣,才有看到明天的可能。」一無所有的呂宗耀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他斷絕在國壽培養的證券人脈資源,從海明威身上學到孤獨,將過去聽明牌、炒內線的習慣顛覆,自己一步一腳印地拜訪公司,與經營者親自對談,在他的差異化投資邏輯中,摒棄媒體曝光度高的大企業,鎖定資本額三十億元以下的公司拜訪。

七年下來拜訪過一千三百多位CEO(執行長),現在,他可以自豪地說,對於三十億股本的公司,全市場沒有比呂宗耀團隊更專注、更聚焦了。
度危機──勝出之道,學會與挫折共存


因為專注,讓他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及科技泡沫的危機,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還為自己賺得再出發的本錢,但在選股的過程,也曾貪婪,也曾恐懼,更曾犯過錯,「投資即人生,起伏悲喜不定,唯有學會與挫折共存,方能勝出。」呂宗耀說。

跨越貪婪、減輕恐懼,度過沉悶期,是呂宗耀七年來的投資心得。他舉荷蘭鬱金香球莖的例子說,當年一棵最貴名叫奧古斯都的球莖可以養一條船上三百人一年的生活,一夕間卻被棄之如糞土,貪婪與恐懼造成了鬱金香的泡沫,但貪婪與恐懼期間,卻不如沉悶期來得長,學會以等待來度過沉悶期,才能掙脫自己的困境。看盡大小企業的起落,加上自己的破產經驗,呂宗耀對於負債自有一套看法,他引台北西華飯店董事長劉文治的話說,「向銀行借錢大家都會做,問題是財務擴張必須想到結果與不可測的未來,別人將一元當十元用,我們要十元當五元用,企業或是個人要能夠快活的延續三十或四十年,才叫做真正的生活或企業。」

「打破過去造成失敗的習慣,減少錯誤,而且要徹底貫徹。」嚴以律己的呂宗耀讓自己徹底與負債絕緣,兩年前,他剪掉身上的信用卡,一切的支出全部用現金來付,任何交易以採「現金制」為原則。

同樣選擇孤獨,當海明威無法超越《老人與海》時的自己,最後以舉槍自殺收場,呂宗耀卻用孤獨成功來扭轉自己,「But you know there always be the spring……(然而你知道的,春天終究會來的……)」喜歡將人文與投資結合的呂宗耀引述海明威《流動的饗宴》其中的一句做為他破產經驗的結語。小檔案
呂宗耀小檔案

出生:民國42年
出身:宜蘭蘇澳農家子弟
經歷: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
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
現職:呂宗耀/張獻祥12人股票投資研究團隊負責人
封面故事

從記者到名嘴/七年還清五百萬

鄭弘儀靠跳槽加速還債

撰文:黃琴雅
民國七十六年,房地產狂飆的年代,鄭弘儀投資房產,在短短幾天內賺進一六○萬,卻又在之後因投資失利負債五百萬,最慘曾面臨存款簿僅剩三十五元的窘境,支撐鄭弘儀渡過負債難關的,是對人生的信心。
你只要打開電視,無論是三立的《大話新聞》、《黃金七秒半》、超視的《新聞挖挖挖》等談話性節目,都可以看到鄭弘儀,連總統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及副總統呂秀蓮都上過他的節目,甚至連廣播節目《全民拚經濟》也可以聽到這個帶有濃厚鄉土味的聲音,如今他可是橫跨財經、政治議題的當紅主持人。

鄭弘儀的成功已成為媒體記者轉型的典範,但別看現在鄭弘儀光鮮的坐擁高薪,其實,他也一度失敗過,在十六年前負債五百多萬元,房子差點被法拍。

鄭弘儀在投機的七○年代裡,當過房地產的投資客;民國七十六年時,他與太太兩人在輔大附近與學生分租房子,房租一個月二五○○元,身上的存款只有五萬元,當時房地產狂飆,他用身上僅存的積蓄做為頭期款,與哥哥兩人買了一間八十坪的廠房,結果馬上就有人願意以一坪加兩萬元的價格買去,短短幾天他們就賺進一百六十萬元,兩人對分,鄭弘儀分得八十萬元。
賺快錢──股市慘跌,虧了五百多萬


「馬不吃野草,不肥!」是鄭弘儀當時的心態,他再度趁勝追擊,與哥哥又去投資新店的一棟大樓,只付幾十萬元,一、兩個月內,又賺進三十多萬元,之後,他用這投機賺來的一百多萬元做為頭期款,去買了自住的房子,再用房子抵押,又跟岳母借錢,拿了五、六百萬元投入強強滾的股市,想要賺更多的錢,卻不知自己搭上了景氣的末班車。

在九千多點上車的鄭弘儀,卻不幸遇到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股市一路慘跌到兩千多點,鄭弘儀雖然在三千多點時「逃命」,但還是虧了五百多萬元,「好在沒有融資,不然可能就被『扛去種了』。」鄭弘儀說。

當時,鄭弘儀在報社薪水只有三、四萬元,每月卻要還五、六萬元的貸款,在高中教書的太太不忍苛責他,只好白天、晚上都去教書,為了省錢,鄭弘儀車子不開,改騎摩托車,牛奶不喝,改喝豆漿,買菜都是早上五點鐘到環南果菜批發市場買。
有次,不小心被卡車擦撞,鄭弘儀下車跟司機理論,卡車司機賠了他七千元,這筆錢對當時的鄭弘儀來說可是久旱逢甘霖啊,當天他馬上幫家裡加菜。但即使生活很苦,存款簿僅剩下三十五元,樂觀的鄭弘儀告訴太太說:「不用擔心,我們的薪水會增加,負債會減少,人生是有希望的。」
闢財源──轉戰電視,年薪增加六成


為了還債,鄭弘儀到處寫稿兼差,幫人家寫傳記,偶爾上李豔秋在TVBS主持的顛覆新聞,讓他學到了上電視的應對。

可是那段時間,「很少看到太太的微笑,一起床也看不到太陽,一早目送兒子被幼稚園老師接走,覺得自己真是做了蠢事,擔心天真活潑的他,扛不起一家子。」鄭弘儀在自己的著作中,有過這樣的告白。

一時拚命存錢還錢,努力增加收入,對鄭弘儀來說,最關鍵的是,他從《中時晚報》跳槽到非凡電視,年薪增加六成,讓他可以加速還債,花了約七年的時間還清債務,他與太太還清債務的那天,兩人幾乎相擁而泣。

從股票跌跤後,鄭弘儀有六年的時間不碰股票,花時間徹底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投資失敗,等到得到解答的那一天,他才又開始投資,現在的他已經練就了不容易受傷的功夫了。

負債給鄭弘儀的體悟是,不要隨便擴張信用去做投資,一旦負債也不要以為人生沒希望,學習坦然接受,對於信用卡,鄭弘儀是完全不用,他認為信用卡理財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做一個現代人,真的不需要信用卡也可以過活,特別是不景氣,通貨緊縮時,用信用卡是不明智的選擇。」小檔案
鄭弘儀小檔案

出生:民國50年
經歷:《台灣新聞報》記者
中晚政經新聞中心副主任
非凡電視台新聞部經理
年代產經台主持人
現職:三立電視《大話新聞》
三立電視《黃金七秒半》
超視《新聞挖挖挖》
封面故事

從危機見轉機/三年清償三千萬

家族企業少東用談判降低負債

撰文:張弘昌
飛往香港的客機劃過台灣海峽的天際,旅客們在享用完機上點心飲料後,機艙上一片寧靜,突然一股亂流,震得飛機搖搖欲墜,機上乘客驚呼四起,正欲前往香港參展的林利達(化名)卻喃喃自語道:「如果能一了百了,獲得高額保險理賠,公司也許能起死回生。」
六年前,林利達加入父親經營的家族企業,開始他的職場生涯,頂著少東的光環,一舉一動備受矚目,林利達做起事來特別賣力,不時到香港參加國際型的展覽,一年後,正逢股市上萬點、台灣景氣奔騰,公司接到美國大客戶超級訂單,一下讓公司業績連翻好幾番,這時的林利達,和家人完全沉浸在每天數鈔票的風光歲月。

為了提升產能,林利達在父親的授命下,積極買進土地和機器設備,這些土地及設備,是原來產能的五倍大,「如果這些新產能順利運轉,將一舉躋進台灣前三大清潔用品公司。」臉龐削瘦、帶著濃郁鄉音的林利達描述當時的規畫,也透露出當初更上一層樓的企圖心。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八十九年機器設備一一交貨後,全球景氣迅速殞落,林家的公司措手不及,深受重創。訂單的萎縮超乎意料,造成七成廠房閒置,機器停擺蒙塵。本來公司的銀行負債已有兩千萬元,為了維持工廠營運和支付新機器款項,又開始大量向金融機構、親戚朋友等借款。
第一步:放任跳票──停止挖東牆補西牆


沒想到,景氣下滑速度超乎想像,林利達父子不斷舉債,雪球愈滾愈大,九十年中,不過一年光景,銀行負債已逼近五千萬元。公司營運卻不見好轉,為了維持生產,轉而向私人借貸,按民間習慣以年息一八%舉債,短短幾個月又借了兩千萬元,後來連朋友都「突然消失不見」,只好翻報紙,找上地下錢莊周轉。

初期跟地下錢莊只有往來三、四十萬元,可是林利達父子沒料到,地下錢莊的利息計算是愈借愈高,「初期是借十天、利息預扣三%,到後來是借一個星期就要利息三○%,等於是一個月就要還一個本金。」林利達說得讓旁人瞠目結舌。

一年不到,地下錢莊的負債已超過六百萬元,九十一年底,林家公司的總負債已逼近七六○○萬元。
了讓公司繼續營運,林利達自己也不斷辦卡來應付公司的支出,現金卡、信用卡都有,在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下,個人累積負債也近兩百萬元,一位當時才二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年人,就被這近八千萬元的負債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每天都在跑三點半,挖東牆補西牆。」林利達形容當時和父親為了軋支票,簡直是焦頭爛額,滿身狼狽。「好幾次去香港參展時,我都很想發生空難,讓家人獲得高額理賠金。」林利達不避諱說出自己曾有過想死的念頭。

後來遇到一位從事高利貸的業者,談起公司經營困難,幾次支票差點過不了關,這位業者建議他們「不如直接跳票」,爭取談判空間,否則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地下錢莊業者告訴林利達父子,做高利貸的,並不是沒還錢就會押人、放火,「沒那麼嚴重」,只要有誠意還錢,放高利貸的人能賺到該賺的,其實還是有談判空間。

林利達的父親聽了猶豫不決,心裡惦記的是家人的安危,但林利達想到自己年輕卻被龐大的負債壓得看不到明天,心一橫,對著父親說:「不如跳票吧!讓我們用談判重新開始,說不定會有轉機!」
第二步:堅持談判──與債權人爭取降息


果不其然,在支票跳票後,不但地下錢莊緊張,銀行也來關切,主動要求了解,親戚朋友更是紛紛聞風而至,打探消息,深怕動作太慢,不但利息拿不到,連本金都要付諸東流。

蘊釀許久的未爆彈,一夕之間全部炸開,林利達和父親對所有債權人展開一連串馬拉松式的談判。地下錢莊揚言如果林利達父子不還錢,將對他們家人不利;親戚朋友則訴之以理,表示借錢還錢,天經地義,希望林家不要心存僥倖,弄壞自己的名聲。

不管債權人如何撂狠話或採溫情攻勢,林利達父子均採哀兵姿態,表示有還款的誠意,但因利息過重,實在無力承擔,並解釋公司仍在營運,如果給他們時間,相信清償負債指日可待。如此夜以繼日地周旋兩個星期,銀行同意利率減免二.三個百分點;親戚朋友的私人借貸則一八%利息全免,分月歸還本金,甚至有親戚知道詳情後深表同情,表示有錢再還即可,讓林利達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心中的重擔也卸下了一半。

至於地下錢莊,在多次談判未果後,林爸爸用二十萬元情商一位具黑道背景的大哥出面做中間人協調,向高利貸業者分析比較利害,表示這些年來業者的本息其實已經賺夠了,希望網開一面,大家好聚好散。

幾經波折後,地下錢莊業者最後終於願意放棄利息,本金則打五折,以一次歸還三百萬元為原則。連這位出面談判的黑道大哥都講義氣地為林家父子代墊不足的金額,約定日後分期歸還。
第三步:精算利息──秉持借低利還高利


「償債有困難,其實是可以談判的,只要你有還款誠意。」林利達若有所思地說著:「這些賺高利貸的債權人也知道利息不合理,但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跟他們爭取,將他們拉到跟你同一條船上,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它。」三十一歲的林利達,經過這幾年的歷練,說起話來顯然成熟許多。

如今,林家的公司在景氣復甦,以及新產品、新客戶加入下,營運漸入佳境,負債已清償了三千萬元,剩下的五千萬元則是具擔保品的銀行借款。

問他計畫何時可以還清,他表示並不那麼著急,「企業有適當負債是良性的,也可以提醒自己要善用負債。我現在每次動用借款,都會計較利息,只要可以借到更低的利率,我一定馬上借低(利率)還高(利率)。」

經歷過高額負債的慘澹歲月,年輕的林利達現在經營公司,最重視保留現金。因為過去將太多資金壓在固定資產,才會冒險去借高利貸,尤其在利滾利的可怕複利下,很容易陷入萬劫不復。

「前方是絕路,希望在轉角。」這是林利達拿來鼓勵自己的話,也期待背高負債的人,不要因為看到前方的絕路,就忽略了轉角的存在。
特別企畫

微利時代捍衛權益

爭取低利房貸自己來

撰文:陳芝艷
美國聯準會六月底如市場預期升息一碼,揭開全球金融市場下半年的升息序幕,對長期背負房貸的小市民而言,向銀行借錢的成本將逐步提高,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向銀行爭取一些甜頭呢?
知名歌手羅大佑日前因「拒繳房貸」,讓自己價值三六○○萬元的台北挹翠山莊四層樓別墅遭查封,令人吃驚的是,歷經三、四年的微利時代,羅大佑竟不知房貸利率已降至三%以下,導致他多年來一直以八.五%的利率付六七○萬元的房貸費用。

「銀行的確不會主動告知客戶利率調整這件事。」曾在富邦銀行創下一個月房貸業務一億元、勇奪全台業務量冠軍的個金處業務襄理章秋菊以羅大佑的例子計算,以二十年期、八.五%的利率付六七○萬元房貸,每個月必須繳五八一四四元,如果以目前平均房貸利率水準二.五%來算,每個月只要付三五五○三元,一年約相差二十七萬元,二十年相差五百多萬元,大明星都受不了,何況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

消費者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避免任由銀行宰割?章秋菊說,銀行通常以貸款時簽約的內容為準,除非條約內容已明定房貸利率跟著市場調整,否則要靠客戶主動反映,但也不是只要反映就有用,「通常繳息正常勝算就大,如果不正常就別談了。」章秋菊說,即使辦轉貸銀行也會看客戶在前銀行的繳息狀況。

章秋菊今年曾順利幫一位以五.五%利率貸款五百萬元的客戶辦轉貸,關鍵就是客戶提出過去三年按時繳息,且沒有任何信用卡、現金卡、車貸等負債,所以只付了開辦費一二五○○元,就爭取到銀行二.二%的優惠房貸,即使多付了開辦費,但轉貸後,一個月省八千多元,一年就省下十萬元的利息,轉貸還是比較划算。
新房貸戶/善用政府優惠


近期房貸戶面臨的另一項難題,就是升息已勢不可擋,市場預期年底前聯準會將調升利率至二%或二.二五%,一向與美國利率走勢亦步亦趨的台灣,也可望於不久後跟進,章秋菊指出,想節省利息的新房貸戶,可先用政府二.四二五%的優惠房貸,台北市有二五○萬元,台北市以外地區有二○○萬元額度。
此外,勞工、青年公教及國宅貸款還有二二○萬元額度,都可與政府的優惠房貸兩相搭配,最高貸款金額可達四二○萬元至四七○萬元。不過,勞工貸款必須經過審核或抽籤決定,在取得資格後才能搭配,這項優惠貸款約在每年十月間申請,有意購屋者可留意,剩下的部分,章秋菊建議選擇固定利率房貸。

曾在三個月內把房貸業績衝上一億六千萬元,獲全省業務季冠軍的中國商銀理財中心行銷襄理張廷豪即指出,選擇固定或指數型房貸,除了以市場利率高低做判斷,消費者也需衡量自身的理財能力,如果每月所繳的房貸金額占家庭可支配所得一半,則升息衝擊較大,第一次購屋的年輕族群,適合選固定利率,等於花點小錢替未來的房貸支出買保險,把每月要繳的房貸金額固定下來;若房貸占所得較少,或是做生意的商人,將來有可能進帳大筆現金,則適合浮動的指數型貸款。

張廷豪以自己的貸款經驗為例,三年前他以兩百萬元的自備款在新店買了總價五百五十萬元的大樓,兩百萬元用政府二.三%的優惠房貸,另外一百萬元則用銀行優惠員工的指數型房貸,因為是雙薪家庭,房貸只占每月可支配所得三成,所以即使未來利率走升,張廷豪仍不想幫房貸搬家。
舊房貸戶/先試算再決定


中和的彭先生兩年前以五%的利率向銀行辦房貸,二十年期的方案每月需繳一九七九九元,兩年下來房貸餘額還有二八二萬元,上個月彭先生向章秋菊詢問轉貸至利率二.二%的房貸是否划算,即使彭先生需要先付代書費、塗銷費、銀行規費和開辦費約一萬四千元,但以十八年期、二.二%的利率試算,彭先生一年還是可以省下四七七一二元,所以章秋菊仍建議他辦轉貸。

不過也不是舊房貸戶都需要一窩蜂跟著市場趨勢轉成固定利率房貸,章秋菊說,不需轉貸的原則大概是繳款已久,如五年以上,房貸金額所剩不多,約一五○萬元以下,還有轉貸前後利率差距僅一%或二%。其實,只要利率呈緩升格局,借指數型房貸還是比較划算,因為固定型房貸的利率通常較指數型高,以中國商銀指數與五年固定房貸比較,只要後三年指數型房貸利率未升破三‧八五%,借固定利率房貸就賠本了。

到底要不要轉貸?由於每位房貸戶的財務收支差異大,章秋菊建議可以請銀行幫忙試算,現在市場上房貸利率高於二.五%就算貴,先和銀行溝通是否能調降利率,如果銀行不願意,可以向銀行反映曾詢問過其它業者,且其它業者答應轉貸,算是向銀行爭取低利的小技巧,如果還是行不通,再考慮轉貸。
高科技

兩巨頭/張虔生展霸氣 林文伯求穩健

封測雙雄王座爭戰二十年
撰文:林亞偉、陳碧珠
攝影:聶世傑、陳永錚
◆33年次的張虔生展現霸氣,40歲的林文伯力求穩健

今年日月光超越艾克爾(Amkor)邁向封測代工王座,張虔生穩穩領先林文伯,但林文伯的老二策略,除了二○○一年虧錢外,年年賺錢,更讓小矽品一步一腳印的跟著老大哥日月光前進。老大與老二共同譜出一場二十個春秋的商場爭霸戰。
七月十一日周日下午,高雄的烈日俯瞰著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裡密密麻麻的人群;七點過後,皎潔的明月登場,用柔和的月光取代耀眼的白日,照拂著底下逾萬的日月光員工眷屬。「日月光」這個由星雲法師在二十年前取的名字,正在海洋大學歡慶日月光在去年底超越艾克爾(Amkor),取得世界封裝測試最大代工廠的地位。
張虔生有位強人媽媽,林文伯有位金主爸爸


