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20040524三度危機菱光站穩CIS封測之王387

林勝泉:我並不擔心競爭
撰文:林宏文、李恆宇
從客戶數與產品線都大幅縮減,到積極設廠擴充產能,菱光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不僅轉虧為盈,最後更拿下彩色感測元件封測市場將近一半的市占率。
踏入位於新店寶橋路的菱光科技辦公室,訪客可以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家忙碌的公司,許多員工進進出出,急著處理客戶的訂單,加上因為員工編制不斷擴增,讓原本已經不大的辦公室顯得更加擁擠,擦身而過時都還得側身以免撞成一團。

菱光去年營收成長三倍,每股稅後純益達五.九元,繳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可是,很少人知道,成立至今六年,菱光卻已經歷了三次生死關頭。看著菱光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來,戴著黑框眼鏡、說話沉穩的東元副董事長兼菱光董事長林勝泉也不免感嘆,「我在東元集團服務二十三年,看過非常多公司,但是像菱光經歷這麼多轉折的,真的很少見。」
第一次危機

研發費時,初期股東退出

菱光成立於一九九八年,最初由幾個法人跟技術團隊共同成立,剛開始是計畫切入感測器IC(積體電路)的研發與設計,不過,由於產品技術難度高,開發時間比預期久,股東因為失去信心而有意放棄,這是菱光經歷的第一次危機。

幸好當時王伯元主導的怡和創投接手股權,加上東元是怡和創投的大股東,當時東元旗下的東友科技主力產品是多功能事務機(MFP),與生產感測器的菱光是上下游關係,因此二○○○年下半年,東元便投資成為菱光最大的股東。

林勝泉是東元集團投資高科技產業的主導者,取得菱光的主導權後,便重新定位菱光的產品線,放棄做上游IC,而是選擇切入下游封裝生產線,並在東元電機董事長黃茂雄的牽線下,引進日本東芝公司的感測器元件封測技術,透過取得東芝的後段生產訂單快速搶占市場。

林勝泉說,菱光跟東芝的合作是屬於長期合作與互相依存的關係,菱光向東芝買IC,東芝則因為不願意把太多資源放在下游模組的封裝測試上,所以便把技術移轉給菱光,讓菱光負責後段封測的生產工作。
第二次危機

良率不順,公司大幅縮編

不過,雖然公司的定位更加清楚,但剛開始並不是太順利,產品開發跟良率一直上不去,導致菱光在○一年九月不得不大幅縮編,一口氣從一五○名員工縮小到只剩四十六名,並且把客戶數目及產品線都大幅縮減。林勝泉回憶,宣布裁員那天正當中秋節前夕,他把剩下的員工召集到大會議室裡,強調東元不會放棄這家公司,而且市場的需求是很明顯的,請員工一定要有信心,會後還發給每位員工一盒月餅。

「當時我就在這個辦公室向員工發誓,一定要在半年裡轉虧為盈,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員工都能體會我的心情,並和我一起努力,」果然,菱光在○二年的四月開始出現盈餘,到年底時不但敉平所有虧損,最後結算還賺了七千萬元。林勝泉得意地說,在與東芝合作過程中,東芝主管都很驚訝,菱光的製程技術跟良率竟然可以比東芝母廠還要好。

然而,就在菱光慶祝營業額從○二年的八億元上升到○三年的三十三億元時,菱光的經營團隊卻發生劇烈變動,前任總經理梁江蔚因為理念不合於○三年九月出走,這個事件對菱光產生很大的傷害,未上市的交易價格也從七十餘元大幅滑落到五十元。
第三次危機

理念不合,經營團隊出走

多次擔任救火隊的林勝泉,講到這段歷史時不願多談,他只淡淡地表示,一家公司從八億成長到三十幾億元,經營策略與格局已大不相同,原來的經營團隊可能在技術和策略行銷方面很強,但面對未來競爭的壓力,必須升級為全方位的經營團隊才行,可能是理念上有所差異,有些人就選擇離開。目前,菱光總經理職務由林勝泉兼任,同時,林勝泉也找來原中美矽晶副總徐秀蘭接掌菱光執行副總。

至於外界傳言,黃茂雄曾主導運作他的兒子黃育仁接手菱光總經理,林勝泉對於這種傳言相當生氣,「黃育仁先生是東友的總經理,與菱光本來就有深度的業務往來,加上他也是菱光的董事,在菱光最困難時多次進來幫忙,但從來沒有說要接手總經理。」林勝泉說,雖然經營團隊在去年第四季大幅異動,但當時業績並沒有下降,今年第一季的業績還比去年成長兩倍,顯然這次的組織改造相當成功。目前,菱光已是全球彩色感測元件封測的第一大廠,占有率達四五%至五○%,產品應用項目則以多功能事務機為主,未來,菱光的目標是切入數位相機的感測元件封測市場,這種產品的特色是少量多樣,需要針對客戶的需求做更多的設計,也因為戰線拉大,菱光積極擴增經營團隊,讓菱光能夠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由於菱光獲利大好,林勝泉坦承目前菱光已面臨客戶的砍價要求,為了讓盈餘繼續成長,擴充產能已成為第一要務,目前除了現有的新店廠跟東筦廠外,菱光今年還要在無錫廠再加設一個廠。另外,在市場成長及技術提升部分,林勝泉認為未來市面上所有單一功能的印表機都會被多功能事務機所取代,全球市場一年有近八千萬台,菱光市占率已近一半,未來成長空間仍然很大,另外目前全球只有菱光可以做到2400 dpi的高階技術,所以菱光並不擔心競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