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今周刊第396期

今周刊第396期
老謝開講

貪婪的代價
電子大亨想想

謝金河,民國48年生,雲林生。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政大東亞研究所。現為《今周刊》發行人、財信傳媒董事長、公視《面對國家》、年代新聞台《數字台灣》、東森ETtoday《老謝看世界》節目主持人。
國際級的科技大廠紛紛發布上半年財報,這其中震驚全球的是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公布第二季獲利達十七.六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九六.六三%,創下四年半來最高單季獲利紀錄,不過就在同時,美林調降英特爾評等,英特爾也預告下半年因為庫存天數升高,必須降價求售,在這個利多與利空相互撞擊之中,英特爾的股價單日暴跌一○.七%,今年以來,英特爾的股價從三十四.六美元跌至二十二.六五美元,跌幅高達三四.五三%。
類似的案例還不僅僅是英特爾這一樁,封測大廠AMKOR上半年獲利表現亮眼,但是下半年獲利可能不如預期,AMKOR股價從二十一.八七美元急挫至五.二五美元,跌幅高達七六%。AMKOR大跌,使今年獲利表現出色的日月光、矽品也被拖累,儘管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不斷對外說明,今年日月光獲利上看百億元,是二○○○年以來最好的一年,但是日月光的股價仍從三十九.八元跌至二十.九元,股價幾乎腰斬。

第三個訊號是美林調降英特爾評等後,花旗美邦及李曼兄弟公司又把目標掃向摩托羅拉,也使摩托羅拉股價單日暴跌超過五%,而摩托羅拉子公司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原訂IPO(首度公開發行)的價格是十九.五美元,也往下調為十三美元,集資的金額也降為十六億美元。美國科技股這一陣子軟弱無力,也連帶影響新股上市行情,不但是摩托羅拉籌資行情不佳,南韓的面板大廠LPG表現也不理想。
風光不再──電子產業面臨六大挑戰


第四個衝擊是半導體設備大廠股價也都暴跌,今年上半年半導體設備商獲利都十分亮眼,不過業績發布股價卻大跌,像是日本東京電子股價從八九二○日圓跌至五一八○日圓,跌幅已達四一.九%,另一家設備廠商愛德萬(ADVANTEST)股價也回跌四成。美國大廠應用材料也從二十五.九四美元跌至十六.六三美元,股價創了今年新低價,跌幅也有三五.九%。

第五項挑戰是南韓兩大電子大廠包括三星及LG,今年獲利都十分搶眼,三星首季獲利達二十七.三億美元,第二季獲利也有二十七億美元,三星電子上半年獲利已超過五十四億美元,今年獲利可達一百億美元以上,三星將成為全球罕見的百億美元獲利的IT(資訊科技)大廠,可是獲利成長數倍,三星的股價卻從六十三.八萬韓元跌至三十九.九萬韓元,三星今年以來股價下跌三七.六%。三星是世界級大廠,也是半導體、手機、面板的領導廠商,股價都如此暴跌不已,台灣的電子股豈能倖免。南韓另一家IT大廠LG電子,股價則從八一七○○韓元,跌至四八一五○韓元,跌幅更高達四一.○六%,LG的子公司LG飛利浦在美國掛牌,本益比只有四.八倍,也重創了台灣面板股的股價。
第六個挑戰是手機大廠諾基亞,面對市占率節節敗退,公司當局揚言將以降價搶占市占率,使得手機市場殺聲震天。不過諾基亞降價求售,也重創了自家股價,二○○○年諾基亞氣勢最旺的時候漲到六十二.五歐元,如今跌至十二.一歐元,最低一度跌至十.五歐元。歐洲通訊巨人正面臨空前考驗。

這是與台灣電子股有關的幾家IT大廠今年以來股價面臨的調整。再看與台灣半導體股息息相關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最高漲到五六○.八八點,如今跌至四一○.四六點,跌幅高達二六.七九%,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主因是科技股的庫存急增,例如英特爾股價大跌是因為第二季庫存總量達到三十二億美元。目前庫存急遽上升的廠商,已經被媒體點名的至少有戴爾電腦(DELL)、德州儀器(TI)及思科(CISCO),這其中最受台灣PC(個人電腦)大廠注目的是戴爾與思科。

到目前為止,戴爾尚未公布第二季(五月至七月)獲利,不過戴爾第一季(二月至四月)庫存較上季成長二九.九七%,看起來第二季庫存上升機率很高,這對幫戴爾代工的廣達、仁寶有不小壓力。另外,思科在二月至四月的第●季財報中已顯示存貨較前一季上升二○%,今年以來,思科的股價表現乏善可陳,市場對思科未來的獲利表現仍抱持疑慮。相對來看,台灣完全依賴思科採購的網通大廠,大家都施不開手腳。

從美國、日本、南韓等國際級的IT大廠股價動輒大跌四成至五成,或三成至四成,專門扮演代工角色的台灣電子類股正遭逢內外夾擊,今年以來電子分類指數從二八八.三五點跌至二○六.七二點,跌幅達二八.四七%,而半導體分類指數從三○八三.六九點跌至二○七六.七點,跌幅高達三二.六六%。今年台股加權指數從七一三五跌至五四三三點,跌幅為二三.八五%,但是電子分類及半導體分類指數跌幅首度超越大盤,這意味了過去十年來的股市當紅炸子雞電子股已風光不再。未來將面臨比傳統產業還要嚴厲的調整,而且,失去成長動力的電子產業本益比將極度向下壓縮,股價也將面臨空前考驗。缺乏自省──員工分紅重創電子股價


不過整個IT產業的大環境已經改變了,電子產業能夠自省的並不多,最近全國輿論拉大分見撻伐,惟一有自省能力的似乎只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期在《今周刊》我們指出員工分紅配股終將攤牌,引起不少熱烈回響,例如《中國時報》以「配股分紅旺季,董監員工吃肉,小股東喝湯」,清楚揭露了這半年來股價不振,全國股民都因為資產縮水而鬱鬱寡歡,可是公司董監事及員工依舊大筆銀子進帳,恣意享受科技新貴稱號及因而帶來的富裕生活。《中國時報》痛批員工分紅配股及高董監酬勞的不當,關係企業《工商時報》也跟進。

接著《蘋果日報》也引述日盛投信的統計資料,指出今年員工分紅配股張數達一九○萬張,市價逾五百億元,電子業員工分紅配股再創三年半來的新高,根據日盛投信統計,二○○○年美國科技股大漲那一年,電子業員工分紅配股張數是九十二.五八萬張,到了○一年科技股大跌,電子業員工分紅配股卻拿走了一九七.五一萬張,創了歷史新紀錄,到了○二年員工分紅配股張數降為一二○.一四萬張,○三年則是一三三.七二萬張,到了今年又達一九○.二六萬張。龐大的員工分紅配股已成為重創電子股股價的元凶之一。

這從電子股的分類指數可以看出端倪,二○○○年加權指數漲到一○三九三點,電子分類指數達五六九點,到了○二年股市反彈至六四八四點,電子分類指數彈升至三三五點,今年指數到達七一三五點,比起六四八四點還高,但是電子分類指數只彈至二八八點,在線形結構出現一峰比一峰低的弱勢調整,員工分紅配股及為了方便員工分紅配股作業的股本膨脹是重創股價的關鍵。

這其中有兩樣事令投資人傷透了心,其一是從華碩大開員工配股,股東配現金的惡例之後,這兩年電子業熱中跟進。今年友訊員工配一萬張股票,但股東被強制配現金,精業員工配股五五三九張,威盛的一萬九千張,已經證期局打了回票。其他員工吃肉,股東連湯都喝不到的公司還有敬鵬、矽茂、虹光、友通、友尚、固緯與力信。
其次是具有資方色彩的董事長也都臉不紅地大把刮走員工分紅,這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科技界教父張忠謀,今年台積電員工分紅總張數達二十七.二六萬張,張忠謀一個人就拿走五三八八張,個人占了員工分紅的二%左右。張忠謀去年領到九十一年度的員工分紅配股三三八四張,今年又領得五三八八張,市價達二‧二九億元。今年除權前張忠謀名下已有十‧二三萬張持股。而歷年員工分紅配股又為張忠謀增加了一萬四千四百張台積電股票,連同這次員工分紅配股,張忠謀今年就有將近二萬張股票的進帳,折合市價已超過八億元,張忠謀當然是員工分紅配股最大的贏家。

另一位大贏家是台積電的副總執行長曾繁城,他在去年領得一八○三張,今年又領走二五五八張,身價一下子暴增一‧○九億元。此外,面板大廠友達今年也慷慨送出八八七九一張股票,市值超過三十九億元,這其中董事長李焜耀也搖身一變成為「員工」,拿走一四○○張股票,總經理陳炫彬也自己「配」了一二○○張。決定員工分紅的老闆,到了決定員工分紅的關鍵時刻,都突然變身員工,不落人後地參與分紅。怪不得外資質疑員工分紅制度不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雖然一度質疑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可是眼前利益肥厚,他也毫不避嫌地年年參與員工分紅配股。這比起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奇美電子的許文龍、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及員工分紅的創始者曹興誠宣布不再支領員工分紅配股,更形成強烈對比。

根據聯合報統計,過去十年我國電子業員工分紅及董監酬勞,董監事與員工每年拿走合計超過一千億元,平均約占該年度稅後純益的三成,有的公司更是將年度純益全部配給員工,每一年電子股除權,員工一毛錢不必花,股東參與除權必須幫員工「埋單」,十幾年下來,形成員工肥滋滋,股東骨瘦如豺的景象。
扭轉異象──遊戲規則有待重新制定
目前這個制度已引來郭台銘注意,郭台銘拿出名下八‧六萬張股票交付信託,準備以孳息作為員工分紅,將來除權不會動用到「股東權益」,不過郭台銘這個大動作似乎並未得到科技大老回響,顯然可見國內科技大老反省能力薄弱。其一是電子業高成長已到了盡頭,代工產業像廣達將NB(筆記型電腦)生產基地全部移轉到松江廠,已看出NB產業極度殺戮現象,但是電子大老仍當成昔日的太平盛世,自己參加分紅,員工大拿股票,不管股東死活,這種遲鈍的應變力,很可能使台灣電子產業陷入萬劫不復的困境。

其次是國際級的科技大廠像英特爾給員工股票選擇權激勵員工,員工有一定的認購價錢,且必須在數年後公司見到績效,股價衝高才有價差可圖,可是台灣的員工分紅領到的是無償配股,員工不必花一毛錢就領到股票,拿到股票立刻殺出,員工沒有成本,股東除了幫員工埋單,還必須遭受籌碼摜壓,再加上股本年年膨脹,小股民除了偶爾賺差價外,長期投資根本無利可圖,正如同凱因斯的名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對投資電子股的股民來說,長期而言,電子股都變低價股,員工分紅制度不改,這個宿命就很難改變,像聯發科技天價是七八三元,如今面臨二○○元保衛戰,大立光電兩個月前是四六九元,如今只剩二○三元,今年除權後,電子股恐怕再也找不到二○○元以上的高價股了。

三是英特爾等大廠配發員工選擇權,三星、LG等有世界一級的半導體、面板、手機產業,他們只分配現金,根本沒有員工分紅配股,可是三星、LG仍有世界一流的競爭力,而台灣的電子產業員工分紅大手筆世界一流,可是回頭想想,我們的全球競爭力在哪裡?員工逐水草而居,為員工分紅而跳槽,年輕學子為員工分紅放棄出國深造,這些後遺症逐漸顯現,可是科技大老們似乎罹患了神經末稍遲鈍症,對一切大環境遽變必須立刻做出的重大調整完全無動於衷,現在郭台銘已經在變了,因為他不這樣變,外資很可能不再買鴻海的股票,我們更期盼今年已領走五三八八張員工分紅的台積電張董事長能出面以身作則,重訂另一套員工分紅的遊戲規則,否則的話,經營者無限貪婪,台灣的IT產業在股價重挫後將大禍臨頭,全國股民最好忘了電子股存在!
呂宗耀投資周記

股論——大思考
股論——大思考

呂宗耀
1953年生,宜蘭人。
1987-1997年任職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負責國內外股票、債券投資一千億台幣部位操作,期間指數平均年報酬率21%,國壽平均年報酬率73%。
1998年應陳田錨前議長邀約轉任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2001與國壽工作夥伴並具證券分析師資格的張献祥,共組投資研究團隊。
2003年邱靜怡接續加入,正式啟動「呂張投資團隊」由八人增至廿三人,呂、張二人專注在策略思考與經驗傳承,邱靜怡貫徹紀律執行,六、七年級成員分具商學、理工背景,均具碩士學歷,老中青三代結合經驗閱歷與最新社會、產業脈動,聚焦第一線走訪資本額卅億以下、業務轉戰全球、CEO為第一代經營者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每週每人以走訪請益四家掛牌公司為內容,工作主軸完全捨去流行、循環之產業公司,全力聚焦在唯「成長性」是問的差異化投資內容,開創出有別於當下台股分析體系的投資風格。
電影《明天過後》詮釋了冰河時期,冰河的形成涵蓋了冰風暴與冰山,它帶出來的冰河思考,在目前低迷的股市氣氛裡,值得討論。輸家與贏家之間,不在頭腦聰明與財富,而是在於你的信心有多少,信心涵蓋了三個要素:一、萬事俱備,二、經驗豐富,三、永不放棄。冰河下的冰風暴與冰山,架構了這樣的邏輯,冰風暴代表了短期trading式(燦爛式的投資;高周轉率;氣盛)的投資,冰山代表了具有長期核心競爭力公司(氣長)的投資。
目前股市現況,九成以上的投資者傷痕累累,我的內心非常地難過,希望大家謹記「永不放棄」的信心內容,利用這一次的挫折,好好地省思冰風暴與冰山的投資法則,你一定能體悟出架構在資本主義的三部曲——貪婪、沉悶、恐懼下的股票市場,沉悶時期內心的無助與難過,是一定要經歷的。在資本主義下成長的每一個人,經歷這個過程才能孕育出萬事俱備、永不放棄的能量。

含淚的眼睛沒有未來,有實力時間自然會給你公道,進入投資這一塊領域,就一定要培育出寬廣的思考及堅忍的耐力,戰場不是只有數字而已,要對決就要有「大思考」,「大思考」要陳述的是投資領域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與論述。我將從公元一五○○年(文藝復興啟蒙點)到今天,將近五○○年的時間,切割成分析的史觀能量。這五○○年間產生了兩個人類文明演進的大循環,能悟透這兩個大循環,或能領先找到產業蛻變的蛛絲馬跡,進入投資標的的對決。

我對五○○年歷史的切割,分為兩段。第一段:從新大陸、新航路的發現到文藝復興的興盛(一五○○年到一六○○年)——歐洲因此興盛——從人類實質物質面開拓,導出了精神面的充分提升,帶出了圓融的文明演進。

義大利人哥倫布(一四五一年到一五○六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於一四九二年發現了新大陸(今天的美國及中南美洲),給當時沒有希望的年代,注入了嶄新的希望及期待之火,人類發展的動力因而再度啟航,這也是目前股市這樣的氣氛裡面,我們最期待的精神再出現。

葡萄牙人麥哲倫(一四八○年到一五二一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的環球航行(一五一九年九月到一五二二年九月),用實際的行動證明地球是一個圓體,延續了哥倫布的冒險、創新、新希望開拓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同樣需要的。新大陸跟新航路的發現,啟動了人類歷史上最蓬勃的精神層面昇華的文藝復興,時間長達一五○年的啟蒙、組架、發酵,到最後帶出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文藝復興的成就拉起當時面臨崩潰的精神危機,翻動所有領域悲觀的內容。在產業發展的史觀觀察上,這屬於創新、冒險的年代,它創造出來的內容,就是現在的術語—— 高毛利,然後文藝復興開始走向尾端,並醞釀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開始從精神滿足,轉向物質文明進化的追求,這在產業發展的史觀上,是屬於競爭、殺戮、商業化的低毛利啟蒙。這是我對於過往五○○年歷史的第一段橫切割。

第二段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七六五年到一九一八年),資本主義搶奪資源、劃分勢力範圍殺戮邏輯的結構內容,美國取代歐洲成為全球霸主。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以紡織及機械為主軸(一七八二年到一八五五年),機器精進大量削減了人工,資源掠奪的能量大放,產業循環的殺戮雛形初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形成的資源掠奪,在歐洲的經濟政治發展產生了不平衡,進而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產生兩大集團,同盟國(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及協約國(以英、法、俄為核心)。在殖民地的爭奪和世界霸權的糾葛下,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由同盟國挑起戰端,到一九一八年結束,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三十五國,十五億人(當時全球人口二十二‧五億)捲入戰爭,耗費一八六三億美元,陣亡八五三萬人,最後以協約國勝利而結束。資本主義所有的貪婪、恐懼內容在此開始呈現,產業循環的殺戮、競爭、走向低毛利也是由此開始啟動,所以這是一段由殺戮所形成的物質進化文明,這是我對過往五○○年歷史的第二段橫切割。

投資史觀的建立,我認為就是在這兩段裡面循環,當今年歐盟由十五國擴展為二十五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擴張到十二兆美元,已經超越了美國十兆美元,再加上歐盟二十五國經由這樣的結盟及歐元體系的發酵,以其多達二十國的文字及不同的生活語言習慣,其實可以從史觀的角度理出清晰的產業發展脈絡,這是產業發展新大陸和新航路的重現,產業發展內容可能重回文藝復興時代的百花齊放、創新再起的年代,如果這樣子的邏輯推演可以成立,那麼十二兆美元的歐洲,就給了台灣太多縫隙發展的機會,台灣將在美式的資本主義低毛利、殺戮的商戰模型中,從歐洲各盟國間縫隙復活。回到產業與投資,就是從成本下降的年代,重新回到創新成長的年代,也就是企業經營的觀察,將由低毛利走向回到高毛利的產業聚焦,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思考轉折,我認為現在數位跟無線傳輸初起,往後發展的主角公司絕對不是現在看得到、數得出來的大公司,歐洲的主導力量,將重回文藝復興霸主時代,誰在歐洲產業投資的比重愈高,它未來的成長力道及毛利的興奮,將會完全不同於現在成本殺戮、毛利不斷下降的內容,這也是我目前在台股作戰最重要的投資思考史觀。
谷月涵看台灣

都是供給過剩惹的禍
都是供給過剩惹的禍

谷月涵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現為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研究部主管,曾任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今年已經過了一半了,各大公司的第二季財報也陸續出爐。英特爾(Intel)上周公布財報,獲利情況還不差,但是股價卻以下跌回應。再早一個禮拜,入口網站龍頭雅虎(Yahoo!)也面臨相同命運,明明過去一季的營運繳出好成績,但是市場硬是不領情。
股市投資的確不容易,造成雅虎和英特爾,以及未來更多科技大廠財報佳、股價差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儘管獲利不錯,但是仍未達到原先預估的水準。此外,從技術面看,在財報公布前,看好的人太多了,以致多頭「供給過剩」(oversupply);有過剩就會有調整,所以當多頭一調整持股策略,股價便受到衝擊。

不過整個市場的需求仍在成長,正如整體經濟也站在成長的軌道上,因此股價下跌的問題不在需求不足,而在供給過剩。今年第一季美國上市公司財報達到券商預期的比率,比去年同期高出甚多,所以第二季財報達成預估目標的情況應該也不錯才對。但是營運繳出好成績,仍不足以推升股價持續上揚。

眼前市場的隱憂在於油價與利率的不確定性。油價居高不下固然造成短期嚴重影響,但是油價不可能永遠都在高檔;利率走升也不值得特別擔心,因為經濟確實成長Fed(美國聯準會)才敢升息。同時高油價也意味著市場有一定的需求,而這股需求則來自於成長的經濟,才能支撐較高的油價。所以上述兩項因素都不成為股價下跌的藉口,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面臨全球股市本益比向下調整的趨勢。

本益比與未來成長和利率高低有關。股票盈餘成長快,市場可以接受較高的本益比。若以二十元買進EPS(每股稅後純益)一元的股票,本益比即為二十倍,如果每年獲利能以一成的速度成長,那麼明年的本益比則降至十八.一八倍,到了後年則只有十六.五三倍。

而利率高低則與時間成本有關,因投資人會在每年固定的利息收入,與未來盈餘成長之間作選擇;利息愈高(即較高的利率),對未來盈餘的要求也高,所以目前股價也有較高的折價。以最簡單的觀念,本益比就是利率的倒數,五%的利率,相對於本益比為二十倍;但當利率升至六%,合理本益比則降為十六.六六倍。同時利率上升,直接影響到融資交易者的資金成本,也會增加融資賣壓。
台灣廠商這些年積極投資中國,因為中國的土地便宜,工資也低廉,所以在中國的投資動輒都是台灣的兩倍、四倍,甚至以十倍計。除了設廠便宜外,廠商為了爭取客戶的訂單,也必須以規模取勝。產能大幅擴充造成部分矛盾現象,就是不論個人電腦、手機、半導體晶片等資訊產品,需求仍持續成長,但是實際營運數字一經公布,股價卻反向下跌,因為供給的成長更為驚人。

供給過剩不光是庫存增加而已,為了維持產能運轉,仍舊要進料生產,產能增加,原物料需求也增加,價格便一路被哄抬而上;包括油價、鋼價、銅箔基板等都如此。可是成品價格則因同業競相擴產而受到壓抑。

我們看到最奇特的景象是,廠商接到客戶的訂單愈多,經營得愈辛苦;不但原料採購成本上升,連應收帳款也增加不少,營運資金成本提高,毛利率愈殺愈低。從這點來看,利率上揚也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

儘管一九七八年中國便開始改革開放,但是外資真正大舉投資中國的時間,不過是最近五年的事。投資中國的企業愈多,投資的效率也愈高,供應商及客戶都向中國報到,經濟便出現加速成長。

就像股市一樣,當股價開始動了,便有更多人買進,結果股價就更高,直到崩盤為止。在中國投資的效率顯現後,更多企業願意投資中國,於是效率就更高,直到投資過度,效率開始遞減,屆時便會出現投資愈多效率愈差的情形。即使中國經濟不像股市可能會出現崩盤,但是更麻煩的是,將形成長期走跌的趨勢。

去年中國吸收的外來直接投資超過五百億美元,過去印尼也見過這等陣仗,但是印尼的平均國民所得極低,經濟規模不大,只有土地便宜、工資低廉的誘因。當瞬間的巨額投資遠超過經濟規模的胃納量,市場一下子就撐住了,於是印尼經濟就此不曾再起來過。

中國的規模當然比印尼大得多,但再大還是有極限,一旦到了上限,成長減緩,甚至衰退的狀況肯定會來,直到過度投資消化到一定程度,調整才會結束。中國熱一度吸納台灣的經濟動能,壓低了台商的毛利,不過物極必反,這個趨勢會減緩;其次,我們要思考能不能利用這個機會,脫離過去的商業模式或產業結構,利用中國崛起的機會致力產業升級,藉此打造自己的通路或品牌,或是介入上游、服務及智慧密集的領域。

台灣之前面對中國熱的壓力,未來更要注意「中國寒」的壓力。不過中國寒有其好處,像資金及工作機會外移的速度都將減緩,而且大家正好趁此時機省思一下,這麼一窩蜂地投資中國,到底得到多少好處?投入的大筆資金是否轉換成更有價值的資產?原先賺的辛苦代工錢,是否能轉而賺智慧財、專利財或通路財?