兩個月前,日月光在國內最強的競爭對手矽品精密,也舉辦了運動會,慶祝矽品二十周年。幾乎同時成立的日月光與矽品,六十歲的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與五十三歲的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從二十年前開始就注定一場糾纏一生的商場棋局。

談到日月光,八十三歲的「張媽媽」張姚宏影,她是國內最早的商界女強人。她與夫婿張德滋隨著國民政府撤離中國,也拋開張家原本在浙江溫州龐大的產業來台;張虔生的弟弟、日月光總經理張洪本說:「父母是張家惟一離開溫州的,在溫州的張家親戚還有一百多人。」但夫婿抵台後卻意志消沉,張姚宏影於是肩付起家族重任,進軍營建業成立福華工程公司,遠至中東沙烏地阿拉伯承攬地產建設、軍港建設,她可說是張家名列《富比士》雜誌全球富豪排行榜的開拓者。

二十年前,張虔生決心從房地產橫跨半導體產業,就是張媽媽全力支持,在開工的前三年,每天比員工早到高雄楠梓加工區的廠房,為兒子的轉型企業投注心力。跟隨張家母子達三十年的日月光半導體事業台灣區總經理秦克儉說:「張媽媽雖不懂IC(積體電路),但她卻肯一樣一樣從頭學。」日月光財務協理劉詩亮則說:「張媽媽強調公司要有三套本:第一套本錢用來做生意;第二套本是虧掉第一套本後留著翻盤用;最後的第三套,就是前面兩套都輸光了,最後的養老金。」

與日月光從地產轉型至高科技產業相比,矽品精密的成立也與日月光有著類似的情節。林家原本是基隆的魚粉進口商,專門從日本進口魚粉作為鰻魚等養殖事業的飼料,但隨著日方逐漸收回代理權,林家也開始思考轉型。交大電子物理系畢業的林文伯與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是從大學時代就認識的好哥兒們,也在宣明智的介紹下,林家在二十年前一腳跨進了封裝測試業。魚粉業與房地產業,都與封測業大不相同,但張家與林家卻都能成功轉型。
林文伯回憶,當年家族決心轉型,他拜託在聯電任職的宣明智代為留意,半年後,宣明智的電話來了,有一批菱生的團隊決定創業,林家也許可以合作共同創業。於是林家出錢、菱生團隊負責技術,於焉誕生了矽品。這通電話,決定了林家從魚粉跨向封測;也因為宣明智,矽品成為聯電在IC封測上的最大幫手,甚至連對手日月光秦克儉都不禁要酸酸地說:「矽品有個好奶媽。」

二十年前,基隆林家的家主是林鍾隸,他聽了兒子林文伯對產業前景的描繪後,決定出資合夥辦矽品。菱生團隊的核心就是現任矽品總經理蔡祺文。林鍾隸是矽品的基隆派、台中派能夠團結合作二十年的最關鍵人物。前矽品副總經理、現任眾晶總經理黃益祥說:「蔡祺文是把林鍾隸當父親般尊敬。」林鍾隸雖然沒有像張媽媽般在商界有名氣,但他卻是輕利重情義的老派商人。

原來矽品是以八百萬元資本額起家,與日月光一註冊就一千萬美元的規模相比,自然小許多。這八百萬元,林家出一半,技術團隊出一半。但二十年前,對這些有心創業的工程師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於是林鍾隸就對蔡祺文說:「我不占你便宜,不夠的我借你,等以後公司有賺錢了,你再還我。」這句話隨著隔年矽品增資到二千四百萬元,只要創辦的工程師錢不夠,林鍾隸都很阿莎力的掏錢出來借。黃益祥說:「蔡祺文是很重感情的人,這讓他對老董事長從此感念在心,也確立了蔡祺文專心管廠務,財務、策略規畫、對外發言則交由林文伯的矽品分工的模式。

林鍾隸的一句話讓蔡祺文一輩子情義相挺,而林鍾隸也沒看錯人,蔡祺文管理的矽品工廠成為國內封測廠良率最高的廠房;在技術開發上雖然比日月光保守,但只要林文伯確定要跟上日月光,蔡祺文的研發團隊就不會讓林文伯失望。

矽品有蔡祺文,日月光也有一批幹練的廠務大將。曾有人分析,營建起家的日月光像商人,矽品則像工人,但福雷電子總經理羅瑞榮、日月光材料廠總經理李俊哲、秦克儉都不同意這句話,秦克儉說:「日月光、矽品管廠的都是工人,老闆才是商人;而阿伯(林文伯)更是道道地地的商人。」他與宣明智的交情從大學維繫到現在,也讓矽品隨著聯電茁壯。業界觀察矽品,訂單能從國內擴展到海外,聯電功不可沒。原來聯電決定擴張晶圓代工模式,在九五年聯合美國、加拿大十一家IC設計公司成立晶圓廠,就是矽品客戶組成大躍進的關鍵。黃益祥回憶,當曹興誠、宣明智拜訪完這些IC設計公司前腳剛走,後腳跟進的就是他率隊的矽品團隊,因為要說服這些IC設計公司投資晶圓廠,光有中游的晶圓代工不夠,還要確保下游的封測服務沒有問題。而矽品就是聯電的最佳合作夥伴。
林文伯深諳老二哲學──總跟隨日月光腳步走


觀察日月光與矽品的競爭,矽品除了有聯電這個好奶媽,另外的一著棋就是秦克儉口中的老二策略,跟著日月光的方向走。善奕的林文伯的確將老二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否則以矽品二十年前成立之初的八百萬台幣,對上日月光一開張就一千萬美元資本額的規模,很難以小搏大。

林文伯說:「圍棋十訣就是求雙贏的策略,而應用在商場上,你要去搶別人的市場,有時候就耍無賴。居於劣勢就要纏鬥;處於優勢要善於守成;劣勢的人就要近距離搏鬥,趁亂求勝。」在矽品與日月光纏鬥的二十年裡,林文伯的老二策略、纏鬥功力,的確也讓老大哥日月光恨得牙癢癢。

林文伯個性謹慎,他更深知老二的實力不如老大,不能隨便出手。他擅長以精密的計算求取最大的成效。宣明智說了林文伯兩個小故事,可說是林文伯從小就發揮數學功力的代表。三十年前兩人還是交大學生時,在台北打完橋牌賽準備到台北火車站搭火車回新竹。宣明智問林文伯要不要坐計程車比較快?林文伯說:「坐計程車比公車貴,而且我們還有二十五分鐘,如果公車馬上就來,十五分鐘就到火車站,若坐計程車,十分鐘就可以到車站,因此我們還可以再等十分鐘的公車。」

宣明智很驚訝,因為家裡從事魚粉生意的林文伯,其實滿有錢的,卻還是這麼省,而且更把數學用到了極致。另一次也是兩人北上輔大打完橋牌賽後,因為天熱,宣明智看到校外有賣甜筒的攤子,就問林文伯要不要吃?結果林文伯說:「如果你現在就很想吃,那就買沒關係,但如果不是那麼急,我們走過天橋回輔大的福利社,那裡的冰棒比較便宜。」寧願多等也寧願多走一趟天橋以省錢的林文伯,從棋盤到生活,再到事業布局,本身就是一個善於等待的棋手。他知道矽品資源有限,與日月光背後有全球富豪張家深不見底的口袋相比,在同一領域競逐封裝測試生意只能步步為營。於是觀察近十年矽品的重要布局,都是跟隨日月光的腳步走。從B555A(球柵陣列積體電路)的開發、Flip chip(覆晶基板)原料的掌握,全都落後日月光。其實這就是林文伯謹慎落子的策略,避免矽品犯錯。

以開發B555A技術為例,台灣第一家是日月光,第二家是鑫成,第三家是華泰,第四家才是矽品。這讓當年矽品的業務員爭取訂單時,很容易被同業嘲笑居然沒有B555A,整整落後日月光二年。黃益祥分析,矽品針對Flip Chip技術的開發,更是因聯電大客戶智霖(Xilinx)堅持要用Flip Chip,林文伯才很勇敢地跳下研發。當時是九九年,日月光也才剛投入,Amkor的Flip Chip價格則貴得離譜。

林文伯以低價搶訂單──張虔生以購併擴規模


這步棋,林文伯壓對了,日月光也壓對了。而張虔生手腳更快,成立了日月宏專注開發覆晶基板的原料,免於受控在日本人手裡;而林文伯也接著與聯電一塊入主全懋,也掌握了材料來源,事後分析更是一步妙棋,因為Amkor如今正苦於無法掌握基板材料,而在高階的覆晶封裝上遭逢日月光與矽品的圍殺。

九六年的威盛電子B555A訂單,更將林文伯風格展露無遺。當年,二層板的B555A封裝,日月光對威盛報價一顆七十五元,剛開發出B555A的矽品一定要打入這塊市場,於是矽品報價七十元,力圖在威盛的訂單裡求取一個小位置,但日月光馬上降價到六十五元,算準一向精打細算的阿伯不會跟,沒想到阿伯對當年負責業務的黃益祥說:「跟!而且不是意思意思地跟。」於是這場慘烈的殺價大戰砍到一顆六十元,才在威盛的協調下,矽品占威盛二○%訂單,日月光則占八○%。這場殺價戰將林文伯纏鬥的功力顯露出來,就像圍棋裡,該占的邊腳地盤一定要占一樣。黃益祥說:「矽品一搶進,搞到最後,威盛的B555A單子,日月光占六○%,矽品從零成長到四○%。」在林文伯老二哲學下,矽品一路跟著日月光的腳步前進。羅瑞榮笑著補充說:「也是日月光去發ADR(美國存託憑證),矽品也才跟著去。」

不過,日月光的購併動作,矽品倒是從來也沒跟過,這註定日月光、矽品經過二十年的纏鬥後,日月光的營業額能快速成長為矽品的兩倍大。九九年是張虔生大膽布局的一年,不僅透過福雷電子以八千九百萬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獨立測試廠ISE Labs,更以三‧七億美元的代價,買下了摩托羅拉的韓國Paju與中壢兩座後段封裝廠,這兩座廠不僅為日月光帶來了通訊晶片的新營收,分散掉只做電腦晶片封裝的風險,更穩固了日月光與摩托羅拉的關係。

也因為與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大廠合作愉快,加速了摩托羅拉訂單委外速度,更讓張虔生大膽進軍日本,今年二月以八千萬美元買下NEC日本山形廠。張虔生說:「期待日本IDM廠也能循摩托羅拉模式,在享受了日月光的服務後,停止對後段封測的投資,而將訂單釋出。」
在購併策略上,林文伯未必有張虔生的氣魄。林文伯這樣評價張虔生,「他是有霸氣的領導者。」但張虔生縱橫商場卻非無往不利。ISE Labs近一億美元的投資,迄今仍是虧損累累,每年吃掉福雷電子近三○%的獲利,但在去年接任ISE Labs執行長吳田玉的鐵腕裁員下,今年四月達到了單月損益平衡。
林文伯行為謹慎保守──張虔生個性積極進取


一位矽品高層就說:「其實觀察林文伯的經營策略很簡單,就是賺錢,而除了賺錢外,如果要擔付更大的風險,林文伯寧願不要,也因此,當日月光大膽進行國際購併,矽品的對策則相對保守,以轉投資國內相關的封測廠為主。當林文伯陪家人外出旅行時,總喜歡待在旅館看書、看棋譜,就可以看出林文伯好靜不好動的個性。」張虔生的個性是溫文中帶著霸氣,他喜歡熱鬧,休閒時總會湊八個牌友來個以牌會友,在麻將桌上小小的怡情一下,而林文伯則愛上日本棋院的圍棋網站,以「Bo Lin」的化名在網路上與人對奕。在網路上完全能放開心胸與人情,盡情揮灑棋藝,這是林文伯現在最愛的休閒。

一個好動,一個好靜;張虔生打牌,林文伯下棋;一個積極進取,一個保守求勝。日月光與矽品打了二十年的商戰,也讓半導體產業在台積、聯電大作戰之外,更多了一篇雙雄對決的戲碼。如今,二十年的戲落幕,日月光快速超前,矽品依舊穩健成長。林文伯準備逐步退居幕後交棒,讓蔡祺文接任董事長;張虔生手下強兵悍將無數,將來誰能接張虔生的班,順利服眾,恐怕將是日月光要日精月進的關鍵。
中國是兩強爭霸的下一個戰場


中國大陸是下一階段封測業的決勝點,應該已是普遍的共識,有鑒於艾克爾早已在上海外高橋建立封測廠,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看到政府遲遲未能開放,感到相當心急,不過,擔心之餘,日月光其實早在這片土地做好各種布局,張虔生表示,「目前日月光在各方面,都已處於20年來最佳的情況,惟一就差了政府點頭。」他甚至明確規畫「未來大陸將會有2萬坪、25萬人的規模」,顯示公司在大陸已到了萬事皆備,只欠東風(法令)的階段。

確實,日月光是國內最早登陸的封測公司,早期是選擇大上海區的杭州為登陸重地,據了解是日月光一度以為策略聯盟夥伴台積電想落腳杭州,也因此隨著台積電最後相中松江,目前位於杭州下沙的設廠計畫則已暫時停擺。

去年4月,日月光再由子公司日月欣透過第3地前往大陸上海張江設立廠房,成立日月光(上海)半導體,目前以IC基板為主,因為IC封裝的材料部分是最符合政府規定的登陸投資事業,該廠6月已完成2萬坪廠房的建置,並已裝機量產。今年6月,日月光又再到蘇州昆山從事無線射頻(RF)與感測元件(CIS)模組的生產,然而與台積電互為上、下游策略夥伴已7年的日月光,看到台積電獲准登陸,日月光哪有不跟進的道理?有趣的是,在台灣,封測業談大陸投資是相當敏感的事,但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就不見得有所限制。不知道是不是要讓客戶安心,日月光最近竟然在全球網站上發布最新消息,指出公司已在「松江」與「蘇州」購置好2塊地。

其中,選擇松江的理由,理當是要跟隨台積電繼續在大陸作伴,至於選擇蘇州,相當可能的情況則是相中蘇州和艦廠,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和艦是聯電的「好朋友」,而聯電的後段夥伴矽品早領先日月光在和艦隔壁設立廠房,甚至連餐廳都已共用,日月光在蘇州加入之後,和艦與矽品之間的關係是否有所變數,恐怕值得留意。

事實上,矽品在大陸的投資也不甘落在日月光之後,目前已在蘇州找到近3萬坪的土地,總計可以蓋4期的廠房,目前2、2期的工廠外殼已經完成,只待政府法令通過,機器就可以搬進去生產,另外,屬矽品集團的矽格及京元電子2家公司也已到大陸設廠,初期投資2,000萬美元生產最低階的電晶體封裝業務,預料未來在政府法令通過後,這個投資案的規模及層級也會立即提升,搶攻大陸蓬勃的商機。(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圖檔說明
33年次的張虔生展現霸氣,40歲的林文伯力求穩健
高科技

專訪李焜耀談明基品牌之路

「贊助歐足賽 意外獲得新夥伴」

撰文:邱莉燕
攝影:吳東岳
歐洲盃足球賽圓滿落幕,全程贊助的台灣品牌明基(BenQ)是第一次跨出亞洲與歐洲民眾結緣,董事長李焜耀對於這次的「異國邂逅」,有著深切的觀察與體認,而且就像所有的邂逅一樣,意外的收穫更令人驚喜。
本刊特別在李焜耀從歐洲回國後,邀約採訪暢談歐足盃的綜合效益、明基邁向品牌之路及他獨到的企業經營管理風格。以下是專訪紀要:

歐足盃

兼具體育經濟與社會治療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可否談談BenQ這次贊助歐洲盃足球賽的心得?

李焜耀答(以下簡稱答):歐洲盃其實是將經濟、社會、政治巧妙予以結合,是全民的休閒活動,也是群體心靈的發洩所。再加上很多經濟活動的涉入,產生龐大的商業行為和就業效應,假設歐洲沒有足球賽的話,會有多少人失業?

歐洲自羅馬時代的競技場到現在的足球盃,算算有兩千年的歷史,從那麼早開始,歐洲人就有利用休閒體育轉移民眾的注意力,當作一種統治術,後續再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心理治療,引發的事件其實很複雜。

我去參觀荷蘭對瑞典那場球賽時,球迷在現場發洩的程度驚人。因荷蘭女王叫Orange,所以荷蘭把橘色當國色,穿上橘色T恤,頭髮染成橘色,從頭到腳都是橘,非常狂熱。歐足盃其實滿好的,因有錢、沒錢都是球迷,且大家手舞足蹈的程度不相上下,幸好有國際體育運動,不然精力無法發洩。

在這一場幾萬人觀賞的賽事,球場的工作人員就有好幾千人,光是撿球的球童滿場飛,還有專門盯著觀眾席的警衛,球場外的事件不管是保安的控管,或是配合紀念品的銷售、授權等等的經濟活動,均很可觀。

問:所以,您覺得贊助的效應很好?

答:贊助的效益需要長時間觀察,對於BenQ這個品牌在目前的發展階段,贊助歐洲盃足球賽是需要的,魚幫水、水幫魚嘛。也因為贊助,冒出很多新的廠商要跟我們做生意,而且都不是台灣的廠商,原本只是希望針對消費者加深品牌印象,後來竟發現通路商及合作夥伴,很多人都在問BenQ,這是我們的一個跳躍,也是意外的收穫。
問:好像是只要欣賞球賽,都能看到BenQ的廣告?

答:是的,而且只要球員踢角球,就會看到BenQ的logo(商標),在葡萄牙有十幾個球場,每個球場都有,後來知道葡萄牙安排這麼多球場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觀光。據新聞報導,葡萄牙這次辦足球盃成本一百億元,回收二四○億元,加上歐洲足協也有贊助,葡萄牙門票收入和觀光收益賺到很多。

問:往後會繼續贊助體育賽事嗎?有可能贊助今年的雅典奧運嗎?

答:贊助奧運比較不值得。贊助奧運要給奧委會六、七千萬美元,還要加花其他配合活動的費用,總計約莫要贊助費的兩倍。且奧運觀眾太分散,不知目標客戶在哪裡,不如歐足盃的球迷和BenQ的客戶層比較接近。
如果是賽車這種極限衝力的比賽,也和目標客戶不相近,未來可能也不會考慮。

問:BenQ曾說要走公民品牌,這次敏督利颱風肆虐台灣,您覺得品牌該如何擔負起社會責任?

答:BenQ從事公益的腳步其實沒停過,但問題是出在社會上需要幫忙的太多,如何將捐出去的錢和物資落實在需要援助者的身上,其實難度相當高。

敏督利颱風的危害這麼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前陣子聽某位官員說:「水的危害大過火,全國每個縣市常設消防隊,但是卻沒有『救水隊』。」顯示政府的資源沒有投入在水災。
品牌戰

鎖定社會責任和核心競爭力

問:您最初從製造業轉型做品牌,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答:我覺得用轉型形容其實不對,一個企業活動不斷擴充到國際市場做品牌是很自然的事,只是台灣類似的例子比較少。台灣只有友訊(D-Link)、宏碁(acer)、合勤(ZyXEL)、華碩(ASUS)和我們等少數幾個品牌,其實,一個正常的企業本來就是要自己做行銷,做品牌是很自然的心態,我覺得很奇怪,自然而然的發展反而在台灣被看成異類。明基這兩年推BenQ,套句詹宏志說的話——勢態是「又急又猛」。不過畢竟缺乏持續力,還是不夠深入。品牌的難度在於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幸好我們可以按照最新的思潮和消費行為去塑造品牌。而且我們是橫跨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的品牌,路比較廣。

問:最近台灣很多製造起家的公司,紛紛或明或暗嘗試做品牌,您怎麼看?

