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4 中國時報
專家看盤 下周法說會 左右盤勢
黃媺芸
蘋果電腦日前公布第四季度業績,獲利衝上歷史新高,但因ipod出貨量不如預期,盤後股價下跌11%,亞洲股市跟著收黑。回頭看看台灣,股王茂迪前天公布9月營收及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但毛利率出現下滑,與市場預期出現落差導致股價連續下挫。投資人難免懷疑,基本面沒有轉壞跡象,為什麼股價疲弱不堪?
關鍵就在於股價是市場領先指標。事實上,廠商從第二季就開始感受到科技股觸底反彈的走勢,也預期返校潮及耶誕節需求量,廠商擴大投資並囤積庫存,推升台股大盤在8月3日來到6455.57高點。目前公布的9月營收即便再亮眼,除非超過市場預期,否則股價早已反應。
從近期美國公布數據來看,美國物價蠢蠢欲動,加上高汽油價格使得個人可支配所得多少受到排擠,都讓廠商第二季囤積的庫存開始面臨去化的壓力,預期此波存貨調整至少要到年底才會結束;所幸目前看來廠商並未大幅擴增資本支出,預估不致拖累存貨去化時間太久。
目前市場投資人信心面脆弱,是造成一點風吹草動大盤就動輒下跌的主因。由於台股在前一波亞股齊漲時未跟上,在這波科技股價下修之際預料也不會有太大的回落空間。
不過,以台股無法獨外於全球科技分工體系之外,在美股下跌之際,看來也不可能有太大表現空間。
在「上有鍋蓋下有撐」的情況下,以台股年初迄今高低點差距不到1000點來看,預估今年第四季指數也只會在6000點上下幾百點間游走。
下周上市櫃公司將密集召開法人說明會,其對明年景氣的看法,將是左右台股重要的變數,值得密切觀察。
只要指數對相關「不如預期」的消息反應愈激烈、愈接近區間下緣時,正是投資人逢低進場承接的好時機。 (ING彰銀安泰投信投資管理部副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