多數時候,我們不得不跟著流行走,雖然事後通常會後悔;但當時不跟流行,肯定會更遺憾。只有在流行退燒後,我們才會知道,當初的決定是聰明還是愚蠢。在中國的經濟成長走緩之際,企業被迫再投資中國的壓力也減輕不少,此刻正是檢視如何提高在中國資產的效率及價值。而過去幾年廠商投資台灣的比率很低,但是趨勢已在扭轉,未來企業投資台灣的比重將會慢慢回升,值得我們提早因應。
名師講堂

醞釀情勢推動政策
醞釀情勢推動政策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教育系、科管所兼任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代表著作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等書......
好的政策要有好的執行措施才能成功推動,而執行的成效則與事前的溝通、宣導,及相關配套是否完備有莫大的關係。最近看到政府一些良法美意的措施,只因配套不完備,溝通不確實,而影響到推動的成效,至為可惜。在此我提出聯電推動晶圓廠四班二輪制的實際經驗,供作大家在推動新制度時的參考。
早期晶圓廠也是採取白日班、小夜班、大夜班三班三輪的傳統排班模式,每班每日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六天,共計四十八小時,生意好時,星期日得加班,加班時三班都得輪,旺季時常常連著兩、三周加班,員工及主管都感心力交瘁,造成生產效率低落、良率下降、生產線頻頻出錯、品質不良的現象。於是聯電開創了四班二輪制來克服此一問題。

所謂四班二輪就是有四班人員,每天兩輪,Day 1、2由日A、夜A兩班各輪十二小時,日B、夜B兩班放假,Day 3、4由日B、夜B兩班各輪十二小時,日A、夜A兩班放假。公司不分周末及國定假日,一年三六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生產。

這是一個對公司、客戶及員工三贏的制度:對公司而言,相同的設備產量可提高一五%,另外,由於每天的交班次數由三次降為兩次,也減少了因交班產生的失誤及產量損失;對客戶而言,公司可加快一五%到二○%的交貨速度,及較有競爭力的價格;對員工而言,每周工時降為四十二小時,每工作兩天就可休息兩天,有更多時間可自我安排,此外,以往大夜班同仁白天用來睡眠,幾乎是不見天日,新制度可以每兩天有一個白天作戶外活動,接近陽光及大自然。

這個新制度的優點很多,大部分主管認為應即刻全面實施,但考量員工可能會有潛在對立心態,所以特別慎重,只先在人數最少的測試部門試行。結果一實施馬上獲得該部門全體員工的支持,其他部門員工也非常羨慕,頻頻要求比照辦理,公司於是召開員工會議,通過公司全面性、長期地實施新制度,且決議將來不再改回三班制。此制效果非常好,大幅提升公司業績,改善員工生活品質,不但國內同業紛紛跟進,也很快地變成全世界晶圓廠共同採用的標準。

最近我參與員工認股權課稅措施的溝通協調,本以為官員是來溝通聽意見的,卻發現有關單位是以溝通之名行宣導之實,不見得是來聽業界心聲。
有時我們看到執政者責怪在野黨非理性反對,造成良好政策不能推動,這樣的說詞並不是很負責任。政府推動大小制度前,應先廣納眾議,把配套措施做好,這次課稅新制不但沒有完整的配套,且由於溝通不當,到目前為止,業界還弄不清楚財政部到底是已定案在進行宣導,還是尚在溝通諮議。業界期盼行政院能慎重考量,早日確定政策,業界得以配合做好後續工作。
(林宏文整理)
名師講堂

用梵谷名畫行銷信用卡的操盤手
荷銀曾淑芬辦音樂會賣基金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教育系、科管所兼任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代表著作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等書......
撰文:陳芝艷
五月一號接任荷銀投信總經理的曾淑芬,雖然從未接觸過資產管理業務,卻在荷銀投信面臨人員大量異動之際,轉換跑道,從銀行跨進投信業,迎接新挑戰。
微黃的燈光、書桌對面牆上掛著梵谷充滿生氣的畫作「原野」,櫃子、陶磁品擺設照舊,五月一號接任荷銀投信總經理的曾淑芬,並未把總經理辦公室布置做太大的改變,但在內部管理上,曾淑芬不諱言:「剛接公司,確實覺得這裡需要加強的工作就是管理。」

在重視風險管理的外商銀行待了十六年,包括十年以上副總經理及資深副總經理職務歷練,從信用卡、後檯接單到放款業務全部精通,曾淑芬雖然從未接觸過資產管理業務,卻在荷銀投信面臨人員大量異動之際,轉換跑道,從銀行跨進投信業,迎接新挑戰。
安人心:花時間努力溝通

荷銀投信前任投資長林群去年底第四季跳槽光寶集團出任財務長,元老級基金經理人高子敬也離職。緊接著,企畫部門資深人員大量流失,一下子走了七、八位,今年初,業務主管苟嘉瑜離職,加上研究團隊重要幹部蔡萬達走人,接下來,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幾乎半數換人。
在人事浮動的氣氛中,曾淑芬五月接替前任總經理章嘉玉掌理荷銀投信,報到第二周就到證期局拜碼頭,要讓官署對荷銀投信印象改觀。

雖然完全沒有投信資歷,但曾淑芬對自己的跨業充滿自信,因為共同基金銷售、信託、貴賓理財銀行服務、銀行保險這些業者在銀行早有接觸,儘管在投信業認識的人不多,不過,她認為這樣反而好,因為「不會聽到一些有的沒的,可以回歸基本面好好做事。」

上任兩個多月,曾淑芬發現,與銀行相較,投信業在很多作業程序上「很有彈性」。儘管公司人數只有一百四十多人,比以前的八、九百人少很多,但是,為了溝通「別人做,我們不一定要跟」、「我們應按自己力量去找出該做事情的優先順序」等觀念,這位銀行來的投信總經理花了大量時間與員工溝通願景,分析投信業面對的新環境。

順著這些想法,荷銀投信現在做事情都被要求要遵循集團策略,基金經理人選股操作都以電腦設定的模式挑股票、設定停損、停利點。雖然同業很多人強調要「因地制宜,曾淑芬卻認為,既然是隸屬在外商的品牌下,就應該要遵循集團規範,否則品牌將失去意義。
訂目標:三年擠進前五大


記得敦化北路、南京東路交叉口國票大樓牆面梵谷的(豐收),與仁愛圓環前財神酒店外圍的(隆河下的星空)嗎?首創以名畫替信用卡行銷,並租用市區精華地段大樓打廣告,這一切幕後的創意操盤人正是曾淑芬,當時荷銀租用國票大樓牆面一年收費才五十萬元,現在卻暴漲十倍,一年要價五百萬元,曾淑芬可以說是炒熱辦公大樓牆面廣告行情的最大推手。

五月到荷銀投信報到,曾淑芬現在也開始為基金銷售提出創意點子。例如七月底即將開募的平衡基金,曾淑芬就打算對VIP客戶採「因地制宜」行銷策略,請來由多位留美音樂博士組成的室內樂團,七月底要在六福皇宮辦小型音樂會,吸引客戶上門,中部和南部則準備用電影欣賞或餐會的方式,拉近與客戶的關係。

上任不久就遇到債券基金贖回風暴,上周二曾淑芬即採取行動對銀行、法人緊急說明情況,並要求旗下各檔基金要有足夠的流動性,即使「荷銀鴻揚基金」剛好在上周獲中華信評調升評等,「荷銀債券基金」與「荷銀精選債券基金」評等獲確認,也因為曾淑芬認為這次事件不光是單一投信的問題,而是市場整體信心不足,選擇低調以對,「信心問題如果過度行銷會有反效果,所以我要求業務員不要妄動,絕不能做攻擊式行銷,自己好就不用說別人不好。」

金管會近期提出每檔債券基金都要建立評等機制,在曾淑芬的想法裡,投資本來就要盡量縮小風險,何況信評制度在國外行之有年,聯合投信事件對國內的基金發展等於是短空長多。
至於六月底荷銀投信的債券基金遭贖回一一二億元,曾淑芬指是因為法人作帳,被贖回的金額和之前幾次季底比較並沒有太大,目前荷銀投信資產規模約一二○○億元,七月底將募集一檔股三債七、上限一百億元的國內平衡型基金,投資組合內也會有公司債、可轉債標的。
晚上七點下班,這位過去十六年都在銀行圈打滾的女總經理,從不與同業應酬,上周市場債券基金發生擠兌,有同業打算聯手向主管機關喊救命!趁機搞些遊說動作,這些活動曾淑芬統統沒參加。

對荷蘭情有獨鍾的曾淑芬,除了以荷蘭國寶畫家梵谷的畫作,讓荷銀信用卡一炮而紅外,在台北歐洲商務協會(ECCT)擔任執行長的夫婿紀維德也是荷蘭人,到了本土味較濃的投信業,她也認為要有品牌的堅持,如果有一天集團的準則和本地市場的做法抵觸,「我還是會以global(全球)的bible(守則)為主!」替自己訂下要在三年內衝上投信資產規模前五大的目標,這位行銷高手縱橫職場一貫的哲學是「能學習就有快樂,有貢獻快樂更多。」小檔案
曾淑芬小檔案

出生:1963年
現職:荷蘭銀行投信總經理
學歷:淡江大學法文系
經歷:美國運通銀行經理
花旗銀行行銷企畫處副總裁
荷蘭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經理
家庭:已婚,育有1女1男
理財:股票,但因職業關係現在只能放著不動,工作後2、3年開始單筆扣款基金
封面故事

拍賣科技男/超過四成無固定交往對象

科技男最愛 老師與金融女

撰文:林祝菁
攝影:劉咸昌
繪圖者:Kuan

科技男擇偶到底有什麼樣的條件?根據SIP單身俱樂部的最新調查顯示,竹科的黃金單身漢最喜歡三種類型的女人,其特色是二十五至三十歲、身高一六○至一六五公分,職業最好是老師或從事金融行業的女性。
家上市公司的小主管、一年一百五十萬元的年薪,一輛LEXU 3000休旅車,一棟四十六坪位於市區的公寓房子,一堆股票,一堆存款及自己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心愛的人陪你一起享受這一切,那麼所有努力都將是毫無價值的……」這段話,在網路上流傳已久,這段話,讓工作許久的你,是否也感到心有戚戚焉?

一位出色的科技新貴,居然沒有親密愛人可以分享,他的生活如此地枯燥疲乏。任誰都渴望愛情,但,真愛的來臨不是等待,不是發表文章,更需要勇氣……

根據《今周刊》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的科技人生活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多的科技男沒有固定交往對象,而且高達七成五的人獨處時常感到寂寞。也許人懂得跟寂寞相處是件好事,在獨處時可以清楚看到自己,但是,沒有伴侶的孤單,那份寂寞就太孤絕了點。

在台達電任職RD(研發)的工程師曹裕后,真可謂是位求真愛的勇士,他很早就意識到,科技工程師認識女孩的管道較少,如果只在公司等待女朋友從天而降,那是難上加難,因此他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相親、聯誼或朋友介紹,加起來不下五十次。為了找到理想的伴,還曾上過曾紅極一時的《非常男女》綜藝節目。
擇女友/二十五到三十歲受歡迎


提起當時上《非常男女》,第一次面對鏡頭,曹裕后心裡其實非常地緊張,不過現場來了許多親友團加油助陣,心情較為平和,而且那次很幸運地速配成功。但是事後,女方家住高雄,他住台北,很難維繫感情,加上對方年紀輕,參加《非常男女》可能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而已,這段情終究仍是不了了之。

五十次,不算少,且幾乎每次都沒成功過,想必曹裕后必然很挑,不過,他卻很風趣地說:「不會啦,我的擇偶條件就跟一般男人一樣,要漂亮、有氣質、個性不要跟我差太多、職業不要太奇怪,大我一、兩歲,小幾歲都無所謂,這樣很挑嗎?」他似乎認為這是普通標準而已。
科技男擇偶到底有什麼的條件?根據SIP單身俱樂部的最新調查顯示,竹科黃金單身漢最喜歡三種特質的女人,其特色是二十五至三十歲、身高一六○至一六五公分,職業最好是老師或從事金融行業的女性。

SIP分析,不論是六年級、五年級或四年級的男士都最愛二十五到三十歲的女性,即使男士年齡增長,但是擇偶希望年齡層卻變化不大。其次是三十到三十五歲女性,因為單身女性人生閱歷有加分作用。

而就職業別來看,工作穩定、作息規律、收入不錯,而且休假多的女老師最受男生青睞。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公務人員也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對象,今年據SIP的調查,除了女老師外,第二受歡迎的類型已不再是公務人員,而是善理財有數字觀念,甚至擁有國際經驗的金融人員。

求愛勇士曹裕后說,以前在追女友時,的確會感到時間不夠,但每天下班還是會抽空打電話,星期六、日也一定去陪她,不會因為太累了而懶得動。正因如此,曹裕后終於在第五十次的朋友介紹下,找到真愛,目前育有一子。
交女友/科技人身分無加分作用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像曹裕后那樣認真,很多科技男想找,卻是一籌莫展,苦無方法。力晶半導體董政銘即表示,「科技人」這個身分對感情沒有加分作用呀!畢竟公司有賺錢跟不賺錢的,也不是說每個人都是「科技新貴」。

從清大動機所畢業至今,董政銘只交往過一個女孩子,說他木訥,也不算是,因為他交女友的招數還滿高段的。記得前年三三一大地震時,董政銘當時正在新竹逛街,搖晃時躲在一根大柱子旁,正好前女友也在旁邊,董政銘還當場跟這女孩要了電話號碼,成了日後的女友。

但兩人交往才一年多就告吹了,董政銘認為,可能與女方媽媽有關,因為她玩股票,覺得力晶的股票好像不怎麼穩定。這理由也只是揣測,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與董政銘的工作時間太長,思考太理性所致。記得前年尾牙時,董政銘帶著前女友參加,居然幸運地抽了個大獎,獨得五萬多元的獎金,他們倆興高采烈地來到銀樓想買個對戒,正在女友高興地挑選時,董政銘潑了她一盆冷水。他心想,反正訂婚、結婚都會買戒指,這時買幹什麼?當下就牽女友走出銀樓,氣得女友不想跟他講話。

還有一次,前女友要上台彈古箏,交代他來看表演時,要先吃完飯後再來,儀容要整齊,沒想到,董政銘蓄個大鬍子,留長髮,到現場還跟著工作人員一起吃便當,女友氣到說不出話來。董政銘也覺得很無辜,他說,我有點娃娃臉,故意留鬍子,希望看起來成熟穩重一點呀!便當也是現場工作人員的好意,總不能拒絕吧!

雖然董政銘覺得自己沒錯,但卻也因為自己的行為,令這一段感情隨風而逝,「我想,我真是太理性思考,太不浪漫了。」董政銘有點自責地說。

說他理性,在分手後,董政銘的表現卻有點不切實際的浪漫,他每天發e-mail給前女友,看到不錯的節目還燒VCD給她,這樣的行徑整整兩個月,每次的好意都石沉大海。據說,還一度去找前女友的媽媽聊天,因為她家養的那隻約克夏犬對董政銘很好,這位老兄大為感動,回去後還寄禮券給她媽媽,希望能買一些好吃的狗食給那隻約克夏吃。說起來,還真是痴情漢。
最討厭/話太多和愛提舊情的女人


恢復單身的他,從上一次的戀情學到些許教訓,他認為,千萬不要跟女生計較一些小東西,偶爾還得買小禮物送她,不能永遠都以工作當藉口,或是以朋友為重,如果真想在一起,就要死纏爛打。

「你知道嗎?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我從來沒有過過。」說話相當坦白的董政銘,真的很希望找一個伴,其實現實生活裡,也一直都有親朋好友、公司同事在幫他尋找,尤其是最近一年,起碼有超過十位女性,直接或間接地介紹給他,但幾乎都失敗。不過,隨著掛念的程度減弱,已快三十四歲的他,不希望一年後還孤單一人,他說:「我周遭的同學大都已經結婚了,有時我會嫉妒別人有了女友,心裡多少有點不平衡。」董政銘決定要積極尋找,條件是:身材不要太壯,個性要活潑,年齡最好在六十四年次以後,家住中部以北的地區,畢竟「距離」會拉開彼此間的感情。看來,董政銘雖然還在為舊愛療傷,但擇偶還是相當理性的。

SIP總監盧瑞琪也表示,男生是屬於較為理性的動物,尤其是科技男,他們學理工較重邏輯,平常也許不擅與女生交談,但要是談到他感興趣的議題時,他們就會滔滔不絕,好比曾有一位男生到SIP來參加一對一的聯誼,居然可以對著女方談怎麼使用燒錄DVD,整整一個小時,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替他捏了把冷汗,女方也一定會覺得無趣,覺得一點都不浪漫。

盧瑞琪建議,其實很多科技男也並非都被工作占據所有的時間,他們也有自己的休閒生活,像是在SIP的會員裡,就有很多人玩重型機車、玩風帆船或是溯溪等運動,而他們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也會以認真的態度去作研究,因此只要聊到他們喜歡的話題時,會講解得很深入。女生不妨可以跟他們多溝通,雙方才能找到不錯的交集點。

其實,科技男的個性有時就像所學的「理工」一樣,一板一眼,有時這樣憨直的個性在女孩眼中是不吃香不討好的,也許是聯誼太多次,曹裕后歸納出,聯誼中最不被男生喜歡的型,就是「多話」,要不就是喜歡談「過去舊情」的女士,這兩種類型,通常都被視為拒絕往來戶。(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圖檔說明
科技男擇偶到底有什麼樣的條件?根據SIP單身俱樂部的最新調查顯示,竹科的黃金單身漢最喜歡三種類型的女人,其特色是三十五歲至三十歲、身高一六○至一六五公分,職最好是老師或從事金融行業的女性。
封面故事

台灣首度科技人全方位大調查

科技熟男大搜祕

撰文:林祝菁
攝影:劉咸昌
繪圖者:Kuan

台灣科技業約30萬人,去年總產值逾4兆台幣,許多女性喜歡挑選科技人作為託付終身的對象,只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高、專業度高,尤其多金。實際上,在本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網路調查中,卻發現與外界認知完全相反的科技男,苦悶、無趣、缺氧、憂心前途,這群外人眼中的「科技新貴」自認為一點也不尊貴…
七月的烈陽,彷彿是會咬人的,清早八點不到,刺焰焰的太陽,曬得每個人都快溶化,地氣往上竄,整個空氣都是熱烘烘的,矇矇的,讓人睜不開眼,此時,竹科擁進上萬的大小車輛,車聲,喇叭聲,人聲交錯,這又是十萬竹科人一天的開始。

在竹科已工作三年多的許先生,一如往常地準時八點半進辦公室打卡,換上無塵衣,進入無塵室工作,碰到人打招呼時表情不多,因為只露兩隻眼睛,大家彼此在裡面點頭問好,隨即他就著手監督作業員的工作進度,兩個多小時裡,聊聊八卦,說說股票,然後離開無塵室,除非製程出現問題,否則他可以不必再進無塵室。回到座位,就是處理一些瑣碎的行政工作。

一直到晚上八點半,許先生依舊待在公司,深怕製程出問題,拖到九點,換班的人全部就定位後,此時他才開車回家,雖然已是九點,園區內卻還有很多人挑燈夜戰,此刻心想,管他的,回家休息吧!只是手機絕不能關,如果有程式出問題,得隨時趕到公司解決。

雖然僅被call回一次,那次是半夜一點多,但為了那「萬一」,許先生必須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我是清大研究所畢業,每天卻像個傳統業的監工,監督那些作業員,一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薪水卻只有五、六萬元,這個高科技公司用最先進的機台,用最高學歷的人,做的事情卻是如此地簡單……我很憂鬱未來的前途。」許先生說。
工作負荷大/三成四對工作不再有感覺


其實,像許先生這樣高學歷,卻僅當個監工的工程師,在竹科裡為數不少,他們憂慮前途,卻又跳不開這個圈子,這一票人常常心想,反正我就把這十年賣給公司,拿到一筆優渥的退休金就走人,但是,產業變化萬千,那種動不動就拿到幾十張股票的年代已經過去,「科技新貴」在他們眼中竟成了諷刺的代名詞。
根據《今周刊》與104針對科技人的全方位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科技人並不認為自己是科技新貴,只是單純地認為自己在科技業上班,甚至只是一個高科技的勞工罷了。許先生更苦笑地說:「我只是白領工人!」

這一群外界視為多金、多股票的「科技熟男」,在這幾年,同業競爭激烈,營收縮水,配股也跟著縮水的情形下,到底生活、感情、及工作的滿意度如何?他們還是台灣女樂嫁的科技男嗎?

根據統計,有超過五成以上的科技男,每周上班時數逾五十小時,甚至一成以上超過六十小時;而放假還滿腦子想著工作的科技男,也超過七成;僅有三成的人,滿意現在的工作,而三成四的人已到了對工作「沒有特殊感覺」的疲乏狀態。
感情缺活力/五成二不曾也不想一夜情


科技男目前覺得最重要的前三件事,包括了健康、金錢及家庭,至於工作及感情,則擺在後兩位,也許是工作時數太長,沒時間交女朋友,居然也有高達四成二的科技男,沒有固定交往對象,五成一九不曾有過「一夜情,也不想嘗試。」

清大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李丁讚看了問卷調查結果後,相當憂心地指出,這群高科技熟男,可以說是台灣最會念書的一群,也可能是最會賺錢的一個族群,然而在「情緒」、「生活」上,似乎欠缺活力,沒有養分,就像是生命「缺氧」的一個族群。

李丁讚特別指出,從問卷結果,明顯看到「對工作滿意度」的項目裡,高達三成五的科技人選擇沒有特殊感覺,這是相當嚴重的,表示他們沒有情緒,是人就該有情緒才對,沒感覺就像行屍走肉,而且在「有無一夜情經驗」選項中,又有高達五成一的科技男,選擇「無,也不想嘗試」。這實在是不健康的心理,如果是個生活充滿氧氣,有活力的人,就算沒有一夜情,也該有「想」要一夜情的衝動,或慾望,就算只是想想,都比完全不想來的健康許多。
寂寞是種情緒上的需要,感覺到寂寞還算是有救的人,但如果不覺得寂寞的人,那他的人生就太茫然了。李丁讚痛心地指出,這群人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二至十六小時,埋首工作,卻忘了如何與人相處,不曉得如何當一個人,他們太沉悶,生命太不豐富。「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教育系統的錯,我們的教育教大家會念書,會考試,卻幾乎沒有教育他們一個人應有的社會關懷,或對政治的憤怒。」

「未接觸到文學藝術,及人文教育,就會養成是一批很『乾燥』的人格特質。」說到此,李丁讚已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憂心及憤怒,他說,他們是教育底下的犧牲者,一群不關懷社會的人,怎麼會有「偉大」的胸懷。

黃明輝,這位在科技業工作已有九年多的工程師,曾是交通大學的高材生,也曾是同學眼裡愛說笑話哄女生的他,九年的科技工作磨鍊,讓他看起憔悴不少,他坦承,已婚的自己,現在最注重的事情是工作,感情已漸漸淡化下來。
自認非新貴/近三成不滿意收入想轉職


由於台灣電子業面臨大陸的威脅,生存空間遭到擠壓,以他在近四十歲的年齡,真的很憂心未來沒有工作,「以前我是個很樂觀的人,但現在都覺得自己快憂鬱起來了。」黃明輝說,科技人有些特點,他們不擅言辭、實事求是、不權謀營私、問題一定解到很清楚、對於專業的好奇心特強、永遠一副學生樣,襯衫、休閒褲,給人感覺就是不修邊幅。不過,他們有超強的耐力。

黃明輝就曾為了一個案子,工作了三天三夜,只在公司睡了兩個多小時,那種拚勁,是所有科技男爭的一口氣,就是要把程式解出來。不過,現在有家室有小孩,絕不再那麼拚了,「說實在的,園區薪水沒有比外面好,很多公司也沒配股,我只是踏實的工作,不覺得是新貴。」而且加上同儕間的互相比較,有時真的無法負荷太大的經濟壓力。翻閱薪資結構,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企業給新鮮人起薪的標準,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工程研發、系統軟體、硬體通訊,大學學歷約從三萬元起薪,研究所則再加個三至四千元;單從這點,科技人才的薪資的確要比一般從業人員來的多,加上高科技公司大都是一年十四個月的月薪,還有年終獎金及員工分紅制度等,照理說,科技人才應該符合外界所認為的「新貴」。

「才沒有,有的公司賺錢,有的不賺錢,不能把科技人都當成新貴。就像單身就一定是貴族嗎?不見得吧!」一位在台積電工作四年多的陳姓工程師就表示,他在二○○○年進入台積電,到二○○三年,總共只拿到三、五張的配股,比起以前在九七年時,有位學長第一年在台積電就拿到十七張的情形,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據調查,有四七‧五%的科技人,對收入只感到「普通」,還有二九‧八%的人回答對收入「不滿意」,認為滿意的人,也只有一三‧二%,可見得科技人本身與外界對他們收入的看法,是有落差的。

