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產品壽命、品質保固、區域認證 問題一籮筐揮軍LCD TV 勿操之過急!--20040227電子時報
LCD TV市場無限美好,不過,在大部分消費者未認同使市場規模擴大到足於彌補研發和售後服務成本之前,太急躁衝鋒陷陣的業者仍可能最早陣亡!
大部份消費者使用1台筆記型電腦(NB)的總時間約3年左右,除CPU運算性能或硬碟空間不足等因素被迫更換外,面板的亮度和色澤逐漸失去剛買來的水準,也是不少NB使用者新買NB的主因。
這是NB,只要這3年不要出現系統不穩等問題,因上述理由而換1台新NB是所有使用者可以接受的事;但是,當1台7、8萬元的家用電視,可能只看3~5年便會出現亮度與色澤衰退等問題,將嚴重違反幾十年來,人們買傳統CRT電視可以用好多年的基本思維,這就是LCD TV現在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美國、歐洲針對電視所制定的保固期限分別為5年和7年,日本最為嚴苛,高達9年之久。
30吋或32吋LCD TV需要16支燈管,23吋和26吋款是各需要12支和14支燈管,這些燈管的使用壽命,是現階段已量產LCD TV給客戶的NB製造廠最擔心的問題,因為,不論是戴爾或捷威等客戶,都利用「LCD TV市場將大成長」遠景,不斷壓縮利潤空間,並將燈管未來幾年的維修和服務成本轉嫁給NB製造廠,希望NB製造廠將眼光放在「未來將不斷擴大」的商機,自行吸收這些成本。 < /P>
這些燈管能用3年還是5年,NB製造廠沒有把握,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出貨愈多的業者,2~3年後要扛下的維修成本也就愈高,產品壽命的保固成本問題,其實是顆必然引爆的不定時炸彈。
另一方面,全力投入LCD TV市場的NB業者,也已為不同尺寸、同一尺寸則再依解析度、外觀、體積、有無喇叭或其他功能的不同,衍生極多產品線,在各地繁雜的區域認證問題上,忙的焦頭爛額。
值得思考的是,現在當紅的鎂合金產業,幾年前也出現一窩蜂的情況,當時,許多投入鎂合金的業者所抱持的想法,都是1台NB有4大件機殼,若台灣1年量產1,000萬台NB,便有4,000萬片的鎂合金機殼商機,只要取得其中5%市佔率,便有200萬片的商機,一下子就賺大錢。但是,是誰規定1台NB一定要用4片鎂合金機殼?最後,一堆鎂合金業者陣亡。
現在大部分消費者都還不了解為何要花大錢買LCD TV,若只是為了數位電視撥放內容,在原本的傳統電視加裝STB就行了;或者,為了輻射問題?對部份消費者而言,或許寧可保持距離就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