答:做代工做習慣的公司,必須思考訂單分散,讓風險分散,但是品牌的定位不能和任何一位代工的客戶有所重疊,否則遲早會產生全面性的撞擊,我們的品牌與代工客戶的產品完全不同,彼此不會有衝突,如此才能讓兩個事業同步成長。

其實,很多國際級的企業都同時有品牌及代工業務,譬如佳能(Canon)幫惠普的雷射印表機做代工,但是在噴墨印表機市場,兩家打得很凶。我覺得台灣企業應該思考長遠的發展,品牌是提升長期競爭力無法迴避的挑戰。

問:根據調查,華碩的品牌價值已經超過宏碁,明基則還比較落後,您怎麼看?

答:宏碁是老牌,這幾年的特色愈來愈少,面對華碩的異軍竄起,很多人就覺得宏碁的特色不夠。華碩的主機板有口皆碑,再成功地將品牌延伸到筆記型電腦。華碩的習慣是「跟著做」,把別人的產品自己做一遍,然後做得比別人好,其實品牌的色彩並不鮮明,所要面對的品牌挑戰還很多。那個調查是去年做的,當時BenQ的品牌才做一年多,所以我比較吃虧,我想BenQ的品牌會愈來愈強。

問:您觀察過哪些國際知名品牌,他們有哪些成功之道可供學習?

答:成功的高科技品牌都是老牌的企業,過去十年新興的品牌幾乎都是美國,尤其以軟體業(以廣義而言)為最多,像微軟或思科,至於美國純硬體的新品牌好像沒有,歐洲則只有少數一些通路品牌興起。美國只有一些工業品牌像博通(Broadcom)或傑尼(Genesis)這種品牌出現,可以看得出來,美國已喪失主導世界品牌的能力。我認為能被消費者看到的新品牌,機會將慢慢流到亞洲,因為亞洲一是製造業發達,二來亞洲的年輕人口高於歐美,對於新式電子產品的接受度比較高,亞洲人上網的時間也比歐美人口多太多,所以近幾年竄出來的新品牌,像是日本的愛普生(EPSON)變得更強了,南韓三星當然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問:很多人都說明基和友達是台灣公司中最像三星的,你對三星的評價如何?

答:我們和三星既是競爭又合作,因為我們之間有零件買賣關係,當然業務也會競爭。三星的人才素質是一流的,他們很願意訓練人才,人的品質實在沒話說,這一點,日本企業顯得比較不均衡。

韓國深受日本殖民的影響,美軍駐守對韓國也帶來正面影響,像韓國篤信基督教的人口超過一半,韓國企業基本上是全面模仿日本,但卻又更超脫了,因為韓國人企圖心更強,決策明快,日本人不敢有主見,事事要請示上級。

問:如果把友達併入明基,是不是有機會和三星一拚?

答:台灣的企業要在世界取得一席之地,還是要有集團軍打仗,然後再追求獨立旅的作戰能力,但是集團軍是不是要變成統一的旗號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目前沒有這個計畫。集團內合縱連橫的深度結盟,是可以減少競爭和資源重複的浪費。

問:因為宏碁仍然持有明基的部分股權,陸續也在賣股票,而且明基的經營團隊並未持有太多股份,有人說如果用惡意購併,有可能奪走經營權,您如何防止?

答:惡意購併就算拿得到股權也拿不到人心。我們會考慮安全的設計,避免此情況發生。
多爬山

加強主管體魄和凝聚向心力

問:公司規定主管一年要爬一次大山,目的為何?

答:選一個上班時間讓幹部一起去爬大山,一方面可以鍛鍊強健的體魄,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另一方面則可以加強大家的凝聚力。爬山是長時間體力的煎熬,所以主管們平常就要訓練自己的身體,好處之一是能藉此找出身體的弱點,把身體調好,而實際在爬的時候是高度挑戰狀況,可增加一個人的耐力。而一群人在路上無所不談,遇到體力不濟時也會彼此鼓勵,在爬過大山之後,擁有革命情感的大家,不管你是在友達還是明基,將在工作崗位上凝聚出向心力。(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圖檔說明
李焜耀認為做品牌還是要回到原點,要擁有自有技術才能擁有核心競爭
高科技

矽谷高科技界名人的堅持

龔行憲要讓世界聽到華人聲音

撰文:李喬琚
日前矽谷名人龔行憲在自家豪宅為民主黨募款,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自駕臨。這位來自台灣、在矽谷創業有成,但其行事卻相當低調的科技名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來頭?
六月底的一個傍晚,矽谷的陽光不僅燦爛,還吹著一陣陣舒適的微風,平日寧靜的高級住宅區洛斯奧圖(Los Altos)熱鬧了起來,不停地有高級座車駛上山來,目的地朝向一幢半山腰上的住宅。

下午五時不到,由大門口向外延伸出去,路的兩旁已停放著許多車輛,門前站著幾位穿著黑西裝、戴著墨鏡的安全人員,神情從容,天際則有直升機盤旋;氣氛像是進入了推理劇的場景,現場氣氛有點緊張,源自於「期待」,賓客臉上帶著興奮神情,也近乎每人手上都攜帶一本《My Life》,是的,他們等待書中的主角,同時也是封面上的人物、作者、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六時許,院子裡已擠進兩百多人,他們付出的代價從五百美元到兩萬五千美元不等,短短的兩、三個小時,就為民主黨籌得近三十萬美元的捐款。競選成功三部曲——錢、錢、錢,不諱言地,矽谷向來是兩黨的「金山銀庫」,此番能讓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波洛西(House Democratic Leader, Nancy Pelosi)欽點,以自家宅院招待柯林頓及金主們,辦出這樣一場高規格的籌款會,便是華裔矽谷高科技界名人龔行憲。

人聲鼎沸,眾人引頸企盼,柯林頓在龔行憲的陪同下從庭院後方的通道緩緩而下,柯林頓帶著充滿魅力的眼神,揮手致意,看著這樣的場面,一旁的龔行憲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我們(亞裔)能夠在此創造出不同的局面。」龔行憲當著兩百多位各族裔人士,大聲而激動地開場,眾人鼓掌叫好。
最大財富──看見華裔匯集強大力量


他「拋頭露面」的時候,不是呼籲華裔參與美國主流社會,要不就是讓美國團體多看到華裔社區的力量。雖然他的頭銜不少,卻無虛銜,他做得永遠比說得多,他能一邊管理高科技事業,也能一邊參與非常草根性的美國選民登記運動,頂著大太陽,拿著表格要求華人移民註冊為美國選民,以選票來證明移民的力量。他也會在投票日當天到投票站站上大半天,做出口民調(Exit Poll),了解華裔的投票行為。他正是多家成功的光通訊公司創辦人,然而在他的移民世界裡累積的最大財富,就是看到華裔能夠匯集出一股強大的力量。
龔行憲來自台灣,成功大學畢業,柏克萊加大電機博士,是光訊領域中創業相當早的華裔,一九八三年他與先驅人物斯茲弗斯(Schifres)以四百萬資金共同成立SDL;於九六年離開,加入AXT;二千年,JDS Uniphase以四十億美元併購SDL,為光通訊領域的大事件。接著,他創辦松光(Pine Photonics)及LuxNet。松光主要產品是都會區域網路(WAN)、乙太網路收發器,投資人包括矽谷的橡子園、林建昌創辦的泰鼎(Trident)、台灣的和通、宏通、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及漢鼎等,○三年被日本大廠日立(Hitachi)獨立出來的OpNext購併,他現在則擔任OpNext資深副總裁。

月前,龔行憲便和漢鼎亞太董事長徐大麟、橡木科技創辦人臧大化公開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徐大麟之子徐牧均還主動向父親請假半年,暫離漢鼎亞太職務,擔任民主黨競選志工,直到年底大選完畢。幾位科技大老站台,的確讓這場籌款會匯集不少華裔科技菁英,像是前英特爾資深副總裁虞有澄、恆信創投創辦人方瑞賢、橡子園創辦人王大成、Capella執行長兼總裁施振強、Primax創辦人楊盛祖、楊盛成兄弟等。

而龔行憲在社區活動力絲毫不輸他在科技界的成就,他是矽谷有名的好好先生,從不說「不」,不僅政治,從教育、藝術、弱勢團體,他都贊助。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吳興國到美國演出「羅生門」時,他出錢又出力,許多藝術團體找到龔行憲就心安了一半。
好好先生──善於把握機會創造不同


他同時也是現任美西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他把只有一個祕書的美西玉山組織化,找來一群志工,提高玉山的效率、能見度和親和力;他把全美最大的非營利組織——聯合勸募(United Way)帶入玉山,讓彼此認識,並進一步讓醜聞纏身、籌款不利的聯合金庫能因華裔的參與而有了新局面。玉山副理事長、Capella Microsystems執行長兼總裁施振強就說:「龔行憲走主流路線,玉山這一年也很不一樣,有更多美國社團認識玉山。」如此事煩,龔行憲仍能分身管理公司,提起這,他笑答:「在矽谷真的忙慣了。」四、五年前他開始習書法,「煩的時候就寫字。」一手好字,配上妻子莫兆藹的畫,可也是矽谷佳話一樁。不僅如此,在一英畝多的自家宅院裡種葡萄,請人釀成酒,自己也種種蕃茄、辣椒等等,都是他修身祕方。

龔行憲也強調,不管支持哪一黨派,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產業委外(Outsourcing)到亞洲是否影響美國就業機會、產業發展的議題,必定是兩黨候選人的戰場之一,「我們要把握這個機會,表達我們的意見。」要讓華裔的聲音被聽到,權益受到重視,是這位海外移民、科技創業家一路走來的堅持。

從後院的通道,龔行憲送走了貴賓柯林頓,民主黨內最有力量的議員波洛西給他一個深深的擁抱,這個強而有力的謝意,龔行憲相信,在矽谷,華裔已然創造了「不同」,不單是在科技產業,華裔也能在美國以選票和捐款能力,以群聚的力量發聲!小檔案
龔行憲小檔案

年齡:59歲
現職:OpNext資深副總裁、LuxNet董事長
學歷:成功大學電機系、柏克萊加大電機博士
經歷:HP、AXT、創辦LuxNet,創辦松光
婚姻:妻子莫兆藹,育有1女
焦點新聞

選後政商版圖挪移

黃仁宗入主台航 鄭深池暗中使力

撰文:邱太煊

這次台航股東會董監改選,交通部陣前換將,惹來諸多揣測。據傳,今年總統大選,陳水扁連任後,論功行賞,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全力替阿扁輔選,黃仁宗能夠借交通部重回海運界,鄭深池暗中使不少力,也可說是鄭深池布下的一局棋。
一樁樁牽動著航運界的高層人事案,正在航運業內悄悄發酵著。
台航新任董座在七月十四日揭曉前,報派消息早已不斷,外傳在交通部的安排下,曾在長榮待過三十年的前長榮海運副董事長黃仁宗將接掌台航董座。以黃仁宗的專業背景及在海運界的輩分,擔綱台航新董座一職可說恰如其分,只是背後有許多運作,牽涉部分政商版圖的消長。
六月二十三日晚間,交通部長林陵三透過幕僚,臨時通知台航總經理張義源,在台航董監事改選名單中,原本內定由觀光局長蘇成田接任前觀光局長張學勞,卻被抽掉,換上黃仁宗。
官股一向占台航最大股權,其中,交通部占二六.四六%股權、台銀占七.五%股權,現任董事長謝修平的三功興業僅占有一.二%股權,因此官股擁有主導董事會的權力,也能決定新任董座由誰出線。

六月二十四日,台航召開股東會,選出新任董監事,耐人尋味的是交通部以黃仁宗換掉張學勞,成為新任董事。
被歸為與鄭深池同一派──黯然離開長榮


今年五十八歲的黃仁宗,為文化學院市政系畢業,六十一年進入長榮海運,頗受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器重,六十九年就擔任長榮航空英國公司總經理。

民國八十四年,張榮發女婿鄭深池上任長榮航空董事長時,特地將黃仁宗從長榮美國總公司調回台灣,出任長榮航空總經理。九十年初,長榮集團爆發家族紛爭,張榮發四子張國煒和鄭深池之間的恩怨情仇白熱化,張榮發力挺張國煒,鄭深池只得黯然去職,被歸為鄭深池一
派的黃仁宗和長榮航空副董事長許瑞源則遭株連,黯然離開長榮。

黃仁宗去職後,轉到任我行智慧卡公司任總經理,該公司係九十一年二月由長榮集團引進香港福方國際控股公司,共同在台灣成立的。任我行智慧卡公司曾和兆豐金控合作,競逐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三千億元的大餅。九十二年黃仁宗則與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函出任怡安科技外部董事。
鄭深池安排他入主台航──意在陽明海運


這次台航股東會董監改選,交通部陣前換將,惹來諸多揣測。據傳,今年陳水扁連任總統後,論功行賞,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在這次總統大選利用他的人脈、金脈全力替阿扁輔選,黃仁宗能夠借交通部重回海運界,鄭深池暗中使不少力,也可說是鄭深池布下的一局棋。

另一位海運界人士表示,有鑑於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當年以陽明海運總經理之尊降調台航董事長,整頓有功,去年中得以重返陽明擔任董事長;因此推論鄭深池的想法絕不簡單,他安排黃仁宗入主台航,極可能意在陽明海運董座,為鄭深池的政商版圖再下一城。

至於身為台航最大民營股東為三功集團的謝修平,在去年六月入主台航董座。過去台航一向由最大股東交通銀行主導,謝修平掌台航後,一度被外界認為遭民進黨收編。民進黨也深知台航過去向來由交通部掌管,官股色彩嚴重,雖然逐步釋股,但不脫國營企業的色彩,因此由民營最大股東謝修平接任,一來可以免除外界認為官股介入太深,二來也暗示謝修平將選邊站。

當時交通部次長張家祝曾表達,台航總經理張義源無意願升任董座,交通部官員受公務員旋轉門限制不得轉任民間企業,只好轉由民股出任,而三功、良茂建設兩大民股只有謝修平有意出任,最後由他接掌台航。

早年謝家和國民黨關係一直不錯,謝修平與連戰私交甚篤,過去連戰當行政院長時,謝還被聘為行政院顧問。二○○○年總統大選,謝卯足全力替「連蕭配」競選,去年謝修平母喪,連戰與宋楚瑜還前往致祭。今年三月初,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民調結果藍軍一直居於領先,在基隆二信合作社的感恩餐會上,連方瑀懇請員工支持連宋,謝修平和兒子謝國棟、謝國樑也幫忙拉票。綠營看在眼裡不是滋味,綠營在總統大選勝選後,苦苦等待六、七月股東會旺季,打算重新布局台航屬意的人選。另外,日前高鐵副總林天送離職,據說可望轉進台航,市場揣測此事意味長榮集團將淡出高鐵聯盟。過去林天送是黃仁宗在長榮海運、航空的得力左右手,若這次黃仁宗順利入主台航,兩人將有機會再續前緣。
台航最大民營股東謝修平


現任台航董事長謝修平,係基隆當地世家望族,父親謝青雲留下搖搖欲墜的日欣化工,在謝修平手中起死回生。不過,謝修平是靠營建業發跡的,年輕時在基隆靠著賣房子賺進大把銀子;民國77年,他斥資7,380萬元買下公誠證券,展開三功集團的豐功偉業,後來活躍於基隆政界、股市,擔任過省議員、隆市議長、國大代表,他還娶了台玻董事長林玉嘉之女林曼麗,是一樁有名的政商聯姻,同時他也和高雄陳田鈺家族有生意往來,共同投資康和租賃。

謝家的三功集團旗下事業有,三功興業、三功租賃控股,家族事業有大魯閣纖維、公誠投資,而且謝家對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有很大的影響力。今年年初,謝修平在台北市長春路上,引進了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中藥鋪——「北京同仁堂」。他取得北京同仁堂在台灣的獨家代理權,一方面是圓父親的夢想,一方面給大眾多一種養生治病的管道。
焦點新聞

環保形象與選舉支票拔河

蘇花高速公路讓游揆沉默

撰文:管月涵
八月初,政院即將面臨蘇花高建不建的攤牌時刻,惟游揆仍不願鬆口,畢竟游揆在民調當中,環保形象高達六成以上,是歷任閣揆最高,游揆在兌現阿扁政見之餘,也不願背負輕忽環保的罪名。
七二水災讓中台灣重創,有關觀光客倍增計畫的高山纜車,或建構一日生活圈的蘇花高速公路計畫,再度被環保生態人士提出質疑,呼籲扁政府應三思後行。蘇花高是扁政府大選時的重要政見,建不建都騎虎難下,恐怕唯有阿扁總統的御筆一揮,批示暫緩或不建,才能免於後山傲人的生態景緻,被蘇花高這一道利刃劃過,以環保形象自居的游揆,才能免於被貼上扼殺環保生態的罪名。
起源──扮演平衡區域發展角色


追溯蘇花高速公路的源頭始於二○○○年總統大選之前,國民黨政府倉促以有條件方式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原本幾已胎死腹中的重大開發政策,在游揆二○○二年主政下,於「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大戰略下,蘇花高速公路被賦予「平衡區域發展」、「觀光客倍增」與「落實全島高快速公路網」等任務。原本蘇花高在二○○三年十二月發包完成施工在即,不料游揆卻以地方民意反對為由,於當年十二月中旬宣布暫緩動工三個月。

總經費高達九六二億元的蘇澳花蓮高速公路,預計在民國一百年時通車。此計畫在去年年中行政院討論新十大建設時,被列入「全島運輸骨幹計畫」的一項,北起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終點,南至花蓮縣吉安鄉,全長八十六.五公里,全線為雙向四車道。未來工程將以十一座連續隧道穿越中央山脈東麓(約四十公里),工程相當浩大,不下北宜高。
兩難──閣揆內部出現反對聲浪


環保團體從去年以來,不斷指證歷歷,一旦興建蘇花高,對生態會產生種種破壞,東部之所以吸引西部人的嚮往,原因就在於自然生態的文化資源,是西部無可取代,重重青翠蔚藍的山河景色,讓北部、西部與南部人到了東部後,會忍不住駐足兩、三天流連忘返,因此環保人士不解,為何扁政府執意要為東部複製一個西部發展道路,或西部走廊高度經濟化的發展軌跡?
其實蘇花高是否應列入新十大建設中,游內閣內部也是呈現兩極意見,環保意識高張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向來重視環保、人文、生態的政務委員林盛豐,及現研考會主委葉俊榮,都是偏向主張不宜納入,甚至有必要再針對蘇花高的環評審慎再評估。但游揆基於兌現陳總統的選舉政見,且縮短東部的交通距離,促進東部觀光產業,甚至促進產業東移,堅持納入這項計畫。

今年六月間花蓮地方促進會及環保團體,兩派都聲稱代表民意但主張卻南轅北轍的團體湧向經建會,紛紛向政府展現各自的實力。
解套──成立小組廣邀專家評估


但頗堪玩味的是,今年三月間游揆宣示暫緩動工三個月期滿後,張景森還是極力向行政院建議持續暫緩動工,並成立一個國道五號衝擊因應小組來評估,這個小組納入各種學者專家,也有兩位環保人士,及地方人士在內,這個小組毋庸是蘇花高建不建的重要決策白手套。換句話說,若這個小組提出各種環境數據是不利興建蘇花高,且要求應重新進行兩度環評或政策環評,政院的難處可以解套,屆時燙手山芋丟給環保署,政院可暫時喘口氣。

到了八月初,政院面臨蘇花高建不建的攤牌時刻,若不建,高工局勢必得面臨違約賠償,惟游揆並不願鬆口,放棄蘇花高的興建,日前僅唱高調,指尊重專業及民意的檢驗,將在聽取多方意見後,再決定是否興建。畢竟游揆在民調當中,環保形象高達六成以上,是歷任閣揆最高,游揆在兌現阿扁政見之餘,也不願背負輕忽環保的罪名。

但經建會及環保署的文官系統十分憂心,若是已通過環評的經建計畫都可以退回要求重做二次環評,那豈不開了各種重大經建計畫動輒遭逢反彈壓力,都可以蘇花高為師,如法炮製的先例,索引來的後遺症豈不令人難以想像!因此環保署官員也一再對外釋放,依環評法,蘇花高是沒有重做環評的法令空間,但以新十大的特別條例來說,卻有政策環評的法律空間,環保署最後恐不得不屈服在特別法之下。在國民黨時代,即以產業東移計畫,或促進東部產業經濟發展計畫,不斷為東部地區「開路」,東部的交通建設計畫不僅有三條國道——「國道東部、中橫快速道路」及「國道南橫」,還有重要聯外道路如「省道台九線」及「台十一線」的拓寬改善計畫,台鐵早有許多改善的工程與規畫,例如雙軌化,以及截彎取直、搖擺式列車Tilting Train等許多鐵公路建設計畫。

環保人士認為,只強調「點對點傳輸」的交通規畫,恰與花東地區近年來興起的深層觀光,即結合生態、人文與古蹟導覽與教學背道而馳。且未來蘇花高要採用大量水泥面,帶給混凝土業者上百億元商機,執意興建蘇花高,是否有圖利位於和平溪口最大水泥業者——亞泥集團之嫌,也不免啟人疑竇。

這次扁政府內部的救災行動,出現不少失言的內鬨危機,其中以副總統呂秀蓮的「災民移民中南美洲」,最像一顆超級炸彈,不啻告訴災民「何不食肉麋」,這番發言除引爆災民不滿外,黨內同志也實在聽不下去,甚至引發黨內不少陰謀論的謠言滿天飛,指呂游向來有宿仇,呂秀蓮的發言搗亂,反讓災火如燎原般蔓延開來,刻意貶抑游揆的救災政績;此外,親呂人士,最近也不斷在政論性節目大批游揆孕育的新十大建設,在在凸顯陳水扁卸下黨主席的敏感時刻,黨內接班人選提前浮出內鬥的態勢。
焦點新聞

與英特爾理念不合?