朋泰科技零件工程部工程師劉炫松說,工程師埋首工作,時間起碼十二個小時,甚至十六個小時,由於自己漸從RD(研發)角色轉換到外界去,接觸的人較多,也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就我所知,約有二至三成的工程師很想換工作,但又不知道如何跳開這個圈子。

台積電人力資源處員工服務部經理劉益宏表示,科技人工作壓力大,節奏感快,花的時間太長,因此無法好好經營家庭,生活品質相對降低,不過,人生本來就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有些事情就得花時間去調整,這不僅是科技人所要面對的,也是人之常情。
感性人來瘋/會突然花大錢單獨去旅行


劉益宏認為,科技男是「多才多藝」的一群,很多人除了工作外,其興趣也是非常地深入研究,一旦有興趣絕對研究到很透徹,好比有人喜歡花草,一般人可能就是種種花,聞聞花香即可,科技人會研究,好像他成了植物專家。因此,會讓人覺得他很厲害,但也覺得他們太緊張、太嚴肅了。當然,劉益宏也說,在薪資結構上,科技人才的確還不錯,但如果與工作的緊張度、及時間長度一起加進來考量的話,實在稱不上科技新貴。

許多科技人在接受訪談時,常會無奈地說:「我好想換工作喲!」當問到他們,「你換工作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他們幾乎答案一致:「希望找一個可以準時在六點或七點下班工作,不想那麼勞累了。」

但,這個看似小小的心願,果真能讓科技男放下這分工作,這分薪水,轉換跑道嗎?當過中華大學資工系講師,也曾是工程人員出身,現任敦陽科技資訊安全事業處協理的葉肩宇表示,就他所教的學生裡,常有人會有「反正我到聯發科工作,待個五年就可以賺一千萬元,也不錯呀!」的觀念,換句話說,他們都沒有久待的意思,賺一票就走人,雖然工作不快樂,卻捨不得走。

這些人做到三十五或四十歲就退休,會赫然發現,原來自己沒有生活能力,平常都只是工作。從那一刻起才開始學習要如何過活,如何與人相處。外人常會用很狐疑的眼光想:他們年紀那麼大,怎麼想法如此幼稚……

葉肩宇說,我也很希望我的學生有IQ也有EQ,但實在很難,尤其RD人才似乎更難。由於壓力大,這群人常不太注意自己的衣著,一進辦公室就換上拖鞋,永遠一副「輕鬆」打扮,常常有人起身,想不出程式,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口中還不停地喃喃自語,抓頭、歎氣,完全不在乎旁人,感覺好像在杜鵑窩,他們常弄到很晚,甚至天亮才回家。

這一票科技熟男,是很典型的矛盾男,他們非常注重養生,會提醒你什麼可吃,什麼少吃,但自己又常常忙到忘了吃,他們會開快車解壓,或是出去玩,玩起來瘋狂的程度是你無法想像的地步,把情緒、壓力發洩至淋漓盡致,但很奇特的是,他們就是走不入人群。

說他們理性,又常會來個感性之旅。自己一個人跑去希臘、西藏……,說要:「思考人生的下一步。」葉肩宇說,由於這些人平常沒時間花錢,多少有點積蓄,可以用錢去堆積浪漫,有時會花大筆錢安排節目去討女孩子歡心,女生常常大為感動,但相處後,可能又會大大失望。身體欠調養/有人坐十二小時站不起來


其實,這群科技熟男做起事情來是相當執著可愛的,雖然不滿意工作時間太長,但卻想在那一堆混亂的程式中找到成就感,他們可以不眠不休,葉肩宇也曾在當RD時,有一天連坐在電腦前整整十二個小時,中間只起身一次吃飯半小時,結果一隻腳居然無法動彈,痛得站不起來,檢查結果是椎間盤突出。從此,葉肩宇再也不敢一坐十二小時了。

科技人由於長期枯坐電腦前面,常會出現肩、頸酸痛、偏頭痛及耳鳴的症狀,也因此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注意保養身體。不過,有很多科技男因為個性問題,似乎永遠都到不了管理職,又怕新進的人趕上他,在雙重壓力下,即使想好好調養身體,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表示,今日科技人的心境,跟二○○○年到二○○二年景氣最糟的年代並無改變,當時他們的命運被描繪成「四低一高」,所謂四低指的是因景氣低迷,造成科技人收入變低,收入變低後,連鎖效應地讓生活滿意度也降低,對從事科技產業的熱情度及信心度同時都變低,這四低最終匯集成唯一的一高就是轉職率高。換句話說,大家都試圖在尋找苦悶的出口。

楊基寬認為,雖然兩年後的今天,景氣逐漸好轉,但大陸科技產業能力提升,廠商功力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這個苦悶的出口卻愈變愈緊,難怪有高達五成九的科技人困擾「金錢不夠多」,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讓他們遠走高飛。

師大心理學教授王麗文則表示,所有的數字都可以正面解讀,也可以是負面,像是調查結果顯示,有高科技人才對於一夜情的看法,僅有五‧九%的人拒答,這是個好現象,表示大家對於這樣的議題不會排斥。而有七成以上的人,獨處時會感到寂寞,這也是正常,寂寞是件好事,只有在寂寞時,最靠近自己,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千萬不要把寂寞當成是件壞事。普遍愛存錢/理財最愛利用股票和定存


同時,王麗文也認為,科技人有超過五○%,會將每月薪水的三分之一以上存下來,存款率相當地高,也許有人認為他們沒時間花錢,但也可解讀,他們的責任感還算不錯,懂得存錢,對社會有安定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男對於餘錢的利用,會以買股票(五七‧五%)、定存(四六‧四%)和買基金(四○%)為主,而科技女則以定存(六○‧六%)、旅行(五四‧五%)和進修(三八‧六%)。因此,如果想追科技男,不妨跟他們談點股票,應該可以打開他們的話匣子。
雖然科技男似乎大多數都處於不滿意工作,嫌賺得不夠多等狀態,但並不是所有科技男都是如此地悲情。廣輝資深副總邢智田明白表示,他不贊同分別出科技人與非科技人的族群,畢竟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會呈現不同的面貌,無法作歸類。

頗有哲思的邢智田認為,一個公司只要賺錢,就能吸引人才,而廣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賺錢,提供好的條件給一群人奮鬥。年輕人對於喜歡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會投入,就會樂在其中,工作沒有選對或選錯的問題,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很多企業感慨年輕人的忠誠度不夠,只是暴露一個心態,就是企業主想留住的員工留不住而已,員工忠誠的只是自己。

雖然廣輝正如火如茶地進行徵才活動,邢智田卻一副替年輕人著想的模樣,他還是認為,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實在太累了,跳脫別人,忠於自己的聲音,千萬不要一分工作做不下去,就覺得自己爛,只是不適合而已。

「不論找工作,或換工作,要搞清楚,自己是否站對位置。」邢智田說。

科技男的世界雖然可以大致歸類,然而,打算怎樣經營自己的人生,其實只在一念之間。過去,曾發生不少從科技界出來的工程師,在網路上傳遞自己生活有多無趣的信件,他們憬悟到自己生活的無意義,這樣的例子在每一代科技男裡不斷發生,莫非「缺氧」真的是科技男的宿命?這或許是在身其中或想進入其中的人,最該慎思的問題。參考資訊
想嫁科技男 先學四件事


「假如自己不是也在園區工作,了解這樣的工作生態,應該沒有女生會想要嫁給工程師吧!」江太太歎了口氣,很無奈地說著。

很多女孩子都嚮往嫁給看似「科技新貴」的科技男,江太太幽幽地說:「其實,他們的個性及生活,有時真會讓人抓狂。」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不過9點是不會下班,常常只有太太自己一個人吃晚餐,假日老公可能還是在加班,兩人互動時間少之又少。江太太埋怨道,「小孩好像我一個人的,他都沒有時間陪小孩,不過,剛開始我的確會抱怨,現在反倒是習慣了。」
在行政部門工作的江太太,周遭許多女同事的另一半也都是工程師,由於夫婿的壓力太大,工作時間又太長,導致多位女同事都無法懷孕。

另一位先生在國電上班的陳太太,先生每天早上6點半就要上班,原本8點半到班即可的她,只好一大早就坐先生的摩托車到公司,6點半下班,先生先用摩托車載她回家,然後,再自行回公司工作到半夜一點鐘才回家。

這樣的日子,已持續4年多了,陳太太覺得好累,兩人相處時間,居然只有坐摩托車時,如果要跟先生吃頓飯,居然要先預約,先生回家已晚,睡不著也不會跟她聊天,就是呆呆地坐在沙發前看體育節目,她常勸丈夫:「不要幹了啦!」但,他根本就放不下那份工作。
這社會存在著許多女生想嫁給科技男的念頭,認為他們分紅多、股票多,誰知他們的生活卻是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多位科技人太太淪為「寂寞芳心俱樂部」的成員,她們建議未婚女性想嫁給科技男無可厚非,但請先調整4大心態:

1.忍受常期加班:有些工程師周末假日都在趕工,且公司隨CALL隨到。
2.不要以為每個科技男都有錢:有人在賺錢的公司,也有人在虧錢的公司上班,如果很在意丈夫收入,挑選對象時,一定要調查清楚。
3.睡到一半醒來,發現枕邊人不見了:老公常會半夜想到某個程式,忽然爬起來坐到電腦前解程式,此刻別吵他,就當他不在吧!
4.用理工科的思考模式,說話過分講究邏輯性及理性:你跟這種人講話千萬不要含含糊糊的,也別希望他會讀你的心,尤其是吵架時,他們很會講道理,總說你第一步應該怎麼做,第二步應該那樣做,第三步……反正他們不會用感性的口吻說話,最後你會懶得跟他們吵。(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本期相關報導:
◎台灣首度科技人全方位大調查/科技熟男大搜祕
◎拍賣科技男:超過四成無固定交往對象/科技男最愛老師與金融女
◎另類科技男:開餐廳、跳佛朗明哥/「學理工的」也會跟著夢想走
◎專家看科技男:「不明講、不道歉、不回頭」/做人硬梆梆/三不原則吃大虧
封面故事

專家看科技男/「不明講、不道歉、不回頭」
做人硬邦邦 三不原則吃大虧
專家看科技男/「不明講、不道歉、不回頭」
做人硬邦邦 三不原則吃大虧
撰文:黃琴雅
/插畫/
Kuan
麼我總是交不到女朋友?」「女孩子到底在想什麼,我要加班,臨時不能赴約,就問我到底愛不愛她,跟我鬧脾氣,難道她都不能體諒一下我的工作嗎?」「為什麼女友總是如此黏我?」這是竹科男性面對兩性問題的共同心聲,到底這群科技男在情與欲的處理上,出了什麼大問題。
在科技公司工作似乎是一種身分的表徵,一聽到科技新貴,許多年輕女性會趕緊豎起耳朵,眼睛會突然睜大,深怕失掉結識這些「鑽石王老五」的機會,但是,這些被社會貼上「新貴」的科技人,實際生活卻不如外界所想的多彩多姿。

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尤其是兩性方面有很多的困擾。即使外界把他們捧為新貴,是許多女性心目中理想的婚姻對象,但他們找女友卻沒有想像中順利,原因是他們不擅言辭,說話太講究邏輯,常要求女方跟他一樣有邏輯,因此惹得女方火大;話題與休閒都離不開電腦,讓女方覺得無聊。

學理工的男性通常左腦比較發達,邏輯思考強,而一般女性都是學人文出身,管理感性的右腦則比較發達,因此,理性與感性之間,科技男在拿捏上就顯得有點笨拙。
做人不懂得轉彎──眼中不要只有自己


「科技男有三不原則:不明講、不道歉、不回頭。」經常到竹科演講的兩性EQ專家吳娟瑜說,科技工程師通常比較理性思考,按部就班,個性也比較拘謹,正正方方,不會轉彎,因此,她把科技男的個性歸類出「三不」。

吳娟瑜表示,科技人總是會認為女生為什麼要問這麼多,事情就是這樣有什麼好說的,他們有話都不會明講,如果他能花一分鐘的時間,跟女友解釋一下,他是因為老闆臨時接到上億元的案子,要他幫忙處理,而不是直接回答說:「我很忙,你不知道嗎?」

通常科技人從小就只知道讀書,長大眼中也只有工作,他們一旦進了竹科,就以為園區的生活就是世界的縮影,很少走出來,所以他們的生活總是硬邦邦,即使被女友提分手,他們總自以為我可以再找就好了,堅持不回頭,也不道歉,造成竹科充滿了「怨男」。

走遍世界各國演說的吳娟瑜認為,全世界科技人普遍都有兩性方面的困擾,她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要科技人找回生命的柔軟度。「不能眼中只有自己,要多花時間關心周圍同事遭遇、家人的感受,如果自己有情緒要勇敢表達,藏在心裡不說,對方永遠都不會知道。」吳娟瑜說。
吳娟瑜就碰過這樣的案例:有一對男女朋友,最近一次吵架是因為足球賽,女生打手機給男生時,對方正在看球賽,叫女方等一下再打來,女方氣得問說,「是球賽重要還是我重要?」男方回答說:「現在是關鍵時刻,妳打來的時間不對!」女方更生氣了,「我不知道什麼時間才對!」

她給男生的建議是,「說出自己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需要,例如自己很喜歡看這場球賽,再十分鐘比賽就結束了,我很想看,我們可以約下午見好嗎?」換句話說,就是用誠意來減少誤會。

二是建立平衡式的成功,吳娟瑜認為,健康、親情、財富、休閒、社會服務以及愛情生活的規畫都必須平衡,她建議科技人,至少每天要花一小時,跟他人閒扯工作以外的事;至少一周一次,每次兩小時,要到有異性的地方做些社交活動,從更多的人際關係中,邊學邊調整自己的態度。
打扮是重要語言──要帥氣得不著痕跡


外表,更是所有人對外溝通的重要語言。一般科技人的穿著都太休閒,甚至隨便,總是看起來像個還未畢業的大學生。對此,形象顧問老師陳麗卿指出,形象不僅止於外表,它還包含了溝通。一個好的形象管理應包括了禮儀、表達及穿著。

陳麗卿認為,套用「七/三八/五五」的理論,人對於人的印象,七%來自說話內容,三八%是說話口氣、肢體語言,五五%則是穿著打扮,做好形象管理可以幫助你邁向更高的管理階層。陳麗卿說,其實男女在穿衣哲學上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男人怕穿得跟別人不一樣,女人則怕穿得跟人家一樣。因此科技男常是襯衫配牛仔褲或休閒褲,非常地casual(休閒),但不是人人都適合這樣穿,就像要穿得casual,也應該是smart casual(聰明休閒)才對。

穿衣服,須穿出自己的型及氣質來,可以休閒,但不隨便。如果還未找到自己的型,那就「安全」點配衣。陳麗卿建議,穿有領的比無領的好,長袖比短袖正式,長褲有燙比沒燙好,就像是牛仔褲也不要皺巴巴;除非上面穿得很好,否則不要隨便配一雙球鞋,很容易造成突兀的感覺。總之,要努力讓人家覺得你是隨便穿,不是刻意打扮,「帥氣得不著痕跡」這是穿衣的最高段。
科技人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追尋往往是他們生命中最需要強化的環節,「快樂是要自己追尋、創造的,當你不滿意生活品質時,你就要試著改變自己。」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副教授、歸心工作室主持人王麗文表示,人要學著靠近自己,明白自己要些什麼,才有機會尋求自己的快樂。
封面故事

另類科技男/開餐廳、跳佛朗明哥

「學理工的」也會跟著夢想走

撰文:林祝菁

攝影:劉咸昌

/插畫/
Kuan

交大電子研究所上學期應徵一位研究助理,來應徵的人數相當地多,不乏一些剛畢業的學生,或是對學術有興趣的理工人員,不過,這其中居然有一位來自台積電的副理級,教授對於這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前來應徵這份只是整理資料,或幫忙清理實驗材料的工作,感到驚訝不已,特別問他:「為什麼要來做研究助理?」這位主管回答:「我被工作壓到很累了,希望找一份下班後不要再想工作的工作。」
這故事聽起來有點悲哀,不過換個角度想,他發現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然後,勇於放棄,這何嘗不是值得欣喜與佩服的?當人還有痛的感覺時,那就值得恭喜你:「還好,你還活著。」在竹科裡,雖然放眼望去幾乎都是一棟棟冰冷的建築物,然而卻還是有一群熱情如火的工程師正在享受人生。
學跳舞──拓展交友管道與知識視野


每周一,晚上六點半,明泰科技地下室的健身房裡,十幾個人身著輕便服裝,腳穿踩踏會吱吱響的鞋子,熱情舞動,聳肩擺臀,汗水滲濕臉龐,溼透整件衣裳,不過,他們依舊舞得忘我,似乎想藉這舞蹈,擺開所有壓力。在眾多如牡丹般的女舞者中,赫然發現有三位科技男點綴其中。

這三位科技男的共同特色都是未婚,包括了:劉一德,IT(資訊科技)資訊技術部工程師;黃誌弘,硬體工程師;張晃榮,無線軟體工程師,三位都是六年級生,他們充滿活力地舞動,壓根看不見科技男身上慣有的疲態。

學生時期就喜歡看人跳舞的劉一德,終於找到機會讓自己也能跳舞。他認為,參加佛朗明哥舞蹈,不僅是活動自己的筋骨,也讓自己學到不同的文化,甚至結交不同部門的朋友。
「這是額外的收穫。」劉一德說,由於在資訊技術部門,工作時間不太穩定,如果有專案執行,常會加班到比較晚,也曾加班到天亮,雖然非常態,但工作總是占用他大部分的時間。

以前很難有機會接觸舞蹈,尤其是佛朗明哥舞,現在既然跳下去學了,就會去網站搜尋一些相關資料,了解發展背景及文化,視野也開闊了。另外,也跟朋友有了交集,不再只是每天埋首工作,生活範圍就只有那麼一丁點大。

在學校就曾學過跳舞的黃誌弘,據說是「舞林高手」,一到健身房,就自顧自地在一旁練習
起來,下腰、擺手,軟柔度比女生還好,很有舞者的天分,而且頭髮長了點,不太笑,一派酷哥樣。一塊兒學舞的女同事表示,黃誌弘的舞蹈底子很好,有時還會回交通大學母校指導學弟妹。她們認為,這幾位學舞的大男生,給人感覺都滿隨和,沒有「學理工」的刻板印象,沒那麼呆板。他們絕不是外界誤解的「科技男等於變態男」,他們正常得很。
開餐廳──下班後站在吧台裡煮咖啡


除了參加社團,也有科技男下班後選擇實現不一樣的人生大夢。像現任職於台灣安捷倫科技的應用工程師李俊樑,跟一般科技男的形象有點不一樣,他穿著比較時髦,戴戒指,戴項鍊,襯衫燙得平整,皮鞋刷得晶亮,言談舉止,似乎多了那麼一點文藝氣質。

因為真的很喜歡文學,李俊樑的餐廳有一面滿滿的書牆,大都是歐洲文學,他尤其喜歡捷克籍猶太裔作家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的書會為人生開一扇窗口。」李俊樑很有哲理地說道,也因此將餐廳取名為卡夫卡(Kafka)。

二○○一年十二月,李俊樑與大學時一起作夢的三個好友,共同出資三百萬元,開了卡夫卡餐廳,那時科學園區路還是竹科人最常聚集的路段,不過就在它開張後不久,該區塊漸漸衰落,初期生意真的很清淡。「那時,最怕店長打電話來叫我匯錢。」李俊樑回憶起那段時光,一副好險,歹日子終於過去了的表情。

李俊樑平時在桃園平鎮上班,下班後約開個三十至四十分鐘車到新竹的店裡幫忙,總有點匆忙,記得前年一月多,那天天氣異常寒冷,他從六點多坐到九點多,一個客人都沒有,那時他的心盪到谷底,就像外面的天氣一樣冷。

畢竟夢想與現實還是差太遠了,單靠一股熱忱,是無法支撐一家店的。李俊樑跟合夥人開始思考宣傳策略,由於他們都是清大校友,因此先上清大交大的BBS站上作宣傳,同時對於曾來店消費過的客人,定時發e-mail,讓他們知道卡夫卡現在推行的活動。另一方面,在大學就愛看食譜學煮菜的李俊樑,也開始研究一些菜色,提供師傅做參考,他個人最拿手的是義大利麵,及煮一杯濃醇的卡布奇諾。
愛流浪──心中懷著三毛到處去旅遊


這家小店的擺設採歐風路線,鑄鐵打造的抽象雕塑,綠意盎然的小庭園,盆花點綴其中,還有些陶瓷品,以及梵谷的複製畫,處處可見經營者的用心,李俊樑指著其中一幅說,這是他從巴黎奧塞美術館買回來的;說到奧塞,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當我看到梵谷的真跡時感動不已,心很激動,有一種快哭出來的感覺,「也許這跟我喜歡三毛、齊豫有關吧!」

喜歡流浪的他,曾旅遊過日本、德國、奧地利、瑞士、巴黎等地,店內有很多他從各地搜括回來的戰利品,這些東西是他的美麗回憶,也希望所有來店的客人分享他的快樂。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如今卡夫卡已做出口碑來,清大、交大的學生常來這裡聚餐,也是竹科人喜歡談生意的地點,李俊樑說,前年的耶誕節,他從進門就一直洗盤子,洗到十二點多,沒有停過,雖然累,但忽然有一種「終於做起來」的感覺,還滿踏實的,如今店裡已有盈餘。

不過,他還是領悟到,做生意要有恆心,要有心理準備,店不會一開張就賺錢,不要太天真地去看「夢想」,往往現實會把夢想打敗。

雖然工作繁忙,李俊樑還是實現了他大學時代的夢想;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大學時是戲劇社的社員,曾公演過《荷珠新配》,導過幾齣戲,現在一個禮拜還會撥個一、兩天回清大戲劇社指導學弟妹們,重拾學生時代的活力。

這一個多彩的人生,讓李俊樑的生命展現出和一般工程師截然不同的形象,想要了解這位不一樣的科技人,路過新竹時,不妨到卡夫卡坐坐,或是上PChome個人新聞台,尋找一位署名公子哥的小紅,一起分享他的內心世界吧。
封面故事

聽好了/體檢債券基金的兩大指標
瞄準持券比低 存續時間短
撰文:陳芝艷
聯合投信事件引爆債券基金贖回潮,基金規模單周內淨贖回逾一千億元,強調安全穩健的投資工具頓時成為投資人心中的洪水猛獸,到底投資債券基金前應認清何種風險?專家提供指標教你趨吉避凶。
王先生,這家投信的基金規模排名國內前五大,背後又有金控集團奧援,你買的債券基金沒問題、很安全啦。」銀行貴賓理財中心一隅,理財專員正試圖安撫債券基金小散戶,上周以來有意贖回債券基金的客戶增多,銀行理專通常一天要做數十次以上的說明。

「債券基金絕不是怪獸、恐龍!」富邦投信總經理丁予嘉向投資人大聲疾呼,的確,在這次聯合投信事件中,台灣投資人再次發揮淺碟市場特性,非理性地一窩蜂贖回持有債券的基金,使聯合投信兩支獲穆迪(Moody's)A.tw/MR3.tw等級的基金也受流動性不足的池魚之殃。

過去投資人往往覺得買債券基金一定穩賺不賠,其實只要投資就一定有風險,債券基金買賣債券就像股票基金買賣股票一樣,債券價格有漲有跌,債券基金當然可能賠錢,部分「一般型」的債券基金存在投信作價問題,淨值穩定成長可能是一種高報酬的假象;而「積極型」債券基金在利率走低、債市多頭時可獲得較高報酬,若利率走高,投資人也可能承受虧損,基金淨值波動幅度比一般型更大,投資人在挑選債券基金時,要先了解債券基金存在的風險。
指標一持券比高於五成壓力大


「沒有可轉債、持券比低和債券存續期間短,是現在相對安全的債券基金。」中興投信總經理陳華元一語點出升息趨勢下,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最低的債券基金類型,陳華元表示,目前債券基金持券比平均約五成,存續期間平均約二.二年,高於這兩項數字的債券基金若遇贖回,操作上壓力較大。

