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20080306內需10年大多頭 傳產翻身

20080306內需10年大多頭 傳產翻身
昔日雞蛋、水餃搖身變元寶 晶華晉身超級股后行列


【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全球大宗物資供給減少,需求增加,物價創新高,從米價、麵包到食用油,新台幣漲,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在荷包越來越薄下,投資人該如何投資對抗通膨?股市是經濟先行櫥窗,從股市看趨勢,台股市場已喊出「內需10年大多頭」。電子、傳產多空易位,傳產翻身,成為外資、法人的最愛。
今年外資以來大買台股近千億元,但買的個股轉不是惜最愛的電子,而是轉向傳產、金融,配合大選三通議題及新台幣升值,營建、資產、觀光、金融成為外資的最愛,計大買705億元,其中最愛的是金融,但賣超電子高達430億元。
整體內需暢旺,大盤指數溫吞,OTC觀光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而上市紡織、營建、觀光及百貨營建類股指數更創下去年以來新高,觀光類股晶華飯店日前站上500元,成為繼宏達電之後的超級股后。
傳產股過去滿是10元之下的雞蛋、水餃股,但曾幾何時,大宗物資大漲後,現在台泥、亞泥、遠紡等傳產股已攀升近60元新高,食品股的統一也突破50元,而味全、愛之味、等股早脫離10元向20元以上挑戰。
營 建、資產股更是耀眼,有土斯有財,台肥是此波資產股代表股,此波大漲逾6成,股價突破100元大關,曾站上130元天價,成為新的產資股股王。而正新、南 港、士林三寶更是檔檔大漲。營建股在政策開放陸資來台、並傳出川普來台購置房產,鄉林、長虹站上90元,華固更登上百元大關。
反觀過去外資 最愛的電子股,外資此波大賣430億元,台積電、鴻海、仁寶、廣達、友達、日月光等昔日代表Made inTaiwan台灣光輝的外銷電子股,部份已成為外資的提款機。而內需金融的元太金、中信證、中信金、第一金等成為外資最愛,而此波電子股初級市場更 慘,幾乎每一家IPO上市櫃公司都跌破承銷價,包括宏森、達方等都祭出庫藏股自救,而連全球EMS龍頭鴻海集團富士康、建漢都將實施庫藏股,電子股本益比 由15倍跌落10倍,部份電子股成交量只有數百張,甚至跌破100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