吳惠瑜轉投敵營 擁抱威盛

撰文:王崇仁
今年三月,吳惠瑜突然辭去英特爾總經理一職,無預警結束她在英特爾長達十六年的工作,只是在短暫的休息之後,七月卻又忽然轉投到原競爭對手威盛的懷抱,其中曲折令業界人士無不臆測紛紛。
三月間突然辭去英特爾總經理,七月又忽然到威盛上任,吳惠瑜的離職和到任,總是無預警兼無聲息,惟獨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在眾多高科技公司中,吳惠瑜最後選擇到威盛任職?

其實,王雪紅與吳惠瑜熟識的程度,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在更早之前,兩人便在大眾電腦因業務往來而認識,王雪紅對吳惠瑜辦事高效率印象深刻,加上兩人的個性均屬「認真的女人」,私底下十分談得來,因此種下十多年的交情。

離開英特爾的吳惠瑜原本打算到其他外商公司任職,並不是很想到本地企業上班,考量的是避免和老東家英特爾打對台,所以即使是王雪紅的邀請也都是一概婉拒,後來經過王雪紅數度遊說,吳惠瑜在盛情難卻之下只好勉強答應,出任總經理陳文琦的特別助理。

不過,有熟悉業界動態的人士認為,吳惠瑜會選擇辭職離開英特爾,其實並不像吳惠瑜表面上說的是因為「忘了填寫她先生黃偉俊任職神遠科技總經理的申報單」,這個因素只是一個表面的藉口,主因還是吳惠瑜與頂頭上司理念不合,作風差異頗大,因此即使吳惠瑜與過去老長官、也是目前英特爾副總裁暨行銷與業務群總監陳俊聖相當熟悉,但畢竟隔了一層,最後仍然只好自己提出辭呈,結束她在英特爾長達十六年的工作。

另外也有一些傳聞認為,吳惠瑜先生黃偉俊任職的神遠科技公司,與英特爾之間有業務衝突,但熟悉業界人士指出,這家公司屬於神腦投資的子公司,以無線區域網路戶外接取點為主要業務,主要股東還包括青雲國際的柯聰源等主機板業資深人士,與英特爾之間並無業務衝突,吳惠瑜因為這項因素離職,說起來是有點牽強。

只是原先從英特爾離職的吳惠瑜,曾在離職時向主管保證,不會投入競爭對手的公司,答案一揭曉,吳惠瑜仍然加入競爭對手威盛的陣營。以吳惠瑜為英特爾打下十六年的戰功,最後仍然得走路,其實並沒有太對不起英特爾,而且吳惠瑜也曾向陳俊聖報告過她最後的決定,據了解,陳俊聖最後也是「雖不滿意,但仍然接受了」。
再披戰袍的吳惠瑜,上班第一天便工作到晚上八、九點,聲稱仍在「新生訓練期」的她,正在努力吸收新職務的一切,熟悉工作崗位的種種,預備大展身手。可喜的是,重視家庭的她終於可以多分配一些時間給家人,不需要再像過去在英特爾時,一大早六點便得坐在辦公桌前和美國總部高層開越洋會議了。
焦點新聞

給我民視股票 其餘免談

全民電通小股東聲討民進黨大老

撰文:蔡玉真
全民電通小股東在六月二十五日的股東會上,痛批董事長張俊宏及大股東余陳月瑛等人長期掌控全民電通,並涉嫌利益輸送、掏空公司資產,要求張俊雄回歸當初的承諾,把小股東手中的全民電通股票換成民視股票,否則將不惜發動抗爭。
由民視大股東全民電通投資的環視多媒體(環球電視台),終於在積欠員工薪水遲遲無法發放的情況下結束營業。擁有一萬五千位股東的全民電通小股東,在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的股東會上,痛批董事長張俊宏及大股東余陳月瑛、許榮淑等人長期掌控全民電通,並涉嫌利益輸送、掏空公司資產。小股東痛心疾首,要求張俊雄回歸當初的承諾,把小股東手中的全民電通股票換成民視股票,否則將不惜發動抗爭。

八十五年三月,為了合資成立民視電視而組成的全民電通投資公司,在募集了三十億元的資金之後,因為只投入了十億元在民視,其餘資金則掌握在立委張俊宏等大股東身上。幾年下來,全民電通累積虧損約十.四億元,今年股東會上,一口氣打消了新瑞都三億多元的投資損失,讓小股東忍無可忍,無法接受幾位民進黨大老當家做主,拿小股東的前開玩笑。

其實去年九月,由全民電通民視股東權益自救會代表人許華發起的自救組織,已對全民電通的主要大股東董事長張俊宏、董事柯建銘、許榮淑等人提出詐欺背信、重利等告訴,目前全案已經由檢調單位偵辦當中。

攤開全民電通的財務報表,也難怪當初懷著熱情為了投資第四家無線電視台而投資全民電通的小股東們全力反彈,尤其民進黨大老張俊宏這麼多年來主導的環球電視台,現在積欠全民電通一億九千萬元,包括環視多媒體與台灣寰球多媒體合計約三.二億元的投資,全部石沉大海,結果只成了全民電通對前副董事長吳子嘉與前總經理陳昇宏的民事糾紛。

環球電視台從吳子嘉到後來李敖擔任監察人,目前纏訟中的官司高達七件,董事長張俊宏依然屹立不搖,繼續連任立法委員。末代總經理林志昇已經傳任由台聯金主、嘉義李登輝之友會會長陳秀麗投資的HOME TV擔任總經理。吳子嘉與許榮淑目前還同時擔任上市公司台灣土地開發信託投資公司董事,政壇與商場總是如魚得水。
一萬五千位全民電通的小股東最近也提出了一項「減資計畫」,希望全民電通減資之後把全民電通的股權轉換為民視股權,以免全民電通三十億元的資金被大股東揮霍殆盡。而正值民進黨立委角力的敏感時刻,包括張俊宏、許榮淑、柯建銘三位立委,都在小股東聲討的名單上。

然而,全民電通投資公司的問題由來已久,小股東的集體訴求能否如願?還是只能坐視這些持股不多的「民進黨大老」繼續掌控「全民」的錢?
焦點新聞

國票金董座大熱門直呼"不可能"

澳洲台商許景河浮出台面...

撰文:蔡玉真
博達事件炒熱明年一月才要登場的國票金控董監改選。被媒體點名是國票金董事長「黑馬人選」的旅澳商人許景河,儘管與友人合計持股已逾五%,卻對幹董事毫無興趣,未來他到底會支持誰出掌國票金?
午后的仁愛路,一輛黑色日產轎車緩緩停靠路旁,車門打開,一位穿著休閒褲、棉質襯衫、配上淡色領帶的中年男子簡單交待司機在旁等待後,獨自走進路旁的咖啡廳。在與友人交談時,他摻雜國、台語,掛著金絲框眼鏡的臉上不時露出靦腆的笑容。這位態度謙和的男子就是被媒體點名可能取代林華德、接掌國票金控董事長的紐澳肉類進口商許景河。

在他身上,絲毫看不到大老闆的氣派,言談之中,卻不時露出生意人的精明。對於外界將他比成是綠潮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這位出身雲林鄉下的貿易商直喊冤枉,對著友人表示,對故鄉他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那是什麼胡雪巖!

至於被媒體點名可望出掌國票金,從來不曾在媒體曝光過的許景河更是一臉無奈地對友人說,他純粹是以投資的觀點買進國票金,對董事長的位子「一點興趣都沒有」。他歡迎有心經營國票金的人入主,他與旅澳友人合買逾五%的股權,未來會支持政府點頭認可的人選。
介入國票 李明紀是引路人


最近政壇上盛傳,與扁政府關係甚佳的澳洲昆士蘭台商投資貿易協進會理事長許景河,很有可能成為國票金控董事長。算一算國票金前十大股東,如果許景河獲得官股大力支持,要取代林華德不無可能。

許景河的名字曾經在第一金控前董事長陳建隆投資的「福昌財物顧問公司」出現,今年初又以欣立投資名義取得國票金二.七%股權,同時,出任國票金董事。但因為從不接受媒體訪問,外界並不瞭解他真正的想法。甚至一度將他和國票証券總經理謝得家、林華德、陳建隆視為「事業伙伴」。

許景河私下透露,當初他會被推選為第一金控監察人,甚至出任前第一金董事長陳建隆夫妻掛名的福昌財顧董事,他事前毫不知情。至於和同樣曾在福昌掛名董事的現任國票証券總經理謝得家也不認識。當初他人在國外,卻被莫名其妙推選為第一金監察人,因此在第一金董監事會正式成立後,他還刻意避居國外一段時間,根本沒有上任,所以對他來說,他從未擔任過第一金的監察人。
此外,根據許景河的說法,真正引領他投資國票金控的人,是他在台北銀行(現已與富邦金控合併)總行任職期間的老同事,前國票金總經理、現任財金公司董事長李明紀。

民國五十九年就參加全國金融特考獲得榜首的許景河,其實是相當資深的金融界老兵。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業之後通過高考,後來成為當時四大行庫之一的台北市銀行總行放款科長。二十八歲那一年,當時的董事長金克和原本要提拔他升任台南分行經理,但許景河決定創業,從此離開金融業。

在北銀工作時,因李明紀共事四年,兩個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就因為與金克和與李明紀都熟,所以去年SARS期間,當台股重挫、國票金跌到六、七元時,許景河問過李明紀、了解國票金體質後,決定開始投資國票金。
看林華德 只談法律面不涉道德



強調只投資自己懂的行業,許景河不但個人買進國票金,還推荐一些長期合作的旅澳台商、包括台中車商吳建立等人陸續逢低承接,目前這批旅澳商人合計持有國票金的股權已逾五%。

由於持有的數量不少,國票金董事長林華德主動與許景河聯絡,在了解許景河只是純投資後,遂牽線這批新股東買下林華德老婆葉素菲名下菲揚投資的股權,並取代菲揚拿下國票一席董事。同時在林華德安排下,欣立投資的董事法人代表仍保留由前財政部長林振國出任。

對於外界把他和林華德、陳建隆扯在一起,許景河認為是天大的誤會。與林華德之間,其實只有單純的投資關係。就他來看,林華德帶領的國票經營團隊還算可靠;至於博達案,站在他的立場,也只從法律層面切入,關心國票金是否會被波及,只要國票金不受影響,縱使輿論對林華德迭有批評,均非他個人可以置喙的事。

再就他個人進入國票金董事會近幾個月的觀察來看,儘管大部分成員都是林華德找來的,但大家對於許多事情的看法並不一致。例如,對高企經營權的標購,董事的看法就各有不同,同樣是財政部老同事出身的林振國和李仲英,想法也不一樣,外界所謂國票金董事會猶如一言堂的說法,並非事實。至於明年董監事改選,許景河聲稱,他看重的是經營團隊要對公司發展有幫助,對他來說,只要是對投資有幫助的人,他都支持。而且取得經營權,比的是股權大小,誰有股權,誰就能說話。不過,他個人絕對不會出來當董事長,因為家裡人不同意,「女兒說如果我出來做董事長,會與我斷絕關係」。
與林信義相熟 陸續擔任官股董監事


許景河目前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台灣,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澳洲,因為落葉歸根,他打算只要有機會,會將在澳洲的投資遷移更多回台。目前,在台灣他名下擁有欣伯國際和新伯(澳大利亞)公司,從事進出口貿易,其中,又以牛肉進口為大宗。

這位牛肉貿易商之所以被形容為「政商關係呱呱叫」,其實在綠營中最重要的關係是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許景河透露從年輕時他就與林信義是好朋友,因為林信義的關係,他才成為台糖董事及華航監察人。

不過,因為旅居澳洲時對台灣一向關心,所以國民黨執政時,包括蕭萬長、江丙坤也與許景河相熟。當時在野人士到澳洲拜訪,許景河也照樣盡「地主」之誼,其中,現任客委會主委羅文嘉一度到澳洲遊學,即受到許景河相當照顧,
因為長期與政界人士往來,民進黨執政後,低調的許景河因為陸續出任公營企業董監事,因而被列名為綠朝新貴。現在,幾乎已經呈半退休狀態的許景河,喜歡過優遊自在的生活,因此,這次被媒體點名要他接任國票金董事長,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

目前許景河最感興趣的是積極投入公益事業,包括投入心力支持照護癌症病患的安寧照顧基金會。如果以奇美許文龍與台塑王永慶兩位大老闆作為標竿,許景河似乎寧願效法許文龍,不願追隨王永慶。參考資訊

國票金董監改選 藍綠對決升溫


資產三百億的國票金控,在董事長林華德被高層點名下台後,已成為各路人馬覬覦的目標。最近各券商還出現神秘買家,將國票金股價逆勢從十元附近推上十三元,在國民黨旗下寰宇投資持股增至4%以上後,配合第二大股東國華人壽持股約8﹪,與目前合計持股約10﹪的農銀、合庫、中國商銀等官股,以及許景河等與綠營關係密切的民股,形成對峙局面,藍綠對決氣氛明顯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與國民黨有深厚淵源的寶華銀行,今年以「亞億國際租賃」買進1.7﹪國票金股權。據國票金控部分股東透露,目前正忙著辦理長子陳冠舟終身大事的耐斯集團老闆陳哲芳,對於入主國票金控興趣很濃。

這位掛名寶華銀行副董事長應是促動亞億國際敲進國票金的藏鏡人,一位國票金控大股東證實,陳哲芳的確透過關係洽商,如何在未來的董監改選過程中彼此合作。由於陳哲芳與藍、綠陣營都有不錯關係,他是希望在林華德被點名下台後,運用寶華銀行的資源取得國票金經營權,目前已引起國票金三方勢力的注意。

由於以許景河為首的旅澳台商「欣立投資」,無意問鼎國票金經營權,而其與公股合作,持股將達15%以上,在國票金絕對擁有決定性的力量。至於因為博達案行情跌落谷底的現任董事長林華德,由於不僅掌握「執政優勢」,加上得意門生國票證券總經理謝得家成立的「新元投資」、「新元會議顧問公司」,未來在委託書爭奪戰上將可大展拳腳,使得這場「藍綠對決」的戲碼愈來愈有看頭。


另外,在國票金控合併大東與協合兩家證券而成為國票金大股東的林國華與陳修忠,目前是以「大東紡織」、「長祿投資」分別取得兩席董事。這兩家公司在當初與國票金控合併時,曾傳出一些不愉快,如果國票金真發生「藍綠對決」,林國華、陳修忠很可能站在與林華德相反的一方,更使這場對決大戲,已經變成各方角力的混戰局面。
小檔案
許景河小檔案


出生:民國三十五年
學歷:中興大學企管系
經歷:台北市銀行放款科長
現職:欣伯國際董事長,國票金董事,台糖董事、華航監察人
家庭:已婚,育有二女
話題人物

祖父曾遭政治迫害

錢復找真相──有那麼點將心比心

撰文:郭庭昱
此次錢復接任特調會,已是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役,他認為槍擊案不像尹清楓命案,會因為牽連過多人而查不下去,既然大家都想要真相,就查個明白。而親人遭受政治迫害的陰影,或許是他想找出槍擊案真相的原動力……
對錢復這樣出身世家的專業人才,處在今日的際遇,委實是左右為難、藍綠皆不討好。七月六日監察院長錢復召開記者會,願意出任三一九槍案特調會主席,接連幾天引起泛藍支持者大肆抨擊,其中不乏極難聽的人身攻擊,對於這種結果,錢復仍泰然處之,但周遭親友對於這位「渾身流著國民黨血液,卻遭受泛藍攻擊、獲得泛綠支持」的監察院長的尷尬處境,個個都氣憤難平。

早在六月中旬,陳水扁就有意成立特調會,口袋人選有兩位,其一為前副總統李元簇,卻因健康因素而作罷,即使如此,李元簇仍極力推薦錢復,而錢復也正是陳水扁屬意的對象。然而,基於考試院副院長吳容明任職,曾引起藍軍反彈的前車之鑑,這次特調會更是敏感,陳水扁在一周內數次請託,終於打動錢復書生報國的情結,希望在政治生涯結束前對歷史有所交待。

除了國家使命外,在錢家顯赫家世的背後,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傷心往事,也是錢復甘冒爭議接手特調會的深層動機。錢復的祖父錢鴻業,民國二十一年就擔任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庭長,在法界素孚眾望。但二十六年八一三事變後,日本政府扶植的汪精衛政權在上海租界成立特工總部,進行恐怖活動,為了篡奪租界法院司法權,連續暗殺了幾位法院庭長,時任法國租界地方法院刑庭庭長的錢鴻業也不幸罹難。親人遭受政治迫害的陰影,或許是錢復想找出槍擊案真相的原動力。

其實錢復六月中旬決定接特調會前就已全盤考量過,並非外界所揣測的倉促應允。與他十分親近的人士透露,錢復認為槍擊案不像尹清楓命案,會因為牽連過多人而查不下去,既然大家都想要真相,就查個明白。當然,要做到公正客觀,最重要的關鍵是宣布明年監察院長任期屆滿不再任公職,以杜眾人悠悠之口。

其次,納入特調會的各黨立委,都沒有選舉壓力,監委則是有法律及行政背景者,再加上調查局長、警政署長、檢察總長等,可以廣納各方的專長及權力,盡力找出真相。擔任監院院長期間,錢復的結論是,監察院只能調查公職人員,只有特調會這樣的組織,才能把當天在街上的販夫走卒都滴水不漏查個清楚。當然,錢復行事保密到家,憑著聰明過人的腦袋,獨自在半個月的時間內規畫種種細節,並沒有所謂的智囊團。
「認為錢復接特調會是交換權力,是低估他的智慧,也是對他最大的侮辱。」錢復身邊的友人說,他已經七十歲,早已看淡政途,祖父、父親一脈清廉,不該拿的絕不拿。現任摩根大通集團台灣總裁的長子錢國維就曾自傲地對友人說:「問心無愧是父親給我最大的資產,而不是人脈關係。」此次錢復接任特調會,已是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役,不再任公職的承諾像是一把尚方寶劍,護衛他無畏地向前行。
話題人物