持券比是指債券基金以買賣斷方式持有政府公債、金融債、公司債和可轉換公司債的比例,債券基金其他的組成內容還包括附條件債券(RP)、存款、短期票券和其他資產,後四者因為天期短、變現容易,屬於債券基金的流動資產,買賣斷債券則因為交易市場規模不大,不容易出售,會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統計至七月十六日為止,市場上持券比最高的債券基金為日盛優益債券的九一%,近八成的也有寶來富利、富鼎華盈和國泰長利債券,其他都在七成五以下,持券比最低者為國票勝利的一五%,JF台灣債券和荷銀債券接近三成五,其他都在三成五以上。

以這次爆發流動性不足的聯合雙盈基金為例,到七月十日為止,持券比達六七%,變現容易的流動性資產占三二%,遇到投資人大量贖回,流動性資產不足以應付,所以即使賠錢也得賣掉持券比中部分轉換債、公司債。

保誠投信資產管理部經理張俊逸則以「持券比例」和「債券存續期間」兩項指標,把債券基金分四種等級,最安全的是持券比例低、存續期間短,適合極為保守的投資人;其次是持券比例相同、存續期間較短者,適合稍穩健的投資人;再來是持券比例高、存續期間短,適合穩健偏積極的投資人;而最積極的投資人則適合持券比例高、存續期間又長的債券基金,「不管升息降息,這種基金的風險都是最高」。
指標二

存續期長於兩年變現難

張俊逸指出,在微利時代,持券比高和存續期間長的債券基金最有賺頭,就像股票基金一樣,股市多頭持股八成的基金當然賺得比持股三成的基金多,債市多頭期間,債券基金持券比高者所獲得的利息也較多,至於存續期間長者債券票面利率較高,到期時獲得的利息也比短天期債券高。當然,如果利率上升速度超乎預期,損失也會最高。

「如果持券比只有三成,但提供的報酬率和持券五成的債券基金一樣,就要小心基金的投資組合可能存在較高風險的債券。」張俊逸提醒投資人,債券基金同樣有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

六月底,在美國聯準會吹起全球升息號角後,等於宣告低利時代落幕,升息將讓債券價格下跌,所以在長期利率看漲情況下,最安全的是持券比低、存續期間短的債券基金,張俊逸建議,散戶可依自身的投資屬性和對未來利率的走勢做判斷,選擇持券比和存續期間不同的債券基金。投資債券基金 先看信用評等


投資得做功課,散戶買債券基金可以到投信投顧公會查基金的存續期間和持券比,如果覺得太複雜,還有另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債券基金有沒有獲專業信評機構評等,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資深協理蔡東松指出,信評公司是獨立的第三者,站在客觀的角度幫投資人監看基金,目前台灣的基金市場有中華信評、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 ratings)3家信評公司,雖然評等基金的標準各不同,但有評等的基金等於獲專業機構認可,也可以說是信評公司幫散戶做檢視基金的基本功課,有助投資人作出投資抉擇。

目前債券信譽最高、風險最小的「投資級債券」,3家信評機構皆給予A級以上評等,如果持有債券信譽較低的「投機級債券」,只能獲B級評等,高度投機性、有危機本息安全的基金則以C級評等做代表。

以聯合債券基金和聯合威利基金獲穆迪A.tw/MR3.tw為例,.tw專指台灣市場的基金評等,A.tw表示基金持有的債券為投資級債券,具相當投資品質,而MR.tw則代表基金受市場變動影響的程度,受影響最小的獲MR1.tw評等,受影響程度最大的以MR5.tw表示,獲MR3.tw評等的基金,則表示受利率及其他市場狀況變動的影響屬中度,在一年的持有期間內投資報酬率可能出現中度損失。

中華信評原則上也以twA、twB和twC代表債券基持債品質優劣,以匯豐富泰基金獲twA+f為例,評等的等級後標示有小寫字母「f」專指基金fix income(固定收益)的部分,若評等的對象為公司、金融機構則沒有「f」,加號(+)或減號(─)則代表在同等級間債信的強弱程度。

蔡東松表示,現在市場上共有45支債券基金獲3家信評公司評等,由於信評機構會以「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這些較專業的項目衡量債券基金,做法比散戶更嚴謹、檢視項目更仔細,獲評等的基金相對來說也較安全。
特別企畫

俄羅斯股市短空長多
東歐基金宜逢低布局
撰文:龔招健
原油價格再度站上四十美元,愁煞全球投資人,和原油高度相關的東歐基金更是大洗三溫暖,惟長線投資價值仍未喪失,而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將資金轉進相對穩當的西歐或中歐等區域型基金。
全球新興市場之中,東歐近年來表現格外優異,主要是拜原物料價格飆漲帶動石油出口占大宗的俄羅斯股市大漲;惟貴金屬原物料價格漲勢於今年第二季告一段落,更糟糕的是,在油價持續高漲聲中,俄羅斯數一數二的石油公司Yukos卻因被普丁政權強力追討數十億美元的巨額欠稅而瀕臨破產,股價因而重挫,東歐基金因多數持有Yukos等比重相當高,第二季的績效普遍很難看。
俄股重挫──東歐基金第二季大失血


新興市場股市向來具有「高風險,高利潤」的特色,東歐股市的表現正是此一典型。根據Lipper統計,近三年來,國內合法銷售的五檔東歐基金(股票型)漲幅幾乎都超過一倍,表現非常亮麗,只有一檔(百利達歐盟匯聚基金)例外,但同期間該基金漲幅也接近一倍。事實上,去年全年、今年第一季東歐股市漲幅在全球居前,上述東歐基金亦同步水漲船高,投資人賺得不亦樂乎。

不過,市場狀況自今年第二季有了明顯改變。雖然油價持續節節攀高,但Yukos受俄羅斯政府追討數十億美元龐大欠稅事件影響,第二季以來(截至七月九日)股價暴跌近五成,同期間俄羅斯股市重挫約二三%,跌幅高居全球股市之冠,一反今年首季漲幅在全球居前的亮麗表現,突顯新興市場單一國家股市震盪劇烈的特性。

由於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股市規模有限,國內核准的東歐基金,多半持有四成以上的俄羅斯股票,這些基金在第二季以來平均下跌八%,而有投資東歐的歐洲基金在第二季的績效也於同類型基金中表現落後,因此,今年第二季過度壓寶東歐基金的投資人,最近結算投資績效時恐怕會很難過。
基礎較佳──匈牙利、捷克後市看好


由今年五月基金持股資料來看,東歐歐洲基金之中,包括霸菱東歐、美林新興歐洲、寶源環球新興歐洲、摩根富林明東歐持有俄羅斯股票都超過四成,僅百利達歐盟匯聚持有俄羅斯股票低於一成。
雖然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回檔的機率不大,但因Yukos前景尚不明,其中牽涉普丁政權要將之整頓到何種程度,政商糾葛複雜,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中國經濟降溫政策後續發展仍將是市場變數,投資人此時應檢視手中基金的持股,不宜過度集中東歐,尤其是俄羅斯,以降低波動風險。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馬克墨比爾斯表示,Yukos事件雖不至於重創外資對俄羅斯中長期的投資信心,但短線上投資人持股信心勢必受到影響。他認為,現階段投資東歐,俄羅斯的比重不宜過高,今年五月剛加入歐盟的匈牙利、捷克等國可提供較佳的投資機會,惟基於分散風險及掌握國家輪動的利基,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較適合長期投資。

為協助新加入歐盟的十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接軌,歐盟過去三年每年提供二十二億歐元的財政援助,預定今年提供七十億歐元,而東歐偏低的薪資水準亦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投資設廠,尤其是工業基礎較佳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等國,這些都有利於東歐國家經濟發展,進而帶動東歐股市上漲。

儘管相關題材已部分提前反映,使得波蘭等東歐股市在六月出現較大的回檔,但對照過去歐盟新會員國的經驗,過去這段股市上漲可能只是熱身而已,長期後市仍然看好。

雖然東歐股市第二季大幅回檔,但相較其他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東歐股票基金今年以來仍表現相對出色,平均報酬率約九%(同期間亞洲和拉丁美洲新興市場基金的報酬率皆為負數),空手的投資人可以在未來一年找低點分批酌量布局。

儘管俄羅斯股市這波大幅回檔,部分中、小型銀行出現擠兌風潮或倒閉,但一九九八年的金融風暴應不致重演,因受益於油價上揚,俄羅斯去年十二月底外匯存底累積達七七八億美元,是當年金融風暴發生時的四.八倍,加上普丁總統以壓倒性票數順利連任,有助於穩定政局及推展改革,屬於短空長多。受惠整合──資金轉進西歐基金避險


富達投顧協理謝誠晃認為,考量投資風險和機會,下半年以投資西歐為主的歐洲區域型基金較為穩當,因為東歐股市已經提前反映加入歐盟的題材,而且外界不易掌握俄羅斯政商之間的政治角力,對市場的後續影響難以預料,而且西歐、中歐不少製造業、金融業者可望在新一波的歐洲區域整合過程中受惠。

事實上,以整體歐洲股票基金來看,第二季以來表現也相對其他區域好,另根據Deutsche Bank統計,年初以來流入歐股的資金有加速趨勢,佐以歐洲企業發放高股利、產業屬性多元且具防禦特質,適合長期持有;相對於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已由高峰滑落,目前尚處景氣低檔的歐股則持續獲得上調,將有利於歐股後市表現。
高科技

膠原蛋白風暴

台鹽、台糖外患內亂齊登場

撰文:邱莉燕
膠原蛋白保養品,堪稱美容生技業的首席搖錢樹,一度為台鹽和台糖賺進面子和裡子,不過樹大招風,如今卻引發混亂大戰,不僅其他的生技公司搶食大餅,連自家人也趕著分一杯羹。
沒有人喜歡家變,尤其是最近發生退休員工赴大陸設廠的台鹽。
台鹽前總經理王志漢和生技三廠副廠長蔡建國在退休之後,連袂赴大陸設廠,生產膠原蛋白保養品——恰好是台鹽投入大筆資金研發、轉型成功的明星產品。台鹽聞訊,氣惱不已,正在研議是否提出告訴。

「我們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他(指王志漢)離開之後,彼此沒再聯絡,我們不知道他會從事這種工作。」台鹽發言人李左祐語帶無奈地說。

台鹽目前正在蒐集研究資料,適時採取法律行動。不過,台鹽可能因為未申請膠原蛋白專利,加上先前少做一個簡單而關鍵的步驟——員工業務機密保密書的簽署,錯失兩項最有利的反制武器。
漏簽保密書/退休員工另起爐灶


「王志漢並未親筆簽下公司機密保密書」,李左祐查了公司紀錄,發現從生技一廠開始的所有高科技員工都簽過,惟獨漏掉了最關鍵的人物。「因為他很早就進入台鹽,當初從事的主要是曬鹽的業務,而且又是總經理,所以沒簽過類似的文件。」

無獨有偶的是,台糖也發生過類似的「膠原蛋白風暴」,而且就在三個月之前。

前台糖研究所畜產利用系主任陳瑞山五十三歲退休,旋即被另一家公司台灣農林網羅,禮聘為生技事業處處長,並在今年四月推出膠原蛋白產品。

自然,陳瑞山也沒簽過業務機密保密書,學到教訓的台糖,不僅立刻要求所有員工一律簽訂保密條款,而且規定更嚴,條款上註明「任職期間及離職後」,均負責保守職務機密,否則願負刑事責任。

同樣的戲碼,不到半年內的時間上演了兩齣,不禁令人感嘆,膠原蛋白的獲利魅力果然驚人,不僅海峽兩岸眾多的生技公司搶食大餅,連自家人也趕著分一杯羹。
防技術外流/製程切割科技分工


一位生物科技法律律師認為,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些膠原蛋白事件,可以從「是否有專利」以及「商業祕密」兩方面加以區分。
如果公司針對膠原蛋白申請的專利,不是向中國官方申請,便是自動放棄在中國的生產銷售權。若是未申請專利,便涉及商業祕密範疇,公司若有相關規定,員工在合約書中簽署了保密條款,公司便可以向對方提出傷害賠償。

換句話說,公司是否有主張權利的空間,完全要看員工合約書怎麼寫。而對於王志漢與陳瑞山等人沒簽保密條款,又是已經或即將推出膠原蛋白的威脅,台鹽以技術切割分工戰術對應,台糖則是保證萃取膠原蛋白的豬隻來源品種優良。

台鹽生技事業部執行長劉中行說:「膠原蛋白的生產在生技一廠,配方開發在研發單位,製造則是在生技三廠,從研發到生產,從組織予以分割,核心的醫療級膠原蛋白原料轉化技術與後續的產品配方技術,是交由不同的單位開發和量產,所以,台鹽內部沒有任何一人能夠掌握所有的產品技術。」

劉中行很有信心,在關鍵技術並未外流的情況下,王志漢等人生產的膠原蛋白產品和台鹽應該不會相同。

台糖也是懷抱同樣的態度,大力強調自己產品的差異點。「台糖的胎盤素膠原蛋白特色是從品種優良的豬皮身上萃取的,而且全是自己養的,品質穩定。」台糖公共事務處副處長陳雪敏表示。
大戰才開打/膠原蛋白變搖錢樹


台灣美容保養品市場一年有六百億元的商機,台鹽自二○○一年推出自有品牌「綠迷雅」,○二年的化妝保養品營收便如沖天炮竄升,占了全年總營業額的一九%,令人咋舌。

眼看台鹽靠綠迷雅賺翻了,後繼的台糖、台塑等大企業相繼積極投入膠原蛋白美容市場,雙美生技、和康生技等後起之秀,亦群起爭食大餅。要想立足,技術和人才是必備條件,特別是人才,也難怪台鹽和台糖擁有技術的高階主管,即使退了休,也不甘寂寞。老實話,面對這場膠原蛋白大戰,台鹽大可不必緊張,畢竟這是擦在臉上的產品,對愛美的女士來說,未必敢用來路不明的膠原蛋白,台鹽大可充滿自信以強化品牌形象作為主要策略,或許能把對手甩得遠遠的。
何謂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性蛋白質。它扮演著有如「床墊」及「水泥」的角色,能保護並連結各種組織,以支持人體的結構。

目前主要的製造方式,是取自動物的皮膚及肌腱組織,把它磨碎之後,加入酸中溶解以去除雜質,並以酵素分解組織纖維,使膠原蛋白完全懸浮於溶液中,再從其中萃取純膠原蛋白,之後再控溫控壓恢復膠原蛋白的纖維組織。

在醫療上的用途包括可控制分子通透、促進傷口癒合與組織修復、調控細胞與組織的生理功能等。不過,目前膠原蛋白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美容用途,然而就整個市場運用而言,卻是橫跨化妝品、食品、醫療用品、生醫材料等多元化領域,此外也有生醫專家和皮膚科醫生對膠原蛋白的美容用途持保留態度。(資料來源:國科會)(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圖檔說明
膠原蛋白的獲利魅力果然驚人,一僅海峽兩岸眾多的生技公司搶食大餅,連自家人也趕著分一杯羹。
高科技

結合兩岸精英創業成功
豪威創造「電腦之眼」出頭天
撰文:李喬琚(矽谷傳真)
豪威是業界的當紅炸子雞,不僅創造了市場,也看到了趨勢。
在美商豪威(OmniVision )矽谷總部的產品展示廳裡,吳日正玩著PS2,只見他對著螢幕,努力地揮舞著雙手,憑著影像就這麼「實體」與「虛擬」互動了起來,「玩十分鐘準筋疲力盡了」。這個熱門而新穎的遊戲,靠的就是豪威的CIS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豪威是業界的當紅炸子雞,但回想起九年前,洪筱英和吳日正創辦豪威時,最被質疑的是:「市場在那裡?」而他們的答案總是:「我們要創造市場(create market),而不是替代日系的CCD市場(replace market)。」九年後,沒有人會再問這個問題,「現在出現這麼多競爭者,不正代表著我們做到了!」
創造市場──躋身台積電前十大客戶


豪威不僅創造了市場,也看到了趨勢。九五年,兩人結束第一家聯手創辦的電腦應用晶片組公司HK Technology,正思索著下一步,「要能看到三、五年之後的趨勢。」憑著在個人電腦市場的體驗,對產品已有一定的敏感度,吳日正說,無論是CPU(中央處理器)、記憶體,甚至是電腦周邊產品都飛速地進步,「若電腦是一個『人』,那麼『他』已是四肢健全,頭腦靈敏,但獨缺眼睛,它看不到外面的東西。」沒錯,技術高、成本低的影像感應器單晶片便成了豪威要走的路,「我們要讓產品有好的『眼睛』。」當年靠個人電腦相機起家的豪威,也由於市場的變化,如今在手機相機和數位相機加起來就占營業額八○%,其他則在保全產品、指紋機等,他也認為,汽車安全感應設備和互動性玩具等市場潛力會很大。事實上,豪威的產品已經用在Nissan FX35休旅車上,做轉換車道的感應器。

豪威創造了「眼睛」,成為CMOS感測器IC(積體電路)設計的領導性廠家,然而這家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在全球數位相機和手機市場都有三○%的市占率,這條路走來並不容易;而路不通時,只好另闢途徑。

當年,豪威希望走日系高階的耦合裝置技術(Charge Couple Device,CCD),但日本對技術向來封閉而不釋放,只有逼得豪威改採CMOS技術,雖然當初受到很大的質疑,但豪威卻以CMOS技術擺開了晶片體積大、耗電量高的CCD,創造出另一個市場,尤其開創手機相機的市場,憑著台灣和成衛浴的和成創投四百萬美元的資金,開始另一次全新的創業之旅。
大者恆大──不排除與日系大廠合作


看到現在日系廠商也跨足CMOS領域,吳日正帶著幾分玩笑、又幾分真實地說:「日本現在有救了,因為他們懂得踏入CMOS,也學會委外、降低成本的策略。」至於以後合作的可能性,吳日正也不假思索地說,不排除日後與包括新力在內的日系大廠合作開發CMOS感測器的可能性。

吳日正不諱言,「現在的挑戰的確比以前大很多。」面對包括美光、安捷倫(Agilent)以及台灣多家竄起的競爭對手,豪威也有相當警愓,尤其是如何保持技術上百分之百的優勢,不讓美光專門於前,這是豪威視為的最大挑戰。至於分食大餅者眾,豪威倒並不十分擔心,主要是因為它已打下很大的客戶群、出貨量大(一個月出貨五百萬顆感應器)、價格好、加上與台積電、力晶等穩定的合作關係,豪威的確有領先優勢。

去年底,台積電與豪威共同宣布投資五千萬美元成立采鈺科技(VisEra Technology),整合影像感測器後端製造服務。目前支援OV在邏輯、封裝測試的服務。事實上,OV早有計畫在大陸建封裝測試廠,也就是華微,後來才確定與台積電合作。這個廠房緊鄰台積電上海淞江廠,密切的關係也就不言而明。與台積電關係的逐步建立,吳日正也答得妙,「他們有眼光吧!」但這話並不假,保守估計,豪威是台積電前十大客戶,「有時,一個月會有數十萬片的量。」看著量愈來越大,合作的空間自然也就大了。

豪威的信心也來自在各地的布局,包括矽谷、台灣、大陸、日本、韓國、歐洲等地,此外也投資台灣封裝廠,由以色列Shellcase技術授權合作的精材科技(Xintec),在張江也有技術支援中心,這樣的垂直整合架構,並非台灣小規模公司可敵;諸如種種都是「大者恆大」的效應。
創業夥伴──結識二十年默契比夫妻好


吳日正一直認為,創公司就是對技術要執著、有財力和人才。在美國上市則是很好的「體檢」,雖然因接受調查而延宕了財報的公布日期,造成股價下挫三○%,但是近日華爾街分析師頗為看好豪威預計在年底推出的一三○萬畫素第三代感測器產品。

豪威近乎年年都進入全北美成長最快速公司的榜單,又是上市公司,兩位創辦人接受中外媒體專訪的次數卻是不多,尤其是執行長洪筱英更是低調到不行,連自家公司網站的管理層介紹,都被他要求撤下自己的照片。和他相處約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吳日正管他叫老板,他說,「這是Shaw(洪筱英英文名)的個性,不是刻意低調。」

在矽谷要找到這樣的「搭檔」也是絕對稀有的。洪筱英來自中國,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吳日正則是台灣土生土長,中原大學畢業,成長背景不同,個性也迥異,「兩人相處的時間大概比許多夫妻相處的時間都長。」一九八○年,吳日正進入摩托羅拉時,洪筱英就是他的上司,九五年,兩人出來開第一家公司HK Technology,做個人電腦應用晶片組,與美商晶技(C&T)與威盛正面為敵,雖然HK並未成功,但也多少造就了豪威的成功。難得的是,兩人並未因HK的失敗而拆夥,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個性互補吧!」吳日正說。

談話爽朗、明快的吳日正和老板洪筱英每個星期六都上班,已是多年的「習慣」了,而喜歡車的吳日正每到星期五、星期六就會開著跑車保時捷,飆往公司的路上,雖然這已是每天必走的路上,「但是,可以換個感覺和心情。」沒錯,洪筱英或吳日正在這條創業路上,也憑著不變的執著,轉換不同的市場嗅覺,開創新局。
小檔案
豪威(OmniVision)公司小檔案


成立:1995年
產品:CMOS影像感測晶片設計
創立首筆資本:400萬美元
目前市值:6.75億美元
投資者:和成創投、富鑫、宏碁、和通、華虹NEC等
上市時間:2000年6月,籌得7億美元
業績:去年營收3.07億美元,EPS為0.934美元

洪筱英小檔案

年齡:67歲
現職:OmniVision共同創辦人、執行長兼總裁
學歷:上海交通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碩士
經歷:摩托羅拉資深總監、創辦HK Technology
家庭:已婚,育有一女

吳日正小檔案

年齡:50歲
現職:OmniVision共同創辦人、執行副總裁
學歷:中原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電子碩士
經歷:摩托羅拉資深設計工程師、創辦HK Technology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
高科技

陞技引爆大陸主機板卡位戰
爆電容讓微星變對手活廣告
撰文:鮑奠容
六月下旬,陞技電腦在大陸的網站上,出現了一篇新聞稿,表示陞技已全面改用高品質的日系電容產品,並藉機批判同業使用低品質的產品,在主機板產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這項動作無異讓這場肉搏戰更加白熱化。
六月初,台北國際電腦展熱鬧登場之際,外電傳來台灣一線主機板廠微星美國子公司被控的消息,因為微星的主機板上發生電容電解液外漏事件,造成使用者當機後全毀。提出控告的公司是Electronic Connection Services,並向洛杉磯高等法院提出集體訴訟申請,要求微星賠償七.五萬美元。

當天消息一出,不但微星股價弱勢反映,被市場聯想為不良電容供貨商的華新科也因此重挫跌停。但是,在微星表示事件尚在了解中,而且賠償金額相對不大,另外華新科技也公開澄清後,這件主機板爆電容事件,就在人氣鼎沸的國際電腦展中快速沉寂。

不過,到了六月下旬,陞技電腦在大陸的網站上,出現了一篇「全面使用極品電容,陞技打造防彈主板」新聞稿,表示陞技已全面改用高品質的日系電容產品,並藉機批判同業使用低品質的產品,這項動作又引起大陸網友的激烈論戰,同時間還出現主機板同業寄發存證信函示警的連帶反應。在主機板產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的情況下,爆電容事件讓這場肉搏戰更加赤裸裸地展開。
起因──陞技張貼文章批評同業


在陞技的新聞稿中指出,「小小電容對於主機板的正常運作有不可忽視的功能性,電容主要作用即是可過濾掉電流中的雜波,使得流入主機板上CPU(中央處理器)或是相關零組件的電流穩定乾淨,進行影響到主機板運作的穩定性,因此電容在耐熱、耐壓上,都必須有一定的水準,才可確保主機板操作正常。」

不過,也因電容有一定使用年限,加上容易受到溫度及使用時間長短的影響,故障率也時有所聞,被視為主機板上的消耗品。因此這一次微星在美被控的產品,依據公司推估,出廠時間應在兩年半至三年前,時間長度已相當接近該公司主機板的保固期。

