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貝爸爸
記者黃美惠╱專題報導
爸爸節將至!儘管雙薪家庭的經濟結構在台灣相當普遍,但多數時候,爸爸還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壽險專家建議,年輕爸爸的壽險和意外險保額一定要提高,才足以支應「萬一」時的一家老小生活開銷,等小孩漸漸長大後,老爸們這時還得為自己加強退休後的生活與醫療準備。
聰明老爸應該如何規劃保險?三商美邦人壽副總經理張財源表示,40歲以前至「奶爸」,可能小孩才剛出生不久或還小,這時候最怕出現什麼「萬一」,所以,年輕爸爸投保的最高準則,就是提高意外的保障,可從壽險和意外險雙管齊下,但因為意外險保費比壽險便宜,以100萬元保額為例,終身壽險的年繳保費約2.5萬元,意外險年保費只需1100多元,保戶可以相互做適當的搭配投保。
至於總保額要多少才夠呢?張財源指出,常見的保額計算公式是「以10%的年收入,購買10倍年薪的保障」,例如40歲的小陳是外勤業務員,年收入約50萬元,每年提撥5萬元投保,因為經常在外奔波,所以投保400萬元意外險、100萬元終身壽險。
在步入40歲以後的中年老爸,還得開始張羅自己的退休金和老年醫療費用,對於壽險保障不足的人,此時可投保帳戶型終身醫療,達到一次滿足壽險和醫療缺口,但如果壽險保額已經充足,則只需附加終身醫療險附約即可;儲備退休金方面,壽險公司認為投資型保單、萬能壽險、年金保險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因為利率仍處低檔,現階段的市場氣氛,還是以投資型保單接受度較高。
南山人壽教育訓練部協理傅麗英認為,投資型保單具備低保費、高保額的特色,其中帳戶價值的設計,還可以彈性運用,保戶退休有需要用錢時,可隨時提領出來,但需注意連結的投資標的,一定要符合個人的風險屬性。她並建議,除了為家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之外,面對房貸、車貸等債務,爸爸們也可透過遞減型的定期壽險予以規避,讓家人能免於受到債務拖累的風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車險 最好加保第三人責任險
記者黃美惠╱專題報導
爸爸們規劃好人身的保障,難道就萬無一失?產險公司提醒開車上下班的爸爸們,「小老婆」(愛車)的保險也是要點,除了基本的車體險、強制車險保障外,建議爸爸們無論如何要提高第三人責任險的保額,因為高額的車禍索賠金,也可能會讓家庭頓時陷入財務困境。
爸爸們在投保車險時,往往只想到強制險、車體險、竊盜險等,有時候會忽略了第三人責任險的重要性,但根據經常處理車禍理賠案件的產險公司理賠人員觀察,普通的房車發生車禍完全報銷了,損失可能只值50萬元、60萬元,但萬一不幸撞到別人,求償金額將會達到400萬元上下,對爸爸和家庭而言,無疑是更大的風險所在。
泰安產險協理陳嘉文指出,開車不慎傷及無辜,賠償金額的高低視個案而定,死亡案件一般在數百萬元之譜,但國內也曾有受害人不幸成為植物人,車主理賠金額上千萬的法院判決,更不幸的是如果受害人不止一人時,累計的賠償金額更是高得嚇人。
陳嘉文表示,車險可分為強制汽車責任險(簡稱強制險)、任意汽車保險2大類,為了保護車禍受害人,車主依規定必須投保強制險,驗車時也需檢示強制保險卡,所以目前強制險的投保率已高達9成以上。
國泰世紀產險協理許榮賢強調,國人對責任險的風險意識相當薄弱,但受害人的求償意識卻逐年抬頭,針對目前強制險規範中,僅有150萬元的死亡理賠,建議車主至少再投保300萬元的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加起來450萬元的保額,才算勉強及格,至於保費通常也才數千元。
陳嘉文舉例,當駕駛人面對一名車禍受害者求償450萬元賠償金時,若僅投保強制險,只能從保險公司獲得150萬元,剩下的300萬元需自行負擔,對一般家庭來說,這真是一筆沈重的經濟壓力。目前第三人責任險可請求的損害賠償項目,包含醫療相關費用等積極損害,以及工作收入減少等消極損害,甚至連喪失或減少工作能力的損害求償、增加生活需要等支出(例如安裝義肢),或是損害慰撫金、律師費用、殯葬費、扶養費等,都在保障範圍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