從外交才子到監察院長

錢復 聚光燈下不 復當年勇

撰文:馬瑞金

時代不一樣了,環境也變了,錢復早就失去了舞台。這次陳水扁找錢復出來率領專案委員會,調查槍擊案,這可以說是錢復畢生公職生涯中,最後一個高峰。然而,時不我予,台灣已經不是當年的台灣,廉頗老矣,縱有當年之勇,也難施展全套本事。這調查委員會的表現,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預見。
三一九槍擊案發生一百天以後,陳水扁禁不住呂秀蓮要求,決定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並且派監察院長錢復當領導人。這下子,監察院成了新聞焦點,大家才發現,原來錢復還當著監察院長。當年形象清新且詞鋒犀利如利刃、如尖錐的外交才子,名列「四大公子」之一的錢復,在監察院沉潛伏櫪、聲光晦隱多年之後,現在竟因撲朔迷離的槍擊案,再度成為新聞焦點。
出身世家──三兄弟歷練都不簡單


錢家兄弟一門三傑,老爸錢思亮長期擔任台大校長、中研院院長;三兄弟當中,老大錢純當過央行副總裁、財政部長、行政院秘書長,早在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就歸隱林泉。老二錢煦,是旅美生化專家,一度是中研院長熱門人選。錢復,則是老三。

十幾年前,錢復當外交部長時,曾接受媒體訪問,暢談童年生涯。他說,小時候有一陣子住在上海,居於「亭子間」式房子裡,晚上父母出去應酬,他怕鬼,老是跟著哥哥們,兩個哥哥就威脅他,不許他跟在後面,不許哭,否則,要把他從「亭子間」裡扔下去。

筆者曾就此詢及大哥錢純,錢純這樣回答:「我們家三兄弟,我和老二錢煦年紀比較接近,錢復年紀比較小,又特別愛哭,一天到晚哭,老是跟在我們後面。你想,要是你有個愛哭的弟弟,整天跟在你後面,你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威脅把他扔到樓下去?」

一門三傑,三兄弟都成就斐然,到底誰的智商高些?對此,錢純打趣說:「如果拿打麻將做比喻,把三個人的名字倒過來念,就知道功力高下。我是『存錢』,錢煦是『輸錢』,至於錢復,只好『付錢』」。

錢復生於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十七日,到了民國三十六年,他十二歲時,去了北平,進入育英中學。這學校當年很有名,前經建會副主委崔祖侃,就是這學校畢業的。當時,育英中學校長是李如松,李校長當年在教育界也頗有名氣,但錢復那幫調皮的中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卻給校長取了個綽號,管李校長叫「大土匪」。
外交生涯──為台美關係收爛攤子


民國四十五年,錢復從台大政治系畢業,五十一年,在耶魯大學拿到政治學博士,博士論文為《The Opening of Korea: A Study of Chinese Diplomacy》,寫中國對朝鮮半島外交政策與朝鮮對外開放的關係。錢復以此為博士論文時,大概沒有想到,整整三十年之後,他當外交部長時,南韓騙耍了他,暗中和中共搞建交,明地裡卻否認有這回事。

民國五十二年,錢復才回台灣沒多久,就獲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同時獲獎的,還有台大政治系的獨臂系主任。這人後來流亡美國,成了台獨頭頭,後來還跑回台灣參選總統。這人,就是彭明敏。

錢復大半輩子,都在搞外交,博士論文寫外交題目,後來當官,也長期在外交系統服務。民國五十三年到六十一年之間,他一直待在外交部北美司,官運之亨通,好像屁股後面綁了火箭。八年之間,由北美司科長、副司長,當到司長。這是全外交部最重要的司,錢復當司長時,還不到三十七歲。如果他不姓錢,如果他不是錢思亮的么兒,絕對不會有這樣好的官運。

在那之後,錢復歷任新聞局長、外交部常次、政次、駐美代表等重要職務。並且,他在每一個職務,都經歷重要事件,發揮才具。例如,民國六十二年底,爆發第一次能源危機,全世界都受到震動,六十三年初的春節,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留守行政院,祕密核定了大幅提高油價、電價的「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

那年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農曆正月初五,春節剛過,新聞局長錢復就召開記者會,發布這個在台灣現代經濟發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方案。

外交部常次任內,六十七年十二月七日,美國宣布對台灣斷交,並派尖嘴雷公臉的助理國務卿(外交部副部長)華倫克里斯多福到台灣來,解釋美國政策。當時,台大、政大學生堵在松山機場外面,等著臭揍克里斯多福,錢復倒楣,被派去接機。後來他當駐美代表,碰到更倒楣的事情,替政府在美國擦善後,收拾「江南案」所造成的超級爛攤子。
黨國培植──二十年前的人氣明星


錢復也是民國七十年代,國民黨政府所培植出來的人氣明星。那時候,每個領域都各有人氣明星,像是經貿領域有趙耀東,財政領域有徐立德,稅務領域有王建?,警政則是孔令晟,這批人,套句閩南語,都是「喊水結凍」的超級媒體寵兒。只不過,二十年之後,這批當年的人氣明星,除了錢復之外,卻個個踢鐵板碰石頭,傷痕累累,就剩下外交才子錢復,還在監察院當院長,但也是沉潛伏櫪,少有作為。

基本上,國民黨政府當年實施威權領導,因此,所培植出來的精英,絕大多數都是「技術官僚」,也就是英文所謂的「technocrat」,這些人,專業職能一把罩,但是,卻非政治鬥爭高手。本行本業的聰明才智不在話下,但沒法子和民進黨這票群眾運動專家拚選舉場子。

要講聰明,錢復可夠聰明了。當年他匆匆外派,去當駐美大使,女兒已經高三,從台北轉往華盛頓之後,比較像樣的高中,都不願意收錢家千金,因為,高三就要畢業了,所以各高中都不願意收。東說西託,都沒辦法。於是,錢才子心生一計,把事情搞定。

教廷和台灣有外交關係,於是,錢復就多方宴請教廷駐華府大使,不但請吃飯,還送了些小禮物。教廷是天主教大本營,天主教到處都有高中,華府地區,就有不少天主教辦的好高中。於是,透過請客送禮,打通教廷駐美大使,馬上有一堆天主教高中,表示願意收錢家千金。

當年的錢復,可謂意氣飛揚,前程似錦,講起外交,似乎錢復最有辦法。其實,誰又知道,錢復在美國辦外交,暗地裡吃了不少虧,受了不少罪。
談判周旋──看盡美國官員壞臉色
民國七十年代中期,因為台美貿易逆差過鉅,美國圖謀台灣市場甚亟,一度希望台灣全面開放火雞市場,但台灣極力反對。錢復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只好求見美國農業部長,希望能解釋台灣立場。詎料,農業部長根本不甩,派了個位階不高的「國外農事局長」湯姆凱(Tom Kay)見錢復,還給錢復嘴臉看。

民國七十七年元月二十九日下午,錢復帶著駐美代表處經濟組組長許柯生(許氏後來當過國貿局局長、經濟部次長、陸委會副主委,目前已退休)、代表處幹部潘家聲(潘氏後來也當過國貿局長)和Kay見面。在座者,還有美國在台協會高級幹部布魯斯史壯(Bruce Strong) 、農業部國外農事局國貿政策科科長、查理斯約瑟夫歐馬斯(Charles Josef O'mars)等人。

根據錢復當時拍發回國的密電,有這樣的記載:「K氏聞言之後,語氣轉趨魯莽,並聲言我國如執意採行保護措施,將會助長美國國會保護法案之氣焰,並將可能遭到報復,隨即離席而去,態度至為惡劣。在場作陪之布魯斯史壯當即為K氏之失禮,向錢代表及許組長致歉。」

此外,當時美國阿拉斯加和台灣關係也緊張,台灣漁民在該州拚命捕鮭魚,加上阿拉斯加希望台灣能多買當地原油,但台灣嫌原油含硫量高,不願意買。所以,據說錢復去國會見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考斯基(此人現在是阿拉斯加州長)時,老穆把雙腳擺在辦公桌上,一臉不屑模樣。
官場轉折──掌國大、監院漸失風采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國民黨政府改組內閣,李登輝調度人事,竟然調錢復回台灣,當經建會主委。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李登輝有意鍛練錢復,多練點本事,以後好接行政院長。從當時的環境來看,的確有此可能。不過,後來時間與空間都轉變,錢復與行政院長職位畢竟無緣。經建會主委只當了不到兩年,錢復就回鍋外交部,去當部長。錢復實在很衰,人家連戰當外交部長,當得穩穩泰泰,他錢某人當部長,三個大國斷了兩個。那時候,台灣像樣的邦交國,還剩下沙烏地阿拉伯、南韓、南非。七十九年七月,沙烏地和台灣斷交。更窩囊的是,八十一年八月,南韓和中共建交,青瓦台熟人事先打招呼,錢復得知,馬上找立委去外交部,告知此事,算是先發制人。詎料,南韓卻開記者會,否認有這檔事。然而,否認之後不到三天,南韓就和大陸建交。

民國八十五年,李登輝當上全民直選總統後,又有壯舉,竟然派錢復去當國民大會議長。錢復是外交官僚出身,除了短暫的經建會主委之外,大半輩子都在搞外交(包括新聞局長,都是搞外交),現在卻得對一大缸子草莽山林蹦出來的國大代表鞠躬哈腰,實在難為了他。
那時候,他對台灣地方政治,可謂外行兼外人,怎麼搞得定這批三山五嶽的江湖豪客。幸好,副議長是三重幫出身,搞地方政治出身的謝隆盛,算是幫了他的大忙。

錢復當國大議長,當得苦不堪言。上任沒多久,他與在野黨及與媒體之間的短暫蜜月期,就告結束,上任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野黨不滿他態度高傲強勢,同時也質疑他議事不中立,一度揚言要將他罷免;媒體則批評他不諳議事規則,而且不尊重新聞自由,一時之間,責難的聲浪如潮湧般的捲向錢復,錢復當時曾感嘆,好像是過「禽獸不如的日子」。

在那之後,錢復轉進監察院,當起了監察院長,離本行愈來愈遠。民進黨取得政權之後,國民黨在五院當中,還占有三席院長。立法院王金平、考試院許水德、監察院錢復,這三人,王金平圓滑,許水德本來就難有作為,至於錢復,則是韜光養晦,大家彷彿忘了,還有監察院這個單位。昔日外交才子,現在雖然貴為院長,卻已為大眾所遺忘。

時代不一樣了,環境也變了,錢復早就失去了舞台。這次陳水扁找錢復出來率領專案委員會,調查槍擊案,這可以說是錢復畢生公職生涯中,最後一個高峰。然而,時不我予,台灣已經不是當年的台灣,廉頗老矣,縱有當年之勇,也難施展全套本事。這調查委員會的表現,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預見。小檔案
錢復

出生:24年2月17日
現職:監察院院長
學歷:台大政治系
耶魯大學政治博士
經歷:外交部北美司司長
新聞局長
外交部常次、政次、駐美代表
經建會主委
外交部長
國民大會議長
家庭:已婚
編輯室報告-梁寶華

負債可以更勇敢

負債可以更勇敢


「你不要再打來催了!你這樣催!我怎麼專心工作還你們錢?」這可是發生在身邊,「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的真實故事,不管是哪個世代,這句老到不行的諺語總道盡那為錢所困、有志難伸的心緒。
以前中國人總覺得借錢是一件丟臉的事,除非萬不得已才伸手向人借貸;現今的社會可大不同,在資本主義的推潑助瀾下,欠錢已成為天經地義的事,「去香港何必帶現金!」「貸me more,現在還有誰在用現金卡?」從房貸、車貸、信用卡、現金卡、消費性貸款等,每家銀行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平均每個禮拜至少會接到一通銀行打算把錢借給你的電話。

坦白說,想買就買,想花就花,當然很痛快。問題是痛快之後的代價,可能要付出高達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額度不過十來萬的上限,每個月居然得付個萬把塊的利息,四、五張信用卡加現金卡外加房貸,就被催收公司催得沒命。

現代人忙於減肥,其實減債的重要性可不下於減肥,肥胖可能會讓身體不適,債務更可能會要人命。

在本期《今周刊》的封面故事(與負債共舞),本刊編輯部的黃琴雅、張弘昌、林祝菁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催收公司的催收員一年之內會接到五張死亡證明書,其中有一張就是自殺身亡的,而這些結果,常常讓催收員快得憂鬱症。

負債並不可恥,如何與債務和平相處,不被債務所役,則成為東山再起的籌碼。事實上,在我們訪問的理財高手中,包括呂宗耀、鄭弘儀等人也曾有過債務纏身、幾乎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或許他們的生命力比別人強,在債務糾結的無望時刻,終究能找出一條出路,打開生機,盡能致富,甚至成為教人投資理財的高手,他們的減債之路峰迴路轉,成與敗之間,都存乎一心。

在台灣人忙著花錢、消費的同時,卻有一批大陸的高薪族在彼岸崛起,他們直接衝擊的就是台幹。這批大陸高薪族以工作為唯一目標,加上深刻的鬥爭體會,逐漸排擠了過去在大陸職場的台幹主帥,稍一不留意,台幹很可能就沒有位置,落得回台灣也不是,留大陸也沒路的慘況。競爭始終是殘酷的,有意前往大陸打江山的台灣人更應認清這些正面殺來的當地高薪族,了解他們的長處,否則機會終將站在大陸幹部那邊。
本期的《今周刊》內文版面做了小小的調整,希望給予讀者更清新的閱讀感受,必要時,封面設計也將呈現新貌,除了討論資本市場的種種之餘,我們期許自己做為一本具人文氣息與抓住社會脈動的財經雜誌,歡迎讀者給我們更多指正。
劉黎兒專欄

誰才是輸家?

誰才是輸家?


劉黎兒,基隆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旅居東京20餘年,自認個性樂觀、好奇。
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lill/
女作家酒井順子出了《負犬的女人》之後,在日本引起許多論爭,至今未艾,原因是日本過三十歲未結婚的女人大概現在已經超過五○%,也就是酒井描述的未婚無子女的輸家女人愈來愈多,現在不僅是未婚女人本身,連這些女人的父母也都非常著急,擔心女兒這輩子真的成為輸家,甚至很多人代女兒去相親,他們都覺得女兒若不成婚大概沒辦法安心瞑目呢!
但是對於過了三十歲不結婚的女人而言,大家都不想承認自己是輸家、「負犬」,而且原本「負犬」是酒井或其他未婚女人自我解嘲的用詞,沒想到世間不察,居然真認為她們是輸家,讓她們很不甘願,尤其許多自己覺得正在享受自由生活的女人,怎麼會是輸家?調查顯示,三十歲未婚的女人有八成左右都不認為自己是輸家,事實上,這些遭貼上「輸家」標籤的女人,在許多已婚的女人來看,還滿羨慕的,因為享有許多自由,但在許多職場歐吉桑來看,則是相當棘手的生物,因為她們不會輕易聽從男人擺布或諂媚男人。

這些女人不婚的理由很多,有人覺得自己雖然已經三十,但依然「未成熟」,還想體驗人生;雖然有不少女人都說「我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沒有適當的對象。」但若是在事業上有點小成就的女人,即使邂逅到不錯的對象,結果還是工作先於戀愛,像是開會時間跟約會時間衝突時,會把約會取消,大概過了三十歲的女人對於跟男人約會也逐漸看得比較淡,不會氣喘心跳了;也有人討厭做家事,所以對婚姻怕怕,不覺得有結婚的必要,許多女人說「要跟同一個人過一輩子,好像是訂契約般,很恐怖」。

大抵覺得不結婚很不錯的女人,會覺得自己的家人、女友或是貓、狗都比男友更為重要,雖
然有的人有男友,但是不少都是比自己年輕許多、幾乎可以隨叫隨到的少年郎,因為也擔心年齡的差距,所以並沒有將他們當作結婚的對象;有些有點小成就、小積蓄的未婚女人,對於男人的看法已經不是那麼單純,像是有位牙醫,她覺得跟她交往的男人,五人中有三人都勸她開業可以賺更多錢,讓她很不安,擔心男人是看中她的財富以及賺錢能力。

過三十的未婚女人很矛盾,有三成的女人其實對於用餐時間有九成都是自己一個人覺得有點淒涼,想到如果父母都過世時,有個丈夫在身邊也不錯;她們的父母也都希望她們在還能生得出孩子的時候趕快結婚,問題是她們雖然一直以工作、事業為優先,但是說到結婚,還是希望跟一般女人一樣想要先戀愛再結婚,又不喜歡男人重視她工作能力強等魅力,希望男人因為她有女人味而愛她。她們野心很大,還要全套的愛情婚姻人生,算起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所以其實也只好覺悟放棄某個部分,如放棄戀愛(用相親)或是放棄生子,否則便真的只好不結婚,但是只要自己不認為是輸家就行了。
兩岸風雲

人數超過兩千萬的中國高薪族

台灣新世代西進頭號對手
撰文:陳邦鈺
攝影:陳俊銘
◆兩岸三地高階主管的薪資差距逐年遞減,台港優勢還能撐得住幾年?
年薪四十萬台幣以上的中國高薪族,約略估計有二、三千萬,等同於台灣的人口總數。
更可怕的是,中國高級勞工的薪資正以每年一○%的速度飛躍成長中。
想要西進的台灣新世代,或是正在大陸打拚的台幹,正面臨著這批龐大隱藏對手的挑戰,因此,惟有知己知彼,了解中國精英的思考模式及工作態度,認清市場需求和人力資源分布,才能在這場激烈的拚殺中,繼續保持不墜的優勢。

入夜後的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分外寧靜,不時傳來陣陣蛙鳴聲,惟有自辦公大樓窗戶裡透出的明滅燈光,方使得靜謐的街道增添了幾許活力。牆上掛鐘的時針正好指向十點,朱勛亞習慣性地看看自己的手錶,心想著再半小時就準備結束今日工作。「進公司前一年半,幾乎天天在加班。」畢業於湖南湘潭大學數學系的朱勛亞,還未滿三十歲,一說到工作甘苦談就有著聊不完的故事,但令他欣慰的是,六年多來的艱苦奮鬥,終於能夠立足上海,當然他也是月領超過兩萬人民幣(幣值下同)的大陸高薪一族。

IT(資訊科技)行業目前在中國薪資的水準上仍屬名列前茅,朱勛亞一九九七年剛畢業便恰巧搭上了這班新興列車,他目前在某軟體科技公司上班,擔任客戶服務部經理,但在此之前,他已歷經多個部門,包括管理、開發及專案項目等。「中國新世代年輕人較擅長於規畫人生,也許是當年吃苦太多,所以現在也想得多。」朱勛亞未來目標將轉往銷售部門,如此一來,資歷幾乎是「面面俱到」了。

七○年代出生的大陸青年,雖然已處於文革末期,但幼年時期多半屬於物質匱乏狀態,尤其是來自內地的農村,環境多半不富裕,因此對於工作的感受力相當強烈,據朱勛亞形容,當年他毅然赴上海尋找新天地時,租賃在每月五百多元的破舊里弄樓房裡,真可說是家徒四壁,惟獨有的是一張破床,和一台忍了半年才捨得花錢買下的破電視機。