微星公司表示,一般而言,日系電容的平均壽命大多較台系電容長,約可達四至五年的時間;而台系電容也有大約兩年半的壽命。不過,電容的壽命並不完全等於主機板的穩定性,且主機板使用者實際的使用情形,仍會對這塊板子上的電容壽命及穩定度,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因此,一般而言,在網咖的主機板即較有可能發生電容提前爆漿的情形,主要原因在於網咖的電腦經常是二十四小時不休,持續高速運作。
因此,在耗材壽命末期時,主機板出現電容電解液外漏,微星認為應屬於相對正常的情形,而一般主機板廠多有碰到類似的問題,大多會對此進行維修與替換,其中多少也會引發一些法律訴訟,但大部分皆會私下和解。

此次發生美國子公司遭間接客戶控告一案,微星認為並無特別差異。雖然對方提出集體訴訟申請,但業者多半認為最後發展應會朝向私下和解。至於賠償金問題,微星指出,將於責任釐清後確定,如果是在保固期內發生爆電容問題,電容供應商將負起賠償責任。至於供應商為哪家台系廠商,微星至今閉口不提,不願在事件未查明之前多生波瀾。據同業推測,應是來自於非上市櫃的被動元件小廠,而非上市櫃大廠。

不過,微星主管氣憤地指出,沒想到因為此事,竟讓競爭對手在大陸藉機進行宣傳,以該公司使用不良電容,而導致主機板短路的說法,大舉進行宣傳活動;同時通路也流傳出「微星電容爆漿事件,使消費者人心惶惶」,或是「請大家把握機會,多加利用」的耳語。

對於競爭對手的針對「痛處」予以重擊,微星除了大表不滿,認為同業之間不應藉此機會落井下石,影射微星的產品品質不良,因此公司已對這家競爭對手寄出存證信函提出警告。

事實上,主機板爆電容的事件並非單一個案,情節也輕重皆有,但對於主機板廠品牌形象的確會造成不少負面印象。事實上,陞技也曾在二○○二年因爆電容事件,而大量進行產品召回的動作。該公司即在大陸官方網站中指出,當年為了維修因爆電容損壞的產品,以及訂單取消的後續反應,總共付出了超過五.七億元損失的慘痛代價。
延燒──主機板廠商競爭白熱化


為了降低之後電容爆漿的機率,陞技對外正式宣布全面改採成本高出數倍的日系電容,以宣誓其捍衛主機板品質的決心。公司並以採用優良電容,做為該公司品質零缺點的基本論調。不過在這篇「陞技打造防彈主板」的新聞稿中,卻直指其他主機板廠未對電容問題做任何改變。文中並引用華碩技術支援網站上的內文,指出九個可能發生爆電容情形的電容型號。同時並「對一家以品質堅若磐石聞名的廠商」,提出低劣電容可能影響主機板品質的警訊,另外「也許將重心轉移至更有利可圖的筆記型電腦,已經犧牲掉其他產品線的品質控制」一語,更是赤裸裸地直接批判競爭對手。

由於文中提及的廠商特點與華碩近況及品牌形象十分吻合,網路上的雙A論戰相當激烈,最後甚至已被視為是雙方人馬親自上陣交手。

主機板業者指出,雖然電容占主機板的成本比重僅約三%至五%,但在低價市場當道的同時,控制成本、壓縮管理費用已成為主機板廠競爭的主要利器之一。雖然相對於日系電容的高品質,台系電容的品質穩定度一直為外界所詬病,但在依據客戶實際使用需求及廠商保固年限的考量下,大部分的主機板業者並未全面改採日系電容。

此次爆電容事件產生的連鎖效應,不但反應出廠商提升品牌形象的迫切感,大陸市場對台系主機板廠的重要性,在市場成長已大不如前的情況下,如今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只是台商到大陸競逐,還是應該採用良性手段才是。
焦點新聞

從抗煞英雄到台北市副市長
葉金川 專跳火坑的另類義工
撰文:邱莉燕
抗煞成功之後,表態不願再任政府公職的葉金川,近日卻打破誓言,考慮成為台北市副市長,他的考量是希望為更多人做事。自稱個性內向的葉金川,繼冒險進入和平醫院之後,再度發揮冒險性格。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星期一,一般人是忙著工作,葉金川卻是忙著辭職。

早上參加董氏基金會的董事會,正式表達辭去執行長一職,下午再趕去仁濟院,向董事長口頭表示辭職,不到八個小時,葉金川便辭去了剩餘的所有職務,動作迅速,加上之前向慈濟大學辭去教職,在七月三十一日下班之後,他便會成為「無業遊民」。
接任副市長,決定算明快


一切均起因於台北市長馬英九,這位葉金川在建國中學的老同學,跟他探詢是否有接任台北市副市長的意願。兩位昔日同窗在七月初會晤,匆匆商討了接任副市長一事,以及更長遠的市政規畫。「馬市長這樣的安排,其實我也滿surprise(驚訝),但是我相信他的判斷,假使他認為我幫得上忙,我願意。」葉金川說。

葉金川的決定算是明快,不過,董氏基金會的工作同仁卻十分捨不得。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如果他要去台北市擔任副市長,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可以高升,憂的是失去了一位宛如支柱的大家長。」

自抗煞一役後,回到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教書的葉金川,先後又應邀接任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和仁濟院院長,繼續他的「社會公益服務」。這兩個職務均是無給職,出席活動和演講還要自掏腰包出車馬費,然而,葉金川卻是每個禮拜台北、花蓮來回跑毫無一句怨言。現在他要離職,董氏基金會和仁濟院都在煩惱,上哪兒找這樣不支薪、既願意灌溉、又樂意花心血的人?

長期擔任董氏基金會義工的藝人陳淑麗踱到葉金川的辦公室外,喃喃自語說:「唉!我們的歐里桑就這樣走了嗎?」口氣中充滿依戀。
同學多名醫,理想性格高


今年五十四歲的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的學生,他們這一班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的醫師,是歷屆最多的,而且不知是何原因,包含葉金川在內,許多人深具理想性格。譬如畢業後下鄉自願到醫療資源最缺乏地方服務的蔡茂堂和翁瑞亨,蔡茂堂後來還成為傳教士,翁瑞亨則是把嘉義基督教醫院建設成雲嘉地區最有規模的醫院,還有長期關懷失智老人的耕莘醫院副院長鄧世雄,亦是仁心仁術。
現今許多名醫都是葉金川的同學,像是即將接任台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台大副院長陳明豐、台大骨科主任侯勝茂、腦中風權威黃瑞雄、泌尿科權威江漢聲、心臟繞道手術名醫陳瑞雄、美容外科名醫林靜芸、國泰醫院家醫科主任林敏雄。葉金川曾經戲稱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不怕長官,不怕同仁、學生,就怕同學」。

不過,對於接任副市長的決定,葉金川卻沒跟任何一位好同學透露一點消息。台大醫科的老同學賴美淑(現任台大公共衛生系教授)間接由媒體得知他可能接任副市長,心裡並沒有太驚訝,似乎深知葉金川會為了貢獻更多而受命。賴美淑剖析葉金川的個性是「做事公正,想法很快,最大的優點是以天下為己任,這是他個性可愛之處,也是令人佩服之處。」

她還透露說以前在台大念書時,對葉金川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數字很有辦法,腦筋超清楚。在董氏基金會出版的《那一年,我們是醫學生》,賴美淑這樣說:「分析化學課,我們得去量粉末,必須量到○.○○○○……,我和他(葉金川)同一組,一下他去量,一下我去量。我一量完,他就說不對不對,我說,我已經量了三次,一定對,結果他拿去一量,證明真的是我錯。他做得很精細,很有耐心,對數字很有概念,這就是他的專長。」

在江漢聲的眼中,葉金川在台大則是不甚活躍,只感覺他是很實在的一個人。葉的內向一直延續到今天,即使是參加董氏基金會自家的記者會,身為執行長的他,眼神始終避免和攝影機正面接觸。
想做就去做,內向冒險家


這樣追求精確而個性內向的人,最近卻變成醫界的「印第安那瓊斯」,很愛冒險。就像陳淑麗對於他轉換跑道、到市府任職的看法——「他是從這個火坑跳入那個火坑的另類義工」。

的確,這兩年葉金川還真是愛跳火坑,去年四月台灣爆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葉金川冒著被感染的危險進入封院的和平醫院,指揮抗疫,氣節深受社會各界敬重。對於這次即將跳入的「政治火坑」,他的考量還是離不開貢獻二字。為什麼要接受副市長職位?葉金川幽了一默笑說:「我也在問自己。」哪有人辭職辭得這麼快、居然找不到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這位抗煞名將頓了一下,慢吞吞地說:「當副市長,可以為更多的台北市民服務,可以多做一些,我就做吧!我沒想太多。」

「我認為只要方向正確,慢一點還是會到,去做就對了。我太太說我總是想到就做。而且她說如果我沒有工作,她會養我。」說完,葉金川又是一陣大笑,對於未來,他嘗試輕鬆以對。

可是,壓力卻在他還沒接任之前立刻浮現。消息一傳出,這幾天已經有泛藍支持民眾打電話給他,傳達「希望能幫馬英九忙」的訊息,語氣中一派恨鐵不成鋼。面對這樣的狀況,葉金川再一次強調:「我只會當馬市長的助手,得先把市政做好,否則一切免談。」
學者小內閣,需要多磨練


台北市政府這次小內閣異動,可能出線的接班學者眾多,接任副市長的人除了葉金川外,還有辭去政大新聞系教職的金溥聰;另外,新聞處長可能由世新大學副教授游梓翔接任,另有學者高朗、蘇永欽等人,亦在約訪行列中,如此的「學者小內閣」,外界曾譏以「爆發力不足」。

葉金川則是認為學者從政,專業夠,只是管理人事互動需要時間去磨,「學者從政,要看他的歷練,最好還是要有一點行政歷練,因為要把行政業務搞熟,聰明的花半年,其他至少需要一年,管理和專業一樣重要。」

「從學校來的通常理想性比較高,你自己衝得很快,下面沒有人動,那叫眼高手低,如果局處長和下面的人一樣被動,那也就不需要新的人選來接這個職務了。局處裡的許多事務官卻是相反,從體系中一路升上來,對於事物很熟悉,常會被法令綁住,可能會比較被動,可能遇到困難比較不願意去衝,兩者需要折衝、溝通,找到平衡點。」葉金川進一步分析說:「我常在課堂上跟學生說,行政是一個判斷,要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作個拿捏,怎麼往前做,可以平順走到目標,又能化解這些阻力,那就是行政。困難在於怎麼拿捏,這需要智慧和經驗的累積,而不是學問多大的問題。」

熟悉葉金川的人,都知道他很愛爬山。個子不高的他,百岳幾乎都爬過,馬英九和金溥聰參加鐵人三項競賽,便是他帶頭發起的,能讓馬英九佩服體力驚人的也只有他。
出發到市府,人生如爬山


葉金川常常相約好友去做戶外運動。巧的是,在馬英九徵詢他的前一周,他和金溥聰還一起結伴去高雄泛舟時,還談到馬英九自三一九的抗爭行動之後的處境,兩人還相約回到台北之後,問馬英九要不要幫什麼忙,沒想到,談完之後,馬上就有機會了。

這次出發到市府,葉金川帶著享受爬山樂趣的心情,準備好從容赴任,只看馬英九最後的決定,「說不定我會兩頭落空。」葉金川大笑說。對這位擁有仁者之心的冒險家而言,人生絕對不是蘋果派,而是快樂地去攀爬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焦點新聞

阿扁夫妻最信任的會計師

僑銀董事長張兆順的升官路

撰文:黃琴雅
七月十三日財政部公布,張兆順接任華僑銀行董事長。隔天,這位被指為「第一家庭會計師」的綠朝新貴,就被在野黨立委圍剿,說他的升官是酬庸。這位擁有二十八年資歷的會計師,與第一家庭的關係究竟如何……
過去四年換過三任董事長的華僑銀行,七月十五日來了第四任董事長。當天,位在襄陽路與重慶南路口的華僑銀行總行熱鬧非凡,包括新任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土銀董事長蔡哲雄等銀行界高層都親往道賀,連與第一家庭關係深遠的現任華紙董事長羅勝順都出現在賀客中,新董事長張兆順的人脈到底有多廣,令人好奇。

接任新職當天,包括立委洪奇昌、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新光產險董事長吳東賢等政商名流致贈的花藍,從僑銀的一樓排到四樓,多少展現了張兆順豐沛的人脈。

其中,因為與洪奇昌交情深厚,張兆順不但是洪奇昌所創產經建言社的元老會員,目前還擔任監事。最近,在張兆順的引荐下,他在第一金控的老同事、新任土銀董事長蔡哲雄也準備入社,這股台灣財金界新近崛起的勢力,確實正日益壯大。
談阿扁/以前常碰面但少有往來


不過,最讓外界好奇的,還是張兆順與第一家庭間的關係。在這波最新宣布的三項公股銀行人事任命中,僑銀的規模遠比土銀、台灣中小企銀小,資產品質又是最差,狹義逾放比為九.六八%,廣義逾放比更達一三.二%,但消息卻占媒體版面最多,主要就是因為張兆順被冠上「第一家庭會計師」的身份。

在野黨立委據此批評「阿扁只酬傭自己人」。張兆順卻大感冤枉直說,「要酬庸,也要酬庸個好位子嘛!」他還澄清,自己根本不是第一家庭的會計師,因為「阿扁總統從未委託我,而且總統家的帳很簡單,那裡需要請會計師『做帳』,我只是幫忙看看帳目處理是否有問題罷了。」
按他的說法,他只是阿扁總統以前的鄰居。早在民國六十五年,張兆順主持的瑞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開業時,就與陳水扁主持的華夏海商法律事務所同為上下樓鄰居,搬到南京東路後,兩個事務所又「碰巧」再度成為鄰居,阿扁在六樓,張兆順在九樓,「過去,我們常碰面,但很少往來,根本沒有深交。」
剛開始,張兆順一直把陳水扁這位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當作「政治異議分子」看待,不敢接近。直到一位共同客戶劉姓老闆居間介紹,加上業務合作,兩個鄰居才有了進一步的接觸。
張兆順說,幾次會議開下來,他發現這位鄰居律師很講道理,加上強調「政治問題可以跳脫,但法律問題不能打折。」讓張兆順對這位敢言的律師印象深刻,不過,張兆順再三強調,從立委、市長到擔任總統,他雖然與阿扁家有互動,但第一家庭從來沒有委託他任何案子,所以他絕對不是什麼「第一家庭的會計師」。
談漏報/自己雞婆才會有這些事


至於會接觸第一家庭的事務,張兆順解釋,那都是因為和阿扁身邊的幕僚很熟,因為這些幕僚找他幫忙,他才「偶爾」參加一些意見。

在今年以前,第一家庭申報財產都是由陳姓祕書經手,陳祕書只在有問題時,會向他詢問有關申報財產的問題。至於過去阿扁有關競選總部財務、或是市長任內對福爾摩沙基金會的帳務處理,他也只是被動被徵詢,並未實際參與。

直到去年底,因為第一家庭申報財產時原本負責最後看帳的王姓祕書離職,他才接下最終的把關工作。而且過去只是核對總數,並未仔細核對每筆交易,這次是仔細「對帳」,他才發現「浮動申報」的問題。由於以往第一家庭未針對股票買賣交易超過一千萬元的部份申報,因此才將阿扁家前四年的財產交易資料重新整理。

沒想到,這項「主動」發現的錯誤,因為主動函請相關單位給予資料,卻在資料整理好,準備向監察院補申報時,就被媒體說出,引發軒然大波。張兆順說,對此他很內疚,因為自己「雞婆」,才引發這些事。

由於這起漏報事件,讓阿扁總統飽受對手攻擊,甚至連綠營人士都有人對張兆順不滿,認為這位會計師怎麼會連股票交易都會看錯,害阿扁總統險些落選。不過,連張兆順都承認,第一家庭對他這位老鄰居實在相當信任,雖然阿扁夫妻從未打電話給他,但對自家的會計問題,阿扁夫妻常常會問祕書,「這些報表,咱『隔壁』的會計師有看過嗎?」談新職/官股要釋出何必找我來?


儘管深得第一家庭信任,但是,張兆順強調,四年前出任一銀常駐監察人,是前財政部長顏慶章找他,希望由一位專業會計師來遞補立委江昭儀留下的職缺,以沖淡在野立委的攻擊。這使他在中斷二十八年的交通銀行資歷後,再次成為銀行人。

至於這次會升任僑銀董事長,張兆順回憶,財政部長林全是在六月中,第一次紡約談他,希望他接任僑銀。當時,他以要退休為由婉拒,但朋友卻取笑他說:「你不敢去(僑銀)喔?虧你在一銀待了四年,怎麼不去好好發揮一下。」

六月底,林全第二次找上他,對於這位學弟(與林全同為政大財政所畢業)的邀請,這次他點頭了,因為「長官二度邀約,再不答應,豈不是矯情!」沒想到,朋友聽說他答應後,卻說:「你不要命了,僑銀你都敢接?」

對於這份新工作,張兆順自認絕對可以勝任。曾經與張兆順有幾次接觸的新光投信總經理黃李越,對張兆順的認真就頗為讚賞,「撇開政治顏色不談,以他的專業能力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他有會計師應有的認真。」

依黃李越的觀察,在第一金控購併建弘投信之後,原本兼任一銀轉投資第一富蘭克林投信董事長的張兆順,卻仍不斷向人請益如何能讓第一富蘭克林起死回生,這股拚勁兒,就讓黃李越印象深刻。

到僑銀之後,張兆順說:「第一步要先把公司的價值創造出來,同時,要讓員工安心,股東有希望。」接下來,將和在第一金控時一樣,打消呆帳將是僑銀未來最重要的工作。

至於先前財政部打算將行政院開發基金持有的官股釋出,剛到僑銀上班的張兆順直言:「官股要釋出,那要我來這裡幹嘛?」他預計在近期把整頓僑銀的計畫完成後報部,要用不同的方法來為僑銀把脈。看來這位勤練舉重、每周跑步三次、每次至少跑六公里、一次抓舉有一百公斤實力的運動健將,對改造僑銀深具信心,至於成績如何,外界更都等著看!參考資訊
一種常駐監察人/兩種境遇


原本擔任第一金控常駐監察人的張兆順,上周風光升任華僑銀行董事長。他的升官,被在野黨批評是「酬庸」。就在張兆順新職發表隔日,原任合作金庫常駐監察人的政大經濟系教授李紀珠,卻發表一封措辭強烈的公開信,宣稱「黨政高層不斷捏造不實情事」,以此做為人事調整理由,面對「卑劣」的環境,她決定主動請辭。
同樣以官股代表身份出任大型金融機構常駐監察人,張兆順和李紀珠每個月都只領8,000元的薪水,也都有專屬的辦公室,為了兩個行庫打呆帳,兩人更都宣稱,過去4年,工作繁重,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稽核報告。至於座車雖然都有派司機,不過,合庫派給李紀珠的公務車是1800c.c的福特舊車,張兆順待遇較佳,是豐田2000c.c的Camery。

不僅公務車有別,兩位常駐監察人的境遇差別更大。張兆順因為財政部長林全兩度約談,最後升任僑銀董事長。李紀珠卻因為被部長辦公室調查個人薪資待遇及坐車福利,加上先前已被所謂的「高層」放話批評,在「自認問心無愧下」,因為不願被人編造「亂七八糟」的理由換掉,所以主動請辭。

一位與李紀珠相熟的上市公司總經理透露,財政部的調查確有其事,不過,官員說是「普查」,但卻給人「針對性」,讓李紀珠感到委屈。只是李紀珠大動作發新聞稿批評財政部,同樣讓人感到意外。(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小檔案
張兆順小檔案

出生:1948年、宜蘭蘇澳
現職:華僑銀行董事長
學歷:中興大學會計系
政大財政研究所經歷:交通銀行徵信科科員
士農證券監察人
瑞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合夥人之一
第一銀行常駐監察人
第一富蘭克林董事長
焦點新聞

丟掉台電還能輕取台糖
林能白 人脈一流管理破功
撰文:何明曉
林能白汲汲經營人脈,卻不思經營台電,府院高層早已心知肚明,因此他的下台是必然。然而下台之後,還能獲層峰欽點轉戰台糖,可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台電高層人事提前大地震,管理大師林能白中箭落馬,轉換跑道至規模較小的台糖公司,明為借重其管理長才,實則是府院高層長期來對其表現不滿所作下的定論,擅長做形象管理的林能白,卻無法做自己做危機管理。

林能白由於擅長形象包裝,經常找來媒體進行專訪,或上電子媒體,大談經營管理理念,因此在媒體塑造成「管理大師」的媒體印象。同時他也在台電內部進行組織管理的「腦內革命」,率領主管參觀故宮、歷史博物館,甚至邀請台積電張忠謀及宏碁施振榮等科技大師到台電演講,為主管醍醐灌頂,企圖把台電硬梆梆的工程師文化,改造成富有人文氣息的文化,似乎展現一副大顯身手進行台電內部改造的氣勢。
改革只當藏鏡人──招待名流假公濟私


林能白上任不久,赴各地視察,曾刻意展現親和作風,與基層員工座談離開,會握完每位員工的手,但實質上,近兩年來林能白與員工的距離很遙遠,員工都感受不到他的親和力。

對工會的訴求及抗爭,林能白總是表現出一副「軟弱」的不作為,保護自己為上,從不事先疏通滅火,反任由野火蔓延,除不久前工會因人力不足等問題啟動四十七年來首次罷工機制外,以今年大選前的運動會為例,他為向陳水扁總統邀功,力邀阿扁前往致詞並暗地為其助選,但工會員工卻在會場拿出大字報「鬧場」,不給阿扁面子,光是這件事,高層就「點滴在心頭」,林能白不啻成了「幫倒忙」的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林能白在公司內部是出了名懂得如何明哲保身,對公司內部的改革,都假手他人之手,自己當起藏鏡人,真是最「聰明」的管理者。他指示部屬做事,也從不告知背後目的,個性十分小心謹慎。對任何不利公司形象的事,或可能讓長官不悅的事,他都會刻意隱瞞,例如台電因燃煤及燃油等燃料價格上漲的壓力,明年營運將首次出現台電有史來的虧損赤字,營運困窘,但他卻要求屬下,不對得外透露有關任何要研究或研擬調漲電價方案的訊息,向高層長官報告營運狀況,竟可以隻字未提台電面臨電價調漲的壓力,林林總總的內部領導不難窺出,他「管理大師」的頭銜恐浪得虛名。
這位形象大師對台電及自己的行銷包裝都不遺餘力,經營人脈關係更是一把罩,恐怕在台面上的幾位國營事業董事長,都要自嘆弗如。林能白把台電位於延平南路的一處資產,整修得美輪美奐,裡面掛滿各種大師級名畫,極富藝術氣息,這座被人號稱為「一○一招待所」的隱密地點,正是用來與政商名流交際應酬的祕密根據地,許多親扁或阿扁嫡系子弟兵的重量級立委,例如高志鵬,科技大亨,例如林百里,都曾是座上賓,期透過這些政商人脈網的綿密交織,形成一股力保官位或更上層樓的推力。
經營人脈有成效──下台一鞠躬早知道


經營人脈的用心,恐怕歷任台電董事長無人能出其右,台電內部員工更不諱言抱怨,「每周周休二日,都必須犧牲假日,去接待董事長夫婦安排的貴賓。」原來台電位於深山或風景幽美據點的營業處所或電廠,早已成為林能白夫婦安排高官、眷屬、府院各重要官員幕僚及祕書人員採果子及套裝旅遊的好去處,連在信保基金上班的太太,也成為為夫拉攏「夫人派」的重要公關。難怪府院高層的幕僚,提起林能白都不敢說重話,甚至有人還會主動通風報信,以這次轉換跑道接掌台糖為例,在游揆未正式告知前,林能白早已從其他管道,確定自己的出路,可見平日的耕耘並沒有白費。

