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理財聖經
住展
理財周刊
數位時代
錢潮周刊
招財進寶
理財新訊
專家開講
財經人物

房市投資
保險理財
理財學院
個人理財









理財周刊



留意代工廠商的低價搶單 注意營建資產的過度膨脹


 反觀台灣廠商深耕自有品牌且行銷於全球,並廣受一般消費者所喜愛的產品極少,絕大多數廠商都是搶代工(OEM),稍為高階的則接ODM單(設計加代工),為了搶單不惜血本,同胞之間砍殺更兇。廠商都是以生產成本為導向,如果成本優勢不再,則只好關廠,然後在大陸、越南等地再設廠,降低成本去搶單。而近幾年,當大陸代工業逐漸崛起,再加上擁有更低廉的成本優勢,於是許多台灣廠商在兩面夾殺之下競爭力漸失,也逐漸面臨到生死存亡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一些在研發技術及品質不如國內知名大廠的二、三線廠商,近半年來,地雷效應紛紛引爆即源於此。許多小廠在超低毛利但卻又要承擔極大的匯兌風險之下,鋌而走險從事和匯率相關的衍生性商品避險,結果愈避風險愈大,最後東窗事發,導致不可收拾,如去年的宇詮及大騰就是最負面的代表。


 而公司即使營運正常,但多數廠商所給予員工的報酬相對先進國家卻明顯偏低,以新加坡為例,其國民平均年所得早已超過2萬美元以上,而其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月薪換算台幣約在40,000元左右,而台灣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則只有約25,000元左右的水準,但新加坡的物價與台灣相比差異有限,這也是台灣內需市場長期不振的原因。


 所以,近年來,台灣房地產業有谷底翻升的跡象,但以台灣房屋自有率已達到80%以上的超高比例來看,如果沒有外來資金的推動需求,則這波房地產的景氣到底能維持多久就頗令人質疑,尤其是在鋼筋及水泥等建材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房價能否順利轉嫁,也是值得令人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投資營建股必須特別留意,而且需要持續追蹤之處。



1 | 2 | 3 | 4



--------------------------------------------------------------------------------

page 4 of 4

上則文章│回理財周刊目錄│下則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