才短短六、七年光陰,環境已經全然改觀,現在朱勛亞不僅在徐匯、閔行區買了幢房子,據他透露,自己最大的興趣是「炒股」,未來的志向則是自行創業,並且成為一位職業炒股手。「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退休的問題。」和一般大陸年輕人一樣,朱勛亞從未想過退休計畫,他笑說:「他們這一代都是『如狼似虎』,心裡只想著『要把經濟實力拚上去』。」
職位、薪資──直追台灣專業經理人


大陸知名的人力公司中華英才網最新的統計調查顯示,九五%的中國勞工年薪未超過人民幣十萬元,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年薪超過十萬的勞工雖只占三%或四%,人數卻已高達二、三千多萬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中。「這項人數所反映的景象就好比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每個站出來的民眾,都至少有年薪四十二萬元台幣的實力。」

而據上海勞動局公布的○三年工資指導手冊統計,大陸中高級經理人員薪水平均數比○二年增長了二○%左右,「而且近五年來,平均漲幅達到六到十個百分比。」長期觀察兩岸職場互動的中華英才網總裁張杰賢一針見血地說:「台灣年輕人西進大陸的對手,絕不是廣大的中低層大陸幹部,『而是這些少數,但相對數量驚人的大陸白領精英』。」更可怕的是,這些中國高薪族人數還在逐漸膨脹之中,對於台灣標榜的專業經理人層級,不論是職位和薪資上,都在迅速地拉近距離。
吃苦、能拚──工作超認真不輸台幹


很多台商老闆喜歡比較兩岸職員的差異性。「大陸員工說十做一;台灣幹部說一做十。」不過對於真正的大陸精英層級來說,這套理論似乎不太正確。「很多畢業於大陸名校的精英分子,工作認真程度絕對在台灣幹部之上,而且韌性很夠,敢吃苦也能拚。」擔任NCR華東區總經理的李鐳中,西進大陸打拚十多年,目前企業內部只剩他一位台幹,其他同事早陸續被調回台灣。

上海台資的富蘭德林諮詢顧問公司也有相同情況,目前除了老闆劉芳榮外,百名員工清一色都是大陸人,其中,公司首席會計師王迎建有著「台幹殺手」的趣味封號。「因為這位女性同仁,自在旺旺集團擔任會計以來,一路所擔任的職務包括會計經理、區域經理,直到總公司財務部門主管,前一手都是台幹。」劉芳榮對王迎建的認知是「負責、專業,最重要的是熟悉大陸內地的會計事務文化」。光憑這幾點,就讓劉芳榮願意將公司的財務全權放手,而不同於很多台資企業,財務長仍是象徵台幹的最後一根稻草。在中資結構的國聯安基金公司擔任經理的曾衡文,每次談到中方幹部時,就以一副很不可思議地語調說:「我已經很認真在工作了,但他們(指中幹)總能悶著頭比我多做幾小時。」曾衡文自行到大陸投履歷謀職,月薪將近一萬五千元。「在公司只是中等薪資,比我年齡小的同仁都有二萬到三萬元的實力。」曾衡文誇張地露出「讓我死了吧」的表情,但也再三強調一切「絕無虛構」。

事實上,中國高薪族遍布的職位愈來愈多,據上海勞動局統計,任職證券交易管理部門的經理,年薪可高達四十萬元,電腦相關行業高層主管也有十到十五萬元的行情,至於目前市場最短缺、最搶手的汽車業高級人才,外企已開出十至五十萬元年薪,甚至打出「薪資無上限」的徵才號召,更重要的是,有愈來愈多的中方幹部爭取到這些機會。

「國際觀向來是台港人的優勢,但這項優勢逐漸在縮小之中。」自台灣赴大陸從事人力仲介的馬蘭說:「以前大陸年輕人缺乏國際觀是必然的,可是幾年下來,他們立即拉近了距離,因此外資企業現在面對同樣資歷的中港台專才時,都願意付出相近的報酬,甚至多考慮任用中方幹部,因為他們對中國市場及社會文化更熟門、熟路;如果未來外資老闆發現與大陸幹部的溝通更為順暢時,那就是台幹的危機時刻了。」

鄰近中國的香港,對於兩地職場薪資的敏感度可說更高,據統計,九六年香港與大陸高級幹部的薪資差距為兩至三倍,現在僅一倍不到,事實上,近年有愈來愈多大陸精英受雇於大型跨國企業,例如美國通用電氣(555E)、拜耳藥廠(Bayer)、百事可樂(Pepsi)均聘用中幹,作為中國區總部的負責人。

不過,中國的白領精英絕非微笑地高舉雙手,迎接著這項勝利的來臨,他們一方面要面對企業不可測的經營環境,同時還要接受來自上司的壓力,以及同事和部屬的挑戰。「何況每天都有新的競爭對手在身邊不斷湧現。」今年才三十二歲的吳彧彤,頂著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的名校光環,進入衛星電視(STARTV)將近三年,目前擔任多媒體拓展部經理,他每逢假日仍是不斷地進修,還時時刻刻上網蒐羅資訊。經常在午夜迷濛睡夢中閃出新點子的吳彧彤,會興奮地睡不著覺,然後起床花幾小時將靈感紀錄下來,工作對他是一份沉重的挑戰,尤其公司內部港台幹部很多,競爭更為激烈。「由於實施一胎化和求學階段的殘酷競爭,大陸精英的缺點是個人主義、不懂得團隊作戰。」但吳彧彤也說出台幹的致命缺點——優越感太重,往往喪失了進步的契機,他感慨地說:「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恐怕還是來自土生土長的大陸人。『我們都認為遲早會和台幹平起平坐的』。」(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註釋說明
■本期相關報導:


◎吃苦當吃補/地產門外漢變超級營業員──他年領台灣老闆百萬薪水
◎挑戰不可能/專搞定麻煩事的公關一姐──她靠創意和台幹平起平坐
兩岸風雲

吃苦當吃補/地產門外漢變超級營業員

他年領台灣老闆百萬薪水

撰文:陳邦鈺
邁入中國高薪族的過程中,大陸年輕人的表現出乎意料的穩健,一方面靠才華,一方面靠膽識,同時也向台幹學本事,大學畢業的張海雲從小職員晉升為百萬年薪的超級營業高手,就是憑著才華、膽識,加上新學的本事,讓台灣老闆甘願付高薪。
海七月的艷陽威力絕對超乎台北人想像。」當張海雲和台灣同仁聊起上海氣候時,很多台幹起初都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因為台灣的炎炎夏季也是出了名般的「火熱」,不過一旦張海雲挽起袖子,露出那滿布傷疤的手臂,再娓娓道來當年入行的艱辛過程後,大家心裡不免暗自心驚,「可真的要小心上海的驕陽!」

一九九五年五月,原本在大陸國營事業負責資訊管理的張海雲,忽然對現狀感到厭倦,畢竟年輕人有著一股衝勁,不喜歡被綁在冷冰冰的公家單位辦公樓裡,因此他毅然投入一家港資的房地產公司,從調研員做起。「當時公司錄取十位新同事,只有我對房地產完全是個門外漢。」

自幼從山東舉家遷居到上海的張海雲,有著山東漢子的堅毅性格,每天六點出門標地,將上海市畫分區域,詳盡記錄街道建築;九點開始進行市場調查,探聽新建工地進度及同行動態;中午捨不得花錢到餐廳吃飯,於是躲到公園的樹蔭下吃便當,順便小睡片刻,下午再繼續同樣的動作。
賣命!──烈日灼身,獲高薪挖角


「只能說沒經驗吧,六、七月大熱天穿著短袖,騎著一輛摩托車,從早到晚反覆進行標地、市調的工作,整個人都被曬得發紅。」直到某晚洗澡時,輕輕一抹手臂,皮膚好像蛇脫皮般地整片脫落,才發現事態嚴重。「那種疼痛是很難形容的,但工作又不容間斷。」於是之後兩個多月裡,往往才剛長出了新皮,一不小心又被曬掉一層,至今張海雲雙臂的皮膚明顯地特別黝黑,而且還像丘陵起伏般凹凸不平。

「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我是新進同仁中惟一存活下來的異數。」張海雲的音質很沉,語調不疾不徐,但仔細聽來卻另有一番韻味。「短短兩個月間,當初被錄取的九位新人,陸續受不了而掛冠求去,但我覺得這不是做人原則,哪有這麼快就打退堂鼓的道理。」就因為一句簡單的「做人道理」,韌性十足的張海雲利用八年的光陰,從原公司被挖角到台資企業,自小業務員爬上副總經理職位,現在年薪超過一百萬元人民幣。
轉入台資的富陽房地產公司,張海雲晉升為中級幹部,領導他的直屬長官是來自台灣的熊宏斌副總經理。「我每天揣摩熊副總的每項指令與做事的脈絡,逐漸發覺台灣領導的敬業精神,以及思考邏輯都讓我大開眼界。剛開始從台幹身上學本事,但最後融合出一套『兩岸心法』,成為往後帶領台灣幹部的獨家法門。」

「台幹確實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可惜有些驕傲,過於固執己見,致命傷是總認為台灣經驗移植到中國也一定會成功。」張海雲化解台灣部屬的心法就是放下身段努力溝通,縱使有意見衝突,但一定對事不對人;至於工作層面,絕對身先士卒帶頭幹。「總要拿出本事讓人心服口服吧!」

多年價位居高不下的上海房市,致使代銷業者前仆後繼逐鹿十里洋場,競爭異常激烈,總站在第一線銷售的張海雲,雖然被同仁誇為前鋒楷模,但也曾經出過一件糗事:某次不同樓盤的代銷案隔街開打,張海雲親自出馬到對街銷售處前搶客戶,好不容易逮回一位衣著光鮮的中年人士,侃侃而談了一小時,沒想到這位沉默許久的中年男士,表明身分他就是對街的開發商總經理,但他仍相當欣賞張海雲的專業知識,兩人也因而惺惺相惜。
戰將!──不關手機,全天候備戰


從浙江寧波一路打到安徽馬鞍山,張海雲充分表現出戰將的特質,也成為富陽華東區的操盤手。據公司同仁私下表示,尤其馬鞍山一役更為經典,原本開發商與台灣代銷業者有長期合作關係,但張海雲深諳徽商不喜歡獨沽一味、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特質,因此仍不死心天天造訪這位安徽開發商,也從對方的職員中了解到他們與台灣代銷業者的矛盾,之後張海雲所開出的標價總是奇準無比,次次敲中徽商老闆的心坎裡,因此建立了往後多筆的代銷生意。

號稱從不關手機的張海雲,迄今仍保持著二十四小時全天戰備狀態,讓富陽董事長江陳鋒最激賞的也就是這份不變的執著,江陳鋒打趣地笑說:「張海雲惟一的改變,是學會了穿長袖襯衫。」小檔案
張海雲小檔案

出生:1971年,33歲
現職:上海富陽物業諮詢公司總營運處副總經理
學歷:山東大學管理科學系
工作心得:帶兵打仗,先與部屬交心
兩岸風雲

挑戰不可能/專搞定麻煩事的公關一姐

她靠創意和台幹平起平坐

撰文:陳邦鈺
渣打銀行中國區發言人錢晶,靠著過人膽識和創意,逐漸晉升到企業內公共事業部的一姐地位,領著高達數萬元人民幣的月薪,而她的工作心得是「忘記中國人的身分,自我期許為一個國際人」。而這項心態的阻礙,往往是華人幹部的致命傷。
二○○三年中旬,渣打銀行北京分行開業在即,將舉辦一場說明會,但如何挑選不落俗套的場所,而非總在制式的大飯店裡開會,成為公關部門的一項挑戰。渣打銀行公共事務部總監錢晶,別出心裁地建議在故宮舉行,當時消息一出,很多同業友人都勸她「別找麻煩了」,因為申請故宮除層層關卡外,內部限制也極為嚴格,何況還計畫讓來賓坐在養心殿、御花園的庭院裡,「這不是找麻煩嗎?簡直會出亂子。」

紅牆黃瓦、殿宇樓台,北京故宮裡西側的養心殿,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讀書御所,也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處。渣打北京分行成立說明會當天,應邀的來賓幾乎全員到齊,畢竟能深入一睹古時皇帝的內宮大院,相當令人興奮,雖然當日天公不作美,細雨綿綿,嘉賓只能環廊而坐,但朝暾夕曛,仿若人間仙境般的美景,仍讓與會者記憶深刻。

「為了申請故宮,聯繫北京公安局、消防局等十幾個局處單位,整整籌備了兩個多月。」錢晶每次談到此番創舉,都會興致勃勃地解說繁複申請的過程。「內部規矩很嚴格,連一塊青石磚都碰不得。」不過,錢晶卻達成了這項任務,讓中外各界來賓對渣打銀行的用心皆深表讚許。

就讀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的錢晶,畢業後選擇當時新興的公關行業,從踏入此行開始,細心就成為她工作上的特殊標誌。「企業的公共事務部門涵蓋層面縱橫交錯,繁雜的工作項目也千絲萬縷,稍忽略任何細節都將導致難以彌補的後果。」

其實錢晶細膩的處事風格也是歷經多次失敗、記取教訓而來,她回憶初期舉辦活動時,幾乎日夜投入,完全沒有自我生活,常常顧到了政府單位聯繫,卻忘了媒體發布,再不然記得了媒體公關卻忽略了社區感覺,總之焦頭爛額的事件層出不窮,但也訓練出錢晶過人的毅力和耐心。
在地經驗:結合人脈、抓準政策法令
「工作最深刻的感受是來自於港台同仁的影響。」學校畢業後幾乎都在外商公司服務的錢晶,周圍盡是台灣、香港、新加坡同事,「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經驗,也開闊了不少視野。」不過錢晶卻比港台幹部又邁進了一步,因為她懂得融合本地經驗,將公共事務這塊領域充分結合了當地人脈,敏銳地抓準政府政策法令,表現得既有國際性的創新大膽,又不失本土的原汁原味。

憑著中西大融合的本領,除在故宮辦說明會的驚人創意外,錢晶陸續在巍峨的天安門城樓、北京看夕照最美的庸王府,替渣打銀行舉辦多次活動。難度最高的一次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晚宴,錢晶說到此仍不免搖頭苦笑,原來當時正值冬季,北京寒風刺骨,當天由於中共領導在大會堂內接見外賓,因此門衛相當森嚴,偏巧來賓很多忘了帶邀請函,於是踏著高跟鞋、身著短裙禮服的錢晶,只好站在門外警衛邊認人,一小時下來從頭到腳凍得完全沒有知覺。

公共事務部門不僅對外,也須聯繫內部情感,錢晶將目光轉到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奧比斯對偏遠地區失明患者服務的成就深獲各界肯定,且多次飛往中國雲南、新疆等地協助醫治,因此錢晶靈機一動,以渣打名義贊助奧比斯的公益活動,將藍綠相間的渣打標誌登上奧比斯客機的機身,也情商客機在上海降落一晚,讓公司同仁有機會一睹內部結構。
國際眼光:深自警惕,忘卻中國出身


而為了建立地方群眾關係,錢晶還發動渣打銀行的上海同仁,組成單車隊到多所小學拜訪,同時贈送愛心腳踏車,贏得校方及家長的好感。「其實在中國從事公關業務,必須深入了解當地人需要什麼,如何製作一齣皆大歡喜的劇作,更重要的是,不要以為媒體都會刊登這些
心血,反而要積極與政府推動的事務相結合,如此一來,媒體想不報導也難。」八、九年前,錢晶在面對台港幹部時,都還擔任著執行任務的角色,之後三年逐漸轉換為協助的工作型態,但讓她最自豪的是,現在她已成為建議者的姿態出現,和台港幹部平起平坐,共同討論工作方針。但她深自警惕的是,千萬不要被烙上出身於何處的標誌。「在中國工作,從哪裡來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像個國際人。」這是錢晶對台幹發自內心的諍言。小檔案
錢晶小檔案

出生:1968年
現職:英國渣打銀行中國區公共事務部總監
學歷: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法系
工作心得:愈困難的事愈值得挑戰
企業最前線

入主太平洋SOGO一年

鍾琴把百貨公司做成新聞局

撰文:蕭 頓
鍾琴接任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超過一年,似乎仍搞不清楚台北SOGO成功的祕密,對台灣百貨業創下許多世界第一的事蹟也「霧紗紗」。鍾琴尚未成為一位專業百貨經營者,反倒快把曾是龍頭的SOGO百貨,管得像官味十足的新聞局。
台灣競爭力一直是政府趕不上民間,前新聞局局長鍾琴雖然擁有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學碩士、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等頭銜,但鍾琴接任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超過一年,似乎仍搞不清楚台北SOGO成功的祕密,對台灣百貨業所創下許多世界第一的事蹟也「霧紗紗」。鍾琴尚未成為一位專業的百貨經營者,反倒快把曾經是龍頭的SOGO百貨,管得像官味十足的新聞局。

今年七月三十一日,台北市政府所屬的觀光委員會將推動一項為期一個月的「台北購物節」,市府於是找鍾琴擔任理事長的中華民國百貨協會一起推動。七月上旬,在一次主辦單位的聚會中,有人問鍾琴,聽說百貨業龍頭新光三越已經婉拒參加「台北購物節」活動?此時,個性率直的鍾琴很自信提出糾正說:「喔,你的訊息有誤,我們仍然和新光三越溝通,有問題我會親自去拜訪吳老闆!」此時鍾琴露出招牌的酒窩笑容,轉身看當初伴隨她到SOGO、目前擔任百協秘書長職務的彭振宇說:「應該沒有問題的!」沒想到彭振宇隨即回了一句讓在場人都接不下去的話:「不,新光三越已經斬釘截鐵拒絕了!」
狀況外一不明白SOGO贈品魅力


事實上,作風低調的新光三越,雖然在百貨業地位一把罩,但對團體活動、特別是政府單位提出的事務,配合度都相當高。而此次新光三越「居然」拒絕配合市政府主辦的「台北購物節」,新光三越一位高階主管透露,不是新光三越不願意,是百協所提出的「要求」,讓他們配合不了。

原來,擁有遠東與SOGO兩大百貨系統,及掌控百協資源的遠東集團,這次配合台北市政府動作,以遠東銀行名義捐出五百萬元活動贊助經費。因為遠銀出了這五百萬元,百協於是向新光三越提出「要求」,希望在為期一個月的購物節活動期間,新光三越能讓遠銀卡友享有優惠刷卡,其中包含目前最熱的分期零利率付款刷卡優惠,這項以遠銀為最大獲利者的要求,不僅新光三越有異議,許多參與但尚未完全被告知細節的非遠東集團旗下系統的百貨、購物中心業者,也已經出現反彈聲浪。
為讓卡在夏拍檔期的百貨購物節更有吸引看頭,有人建議可利用百貨業擅長的小贈品以及美麗亮眼的時尚活動秀來豐富內容。沒想到一談到贈品話題,鍾琴突然以相當不以為然的口吻說:「SOGO那些贈品啊,其實我是一點都不喜歡。」不喜歡贈品的鍾琴舉例說明,以前她曾經看過某個卡送的鍋具贈品,感覺相當不錯,於是她特別辦一張卡拿贈品,「沒想到回家燒菜,第一天鍋子就燒壞了!」

但鍾琴似乎不知道,SOGO台北忠孝館以八千多坪大賣場面積,創下了超過百億元業績,成為台灣百貨業第一大店,同時寫下全世界百貨單店業績最高紀錄,SOGO所送的贈品,正是小兵立大功的關鍵。

SOGO每次推出的贈品,從最早引爆「偶」像話題,造成一股排隊搶換潮的Hello Kitty商品,到與遠百結成一家親後,雙方很有默契打出的仿LV櫻花包圖案的SOGO、遠百櫻花圖騰造型禮,都造成兌換長龍人潮。甚至在六月分,SOGO與國泰世華銀行卡戰中,SOGO被迫停止募集集利卡後,出招改以除集利卡友外,消費滿五百也可兌換贈禮方式應對,結果光是台北SOGO店,小小收納盒就發送超過十萬只,再次讓SOGO贈品成為炙手可熱的平民流行代表物。