林能白上任以來,每逢過年過節,都要送禮到每位立委、監委的家中,他的「人情味」可是表現得十分濃郁,立委有紅白帖,一定都會禮貌周到前往致意。對於重量級立委的初選,林能白罩子很亮,也會透過台電「方便」的管道予以金援資助,插秧向來插在前頭。

其實,對於林能白如何汲汲經營人脈,卻不思經營台電,府院高層早已有所耳聞,且心知肚明,因此儘管再多人曾受林能白「款待」,為他說盡好話,也並未改變高層撤換他的堅定心意,因此林能白的下台是必然。這次還能獲層峰欽點轉戰經營台糖,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不枉平日經營的付出但較八卦的是,在台電人事大地震的消息未走漏之前,台電內部即謠言四起,指台電內部有一股勢力,結合外界政商力量,醞釀利用親扁人脈,把林能白拉下馬來,並推舉總座林清吉坐上寶座。

據熟知內情人士透露,林清吉的人事案在這波角力戰中,的確一波多折,原本行政院要將台電的「雙林」同時撤換,但何美玥認為如此對台電營運不利,並力薦林清吉升任董座,但政院內部對這項人事歧見頗大,力主用「自己人」(綠營人馬)的一派對林清吉的是否願意全力挺綠的態度高度質疑,能否交付其落實執政理念不無憂心,經長何美玥卻力排眾議,力挺到底。

結果是,林清吉的人事案最後由層峰拍板定案,與台電內部早在一個月前的傳聞吻合,究竟是巧合?抑或運作成功?頗耐人尋味。
話題人物

林百里、張汝京、胡定吾、簡貞介都信任他
張景溢 年賺百億的創投新天王

撰文:林亞偉

張景溢近兩年在創業投資界聲明鵲起,他管理的華威國際創投,旗下的五個基金是近兩年來績效最突出的創投團隊。創投界都傳言,去年華威旗下基金的報酬,從潛在到實際獲利合計達一百億元。

一生,有幾個人能賺一百億元?短短兩年,張景溢就做到了。
張景溢,近兩年在創業投資界聲名鵲起。如果說,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是前輩創投教父,那麼新一代創投天王非則非張景溢莫屬,他管理的華威國際創投,旗下五個基金是近兩年來績效最突出的創投團隊。創投界都傳言,去年華威旗下基金的報酬,從潛在到實際獲利合計達一百億元。

極度低調,是張景溢以及華威國際的風格。創投公會每年編纂的︽台灣創業投資年鑑︾,廣邀國內各創投業者提供報酬率、投資案件作為年鑑資料。無奈,華威就是一直堅持不提供。創投公會秘書長楊正秋說,在公會現有二四一家創投公司中,總計有兩百餘家創投申報去年的獲利情況,總計獲利達到二十五億元。換句話說,張景溢的華威國際團隊(CIDC)一家所得,比國內其他的創投總獲利還多好幾倍。「不過,張景溢的一百億元是怎麼賺的,大家都很好奇。」楊正秋說。
華威五大基金/林百里是最大股東


今年四月八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中國最大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晶門科技,是張景溢最近的代表作。晶門上市慶祝酒會上,站在廣達電腦董事長、晶門科技董事會主席林百里旁邊的,就是張景溢。林百里,正是張景溢走上百億創投路的頭號貴人。

華威國際旗下總共管理五個基金,基金規模近五十四億元(見表一);排除中華開發與台灣工銀兩家工業銀行,華威是國內僅次於普訊、富鑫、怡和、和信、漢友及漢鼎等創投的第六大創投管理公司。而華威背後最大的股東,就是廣達電腦以及林百里。林百里借華威國際入主晶門,一年半後就帶來九.七二倍的投資報酬,羨煞了所有創投同行。目前晶門的股票市值為四十億港幣,依華威在晶門的持股比例,潛在報酬就達十億港幣,折合新台幣四十億元。

張景溢經手的上市案,不只是中國第一大IC設計公司晶門科技,還有兩年前上櫃的光電股王廣明光電、去年下半年接連上櫃的軟式印刷電路板台郡科技、軟板供應商台虹科技。創投界都知道,投資十家公司若能讓兩家順利掛牌,就算很成功。而張景溢兩年內接連四起報酬率都逾數倍的投資案(見表二),讓他在創投圈暴享大名。但,他依舊低調。
不顯山不露水,是張景溢的堅持。這樣一個深藏不露的人,如何一步步爬上創投新天王的地位?

張景溢,四十二歲,個兒與林百里齊高。林百里給了張景溢最大的揮灑舞台,但張景溢也是經過一番寒徹骨,才有今天的梅花撲鼻香。
中華開發練藝/胡定吾對他很賞識


在中華開發工作,是張景溢人生的重大轉折。前開發工銀董事長胡定吾曾說,中華開發就像嵩山少林寺,要下山的人得闖過十八銅人陣,練就一番武藝才能快意江湖。張景溢,就是開發子弟兵磨練出大成就的佼佼者。

一九九二年,張景溢在開發的老長官,是現任和通創投總經理的張忠本,當時任職開發投資部經理。那時候的張景溢比張忠本早一年到投資部,還只是投資部的一員小兵。不過,張景溢台北工專電子科、政大企管碩士的學位,卻為他將來在創投路的大放異彩鋪上了基石。小兵張景溢初到開發投資部,只負責管理投資部的後段作業。也就是說,當開發投資部負責在外尋找案源的第一線精英,找回案源、投下資金後,接下來的財務管理、後勤支援等一切瑣事,就是交由後段的同仁負責。在開發投資部,前段的業務開發是最當紅的職位,人人想爭取。但張忠本說,「張景溢從來不爭取。」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張景溢為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他雖然不爭取業務開發,但卻能把握機會。在中華開發投資印刷電路板公司耀文電子後,張忠本派張景溢負責耀文電子的後段作業,他卻將後段作業這個冷職位,做得讓張忠本刮目相看。原來,台北工專電子科的理工背景,加上政大企管碩士的MBA學歷,讓張景溢不僅協助耀文與開發的溝通合作,還與耀文一同到日本找技術,引進BTA (Benzotriazole,PCB的表面鍍膜技術之一)。在耀文電子,張景溢更與當時的副總經理郭明棟結為好友,為日後張景溢與華碩、郭明棟合作,成立景碩科技埋下伏筆(目前景碩在未上市盤價,每股約一百元)。張景溢在耀文案的傑出表現,讓張忠本調他到前段負責業務開發。從此,張景溢就如蛟龍入海,如魚得水。一九九五年,中華開發決定與太欣半導體合作成立世大積體電路,這件案子,張景溢不僅得到當時開發工銀總經理胡定吾的賞識,更打下與前世大總經理、中芯國際執行長張汝京的革命情感。
到世大當祕書/張汝京也被他搞定


原來,開發作為世大最大股東,不僅由胡定吾擔任世大副董事長,還從德儀找來張汝京任職總經理,更從開發投資部派出高金門擔任財務長、張景溢擔任董事會秘書。一位前開發主管回憶,世大董事會祕書一職,開啟了張景溢的視野。因為張景溢雖只任祕書,但此職卻要與世大的眾多國內外金主打交道,負責聯絡各項投資案與會議。這位主管笑說,尤其張汝京是出名的鉅細靡遺,大小事一把抓;張景溢跟著張汝京還能搞定他,代表張景溢能搞定任何人。

在世大期間,張景溢同樣把在耀文案的認真帶到世大。他跟著張汝京從美國跑到日本,協助張汝京與Toshiba(東芝)簽下技術合作,張景溢都下過苦功。跟著張汝京這位竹科著名的半導體大將歷練,也打下張景溢日後與日本企業打交道的本錢。而世大讓員工分紅入股,以及多次的現金增資,加上日後高價賣給台積電,也讓張景溢賺到人生第一筆財富。

張忠本就笑說,張景溢是個工作狂,難得陪太太吃一頓飯,他曾推薦他們夫妻倆到小統一牛排用餐。結果張景溢太太覺得小統一牛排不錯,要張景溢一個禮拜陪她吃一次。結果張景溢說,一個月一次可以,一個禮拜一次太貴了。

在世大以五十億美元賣給台積電後,張景溢終於不止可以吃牛排,他還住進了台北安和路的東帝士花園廣場,與頂頭上司胡定吾成為鄰居。二○○○年,世大高價賣給台積電;張景溢在前兩年就離開中華開發,創辦「開發國際」創投。這一階段,協助張景溢募資的包括胡定吾,以及胡定吾的手下大將前中華投信董事長林一銘。一位開發同事就說,張景溢在胡總家裡辦公的時間,比在辦公室的時間還多,形容兩人在創投業的合作密切。不過,開發國際的名字,與中華開發實在太像,加上胡定吾協助張景溢,很容易讓人誤解是中華開發的轉投資創投。於是,開發國際就改為中華國際,成為張景溢日後羽翼漸豐,獨自單飛的發源地。
催生廣明光電/與簡貞介淵源不淺


張景溢在接手耀文後段管理,以及協助培育(cook)世大積體電路案上,培養了他對產業,以及管理的敏銳嗅覺。於是,張景溢真正在創投界一舉成名的代表作——廣明光電,在他的手上催生了。

一九九九年二月,廣明光電成立;二○○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廣明光電股票上櫃。以每股二一○元高價掛牌的廣明,一上櫃就勢如破竹連拉四根漲停板,直接挑戰股王聯發科技的寶座。眾所周知的兩位廣明代表人物,一位是董事長林百里,另一位就是廣明總經理簡貞介。幕後操盤的另一位關鍵人物,也是廣明董事的張景溢,卻從來不出頭。

簡貞介從建興電子出走,找上林百里創業,身為他台北工專同學的張景溢功不可沒。也因為廣明案,張景溢的貴人名單裡,多了林百里。在廣明籌備期間,中華開發就十分看好這宗投資案,但內部卻有人沾沾自喜,到處散播「沒有中華開發,就沒有廣明」的訊息。一位開發前主管就感嘆,當時就是有人太大嘴巴,不知道廣明真正的資金來源是林百里,而開發能投資則是因為張景溢的牽線之功。

這位開發主管回憶,林百里在這件事上對開發非常感冒,加上廣輝電子原本也是林百里與開發約定好,雙方各負責一半資金,最後卻因為開發廣發武林帖邀請入股,讓不少各路金主直接找上林百里,讓林百里十分困擾。於是,開發最後只能入股廣明六%,與原先的規畫大不相同。

不過,林百里卻對張景溢有情有義。他認為張景溢是簡貞介同學,更在催生廣明光電時出過大力。一位熟悉內情的前開發主管就說,林百里把張景溢找去,要讓張景溢個人認股票,但張景溢婉謝了林百里的好意,因為他在開發內部,要謹守道德分際。隔了一周,林百里仍然邀請張景溢入股,告訴張景溢他不是開玩笑、是認真的。但張景溢卻仍然很堅持,又再次婉謝了。張景溢的兩度婉謝,卻換來林百里的高度肯定。原來,過去國內創投業界若遇到好案子,往往都有跟著公司的投資案一起投資個人資金(也就是所謂的co-invest)的陋習,但張景溢堅持個人投資與公司投資要分開,倒是讓林百里刮目相看。加上他又是簡貞介的同學,也因此日後張景溢創業,林百里便將旗下廣達創投交給張景溢管理,並成為張景溢的最大金主。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張景溢在開發的耕耘與操守,為他贏來最難能可貴的信任。
入股晶門科技/一周內決定快狠準


觀察張景溢的成功之道,在於每個工作階段都能把握機會,結織貴人。在開發時期,他甘於後段的苦力工作,張忠本就在他任職投資部主管的九二年到九七年,年年給張景溢特優的考績;在世大投資案,他在董事會秘書一職善盡職守,跟著張汝京催生世大,更讓胡定吾以五十億美元賣掉世大創造了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得到胡定吾的充分賞識;也因為張景溢的不貪,讓林百里給了張景溢更大的舞台,也讓他得以立足台灣並逐步邁向國際。

今年,張景溢把晶門科技催生上市,成為在資本市場募資的中國最大IC設計公司。四十二歲的他更孜孜不倦,仍舊報名上海交通大學EMBA,在公務繁忙之餘,經常要往返上海與台北兩地。因為他很清楚,創投的下一個戰場在中國。

跟張景溢打過交道的創投圈人士,都知道Steven Chang(張景溢的英文名)是個內斂、冷靜的經理人。他並非長袖善舞型善交際之士,卻是為肯長期工作吃苦的創投人。其實,攤開華威國際旗下已上市的公司,幾乎都是在公司成立之初,張景溢的華威資源就已早早投入協助。一位創投界人士就說,張景溢不是被動的投資者,他的團隊往往親身參與公司的籌設及成長,不單只提供資金挹注而已。而張景溢在廣達集團的平台支援下,與其它純粹只提供資金的創投相比較,更擁有龐大的附加價值。以所羅門集團的晶門科技為例,去年所羅門決定售股,華威國際團隊在一周內決定入股投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晶門科技董事、行銷總監黃心華說,張景溢的團隊在到香港評估前,就已經把晶門調查的仔仔細細;來,只是要確定晶門團隊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入股。

晶門去年營收一億九千萬美元,幅度成長五○%;淨利達二二○○萬元,更成長三倍;一點都不輸國內的IC設計公司。而晶門大幅成長的原因之一,就是股份獎勵計畫。華威成為晶門最大股東後,以從所羅門集團購得的晶門股票,提供給員工分紅認股,晶門的員工持股從不到一五%增加到三○%,讓員工成為頭家更打拚。
事業貴人良多/學經歷背景是助力


張景溢的作風儘管低調,但只要是他看準的產業,他卻像隻禿鷹般緊盯獵物。華威國際低調之外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換句話說,也就是擅長挖角。最近的一例,就是挖角鴻景科技團隊,另外成立台睿科技,成為繼台虹、台郡等台字輩公司的新成員。

去年農曆年過後,以生產DVD(數位影音光碟)光學讀取頭為主的鴻景科技,核心研發團隊達十五人陸續離開,落腳處就是台睿科技。台睿總經理陳譽忠、研發副總劉錦松都是出自鴻景科技。研發團隊出走,導致當時鴻景總經理葉猷陞引咎辭職。

現任工研院光電所副所長的葉猷陞說,「人各有志不強求,而且這些團隊都有做好document(研發文件)的移交,並沒有把技術帶走。」因此蔡猷陞祝福台睿與鴻景,能像建興與廣明一樣,大家都賺錢。」不過,現任的鴻景總經理陳建中,則對台睿的惡意挖角相當不以為然,目前兩家公司仍有官司正在進行。張景溢不僅有科技、金融的專業背景,他更多了吃苦耐勞,等待機會的耐力。張忠本就說,張景溢是個謙虛自持的人,他不會因為華威的壯大而自視高人一等,他永遠是發自內心的誠懇與人交朋友。也因此,台北工專畢業的校友,從華碩電腦副董事長童子賢、副總經理沈振來,到廣明光電總經理簡貞介,全都成為張景溢事業上的貴人。

張忠本就說,張景溢的學經歷背景,更堪為國內創投人才的典範。因為,國內科技業出自三大系統,分別是新竹的交大、清大,以及台北的台大與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惟有兼具這四所學校的理工科,加上專業的MBA訓練,才能在加入創投後就擁有與眾不同的同學人脈。張景溢成為這股新潮流裡,最快冒出頭的新創投天王。

也因為張景溢的耐磨個性,不論是遇上胡定吾、張汝京還是林百里,他都能兢兢業業完成任務,甚至為老闆帶進更多的價值。這就是張景溢,一個新時代創投的最佳代表人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張景溢這張刻意低調的創投界新面孔,就像顆明珠,在夜晚也會發光。(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小檔案
張景溢小檔案

出生:1962年
現職:華威國際科技顧問董事長兼總經理
國際前瞻創投董事長
中華世紀創投總經理
學歷:台北工專專科
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士
經歷:中華開發投資部副理
世大積體電路董事會執行祕書
家庭:已婚
話題人物

國內史上最年輕的部會首長
鄭麗君走向幕前的「苦海女神龍」

撰文:許維真
攝影:劉咸昌

被黨內同志戲稱為「苦海女神龍」的青輔會主委鄭麗君,屬於野百合學運世代,對她而言,橫在眼前的一大挑戰是,高度理想性格如何在現實政治的無情折衝下,依然保持清醒與信心,這是她在這個人生階段最大的考驗。
有點像混血兒的鄭麗君,一發表接任青輔會主委,就造成騷動,人們紛紛打聽這位清秀佳人的來頭,她的不滿三十五歲、來歷背景、容貌,在在成為內閣中最引人好奇的一員。

不愛出鋒頭,這位被黨內同志戲稱為「苦海女神龍」的青輔會主委,甚至會刻意將自己藏在人群當中,當行政院長游錫發布新任青輔會主委名單時,媒體想要調她的一張照片都困難重重。

如今上任將近兩個月,她似乎還是不習慣鏡頭對著她,想必也花了不少時間才習慣聯合辦公大樓一樓的駐警在她出入時,向她行舉手禮。
先斬後奏/進入內閣沒問家人意見


新官上任期間,被問到接任後的生活和以往有何不同時,「差不多,以前在智庫也是這麼忙。」她回答:「不過現在每天都得化妝和穿套裝。」語氣中有些許無奈。

相較於野百合學運世代中已活躍於政治舞台的同志,鄭麗君的性格和選擇的道路,都促使她長期隱身幕後,這也是她被賦予「苦海女神龍」綽號的由來。與其說是職務所需,她的低調和沉穩毋寧更像是個性的一部分。她的出線,也許會是另外一種啟發。

「麗君的思辨清楚,吃苦耐勞。」前經建會主委、現任台灣智庫董事長的陳博志如此形容鄭麗君。為了帶更多年輕人進入政策的領域,陳博志很早便向游錫力薦鄭麗君出任青輔會主委一職。但是想留在民間工作的她,先是推辭,還幫忙推薦其他人選。「後來是因為院長那邊認真問,我也得認真地考慮。」她一直到赴歐旅途中才作出決定,算是本屆內閣改組中最晚拍板的人事案。

「在飛機上,我一直在思考自己過去做過的事。」在這之前,鄭麗君已在台灣智庫當了三年的辦公室主任,從以往社會運動者的角色轉型為政策幕僚,接下青輔會,等於從建言者變成政策制定與執行者,加上陳博志屢屢告訴鄭麗君說,年輕人應該勇於承擔責任,鄭麗君終於點了頭,「我覺得有必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行動派的鄭麗君雖然走到政治舞台前,仍是不改她一貫「先斬後奏」的作風,問她決定接任青輔會前有沒有徵詢家人的意見,她微笑著搖頭,「沒有耶,我的個性向來是自己決定。」
槓上教官/國慶活動未完就解散全班


苗栗出生、台北長大的鄭麗君,就讀北一女時就看得見「反骨」。三年都擔任班長的鄭麗君,不但會蹺課,還會把點名板一起拿走。以往北一女高一及高二學生必須支援國慶活動,她則認為被動員來參加這種活動沒啥意義,活動還沒結束就宣布讓全班解散,還因此槓上教官。「我個性比較叛逆啦。」她笑著說自己都忘記曾經做過這件事。

考進台大土木系一年後,鄭麗君因為志趣轉到哲學系。現在往回看,這一年對她之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剛入學沒多久就結識了羅文嘉與鍾佳濱,之後羅文嘉參選代聯會會長時,她還幫忙助選。對此,她表示自己從不認為念書和知識是惟一要務,她很喜歡同時去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我喜歡做從無到有的工作。」鄭麗君說。

大學時候參與很多社團的成立,掌中戲社則是鄭麗君花比較多心思在上面的例子。原先打算要成立台灣文化研究社的她,因為當時校方對「台灣」兩字頗為敏感,改以掌中戲社之名暗渡陳倉,進了大學覺得自己台語講得不好而重新學過的她,也因此成了精通布袋戲前後場的創社社長。「我們第一齣戲的舞台和戲偶,都是自己去募款來的。」

稍後,她又加入大陸社,剛好遇上風起雲湧的三月學運。自此,學運占據她生活很大一部分。
絕食抗議/為了喊不喊停偷偷流眼淚


九一年四月,為了要求萬年國代下台,她和七位同學在台大校門口進行絕食抗議,前後歷時一個禮拜,其間,民進黨前輩林義雄、高俊明和施明德都曾前來陪伴靜坐。眼見同伴們因為體力不支陸續倒下,究竟要不要喊停,當時身為帶頭者的她面臨人生中最困難的抉擇。「因為已經跟社會宣布要絕食抗議,應該要嚴肅以對。」為此,不太哭的她曾拉起睡袋蓋住臉偷偷地流淚。「她對所謂人生中有價值的事和別人都不太一樣。」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也是台大大陸社成員,他形容鄭麗君在沉靜中還帶有一點神祕,「不是高調的那一種,可是了解她以後會很信賴她。」

「她很有理想性,很容易為道德信念所感召。」現任民進黨副祕書長的鍾佳濱,一路看著鄭麗君走過來,認為跟野百合學運同世代的人比起來,有強烈利他性格的鄭麗君,是那種不大為自己出路做打算的人。「我們開玩笑說,如要麗君幫忙,只要跟她講說做這一件事對社會有幫助,她一定不會拒絕。」

九三年底,鄭麗君赴法國留學,活躍的她先組織了留法台灣同學會,並持續與推動西藏獨立運動的團體往來。九六年台灣總統選舉期間,中國在沿海軍演,為了抗議中國對台部署飛彈,鄭麗君做出一件眾人至今仍津津樂道的事,就是率眾闖進中國駐法大使館,從樓上拉開布條,上面寫著:「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她和一行人以現行犯身分被捕。不願別人拿她外貌多作文章的鄭麗君,把偵訊她的法國警察開口請她吃飯一事,硬是解讀成當地警察對類似抗議活動司空見慣,「他們(巴黎警察)這種事看太多了,根本不當一回事,還說要請我吃飯呢。」
智庫生涯/投入公共議題態度很嚴謹


去國八年後,拿到博士候選人資格的鄭麗君於二○○一年返台,打算邊工作邊寫博士論文,先在東吳大學政治系開了門「文學與政治」的課。同時期,台灣智庫因為有奇美總裁許文龍的捐助成立,林佳龍便把鄭麗君找來一起進行籌備工作。「如果沒有麗君的努力,智庫大概不會是現在的光景。」林佳龍認為鄭麗君的表現讓陳博志和其他董事得以放心授權,「游院長找她來很好,我覺得是深慶得人。」

「早上進辦公室時,麗君人已經來了,晚上要走了,麗君還是繼續在忙。」陳詩寧是鄭麗君在智庫的同事,她以「嚴謹」一詞來形容鄭麗君。也許是人生的志向確立得比較早,陳詩寧覺得思考極具歷史縱深的鄭麗君,青春樣態和別人很不一樣,對公共議題的投入及嚴肅程度,在同一世代中更是少見。「一知道她要去接青輔會時,我覺得非常服氣。」陳詩寧說。鄭麗君身為智庫辦公室主任,其實更像一個介面:必須整合國內青壯派學者的研究,也得不斷地與政府資深的專業官僚溝通協調,還要帶領一群年輕的智庫工作夥伴,工作繁重可想而知,但是沒有人看過她生氣或失控過。辦公室同仁有時會結伴去唱歌、喝酒,鄭麗君有時拗不過會跟著一起去,但都只是靜靜地坐在一旁陪著大家,似乎是那個永遠最清醒的人。

茹素將近十年,朋友都說鄭麗君的物質欲望很低,鄭麗君也承認自己把身旁的羈絆降到最小。鍾佳濱半開玩笑說,如果不是因為對俗世改革還有一些理想,「我覺得麗君很可能會出家。」陳詩寧則說兩人有次在聊天時,鄭麗君提過未來想要辦學校的念頭,「我覺得她是奉獻型的人,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她也沒有抱怨。」

公領域裡能有更多不只為個人私利汲汲營營的政治人物,固然為國人所樂見。然而,對鄭麗君而言,橫在眼前的一大挑戰是,高度理想性格如何能在現實政治的無情折衝下,依然是現行體制中那始終保持清醒且有信心的人;清流如何與濁流分野,是一向深思生命課題的鄭麗君,此一人生階段最大的考驗。(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小檔案
■鄭麗君小檔案

