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及技術門檻高等問題 既有業者老神在在
---200500907電子時報
偏光板市場爭奪戰越演越烈,除新業者陸續加入外,TFT LCD面板廠為確保零組件的供貨來源無虞,並藉由產業向上垂直整合,促使企業體的競爭力提升,也紛紛跨足上游偏光板生產佈局。不過對此,既有偏光板業者認為,由於偏光板生產的進入障礙不低,因此即便面板廠跨足偏光板製造的比重提升,然預估對既有偏光板業者的衝擊不大。
面板廠跨足上游偏光板製造的動作轉趨積極,除三星電子(Samsung)有Ace-DigiTech外,樂金飛利浦(LG. Philips LCD;LPL)也有LG Chemical投入偏光板的製造。
台灣方面,與友達(2409)配合的達信,目前規劃有2條生產線投入偏光板製造,且市場傳出,達信在7、8月時,已獲友達10萬片15吋偏光板訂單;而由日本中小尺寸偏光板大廠Polatechno,與華威創投等合資成立的晶威光電,其背後也有廣輝(3012)的色彩,預計晶威的產品,在2006年第一季開出後,初期也將以出貨給廣輝為主。
奇美電子(3009)廣邀研發人才進入,且有意跨足偏光板自製後,相關業者也表示,其第一條偏光板的試產線也已啟動,不過,相較於晶威有Polatechno的技術支援,奇美電子的偏光板欲進入量產,時間點恐落在2006年第二季以後;另外,市場也傳出,華映(2475)日前也有人員評估投入偏光板自製的可能性,且有業者認為,由於過去華映與南韓Ace-DigiTech有不錯的合作關係,因此在自有偏光板技術開發不易的情況下,尋求與偏光板業者間的合作,將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看來,面板廠跨足偏光板自製,似乎已是大勢所趨。不過,對此既有偏光板業者也認為,以偏光板大廠如日本日東、住友化學、力特(3051)等廠年產能計算,平均都已達3,700萬~4,300萬平方公尺,規模經濟儼然成形;且偏光板並非暴利的行業,技術門檻也不低,即便面板廠有意自製,然而相關成本及優勢等,仍將難與現有的偏光板大廠抗衡。
此外,由於偏光板屬化工應用領域,與光電技術仍有一段落差,如此也讓面板廠跨足偏光板自製的學習曲線拉長。再者,偏光板上游主要關鍵原材料三醋酸纖維(Triacetyl-cellulose;TAC)膜,因長期供不應求,使其有配額的限定,而對量產規模較小的業者而言,在TAC膜的取得成本等方面,恐難以與大廠競爭,如此也將加深新進業者的進入門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