話鋒轉到台北購物節應策畫幾場知名品牌時尚秀助長聲勢時,自信的鍾琴卻十分謙虛表示,百協只是個小單位,如要邀請一些名牌做聯合秀表演,「那些名牌都是世界性大集團,要提早告知,時間恐怕來不及。」鍾琴建議,不如在台北購物節中,多舉辦一些學者專家研討會「提高台灣消費層次!」
狀況外二

不明白台灣百貨業的實力

事實上,鍾琴真小歔了台灣百貨業者及消費者實力。台北地區的香奈兒與LV精品,都曾經創下單店世界最高銷售紀錄;從來不在一個地區開設兩個據點的香奈兒精品,首次打破規矩,在台北開兩個專賣點;開店籌備時間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LV精品店,其在新光三越台南店的開店紀錄是,不到半年就完全打破LV集團的世界開店規矩;而能讓世界知名的化妝品大品牌總經理全員到齊,親自坐鎮監督較勁的,也只有台北的SOGO百貨周年慶。這些,都是台灣百貨業多年來所寫下令全世界側目的傲人實績。百協理事長當得要有「學問」,否則吃力不討好。而鍾琴投注年餘心力經營的SOGO百貨,也出現不少與SOGO人不同調的節奏。

有回,世界知名的化妝品牌「雅詩蘭黛」美國總裁來台訪問,好客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很高興請吃飯,要遠百總經理徐荷芳、鍾琴及兩家百貨的化妝品主管一起列席,沒想到當天午宴前,鍾琴突然派祕書一個電話打到化妝品主管桌上,要該名主管速速交一份文字報告,讓她了解雅詩蘭黛在台灣的情況,完全打破百貨零售業前線營業人員「多做少寫」的執行習慣。

其實,個性率直鮮明的鍾琴,帶給SOGO很不同的管理衝擊。出身學術、官場的鍾琴,觀念與作法與SOGO前兩任負責人SOGO前執行董事章啟正、董事長賴永吉的作風大相逕庭。章啟正與賴永吉有個共同特色,即是賣場跑得超勤快,特別在SOGO重要活動檔期,如百貨周年慶期間,章啟正與賴永吉幾乎從一開店就會站在第一線。

而在學術單位待久鍾琴,似乎不喜歡人多嘈雜的賣場,去年周年慶最重要的第一天,鍾琴在下午五點左右撥了電話給樓面主管,告知六點會到場加油。在平常日,除特別活動外,SOGO樓面主管透露,鍾琴主動巡視賣場次數,平均一個月會出現一、兩次,讓許多崇拜當過新聞局長的「鍾琴迷」粉絲樓面小姐,覺得又失望又期待。

不過,當過新聞局長的鍾琴,另有章啟正與賴永吉不及之處。鍾琴很積極與高階主管開會,而且凡事必須上報告,經手報告的主管,必須在報各上詳述意見,不能偷懶只寫「如擬」,否則一定會被退回重寫,對此,習慣行動式管理的SOGO主管,私底下幽默說,SOGO的管理制度現在也提升到新聞局層級。這影響對SOGO百貨而言,是動力亦或阻力?如人飲水,冷暖SOGO人最知。
企業最前線

橫跨地產、銀行、流通業的神祕大亨

林敏雄統領「三軍」 員工很死忠

撰文:陳翊中
身兼全聯實業、華泰銀行、元利建設三家公司董事長的林敏雄,白手起家從商三十多年以來,事業版圖橫跨地產、銀行、流通三個行業,集團年營收超過二五○億元,這位低調、神祕的大亨,如何將三家不同產業的公司,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也許你曾經在全聯福利社買過東西,也許你是元利建設或華泰銀行的客戶,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三家企業的董事長都是同一個人。身兼全聯實業、華泰銀行、元利建設三家公司董事長的林敏雄,白手起家從商三十多年以來,事業版圖橫跨地產、銀行、流通三個行業,集團年營收超過二五○億元,這位低調、神祕且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大亨,如何能將三家分屬不同產業的公司,都能經營得有聲有色?

林敏雄和建築業的淵源,源自於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危機,當時台灣房地產第一波狂飆,還是台北企銀(現台北商銀)銀行員的他,曾訂了一棟預售屋,繳了五萬元訂金,沒想到幾天以後,建商問他是不是可以退回訂金,再補貼他十萬元,向他買回來。見識到房地產狂飆魅力的林敏雄,於是決定放棄人人羨慕的銀行金飯碗,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當時他年僅二十三歲。
元利建設/──先建後售、眼光準確


起先,林敏雄從五戶、十戶的小案子開始蓋,並從事水電工程,慢慢累積實力。八七年起,隨著外銷產業大幅成長,外匯存底快速累積,台幣升值一觸即發,引爆台灣房地產最大的噴出行情,房地產動輒漲幅三、五倍,已在地產界打滾十來年的林敏雄也藉著這波房地產的大行情累積不少財富。

九二年元利建設正式創立,不過房地產景氣也開始走下坡,然而,在許多上市上櫃建商為了業績好看,不顧一切大肆擴張的同時,林敏雄卻已看出台灣房地產的寒冬悄悄降臨,因此他調整策略,不再高價搶進市中心高價的黃金地段土地,反而把推案重心移到市郊的桃園南崁,而且堅持先建後售,不走預售以案養案的模式。

林敏雄說:「雖然景氣不好,但是我們堅持先建後售,房屋品質看得到、摸得到,因此慢慢賣也賣掉了。」總經理蔡健生則說:「林董擁有二、三十年房地產業界的經驗,大風大浪都見過,因此他就像我們的舵手,只要他提點一下,我們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林敏雄選地的原則,一向堅持選擇千坪以上的基地,他認為這樣規模的建地,才能有效進行整體規畫,而且戶數夠多,才能養得起足夠的保全人員。住戶的安全一向是他最重視的事情,因此元利社區的特色是保全系統超嚴密,從大門到住戶家裡,得經過多個關卡控管,他得意地說:「元利所蓋的房子,絕對看不到鐵窗,在元利社區的範圍內,住戶可以享有完全的人身安全。」

林敏雄說:「雖然我們的房子比別人貴一五%,但是我們用的建材好,管理品質也有口皆碑,因此還是很有競爭力。」永慶房屋南崁店店長元建榮表示:「元利的社區採取飯店式管理,住家品質很好,相當受到外地購屋人的青睞,因此雖然價格比較貴,但指名的客戶還是非常多。」「元利星河」的住戶張先生也說:「元利的房子造型氣派,豪華的門廳更是一大特色,住在這裡就像住在皇宮一樣。」
萬泰銀行/──鼓勵員工、不談購併


除了建築業以外,林敏雄的另一個頭銜是華泰銀行董事長。在華泰銀行的前身台北二信時代,林敏雄就已擔任多年理事兼放款審查委員,那段期間,鮮少有不良貸款;因此在九六年前任理事主席退休後,就由社員推舉他繼任理事主席,九九年台北二信正式改制銀行,也由他繼續擔任董事長。

由於華泰銀行是由信用合作社改制的銀行,人員素質和訓練原本就比不上一般的商業銀行,但是林敏雄並沒有採取裁員或減薪等激烈措施,反而是以鼓勵代替責罰,希望員工自立自強。

華泰銀行會計部協理謝來發說:「林董常常苦口婆心地對我們員工說,你們多培養一點競爭力啊!如果銀行不賺錢,最後被其他銀行併掉,可能很多人就會失業了。他都是採取鼓勵的方式,希望員工多多充實自己。」他也強調:「華泰銀至今資產品質還不錯,主要是比較大的放款案,林董總是親力親為,一定親自到現場看,同時他會以多年房地產的經驗給予建議;像一年半年他就告訴我們房地產已經復甦了,因此我們的不良債權的抵押品全部不透過AMC(資產管理公司),而是自己賣,讓公司獲利增加不少。」改制以後的華泰銀,由於逾放比低,資產品質優異,手上又有三十家位於都市精華地段的分行,是金控眼中肥美的獵物,因此洽談購併的人絡繹不絕,但是林敏雄都因考慮員工的生計,並未答應。林敏雄說:「雖然華泰銀行獲利不是很有爆發力,但是員工都很死忠,我希望經過這幾年的改造以後,能夠讓華泰成為一家既方便、利息又便宜的小而美銀行。」
全聯社/──本土通路、重視回饋


至於林敏雄認為改造最成功,也是集團旗下營業額最大的全聯實業,其前身是台灣消費合作社聯合社(簡稱全聯社),服務對象是軍公教人員,由於可以免營業稅加上採購量大,因此所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比一般商店便宜一到兩成。

九八年時任理事主席的張啟仲和他的兒子張光輝,因浮報補助款弊案被檢調機關調查,心灰意冷的張啟仲不願意再背負這個重擔,於是找上了財力頗豐,同時也是理事的林敏雄接手。
當時張啟仲只要求林敏雄答應照顧全聯社一千多個員工,而林敏雄也允諾絕不裁員減薪,只是從來沒有流通業經營經驗的他,管理人才卻是最大的難題。原本他向好友微風百貨董事長廖偉志商借一批人才進來,但因故變卦了,他只好指派他的親弟弟蔡慶祥(因從母姓,故姓蔡)擔任總經理進駐整頓。經過兩年的摸索,把整個採購流程透明化,商品結構也合理化,讓全聯社由半公營事業改制為民營企業,失去免稅的保護傘以後,仍然能夠讓消費者享受到比便利商店二○%到三○%、比量販店便宜一○%到一五%的商品。

林敏雄說:「比進價成本,其實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我們全力降低管銷費用,同時壓低利潤、薄利多銷,我們是業界採購最透明的公司,也從來不花一毛錢交際費,而且我們只賺一、,把節省下來的費用和利潤回饋給消費者。」由於全聯福利中心物美價廉,因此相當受到消費者歡迎,自從九八年由林敏雄接手以來,據點數由六十七個迅速增加到二一○個,○三年營業額也高達一六五億元,短短幾年間全聯已經躍升為國內第一大超市。另一個讓全聯福利社迅速成長的關鍵,是鄉村包圍都市的策略,由於頂好、松青、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量販店不可能到枋寮、善化等鄉下地方設點,加上房租也便宜,因此全聯福利社鄉下的據點獲利比都市還好,而消費者對它也相當死忠;蔡慶祥形容:「如果那天刮風下雨,營業額可能會下降,但是隔天如果放晴,營業額通常都會補回來,所以我們單店的業績一向相當穩定。」

原本全聯據點大多位於中部,今年在併進經營型態類似的楊聯社後,補足以往最弱的桃竹苗地區,實力更大大增強,預估今年營業額將上看二三○億元,不但把頂好、松青等超市遠遠拋在後面,和量販店比,也僅次於家樂福和大潤發。林敏雄說:「在台灣超市、量販店全部淪陷給外商的同時,仍然保有全聯這家純本土通路,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

全聯老員工中不乏軍職退伍轉職的人員,林敏雄認為:「只要對他們好,這些人可是非常死忠的。」以往在全聯社時代,五年都沒有調過薪,九九年全聯實業開始賺錢,當年他就把所有盈餘發給員工,而這幾年業績獎金、三節福利金也不斷增加,完全落實當年張啟仲要他照顧員工的承諾。

儘管林敏雄一向低調,但隨著全聯實業業績蒸蒸日上,華泰銀行也勉力邁向正軌,今年元利建設預計在台北市推出「圓頂世紀館」、內湖星雲街兩個超級大案,銷售金額逾百億元,估計獲利將達二、三十億元,元利集團的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身為虔誠佛教徒的林敏雄,一直把「惜情」、「厚道」作為經營事業的最高方針,因此旗下事業將近四千名員工向心力非常強,流動率也非常低,無怪謝來發有感而發地說:「跟在林董身邊做事,真的非常幸福。」
小檔案
林敏雄小檔案

出生:1950年,台北縣
現職:元利建設、全聯實業、華泰銀行董事長 
學歷:台北商業學校(台北商專的前身)
家庭:已婚,育有2子1女
宗教信仰:佛教
興趣:打小白球
征服股海

電子產業下半年關鍵報告

上下游加持 筆記型電腦當紅

撰文:江志豪
在下半年電子業旺季來臨前,卻出現美國科技業庫存持續攀高的警訊,歷經五、六月淡季效應引發的科技股賣壓,神經緊繃的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有了千禧年股價盛極而衰的經驗後,全球股市投資人對於去年以來的景氣復甦抱持著極度謹慎的心態,加上中國大陸經濟降溫、伊拉克戰爭、石油價格高漲及升息風潮啟動,更加深了投資人對於前景的擔憂,科技產業景氣變化幅度遠高於其他產業,因此成為利空消息瀰漫下的殺盤重心,但隨著產業即將進入旺季,廠商的接單及營收也出現改善,市場擔憂的旺季不旺疑慮應可望消除,科技股後續獲得平反的機會大增。

二○○○年所羅門美邦半導體分析師喬瑟夫因領先調降產業評等而走紅,使得華爾街分析師這一次調降科技產業投資評等的動作毫不手軟,比較今年與當時的景氣位置,當然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景氣走揚超過十二個月,廠商在淡季時提升庫存,零組件價格大漲(當年有被動元件,今年則是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及面板)等,都讓人感到不安。

但就產業供需狀況來分析,企業換機市場一直受限於獲利衰退而停滯,但此現象已出現改善,連落後指標——失業率也有明顯的改善,企業及消費市場雙引擎同時啟動,有利延續景氣榮景;另一方面,股市下跌使得廠商籌資不易,加上廠商擔心客戶Double booking(重複下單)而延緩投資,這種謹慎的心態有助於壓抑產能擴增的速度,供過於求發生的機率大為降低。

就中短期而言,五、六月淡季效應引發科技股的賣壓,投資人對於旺季也開始悲觀起來,筆者以為只要投資人不是對旺季有過高且不切實際的期待,旺季拉高需求,進而營造股市夏季反彈行情的機會大增,以下就各個子產業作說明。

筆記型電腦:去年年底國際大廠為爭奪排名而有過度下單的現象,使得今年上半年整體產業陷入清庫存的窘境,當然也有對之前心態過度樂觀的修正,但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PDA)個人數位助理),成為近年成長最快的資訊產品,經歷了降庫存的低潮後,品牌大廠紛紛加碼推出新機型,國內代工廠商對於下半年的景氣看法頗為樂觀,仁寶、英業達等廠商六月營收就見到跳躍式的成長,加上新客戶(如英業達獲東芝新增訂單)的效應,當是下半年旺季效應最明顯的產業之一。
零組件方面,散熱模組是最值得期待的產品之一,除了筆記型電腦旺季帶來量的成長之外,由於CPU(中央處理器)及繪圖晶片的速度愈來愈快,桌上型電腦應用散熱模組的比率也在提高當中,此舉擴大散熱模組市場規模將以倍數計,近期伴隨著英特爾新款CPU的推出,廠商下半年商機可期,超眾、奇鋐都是主要的受惠者。

鎂鋁合金則是因廠商增加採用而受惠,雖然可成、華孚等廠商上半年的表現平平,但也都預告下半年的旺季可期;其他如電池模組的新普、共膜抗流圈的鈞寶及無線區域網路模組的正文,也都樂觀期待筆記型電腦的旺季來臨,由於獲得上下游產業的共同確認,筆記型電腦當為旺季效應中表現最佳的族群。

桌上型電腦:號稱英特爾十年來最大規格跳升的Grantsdale晶片組出師未捷,傳出晶片組有瑕疵而被迫召回,市場對於新產品推出以提升需求的希望落空,但筆者以為,Grantsdale主機板現階段的價格尚高,加上DDR2(雙倍速資料傳輸)、PCI-Express等周邊基礎建設尚未完備,想要在旺季中引起話題容易,但要對於需求有明顯貢獻的機會本來就不高,而各家廠商務實地推出低價產品,營造旺季買氣回籠可期,主機板、系統組裝及相關零組件廠商營收仍可望緩步走高。

半導體:受惠於較為積極的十二吋廠擴張,國內DRAM廠商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展露頭角,成本縮減、經濟規模的優勢浮現,成為全球DRAM製造領先群,也是因為十二吋廠商的優勢被突顯,國際大廠不敢加碼提升八吋廠的設備,○.一一微米等新製程轉換不順,加上快閃記憶體的熱賣,吃掉部分DRAM的產能,都使得供應更加吃緊,第三季旺季效應可期,但宜留意第四季新製程、新產能陸續投產後,對產業供需產生的破壞力。

受制於中芯半導體掛牌,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首季庫存提升等不利消息的影響,市場紛紛看衰台積電、聯電,但兩大廠持續信心喊話,月營收在淡季中攀高,則是提供了景氣復甦的佐證,同樣受惠於先進製程的領先,兩大廠的龍頭地位更加穩固,前一波流失至二線廠的訂單將可回流,不但有助於維持產能利用率於高檔,平均單價及利潤率也可提升;而專攻高壓製程的世界先進、漢磊等廠商,受惠於驅動IC的需求提升,產能滿載的程度不輸龍頭廠商。全球第二大的封測廠商——安可兩度調降財測,拖累國內封測廠商,但日月光、矽品兩家公司的月營收仍維持在高檔,國內廠商在過去兩年積極擴充BGA、Flip Chip等高階產能,成為爭取訂單的利器,加上IC設計廠商上半年的庫存多為未封測的Wafer,下半年封測廠商的成長動能將高於製造廠商;力成、京元電、泰林等專業測試廠則有機會隨DRAM產能開出而受惠。

面板:價格偏高仍限制了液晶電視的需求,加上資訊產品因淡季而使得需求延後,友達、奇美兩家公司六月營收下滑,庫存增高、降價等利空滿天飛,LG Philips掛牌遭承銷商砍價,成為投資人比價國內面板股的基準,股價自高點下跌近四成,但筆記型電腦旺季效應明顯,大尺寸監視器的需求提升,資訊廠商急降面板庫存後,回補買盤可望在八月現身,過度悲觀後的反彈也將隨時展開。

雖然面板價格下跌對零組件廠商產生壓力,且力特、瑞儀等模範生六月的營收小幅回檔,不符合廠商原先成長的預估,但面板廠商為爭取TV這塊大餅,未來兩年的產能擴充將不會手軟,零組件廠商仍將受惠,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驅動IC等零組件今年均曾傳出短缺的訊息,預期未來兩年面板的產能擴張期將有助於零組件廠商的營收成長。

網通:雖然VoIP(網路電話)、寬頻多媒體等應用被市場喊得震天價響,但跟去年此時廠商爭相推出802.11g的新規格相比,今年網通廠商能夠吸引消費者採購的話題不多,加上微軟宣示退出寬頻市場後,加速清理手中的庫存,「殺價」成為創造需求唯一的策略,根據廠商們的說法,第三季的需求仍在,但多是降價所創造出來的,VoIP則是聖誕節需求的最後希望。

手機:彩色面板及附相機的功能帶動手機的換機潮,市場研究機構預估今年手機銷售量可望突破六億支大關,且諾基亞策略錯誤,上半年的市占率節節敗退,與國內代工及零組件關係密切的摩托羅拉及新力易利信等廠則有較大的成長率,也使得綠點、毅嘉、勝華、楠梓電、耀華等廠商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亮麗,但諾基亞於五、六月始採取較為積極的價格策略,中國大陸也因為經濟降溫而有手機需求減緩的跡象。手機零組件廠商第三季業績成長可能不如預期,尤其是非諾基亞陣營的供應商影響最大,但以諾基亞為主要客戶的華通、欣興、勝華等可望逆勢成長,不過,廠商對於聖誕節的需求仍有高度的期望,加上有了諾基亞的殷鑑在前,「機海」戰術可望重現,估不論消費者的接受度如何,新機種的鋪貨效應可期,預期手機廠商下半年業績先下後上,呈現V型反彈。