出生:1969年、苗栗
現職:行政院青輔會主任委員
學歷:台大哲學系畢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經歷:台灣智庫執行委員兼辦公室主任
家庭:未婚
編輯室報告-梁寶華

396編輯室報告
撥開科技人真貌

一生當中,最值得追尋的是什麼?金錢、愛情、成就感、傳宗接代?人總是在得不到的部分,窮一生之力,矢志追求。
科技人,在台灣社會裡,幾乎和多金、高社會地位畫上等號。但印象分數多半與實際狀態有所落差,走過台灣高科技產業最輝煌的年代,在電子股股價頻頻探底,外資法人漸漸釋出手中的電子股之後,科技人早已非當年那麼風光了。

在本期《今周刊》的封面故事,透過本刊編輯部林祝菁、黃琴雅的採訪,加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網路調查,了解科技人的心聲,發現他們的自我認知與外界的印象居然是南轅北轍,尤其是他們耗費在工作的時間過長,讓他們各個成了「缺氧」科技人,對許多事務缺乏感覺,想追求愛情或婚姻卻無處可覓,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未婚的科技男居然有四成以上沒有任何對象。

「愛情能滿足我們將基因延續到未來的渴望,也許這確實是推動愛情的動力。然而人們一旦陷入情海,往往很難全身而退。」撰寫《感官之旅》的美國女作家黛安艾克曼書寫愛情,竟如此精確地描述科技人的追求婚姻與愛情心態,他們求愛情時,往往想的就是結婚、生子,但或許因為意圖太明顯,對嚮往愛情的女性們反倒沒有了撩撥心弦的撼動,讓科技男在尋愛過程中,總是失之交臂。

愛情難覓、生活乏味、未必多金,科技男不再是「新貴」,反倒成了高級「監工」,以高學歷做的是工頭的工作內容,這三十餘萬人的族群,儘管去年創造了超過四兆台幣的總產值,生活卻是蒼白無奈的。

或許這只是絕大多數的科技人狀況,我們在採訪過程中也看到一些例外,他們是實踐自己夢想的科技男,讓遺憾不至於盤據他們心中,在普遍缺氧的科技人中,毋寧顯得特別出色,或許才是現代女性理想的對象。

上周還有一件大事,轉瞬間,聯合投信大幅調降旗下三檔基金淨值,被贖回了二、三十億元,一周內就被贖回二千億元,完全把國人多年來的債券基金只漲不跌錯覺給打破了,聯合投信事件就像是小孩兒戳破大人視而不見的問題,投資人也將認清債券基金也會賠錢的事實。
台灣的金融市場向來最怕風吹草動,這一來,恐懼立刻從聯合投信蔓延到其它投信,上千億元的資金在市場亂竄,讓台幣一日內重貶一角二,銀行短天期定存塞爆,拒收大額存款。在本期特別企劃中,由編輯部朱紀中、郭庭昱、張弘昌、陳芝艷的通力合作下,告訴您這總值二兆的黑洞還有哪些陷阱。
劉黎兒專欄

偶像人氣與政治家
偶像人氣與政治家

劉黎兒,基隆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旅居東京20餘年,自認個性樂觀、好奇。
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lill/
日本自民黨這次在參議員選舉中輸給了民主黨,跟三年前選舉時日本首相小泉熱潮正當巔峰的狀況完全不同,所有的媒體都說「小泉魔術失靈」、「小泉人氣陰影」等,所以政治家人氣甚至比偶像還重要,因此也有政治家會依賴偶像的人氣來當選或是爭取高票,此外,許多政治家人氣下跌時,也會想借用偶像人氣來扳回失分,這點連小泉也不例外。小泉這次想借用的偶像人氣,正是現在在日本人氣絕頂的韓劇男星裴勇俊。
小泉在自己人氣最旺時,一個小泉娃娃要賣好幾千日圓,自民黨總部單靠小泉海報、手機吊飾等各種吉祥物便賺進上億日圓,鄉下還有專車巴士來瞻仰小泉,小泉所到之處,都是水泄不通,人潮洶湧,所有的人都想看到活生生的「活小泉」;小泉被形容是有藝術家氣質的偶像,而且他說的每一句話,大家都覺得很有哲理,認為他是惟一擁有自己的語言的日本政治家。

但是在小泉人氣下跌時,他的淺灰西裝會讓人覺得沒精打采,許多人覺得他是不是生病了?還有他這次有關國民年金的答辯,雖然也說了些還滿有味道的俏皮話,像是「有各式各樣的人生」等,但是沒人氣時這樣的話卻被認為太過輕佻,對國民說明不夠,因而成為選舉敗因,所以同樣的打扮、同樣的話,在衰尾的時候則效果完全兩樣。

小泉為了收復人氣失地,所以將在七月二十七日飛往漢城,他表示:「如果能見面的話,那就很lucky(幸運)。」原來他想見裴勇俊,因為裴勇俊主演的《冬季戀歌》在日本引起狂熱,過去迷小泉的人也都是現在迷裴勇俊的中高年婦女,所以也有分析認為自民黨選舉是輸給裴勇俊的;日本外務省據說為了小泉還正式透過官方管道去求見裴勇俊,希望安排兩人的會談。

小泉其實過去也經常利用人氣偶像如藤原紀香等或是許多體育明星來為自己的人氣加分,這大抵也是許多元首級的政治家常用的手腕,其他像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選舉,雖然穩定當選,為了讓自己能得到超高票,一定也會動員過去弟弟石原裕次郎所率的「石原軍團」的演藝人員如渡哲也、神田正輝等人在銀座街頭等為石原助陣;石原慎太郎的兒子石原伸晃最初當選便是因為石原軍團的聲援而當選的。

不過小泉即使跟裴勇俊見面,或許能從裴勇俊處抓一些人氣過來,問題是小泉對於裴勇俊的背景其實不是那麼了解,像裴勇俊是南韓的「獨島守護天使」,獨島在日本稱為竹島,是日韓發生領土主權之爭的地方,裴勇俊被南韓奉為守護運動象徵,受到南韓國內壓力,裴勇俊曾經還在自己的網站批判小泉,因此小泉跟裴勇俊見面,不但是熱臉去貼冷屁股,萬一事後裴勇俊又不得不批判小泉或是日本政府,小泉將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政治家要利用人氣偶像也是有相當風險的。
兩岸風雲

賺翻了/國內信評公司將增加五成市場
聯合投信事件後最大贏家

撰文:張弘昌
爆發聯合投信事件後,債券型基金的風險問題引發市場關注,為了挽救投資人的信心,金管會將為所有債券基金提建評等機制,對國內三家信評公司而言,不啻是項大利多。

為了搶救投資人的信心,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近期內將提新機制,每一檔債券基金都要建立評等機制。對於國內三家評等公司是個大利多,將增加五成的市場。

目前台灣的基金市場有中華信評(與S&P合作)、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三家信評公司,除了中華信評是帶有外資色彩的本土化公司外,其他兩者都是以分公司或子公司型態在台營業。「台灣的債券市場是全世界最奇怪的市場,因為沒有次級市場,無法反映利率風險」,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資深協理蔡東松指出,本來S&P在全世界評債券都有兩項評等,即信用風險及利率評等,但是因為台灣特殊的情況,還特別設計了一套評等制度,把兩項合而為一,整體給一項評等。至於穆迪則是沿用國際慣例,分別給予信用及利率評等聯合投信事件引發投資人爭先恐後贖回手中持有的債券型基金,也讓投資人開始拿放大鏡檢視自己的債券型基金,例如持券比高低、作價問題、基金流動性等均被嚴格觀察,沉寂已久的信用評等制度和信用評等機構,也因此備受矚目。

截至六月底止,債券型基金信評的市占率以中華信評最高,達二十三支基金,穆迪則以二十一支緊追在後,至於登台最晚的惠譽,則到今年六月才有第一支基金,儘管信評制度已進行一段時日,然而卻仍不夠普及,在目前發行的九十檔債券型基金,參與信評的不到一半,主要是基金信評沒有強制性,只能以鼓勵方式規勸。

蔡東松進一步表示,以中華信評為例,在第一次評等債券型基金時,會先花兩個月的時間,衡量基金的內容和風險,包括債券的投資組合、附買回附條件的交易對象、定存放置的銀行等,等到評等過關後,每個月仍要持續檢視基金的資產配置,每年並固定與該基金相關人士開會,以確切掌握基金的最新動態。

過去投信對參加信評的態度十分兩極,日盛投信認為,只要公司內控管理得宜,有沒有信評並不重要,而保誠投信旗下基金則不但參加信評,而且還一次參加兩家。至於參加信評的效果,一位曾參與信評的基金經理人表示,參加信評其實作用不大,主要是認為信評人員專業度仍待加強,對基金品質的提升影響有限。
在收費方面,據了解,中華信評每支基金一年約三十萬至五十萬元之間,視基金規模而定,而穆迪初入台灣時曾以一年十五萬元的價格搶攻市場,現在則略低於中華信評。由於聯合投信事件讓金管會決定推動所有基金都要信評,放眼市場仍有四十多檔債券型基金未受評等,看來這三家信評公司未來幾個月將賺到笑呵呵。(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本期相關報導:
◎曝光了/投信公司三大作帳手法
◎小心了/擠兌風波才開始/兩兆債券基金大黑洞
◎賺翻了/國內信評公司將增加五成市場/聯合投信事件後最大贏家
◎聽好了/體檢債券基金的兩大指標/瞄準持券比低 存續時間短
圖檔說明
兩岸風雲

小心了/擠兌風波才開始

兩兆債券基金大黑洞

撰文:郭庭昱
債券基金只漲不跌、沒有投資風險,多年來已成為投資市場的錯覺。聯合投信事件就像小孩兒戳破「國王的新衣」,投信債券基金一周內失血兩千億元,終於讓投資人見識到「國王的新衣」——債券基金也會賠錢!
七月十二日早報刊載:聯合投信將大幅調降旗下三檔債券及平衡型基金淨值。新聞見報後,董事長王關生的手機就響個不停,這位岳父是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的投信總經理,過去鮮少面對媒體,這次面對公司空前的危機,他耐著性子努力解釋調降淨值的前因後果。

但他絕未想到,二十四小時後,公司旗下基金就被瘋狂贖回二五○億元;四十八小時後,他被迫向富邦集團等同業洽詢是否願意接手聯合的基金;七十二小時後,台灣債市爆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贖回行動,單日債券基金失血一千億元,一周內合計被投資人贖走兩千億元。一隻小蝴蝶拍動翅膀,果真在幾千公里外形成巨風。
成常態/兩、三年一次擠兌風暴


台灣債券基金市場規模從民國八十五年的一千八百多億元,發展到目前的二.二兆元,八年之間膨脹了十二倍。由於利率步步走低,儘管市場每兩、三年就爆發一次擠兌風暴,但是,資金仍持續流向債券基金。

八十五年九月,公元投信(寶來投信前身)、台灣投信(現新光投信)買到假定存單,兩家投信一天之內被贖回一六○億元的債券基金,當時市場規模只有一八四七億元。

民國八十八年本土金融風暴,國內投信因為買到「地雷債」,引發市場恐慌性贖回,當時整體債券型基金規模已增至七千餘億元,為目前規模的三分之一左右。九十年茂矽公司債出事,握有茂矽公司債的投信,為了避免投資人恐慌贖回基金,因此情商各自股東以「吃回」方式將問題公司債全數買下。

這次聯合投信因為持有少量的衛道可轉換公司債,在外資股東力主將投資組合價值真實反映下,決定調整基金淨值。但因為受益人負擔損失大不同,客戶抱著「先贖先贏」的想法,從上週一開始拚命贖回基金。加上市場債券基金「長相」近似,聯合投信的風暴馬上擴散。
不過,「聯合投信太老實,台灣人聽到這種事一定嚇壞,光是贖回賣壓就可能搞垮投信」、「王關生太嫩,危機處理不合格」,卻是幾家大投信總經理對聯合投信和王關生的評價,在他們眼中聯合投信的外資股東「很不上道」,王關生則是沒有經驗。
遺後患/保守資金回存債券不易


金融市場的確最怕風吹草動,擔心利益受損的恐懼從聯合投信蔓延到其他投信,中華汽車、裕隆汽車率先贖回數十億元債券基金,鴻海、仁寶等電子大廠贖回金額更達五、六十億元,證券龍頭元大證券更在七月十六日一口氣贖回七十餘億元,其他包括國營的台灣煙酒公司、官股主導的中鋼,都出現大舉贖回動作,上千億元資金在市場上亂竄。

七月十五日,在王關生首度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後的第四天,整體債券型基金一天之內就被投資人贖走一千億元。一家國內排名前十大的上市電子公司,當天贖回債券型基金後,馬上將資金轉成外幣匯出,造成台幣當天重貶一角二。銀行短天期定存因為這場意外塞爆,部分行庫已拒收大額存款。

弱肉強食的金融生態在危難時更加凸顯,規模小、沒有集團背景的中小型投信,旗下基金成為優先贖回對象,有金控背景的投信則透過「策略聯盟」自保,以「交叉互買」債券基金的方式度過風暴。一家基金規模超過四百億元的投信公司總經理慨嘆,雖然自家債券基金持券比只有五成,但是,一些大客戶還是照「抽」不誤,因為老闆答應要替別家投信「護盤」!
部分資產規模四百億元以下的中小型投信,擠兌風暴一出,甚至成為市場流言點名的對象,最後都靠集團資源挹注,才免於步上聯合投信的後塵。雖然本周風暴逐漸平息,不過,一位券商高層保守地指出,由於不少債券基金手上還抱著流動性差的公司債、可轉債和反浮動債券,一些極度保守的企業或個人恐怕不會再把錢回存債券基金。衝規模/納入高風險商品大作價


「台灣債券基金是全世界最奇怪的產品,殖利率上揚,債券價格應該跌價,但是債券基金的報酬率竟然還能往上升!」這是國外信用評等公司、學者、官員對台灣債券基金一致的看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畸型現象?原來為了衝刺規模,債券基金「作價」已成為市場公開的祕密。
就像是「沒穿衣服的國王」在街上閒逛,卻沒有人敢戳破國王沒穿衣服的謊言。不管從國際經驗或是學理上多麼說不通,但是現實上「買債券基金只賺不賠,又可以節省所得稅」,讓債券基金在微利時代成為有錢大戶追捧的明星。

在二.二兆元的債券基金中,公司法人持有的比例占六成多,其餘近四成則是資金雄厚的有錢人。這些有錢人資金放銀行定存要被課徵二五%到四○%不等的高額稅率,債券基金卻因為資本利得免稅,成為有錢人避稅的重要管道。

單靠避稅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投信為了競爭,債券基金雖然一年管理費只有千分之三,為股票型基金的三分之一不到,但因為微利時代讓「定存搬家」,可以輕鬆做到,於是各家投信無不全力衝刺。為了創造比定存、公債收益高的報酬率,包括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反浮動債券、結構式存款全都納入債券基金的投資組合,少數基金甚至持有上述標的比率高達七成以上。

一位壽險公司操盤人無奈的說:「你只能選擇視而不見,相信政府不會讓它垮;否則就只能遠離它。」過去一周債券基金被贖回兩千億元,就是保守型投資人已經用行動對債券基金的風險投下反對票。
見考驗/利率攀升將如同刮颱風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李存修分析債券基金畸型膨脹的三種現象。第一,由於台灣沒有短天期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摻雜貨幣基金,結果投資的標的期間有長有短,不但管理不易,還讓債券基金「長相」近似,擠兌風暴一來,全部遭殃。其次,投資人多把債券基金取代存款,只要淨值穩定成長,申購就源源不絕,投信為了留住客戶,選擇不買公債,而以流動性差的公司債和可轉換公司債替代,讓淨值能夠穩定上揚。
最後,錢潮大量流向債券基金,需求不斷刺激供給,市場便源源不絕地提供公司債、可轉債來「餵養」永遠吃不飽的債券基金,這些債券流通小,在投信的「包養」下,沒有客觀的價格評價,於是無論利率怎麼變,公司債價格都可以文風不動,「公司債價格比公債還高、企業信用高過政府信用」的台灣特產因此產生。

一位資深債券操盤手形容,債券基金猶如在山坡地上濫墾、濫建,過去因為利率步步走低,加上政府「就地合法」的管理政策,讓債券基金膨脹到難以管理的地步。聯合投信事件只是引爆了這些山坡地上的「土石流」,可怕的賀伯颱風還沒到!

按照他的分析,賀伯颱風是由南往北吹,一旦利率由低向上竄升,債市將刮起猶如賀伯的大颱風,屆時才是對台灣債券基金市場最大的考驗。如何避開颱風的考驗?復華投信執行副總經理楊智淵指出,將債券基金依投資標的嚴格分類,讓大家的「長相」變得不一樣,將是當務之急。
還真貌/信評、重算淨值有必要


經歷聯合投信事件後一星期,金管會下令未來所有債券基金都要有信用評等機構的評等,希望藉此控制信用及流動性風險。但利率風險不僅牽涉到利率走勢,同時,由於公司債沒有次級市場,難以認定其市場價格。對此李存修認為,投信投顧公會可以先解決債券基金公司債的評價,用同業詢價或依財務理論估計的價值,來算出債券基金的真實價值。

許多人憂心債券基金經過多年作價,兩、三年前買的反浮動債券也可能蒙受損失,精密計算出來的真實價值會不會是羞見公婆的醜媳婦?一家電子大廠,上周就要求所有往來的投信詳實填寫旗下債券基金投資反浮動債券的比率,超過二○%的基金一律贖回。一些完全不投資反浮動債券的投信如荷銀投信,就吸引部分保守資金流入。李存修則認為,重新評價固然會讓損失浮現,但是一些早期債券因利率走低的未實現利潤也可趁勢一併認列,重算淨值不一定全然有害,再者,也可藉此機會重建投資人對債券基金的持有信心。

雖然聯合投信的債券、平衡型基金分別由富邦及日盛接手,一窩蜂的贖回賣壓或可因此平息,隨後而來的強制評等、重算淨值也有助於健全體制,但是在這些「健檢」措施未完全落實之前,投資人還是有必要深入了解基金作帳的手法,以及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債券基金。
認識反浮動利率債券


債券的票面利息有2種計算方式,一種是依固定利率,其票面利率在債券存續期間永遠固定。一種則是非固定利率,在非固定利率的債券中,又可分為正浮動利率、反浮動利率,其中正浮動利率表示其票面利率會與某一市場利率水準同方向變動,因此當市場利率上揚,正浮動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跟著上升,其債券價格不一定會下跌。

反浮動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則和市場利率呈反向變動,例如「5%減LIBOR6個月利率,LIBOR是倫敦金融同業拆款利率」,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反浮動利率債券的票面利息反而下跌,但票面利息不會低於零利率,也就是說其利息收入成長的速度會變慢,價券價格也會下跌;反之,利率上升時,正浮動利率債券的利息收入成長速度會加快,也可能有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

在2、3年前由於利率走跌的趨勢頗為明顯,台灣從那個時候也發行了不少反浮動債券,大約有3,000億台幣左右,占目前債券型基金2.2兆規模約13%,雖然國內公司債幾乎沒有次級市場,無法反映這些反浮動債券價格下跌的幅度,但是若從財務理論上仍可估算出理論價值。目前國內債券基金並未揭露其持有反浮動利率的比重,此部分的風險也未反映,投資人亦可自行向投信查證。(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圖檔說明
王關生(左)聽從外資股東建議一次認列債券基金損失,卻意外引發台灣最大的贖回潮,聯合投信債券及平衡共金全數易主,只剩下3支規模不到10億元的股票基金。
兩岸風雲

曝光了/投信公司三大作帳手法

戳破債券基金淨值泡沫

撰文:張弘昌
民國八十九年以來,央行連續十四次降息,銀行定存族大量出走,資金湧向債券基金,四年不到,債券基金規模增加近兩倍,成為台灣有錢人的新樂園。為了留住恩客的腳步,發行債券基金的投信公司甚至用「作帳」來提高報酬。
今年剛拿到MBA學位的小雲,月前到某投信債券部應徵工作,本來以為主管會要她分析未來利率走勢或對總體經濟數據提出看法,沒想到主管劈頭問她懂不懂可轉債如何「作價」,小雲心頭一楞,不禁納悶:「作價會比專業重要嗎?」

台灣發行的債券型基金「作價」氾濫,已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一位投信法人直言,債券型基金淨值不作價的投信,在台灣不超過三家,而且以本土投信最為嚴重,業者為了績效,早把風險控管丟到腦後。

一位已退休的前債券型基金經理人分析,「投信只要有膽子『敢作』,旗下債券基金績效自然可以比別人好,規模就可以比別家大。」有時作價作久了,還會把帳「掛」在配合的券商處,讓投信內部連查核軌跡都沒有,因為所有交易就憑口頭承諾,「這些甚至連公司的稽核都不一定懂,全被矇在鼓裡。」

透過作價,基金經理人可以完全掌握基金淨值變動的方向,讓債券基金淨值不斷往上走,因為報酬穩定,基金規模自然愈墊愈高,一位不願具名的投信主管指出,「如果有客戶五天後要贖回基金,他甚至可以算出五天後的基金淨值,事先幫客戶填好文件、蓋完章,時間一到,贖回金額分毫不差。」

台灣債券基金「作價」締造的奇蹟,連初來台灣參與中華信評公司投資的S&P公司,都嘆為觀止。「為了擬定作業準則,S&P的專業人士都想破頭」,中華信評的企業評等部主管形容這項台灣債市舉世無雙的紀錄。

債券型基金透過作價方式,可以增加帳面淨值或掩蓋債券的虧損,以吸引法人或實戶的青睞。從基本的結構分析,影響債券基金淨值漲跌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利息收入、另一則是債券資本損益(買賣價差),利息因隨著時間和利率逐日計算不易作帳,人為操作自然落到資本損益身上。至於債券基金作價方式,最常見的有下列三種模式:
方法一:公司債分券作價
基金市場競爭白熱化,基金經理人為拚績效個個爭得頭破血流,「有時還要滿足老闆愛面子、拚第一的要求」,一位不願具名的經理人,在厭倦老闆一味衝量、不管風險的作風下,憤而離開投信界。

該經理人指出,為了應付這個你死我活的操盤環境,部分基金經理人為了提高基金績效,鎖定流動性差、但報酬較高的公司債進行投資。為了完全掌握公司債的籌碼,基金經理人會要求債券承銷商吃下單一債券全部的發行額,以便操弄價格,就像上市公司大股東,如果能掌握全部股權,股價自然可以隨心所欲表現。

但是,依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及債券型基金契約規定,基金持有債券有一○%的比率限制,而且一次吃下大量額度作價會有困難,於是承銷商就提供把同一批債券「化整為零」的「分券」服務,把整批動輒四、五十億元的公司債,以每筆五億或是更低金額切割成多個單位,以便滿足不同基金經理人的作價美夢。
舉例來說,台電在二○○二年十二月發行的第九十一之四期的公司債,總計發行金額為五十四億三千萬元,經承銷商設計後,分為十七份債券銷售,每份債券面額為三億元(有兩份債券金額大於三億元),發行日期相距都只有一天。

為了區分這十七份債券,名稱後面會依序填上編號「A、B、C……」或「甲、乙、丙……」,經過這道「分券」手續後,雖然是同次發行的債券,卻能視為不同的標的,任一檔債券交易,不會影響其他債券的價格。

在債券基金全數售出後,基金經理人一旦有作價需求,他可以拿出同一筆債券中的部分高價出售(一般是賣給特定人),形成最新市價,如此則基金持有的剩餘債券,價值將跟著水漲船高,淨值自然跟著拉高。

然而,債券愈逼近到期日,拉高的債券價格將向面值靠攏,為了怕影響淨值表現,經理人就得「另起爐灶」,如此周而復始,基金淨值就在泡沫化的市價中成長,等到流動性不足被迫提前賣券,一切才會被打回原形,淨值須向下調整,最後持有基金的受益人就變成受害者。方法二:包養特定可轉債


可轉債作價其實跟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利用中小型股尾盤作價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可轉債交投清淡,平均一天成交都不到百張,甚至乏人問津,因此最容易被有心人用來作價,以拉高基金淨值,一位基金經理人表示,「股市收盤的前五分鐘,是作價的黃金時刻。」

