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英特爾、高通想攻汽車晶片市場 難哪

英特爾、高通想攻汽車晶片市場 難哪
編譯楊宛盼/彭博資訊30日電/經濟日報
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與輝達(Nvidia)等傳統晶片大廠雖稱霸電腦與手機晶片市場,卻始終難以打進汽車市場,關鍵在於汽車晶片的要求安全可靠的門檻遠高於一般消費性產品。
以現代汽車的2015年份Genesis新車款為例,汽車晶片掌管的範圍無所不包,例如自動剎車、避免偏離車道感應器和盲點偵測等功能,還能自動偵測替提著大包小包的車主打開後車廂,在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引入新鮮空氣。

這款新車代表汽車晶片產業應用晶片邁入新境界,但這一輛車配備的數千個晶片中,只有少數是由英特爾供應,高通與輝達甚至不在供應商之列。

傳統晶片業者進軍汽車市場的最大阻礙是,汽車業要求的安全與可靠度標準遠比電腦和手機等產品嚴格,車商幾乎只和合作多年的晶片商進貨,例如飛思卡爾(Freescale)、瑞薩(Renesas)和意法半導體(STM)等。

根據PwC的數據,汽車晶片對溫度的忍耐範圍介於攝氏零下40度到160度高溫,供貨期必須長達30年,故障率為零。相較下,消費性電子產品晶片只需供貨一年,故障率低於10%就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