印刷電路板:上有照相手機刺激HDI製程的需求提升下,下有玻纖布供不應求拉抬資訊用板的單價,今年堪稱印刷電路板廠商鹹魚翻生的一年,產業產值大幅提升外,廠商的獲利也出現明顯的改善,台玻、南亞、德宏等玻纖布廠因應產能供不應求而持續調漲價格,仍將是旺季中受惠最大的族群。

銅箔基板廠商則有既有庫存及超額調價的利多,且下游廠商因缺乏銅箔基板,增加委外壓合的產量也大幅提升,由於玻纖布下半年的新增產能有限,且點爐後的良率提升需要較長時間,都有助於印刷電路板上游材料產業持續熱絡;印刷電路板廠商則將視客戶而定,以手機板為例,以諾基亞為主要客戶的廠商可望持續成長,非諾基亞供應商的成長動能則將延後至第三季季底。

消費性電子產品:數位電視、數位相機、DVD(數位影音光碟)錄影機及手機被日本稱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四大神器,液晶電視的需求雖有提升,但廠商降價速度未如消費者預期,壓抑及延後了消費者的需求,但大尺寸電視的需求提升下,背投電視、電漿電視的需求提升速度較快,組裝廠商可望成為首波受惠者。

日本廠商積極擴充數位相機產能,使得高階產品訂單回流日本,國內廠商過於樂觀的擴廠計畫被迫修正,旺季表現並不樂觀;由於DVD Forum的施壓,迫使多家大陸DVD播放機廠商退出市場,國內廠商在DVD錄影機上的著墨甚早,去年聖誕節倉促上市的產品雖有相當高的比率遭到退貨,但新版本軟體可望符合市場預期,又少了大陸廠商的搶單干擾,旺季需求頗值得期待。
征服股海

投信界最年輕的投資長

陳莉菁操盤篤信「一報還一報」

撰文:陳芝艷
五十七年次的陳莉菁,當上投信界最年輕的投資長,非財經科班出身的她如何辦到的?
今年三月,國泰投信新任投資長陳莉菁首次露面,在記者會上,雖然以投信界最年輕、美麗的投資長身分吸引媒體目光,她卻顯得格外低調、不愛發言,記者問盤勢、問面板股,她的答案都很保守,對於記者的專訪更是敬謝不敏。

陳莉菁近期卻一反往常,接受《今周刊》的專訪,她說:「不在鏡頭前曝光,才可以隨便穿著在外頭晃,鄰居也不知道她做什麼;可是最近一些握有大錢的外資法人,因為擔心台灣的政治風險而減碼台股,讓台灣的本益比不斷下降,現在已經到向上提升或往下沈淪的轉折點,再不出來說話,外資很可能一去不回,對台灣會有長遠的傷害。」
憂外資唱衰台灣──選擇面對鏡頭說清楚


過去,台股的本益比高過韓國不少,現在兩者卻十分接近。陳莉菁指出,台灣和南韓在外資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漸逆轉,最近還聽到外資傳言,因為布希選情告急,可能讓兩岸在十一月前開戰,她憂心地說:「如果兩岸問題嚇走外資,跌到四千點台灣就菲律賓化了。」曾在國外對沖基金(Hedge Fund)團隊上班,拜訪過Sony、Samsung等多家國際級公司,熟悉外資操作手法的陳莉菁說,外資買股票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三個理由就夠了,你如果把焦點放在兩岸會不會打戰,他們聽不懂會覺得很麻煩,反而真的就把股票賣掉了,台股也會陷入下跌的惡性循環。

但實際上,基本面的景氣仍然很好,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機構)又調高台股權重,台商經營靈活,員工都是兢兢業業在工作,兩岸開打可能性微乎其微,政府應該適時重建外資對兩岸脆弱的信心,讓台股回到正常的軌道。

台大森林系、夏威夷大學航管碩士的陳莉菁,大學時代在溪頭山上當了四年國家公園解說員,至今仍難忘山上夜空中的美麗星星,畢業後卻因公家機關升遷框架的限制,決定把理想、現實分開,一頭栽進國泰人壽當研究員。在國內先後經歷矽品投資總經理特助、大華證券自營部和景順基金經理人,今年三月她以「回娘家」形容到國泰上班。
選股不注重營收──對待廠商「坦白而強悍」


在國外避險基金工作時,老闆曾被票選為美國最聰明的人,和其他人談話沒耐性,應徵時卻一口氣和陳莉菁這個亞洲來的女子聊了三小時,還誇她有天分(gift),即使畢業後選擇了一條與所學不同的路,但不管在哪個領域,陳莉菁都能靈活發揮,有所為有所不為,看空盤勢就低調,憂慮外資看衰台股就跳出來講話,希望政府對兩岸問題提出一些澄清。

拿著美國物理博士沃德羅普所著的《複雜》,陳莉菁最喜歡書裡提到的「囚犯困境」:兩個犯人被隔離審問,如果兩人互不告密,則可以同獲自由;如果兩人互揭瘡疤,就一起坐牢;如果一人告密、一人沉默,則告密者可獲獎金,沉默者只得坐牢。經過反覆的實驗後,冠軍的策略竟是「一報還一報」(TIT for TAT),也就是說「好人」(指善意、寬容、強悍而坦白的人)的確能出頭。

在詭譎多變的投資世界,她認為投信的責任就是用專業保護投資人,低周轉率加上長期績效好,必然能獲得投資人的認同。當然,碰到不誠實的公司,一定要強悍拒絕,善惡分明,強悍而坦白的個性是陳莉菁勇闖股市的最大本錢。

過去擔任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期間,讓她有機會飛到世界各國拜訪科技大廠,也培養出觀察IT產業的敏銳度,現在已歸納出一套選股原則:不買新掛牌公司;同一家公司要call很多次,而且盡量避開和同業一起去;和廠商建立互信基礎,適度和上、下游交換對產業的看法。

「絕對要持善意的態度,怎麼對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你,你這次不出賣我,我下次就不出賣你,你這次出賣我,我下次必出賣你。」在和大小科技廠商打交道時,陳莉菁絕對服膺「一報還一報」的策略。
拉高持股迎旺季──利空匯聚是介入時機
陳莉菁說,她選股不注重營收,因為每周有太多數據公布,這個行業通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分析師愛用數據做各種聳動的標題,以引人注意,但在長期趨勢上,陳莉菁反而比較重視外資動向和產業趨勢的判斷。

明基總經理李焜耀曾說,台灣企業最了不起的優勢,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陳莉菁深表認同,在她心目中,台灣這樣的企業家精神仍在,「最欣賞蔡明介,聯發科員工一天工作二十小時,一人當好幾人用,這是讓我覺得台灣還有希望的原因。」陳莉菁舉例,二○○○年科技泡沫破滅,那斯達克指數從五千點狂洩到一千多點,但道瓊三十指數下跌不多,因為道瓊三十的成分股都是好公司,「台灣也一樣,好公司還是很多,只要我們能找到『台灣的道瓊三十』成分股來投資,績效就能名列前茅。」

展望下半年,陳莉菁眼中的好公司,晶圓代工、手機和無線通訊產業都有,現在正是介入的「perfect timing」,因為市場需求並非消失而是延後,「我買股票最愛利空匯聚,所以目前國泰基金持股都在八、九成。」惟一較不確定的因素是油價,不過陳莉菁認為下半年布希為了打選戰,極有可能釋出已在高檔的戰備儲油以緩和油價,油價壓力解除,股市的春天就要來了。
征服股海

四大利多加持

台股第三季柳暗花明

撰文:張雍川

/作者/
國泰投信投資管理部協理
年初全球股債市一片榮景,台股於三月五日盤中創下七一三五點今年新高紀錄之後,在選舉政治紛擾不安、油價飆高、預期Fed(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升息及中國經濟降溫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之下,第二季台股連番破底,加權指數於五月創下五四五○點新低,近期並陷入量縮整理。總計上半年台股指數上下震盪高達一六八四點,在波動幅度劇烈下,投資難度拉高。
■編按:在大盤下跌一○.四七%的情況下,第二季國內基金全以下跌收場,由於指數波動劇烈,基金經理人普遍面臨實力考驗,而國泰大中華基金在低周轉率、避開有疑慮的電子族群、高持股的策略下,以四.○二%的跌幅拿下冠軍,國泰投信投管部協理張雍川認為下半年台股可望柳暗花明,國泰大中華將繼續維持高持股。

進入第三季,上述不確定因素紛紛明朗化,利空影響也已大部分反應,加上台股有四大利多支撐,因此對於第三季台股應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四大利多包括:企業獲利佳、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機構)調高權值、多元化新產品,以及公司治理改善。
企業獲利成長加外資挹注──上漲動能


根據Bloomberg(彭博)的預估統計,今年全體上市公司獲利較去年成長近五○%,為近三年來最好的一年。台股跌破六千點後,平均本益比下降至十四倍,為三年來除九一一事件台股重挫至十一倍以來之最低點。

而本波台股自去年第二季上漲以來,本益比並未大幅偏離飆高,代表本波上漲具實質基本面支撐。

另就已公布之S&P 500(史坦普五百)上市公司第一季獲利成長約二八%,較原預估成長一七%高出甚多。企業獲利佳帶動投資意願回升,有助所得提高、降低失業率,對景氣帶來良性循環效果。且歷經二○○○年以來景氣不佳,企業積極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研發新產品,未來對抗景氣變數能力增加。

MSCI宣布調高台股限制投資因子,今年十一月底可由現行○.五五調高至○.七五,明年五月底調高至一○○%,而台股占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及日本除外亞洲市場指數皆大幅提高。此外,根據外資券商預估,未來一年內流入台股資金將高達一百至三百億美元,皆有助台股上漲動能。
多元產品加正視股東權益──體質轉佳


以本次台北國際電腦展為例,除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LCD TV(液晶電視)為熱展產品外,本次展出數位家庭概念產品、DVD(數位影音光碟)錄放影機、智慧型手機等新趨勢產品家數大增。同時舊產品功能也更強,如主機板業者推出PCI Express介面,加杜比音效七聲道音效、DDR II(雙倍速資料傳輸)等,可大幅提升PC(個人電腦)效能。

此外,筆記型電腦業者也推出第二代迅馳,頻寬更寬、更省電,可看電視等新功能;數位相機廠推出具MPEG IV DV功能相機;LCD TV業者推出無線傳輸、整合DVD錄放影功能的Smart TV等。

過去台股最為外資詬病的負面因素如員工分紅、配股不配息、董監酬勞、資訊透明度低等負面因素已有改善。但現在如聯發科、廣達、明基、鴻海等領導廠商,皆以率先降低員工分紅對股東權益的稀釋率,並大幅提高現金股息比重、控制或取消董監酬勞等,積極提升股東利益。加上不少領導廠商積極買進庫藏股,降低股本膨脹,股東權益報酬率皆大幅提升。

由此看來,如果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五%、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五.五%、長期經濟成長率三.五%、股市投資風險貼水七.五%估計,台股合理價位應為七四五○點。但若上述條件不變,股市投資風險貼水因波動增大提高至八.五%時,則台股合理價位也有六八五○點。
近一、二周若見低點──加碼訊號


目前,四項利多因素並未發酵,利空因素也已大部分反映,但台股尚未上攻,主要是因為缺乏投資信心,因此,近一、二周若見低點,反而應將之視為進場加碼的好時機,待外資停止賣超、融資減肥,及成交量能有效逐步放大之後,即台股止跌反彈訊號出現,進入柳暗花明境界。至於下半年投資標的,七月之後美、台兩地第二季季報陸續公布,選擇第二季獲利不錯、經營穩健的公司應是主要標的。此外,從需求面來看,電子業訂單需求強勁,而第三季也是電子業旺季,加上第二季市場多偏空以對,相對籌碼面較乾淨、本益比低,屆時股市多頭時,應是股價較有表現機會的族群。包括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積體電路)設計、手機、筆記型電腦零組件、網路通訊族群、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次產業,都將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精品故事

抽屜裡的珠寶設計圖愈積愈多

孫芸芸把獨家巧思化為自創品牌
撰文:方 紅
/提供/PRADA
攝影:聶世傑

孫芸芸創辦珠寶品牌Tiara,在台北微風廣場開業了。孫芸芸說,她開店就是希望能讓愛美的女性都有機會買到漂亮、時髦,但價錢合理的珠寶飾品。而現在,第一個月營收超過目標,應該是讓孫芸芸更開心的事了。
五月十日,十七坪大、陳列著一百款珠寶飾品的Tiara微風店正式開幕,第一次「當家」的創辦人孫芸芸,終於有張不用依附在先生廖鎮漢(微風廣場總經理)、爸爸孫道存(太電前董事長)之下的工作名片。浸淫珠寶十五年的孫芸芸,以融合古典與摩登的設計、九千到二十萬元的中價位策略,讓台灣女人在傳統金飾店與昂貴精品店之外有了新的選擇。

雖然,在孫芸芸工作自主的第一天,Tiara兩百五十萬元的開店業績,仍是在爸媽與好友的「照顧」下達成。但創業非兒戲,親朋好友也不可能天天來店照顧,還是商品本身最重要。所幸,五月底結算出逾七百萬元的月營收,比預定目標多一倍,也算肯定了孫芸芸的設計實力與好友楊秀蓉的經營能力。
設計洋溢現代風──T系列品牌意識強烈


十歲時,母親何念慈送了第一件碎鑽耳環,成為孫芸芸的啟蒙首飾。在孫芸芸的首飾盒裡,雖然名牌珠寶與日俱增,但在她抽屜裡快速累積的珠寶設計圖,才是令她興奮的事。不過,從孫芸芸每次出現的簡單卻亮眼的服飾造型,就知道她的設計巧思並沒有被鎖在抽屜裡。
其實,在創業之前,長相如同精緻瓷娃娃的孫芸芸就經常戴著自己設計的耳環或項鍊,「大家都覺很漂亮,都會問我去哪兒買。」孫芸芸細聲地說。儘管好評不斷,但對於創業,孫芸芸還是只敢想,不敢冒然做,「尤其我的重心都在家庭和兩個孩子身上。」直到好友楊秀蓉願意負責營運,孫芸芸只管設計,開珠寶店的夢想才成真。
雖然孫芸芸家境好,夫家也不錯,經常與昂貴精品為伍,但她認為,好看的珠寶不一定就貴,「重點在珠寶的設計感和配戴者的搭配能力。」孫芸芸說,畢竟,飾品和配件的最大功能是在襯托,而不是反客為主。「所以,搭配對了,會讓你整個人都亮了起來。」穿著牛仔褲的孫芸芸馬上戴上一款耳環驗證。
在孫芸芸的設計中,通常會表現寶石及半寶石的現代風格,卻又刻意收歛鑽石過度閃亮光芒,加上玫瑰車工、垂墜式的長度,使得飾品有著古典質感。其中有著大寫字母「T」的系列飾品,品牌意識強烈。「流行強、看久了不易膩,又有品牌。所以有滿多年輕少婦很喜歡。」營運總監楊秀蓉說。
第一個月業績佳──第二家分店瞄準東京


「買到好看又負擔得起的珠寶是最開心的事了。」孫芸芸說,她開店就是希望能讓愛美的女性都有機會買到漂亮、時髦、但價錢合理的珠寶飾品。而現在,第一個月營收超過目標應該是讓孫芸芸更開心的事了。

不過,首賣雖然順利,但孫芸芸仍不敢掉以輕心,尤其夏天是精品新品上市的年度兩大季之一,馬上又要面臨考驗的她說:「我已經設計好四個系列,像ID系列走年輕、低價位路線,而Wire、Ice則是碎鑽多、價格較高的設計。」

雖然業績不錯、產品又必須推陳出新,但強調「家庭第一」的孫芸芸,「都趁小孩睡著後才設計」,因此經營重任都交給了楊秀蓉。在美國念書時就與孫芸芸認識的楊秀蓉,由於學的是服裝設計,又做過藍鐘、Max Mara與Blumarine等精品代理採購,其曾經代理的珠寶品牌A&D在微風廣場創下一個月兩百萬元的佳績。

正因為有得力助手在,難怪孫芸芸會對Tiara一年要達到四千萬元的營收頗有信心,甚至還計畫把第二間店開在日本東京。而「在家工作」的她,也就可以繼續用設計為珠寶加分、為自己的嗜好加值了。(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5期)
理財魔法

我是多頭那你呢?

我是多頭那你呢?


撰文:黑傑克
跟去年SARS時候的經濟分析一樣,
從數字看,沒有作多的理由,
但結果卻完全看錯的原因在於:忘了人是會學習的動物!
多頭市場作多,空頭市場作空,這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誰能告訴我,現在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
這個話,跟「作股票賺錢很容易,只要在低點買入,高檔賣出就可以了」一樣,屬於理論正確,但實務上毫無用處。因為現在股價普遍比半年前低,但是又比一年前高,這樣是高還是低?所以判斷多空這個似乎簡單的基本問題,卻也是最重要的決策依據。

這個題目,還有前面那兩句話,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是十五個月前寫過的文章。除了描寫股價的部分改了兩個字之外,其餘的原文照登。

今年的狀況比去年複雜。去年想堅定地站在多方,只要不被病毒嚇死,其他問題比較容易討論。現在面對的卻是中國大陸與美國成長持續力的雙重隱憂,而且兩國的問題性質不同,但是都趨近於無解。大陸是金融危機,美國是負債過高加上房地產的泡沫化。兩個都是慢性病,而且兩個看來都要發病了,所以空頭看空的理由很充分。

講中國大陸要完蛋的,除了李登輝跟台聯黨之外,最有參考價值的就是謝國忠的報告。他的基本推論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有問題,利率該調高沒有調,壞帳太高沒有解決之道,所以經濟成長是雕沙比賽的結果,論美觀是很好看,但一個浪頭打來就全毀了。現在,天際烏雲密布,吹在臉上的海風逐漸加強,浪潮眼看著就要撲上來了……。

太平洋另一頭的美國也好不到哪去,因為利率低,雖然房價漲,可是每個月要繳的房貸還是比以前低,所以買氣旺盛,房價也節節高升。就算不買房子,也有很多人把現有的屋子拿去抵押借錢,促成消費成長比經濟成長還要快。現在,利率走勢反轉,先不要講會不會造成不景氣,光是讓這個不動產泡沫破掉,都會讓行情很慘。更糟糕的是,不只美國,幾乎英國、澳洲這些英語系國家都有相同的問題。

這兩個分析都有道理,也可從其根本假設開始討論所預測結果發生的機率。但是跟去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候的經濟分析一樣,從數字看,沒有作多的理由,這個結論跟讀完前面說那兩回事的報告一樣,方法論沒問題,推理邏輯也很嚴謹,但結果卻完全看錯的原因在於:忘了人是會學習的動物!
人體會適應新病毒,人類會想出適當醫療措施,所以SARS沒有像預測一樣擴散。大陸的經濟發展有問題,要說有嚴重的問題也行,要說到經濟問題,美國過去三十年的統計,平均不到四年就要碰到一次動搖國本的金融危機。或者中南美洲某個國家不還錢了,或者有數百家的金融機構在幾個月內相繼倒閉。每次金額都創新高,都比前一次更嚇人,然後經濟更加茁壯成長。反倒是一度最被看好的經濟體日本,問題很少發生,但想用拖的方式解決問題,卻製造出長達十五年的不景氣。關鍵不在於沒有問題,而在於面對問題的態度。

這些可怕的經濟問題,不只前面兩項,還可以繼續列表下去。說真的,這麼多壞消息,怎麼還能繼續看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