今年四月,在國內外股市利空紛沓之際,一家做印刷電路板的上櫃公司,其可轉債不但未受波及,價格還逆勢走高到二五二元,離債券到期面額一百元高達二.五倍,經櫃買中心統計,該可轉債當月成交僅九筆,張數三十四張,作價痕跡明顯。然而如果可轉債到期,發行公司得強制買回,基金淨值依然要原形畢露。

此外,投信還可以將可轉債賺到的利益或損失,轉移到其他基金,這種手法被業界戲稱是「中央廚房,操作損益」。舉例來說,某投信旗下有兩檔債券基金,其中A基金操作公司債和可轉債的利得頗高,但B基金報酬則較差,那麼只須將A基金手上獲利不錯的可轉債或是公司債,用低價賣給特定券商,再由券商以原價將該債券賣給B基金。如此即可將損益透過三角交易,輸送到預先規畫好的基金手上。這種做法雖然有利投信整體績效,但對基金受益人卻明顯不公平。

聯合投信旗下創新、創益兩檔平衡型基金,曾在五月中出脫仲琦一、美齊一、衛道、艾群一、建達一、上奇一等六檔可轉債部位,然而在同期間,雙盈基金卻加碼上述可轉債標的,同一家投信竟然有兩種相反的決策,令人匪夷所思,如今證期局已針對此現象進行了解,並展開調查是否有不法情事發生。
方法三:以掛帳進出公債


一般型的債券型基金,由於不能買賣斷公債,面對過去殖利率下跌的時候,由於覬覦公債的買賣利益,又苦於不能操作,於是私下透過券商以掛帳方式進出公債,賺取「額外」收益。這些收益,基金經理人會再和券商協議,以附買回交易方式(RP)或假交易,將收益灌回到基金身上作價,這時基金淨值就會突飛猛進,績效高人一等,一般來說,這類型債券型基金附買回交易(RP)比例會偏高。

然而萬一碰上殖利率反轉,此種掛帳手法則易形成龐大的損失部位,即使初期基金淨值未顯現,但等到雙方約定時間一到,仍要結清入帳,基金長期績效必受影響。由於這種交易為免留下紀錄,均以口頭約定,近來因升息態勢確立,券商擔心基金經理人翻臉不認帳,這類交易已有減少的趨勢。

一直以來,投資人對債券型基金的認知都停留在「不會賠錢」的錯誤觀念裡,然而在利率上升這面照妖鏡前,所有債券型基金作價灌水的現象將一一被打出原形,這不是不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聯合投信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案例,面對虛胖的基金淨值,投資人有必要好好檢視自己的債券型基金,以免接到最後一棒,賠上自己辛苦的血汗錢。(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本期相關報導:
◎曝光了/投信公司三大作帳手法
◎小心了/擠兌風波才開始/兩兆債券基金大黑洞
◎賺翻了/國內信評公司將增加五成市場/聯合投信事件後最大贏家
◎聽好了/體檢債券基金的兩大指標/瞄準持券比低 存續時間短
企業最前線

台中豪宅新美學
聯聚建設獨賣「旅遊建築學」
撰文:陳翊中
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每當看到國外著名飯店、建築,甚至有特色的街頭,就會用手機簡訊記錄下來,作為規畫建案時的靈感來源,他所獨創的「旅遊建築學」,讓聯聚所蓋的房子極富特色,在短時間內躥起,成為台中建築界的明日之星。
以往若問台中不動產業界,哪些是頂級豪宅建商的代表,大家都會推崇曾推出「臻邸」系列名宅的龍寶建設及「觀邸」系列名宅的長安建設兩家老牌建商;不過近幾年從製造鞋盒起家的聯聚建設,雖然目前只有「聯聚和園」和「聯聚和平大廈」兩個已完成的作品,但憑藉「聯聚和平大廈」所建立的良好口碑,隱然有與前述兩家建商並駕齊驅之勢。

一路看著台中區建商的表現,很清楚能判斷出其中長短的信義房屋台中區執行協理王慶瑞說:「相較於龍寶、長安對於路段的選擇並無太多的堅持,聯聚不只精心雕琢房子,更堅持一定要選擇最好地段,因此走出獨一無二的一條路。」龍寶董事長張麗莉則說:「聯聚所蓋的房子,就像五星級、六星級飯店一樣豪華氣派,對於想要彰顯自己身分地位的政商名流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龍寶訴求溫馨家園走的是不同路線,兩家公司各有所長。」
懂品味──建案能吸引社會名流


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初出社會只是個小業務員,二十八歲那年就創立了台聯鞋盒製造廠。那時,製鞋業在大陸才剛起飛,江韋侖趕上這股熱潮,再加上他堅持「客人如果只要求七十分,我一定要做出八十分、九十分產品」的信念,台聯鞋盒在幾年間就躥升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鞋盒廠。

雖然鞋盒事業相當成功,不過,江韋侖卻常常感嘆,即使鞋盒做得再精美,也不會有太多人欣賞。因此,由於之前有過投資房地產的經驗,再加上個人對建築的興趣,於是他選擇了建築業,作為實現理想的第二事業。一九九四年聯聚建設正式成立,當時,他就暗自許下一定要蓋出可以流傳百年好房子的心願。

經營事業過程中,讓江韋侖認識了很多比他大十幾歲的朋友,讓他得以體驗社會名流的生活,在耳濡目染下,培養了收藏水墨畫、古董家具以及鑑賞藝術品的興趣,也讓他深刻體會到這群社會精英的需求。俗話說:「富過三代,才懂吃穿住。」就因為江韋侖的思考模式能和社會名流相契合,因此能蓋出符合金字塔頂端客層品味和需求的房子。
因為工作關係,江韋侖常常到國外出差,每當看到國外著名飯店、建築,甚至有特色的街頭,他就會把每個建築的特點,用手機簡訊記錄下來,作為規畫建案時的靈感來源。例如有一次,他到了義大利米蘭最有名的夜店,他對這家店所呈現奢華頹廢的風格相當喜歡,就在他手機裡輸入奢華頹廢這幾個字,而回國後,就把這樣的印象口述給室內設計師聽,要設計師規畫在建案中,而他所獨創的「旅遊建築學」,也讓聯聚所蓋的房子極富特色。
搞創新──外國建築師指名參訪


二○○○年位於古根漢美術館預定地旁的「聯聚和平大廈」完工,由於成功融合西洋新古典主義的外觀,搭配中國傳統人文藝術的內裝,加上擁有多項創新的設計,像是創建築業界先河,採用色澤會隨歲月加深的鏽石做為外牆建材,頂樓設計Sky Lounge Bar,門廳挑高三層樓高以及公共設施規畫政商名流宴客所需的宴會廳等,都在建築業界掀起一陣仿效風,連國外建築業者到台中參訪,都要求要到聯聚和平大廈看一看。

在物業管理和售後服務方面,江韋侖也極為重視,除了要求保全人員對於訪客一定要陪同到電梯門口,同時,還要再三向住戶確認來客是否抵達,以確保安全性和隱私性。

聯聚也開國內建築界先河,引進「英式大管家」的制度,住戶如果有任何的疑難雜症,只要撥一通電話給管家,管家就會幫住戶代為處理或解決;而管家和住戶之間的關係,也親似家人,住戶如果外出,甚至也很放心把小孩託交服務人員照顧。

由於軟硬體都有多項令人耳目一新的規畫,加上江韋侖一向秉持「超越客戶期待」的理念,對於每個細節、每項服務都非常講究,讓聯聚和平大廈成為七期重劃區的地標建築,住戶住得舒服,因此蓋好到現在三年多,幾乎沒有轉手的紀錄;王慶瑞說:「七期重劃區頂級建案一般行情約在每坪二十萬元到二十五萬元之間,之前聯聚和平大廈有人喊價每坪二十八到三十萬元想要進住,但依然是有行無市。」在江韋侖的觀念中,經營企業光靠一個人是很危險的,因此他堅持一定要整個團隊都進步。為此,他不惜血本,每個月至少會派兩位員工出國,連總機小姐也不例外,每位員工一年出國預算至少十萬元。

江韋侖常帶著員工以及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到六星級的飯店喝咖啡,到義大利聽歌劇,到好的餐廳去吃飯,透過實際接觸、撫摸,體會什麼是生活美學。而眼界大開的聯聚建設員工,則對建築美學和空間的規畫都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因此在和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改圖則的能力。
重細節──員工從生活實踐美學


另一方面,摩羯座的江韋侖對於細節的要求,可以說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江韋侖認為不放過任何小細節,就不會有大的麻煩,在工作和生活中身體力行,慢慢就內化成為習慣了。因此他要求員工桌上必定要乾淨整齊,員工聚餐,刀叉一定要依照西式禮儀標準擺放,倒茶時一定得由旁邊倒等等。建築師張德昌說:「聯聚人著重細節、著重生活美學,已經內化到骨髓裡面去了,而聯聚之所以能夠超越別人,正是對於一點一滴細節都精雕細琢的堅持,累積起來就變成巨大的差距。」

雖然員工在聯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不過工作壓力也相當大。在聯聚內部流傳一句名言:「在聯聚上班,一定要是單身,即使不是單身,也很快變成單身。」在新進員工進來時,江韋侖會對他說:「你來聯聚,就要具備殉道的精神,如果你覺得自己很重要,你就二十四小時開機,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重要,也可以不開機。」

已經把加班當正常班的業務部經理曾嘉輝就說:「在聯聚加班到九點、十點是常有的事,江總有時半夜突然有一個新的構想,還會急call幹部到他家討論,辛苦是有一點啦,但是收穫卻更多。」

由於聯聚的員工,人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因此待超過兩年的離職員工,都是業界相當搶手的對象,甚至連建築師戴育澤,也因為設計聯聚和平大廈一炮而紅,目前已是台中最搶手的建築師。對於基層員工,江韋侖也照顧有加,像在聯聚和平大廈,他還特別留了一個房間給服務人員,讓他們可以在桌子上吃飯,下班後也可以沐浴沖洗,而這是其他建商無法做到的,正因江韋侖真心照顧員工,因此整個團隊不但能力足,且向心力也十分強。

許多建商想要切入豪宅市場,大部分建商覺得只要砸錢買最貴的建材,找最有名的建築師,找來最好的物業管理公司,就可以蓋出一棟豪宅賣錢,殊不知豪宅市場的買主,多具有國際觀,也有其獨特的想法,徒具皮毛的表象,絕對瞞不過這些精明客戶。

聯聚重視每個細節,並且融入文化和生活美學的元素,因此在名流之間形成口碑。江韋侖說:「聯聚不以量取勝,不把獲利放第一位,只要有機會把房子蓋好,就要做到把房子蓋得盡善盡美。」正因為堅持這樣的理念,聯聚才能夠在短時間內躥起,成為台中建築界的明日之星。
企業最前線

偉鉅建設員工去年年終五十個月
落難大亨周啟瑞是幕後推手
撰文:蔡玉真
「我只想賺錢還債,不再好大喜功,當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希望我不欠人。」他是曾經推出「一元機票」震撼市場的瑞聯集團總裁周啟瑞,中部地區的房地產業者盛傳,周啟瑞藉由偉鉅建設東山再起,在中部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再創一片天。
今年初的年終尾牙,偉鉅建設「賞」給員工五十個月的年終獎金,在中部地區造成轟動,由於偉鉅建設今年在中科附近推出總銷售金額一五○億元的重量級大案「縱橫天下」,「一百萬保證賺一百萬」的廣告密集在各媒體出現,讓原本只在中台灣名號響亮的偉鉅建設,一舉擁有全國知名度。

周啟瑞與偉鉅建設,表面上,他必須「劃清界限」,因為瑞聯集團在銀行團的眼中「形象不佳」,因此,即使每天把偉鉅的工作視為東山再起的全部,周啟瑞還是坦承「我沒有名片,我什麼職位都不是」,但是偉鉅的員工,還是尊稱他一聲「總裁」。

和周啟瑞共事超過十二年的偉鉅建設副總經理陳明仁表示,偉鉅十三年前就已成立,主要股東是林錦源、林淑惠(現任偉鉅董事長)父女,早期周啟瑞曾經幫忙過他們,因此在周啟瑞出事之後,就找他以及一些瑞聯的幹部過來幫忙,周啟瑞在偉鉅沒有持股,也沒有擔任董監事,他只是偉鉅的專案負責人。

「我已經刻意保持低調,不再像以前好大喜功,我只希望在我眼睛閉上的那一刻,不欠任何人,這輩子做的事,這輩子還清」。看起來神色相當不錯,穿著整齊西裝、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的周啟瑞,一改過去一身牛仔褲、白布鞋「●●●」的模樣,雖然還是沒有戒掉滿口檳榔的嗜好,但是,多了過去主持瑞聯時代所沒有的穩重。

「我以前少不更事,目空一切,一個投資上的錯誤,入主皇帝龍(編按:皇帝龍在周啟瑞入主後,更名為瑞圓紡織)賠了二十億,瑞聯航空賠七十億元,我沒有掏空公司,為了救瑞圓,我丟了幾十億元進去,那一波的金融風暴,大家在掏空公司,只有我是拚命在補漏洞,雖然對不起瑞圓的投資人,尤其對不起一些照顧我的親友;六年下來,私人債務我幾乎還清了,銀行負債也從一八○億元還到剩下不到三十億元。」
金主支持──靠推案分紅、處分資產還債
為什麼在短短幾年間,周啟瑞可以還清上百億元的債務?由於台中地區地產業一向有插股的習慣,在一批金主的支持下,借重周啟瑞在房地產的專業,藉由偉鉅這個舞台,周啟瑞靠推案分紅以及處分資產,六年下來還了上百億元的債務。

其實,這六年來,與周啟瑞「情同父子」的福懋總經理與裕毛屋生鮮量販店董事長謝式銘幫了周啟瑞不少忙,陳明仁表示,早在周啟瑞入主皇帝龍之前,就與謝式銘有生意往來。

謝式銘是彰化和美望族,哥哥謝式穀曾任彰化縣議會議長,而謝式銘除了福懋總經理的背景之外,他娶了台中望族「何厝」何天池的女兒為妻,也為他加持了不少的財力。周啟瑞幕後操盤的偉鉅建設任何推案,謝式銘一定會抽空到場關心。

從六月五日推出的縱橫天下第一期一千戶的小坪數套房,因為打出「一○○萬保證賺一○○萬」的廣告,吸引了不少投資客,現場的業務人員說,一個半月的時間,已經銷售超過五成。縱橫天下打出吸引中科「出租套房」的市場,推出「買三戶送一戶自備款」的號召,確實在市場上引起震撼。

九七年間演出的「龍鳳傳奇」,借殼皇帝龍的瑞聯成為第一家出事的上市公司,接著,就是台鳳集團引爆的地雷效應。不過,當初因為瑞聯的民間債權人很少,不像國產車、台鳳出現那麼多的民間債主。「我欠銀行,銀行撐得住,我欠一些親朋好友,害人家跳樓、家破人亡,我過意不去。」周啟瑞坦承,這些年來,他盡量先處理民間私人債務,銀行的債務,包括一銀、農銀、台企銀等債權銀行,周啟瑞充滿自信地說,「剩下三十億的債務,再給我五年時間,我會解決所有問題,重新站起來。」

國票案的百億金融大盜楊瑞仁曾說,在九八年金融風暴的落難大亨中,他惟獨看好周啟瑞和侯西峰能在短時間內東山再起;人在獄中的楊瑞仁,還寫了幾封信給周啟瑞,表示看好他的東山再起。趁房地產熱潮,偉鉅推案量若能順利銷售,且把業績灌給櫻花建,從股市再撈一筆,周啟瑞的確有可能翻身。推案成功──靠房市熱潮、偉鉅建設翻身

雖然周啟瑞自稱已「洗心革面」,但當年的魄力和霸氣依然顯現在推案上,今年度,偉鉅建設總共規畫了二六三億元的案子,除了總金額一五○億元的「縱橫天下」之外,還有一品豪觀、天工琉璃、英才路透天別墅及新竹新豐鄉四四三戶總案量四十五億元的透天別墅。資本額六千萬、員工四十二人的偉鉅建設,推案量不但穩居台中第一,甚至全國排名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建商;「我們平均每一位員工產值七億●,這是不是台灣奇蹟?」偉鉅建設副總經理陳明仁相當有把握,並細數著偉鉅全年度規畫中的案子。

「偉鉅對他有恩,所以他不能對不起偉鉅,所以,為避免外界對偉鉅貼上『瑞聯復活』的標籤,周啟瑞在偉鉅名分上什麼都不是,我們一再澄清,但只能說『信者恆信』。」陳明仁澄清道。

周啟瑞還玩股票嗎?陳明仁說:「他沒有興趣,也不敢玩,目前,他最大的興趣恐怕只有賺錢。」如果房地產真如周啟瑞預測,能夠連旺五年,或許在九八年金融風暴出事的大亨中,周啟瑞將是繼侯西峰之後,能夠重新站起來的人。
企業最前線

食品科技五十年來最重要的發明
台灣利樂包開始推銷環保
撰文:邱太$21345#$

成立剛滿五十二周年的瑞典商利樂包(Tetra Pak)公司,二○○三年的淨銷售額創下七十三.三五億歐元(約合三○六六億元台幣),獲利率更是業界翹楚。在國外市場,利樂包一向很強調做形象廣告,反觀台灣,這一切才正開始。
炎炎夏日,統一、光泉、味全、久津、黑松等飲料公司無不卯足勁推出清涼飲料,想在飲料界爭奪霸主的地位,但能夠提供這些飲料大廠包裝材質的,就非利樂包(俗稱鋁箔包)公司莫屬,它還被美國食品技術家學會(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譽為「食品科技五十年來最重要的發明」。

成立剛滿五十二周年的瑞典商利樂包(Tetra Pak)公司,二○○三年的淨銷售額創下七十三.三五億歐元(約合三○六六億元台幣),獲利率更是業界翹楚。在飲料包裝材料廝殺的市場裡,雖然有鐵鋁罐、寶特瓶、玻璃罐等飲品包材的激烈競爭,但它不在乎對手的競爭,專注在賣環保意識上。

利樂包每年在世界各地平均可以銷售出一○五○億個利樂包包裝,排列起來的長度約一一四億公里,相當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往返十六次。現在每年更以八%的速度成長,朝全球最受歡迎包裝系統的目標前進。
猛打形象廣告提升品牌價值


在國外市場,利樂包一向很強調做形象廣告,因此品牌早深植在一般消費者心中;反觀台灣市場,利樂包公司來台剛滿三十載,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戮力經營B2B(企業對企業)的市場,主要生產利樂包包裝和提供飲料公司包裝機器為主;這兩三年來利樂包開始驚覺品牌也是一項資產,開始深耕B2C(企業對顧客)的市場,藉著猛打品牌形象廣告,還請來偶像潘瑋柏代言環保大使,來提升利樂包在台灣的品牌價值。這也正是接掌利樂包台灣區總經理三年多的曾克銘(Michael Zacka)近來的首要任務,他表示,「利樂包品牌在台灣不特別有名,但在國際上卻是知名的跨國企業。」

利樂包除了逐漸提升品牌價值外,它還要提升環保概念,強化「隨手壓做環保」的行動,去年七月舉辦「利樂包創意壓霸賽」活動,和今年請來潘瑋柏穿上利樂包環保衣擔任環保大使,目標皆鎖定新世代年輕族群,強調小動作可以節省大空間,為社會盡環保的責任。
台灣利樂包總經理曾克銘(Michael Zacka)經常一襲休閒輕裝,還不時用手機和客戶溝通,他拿著老舊的牛皮公事包回憶,八年前二十九歲的他剛加入澳洲利樂包公司,這個公事包是同事送給他的禮物,轉眼間就過了八年,這個公事包從澳洲跟隨他到越南再到台灣,期間修補過四次,仍捨不得丟棄,顯然他的克勤克儉頗符合利樂包的環保精神。

環視他八坪大的辦公室裡,更是處處可見惜物精神,擺滿許多越南、中國風味的藝術品團扇、畫作,他說,他對東方文化的孺慕之情,是他調任越南以後開始迷上的,辦公桌椅後面的牆上,掛了一幅越南少女圖,那是一位中越混血的好友,在他前往台灣履新時,送給他留念的。當他遇到一些困難時,這幅畫中的人彷彿會監督著他,保護著他。

曾克銘是澳洲人,他們家族是通用汽車在澳洲最早的代理商,家族事業觸角也遍及房地產、土地買賣等生意,目前所有兄弟中,他是唯一不在家族企業發展的。

父親從小就訓練曾克銘兄弟,要他們學習獨立珍惜金錢,親自體驗賺錢的困難,所以在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就把他丟到朋友開的清潔公司打工,他也曾在麥當勞度過兩年的打工光陰,他覺得保持微笑,帶給顧客滿意,是很重要的。他回憶起求學過程,雖然父母幫他付了學費,但卻要求從除草、清潔地板、做家事來賺取自己的學費。父親對他的教育,讓他從小養成節省、學習管理金錢,迄今很多經驗都用在管理利樂包公司上。

曾克銘在加入澳洲利樂包公司前,在喬治威斯頓食品公司(George Weston Foods )擔任行銷業務部協理,是一家英商公司,在澳洲是最大的食物製造商之一,也是跨國企業集團。

後來,某家獵人頭公司公司挖角他去利樂包公司,在他心中,人生的規畫要和公司核心理念、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結合,他對利樂包創辦人的經營哲學「一個包裝省下來的應該比其成本還要多」(A Package should save more than it costs)深受感動,一九九五年加入澳洲利樂包公司,擔任利樂包澳洲分公司業務與行銷總監(Sales & Marketing Director)。一九九八年前往越南利樂包公司擔任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當時透過美國政府和紅十字會的協助,利樂包每周都會提供牛奶給越南五十萬名兒童喝,原本越南兒童每年喝牛乳的公升數幾乎是零到目前的每人八公升,他認為是他最大的成就,而且利樂包在越南幫助當地政府許多基礎建設,也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二○○一年,台灣前任者合約到期,能出線來台擔任此地利樂包總經理的原因是在於他的飲料包材專業,以及熟悉亞洲文化的結果。

一般企業有很多規範,利樂包給員工最大的自由,許多決策授權給專業經理人管理,不用向股東回報,對專業經理人的要求,採取責任制,所以許多國家的經理人都對自我要求很高,曾克銘也不例外。
台灣年平均每人用九十二個


利樂包的包材含有七五%的紙、二○%的聚乙烯、還有五%的鋁箔,其中紙的來源是嚴格環保法規的瑞典森林,雖然利樂包掩埋不易腐化,但利樂包材質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因此利樂包行銷經理吳淑珍表示,他們從去年就推動一連串的「隨手壓做環保」的環保運動。

曾克銘分析台灣的市場,台灣是充滿創新、快速、包容強的市場,據統計,台灣二三○○萬人口,一年平均每人要消耗九十二包的利樂包產品,因為銷售量很大,更應該要注意包裝飲料材質的安全,利樂包的最大優點是無菌包裝、包鮮、回收可以充分利用,這是產品最大的競爭利基;但在水包裝的市場卻遲遲無法突破,消費者對透明材質包裝的水較感興趣,這也是利樂包的小缺點。曾克銘逗趣地說:「也許我們的包裝不是最性感,但一定是最安全。」

統一飲料事業群總經理楊文隆說,他在統一工作二十七年,從統一生產蜜豆奶開始,至今都和利樂包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他指出,利樂包不但節省材料、節省空間、節省能源,且重量輕,包裝重量僅占產品的四%,並用最少的材料包裝最多的內容物;立方體造型方便堆疊,節省運銷及儲存所需的空間,在運送中不需冷藏,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即可保存產品原有的風味和營養。儘管包材競爭激烈,但利樂包的優點卻凌駕鋁罐、鋁箔包之上,或許是他們打品牌戰的最大優勢吧!
吹牛老爹

五十萬少女追夢之路
直到中國最具代表性,屬於全國品牌的「新絲路大賽」於九○年代登場後,中國模特兒的專業形象才逐漸被確立,只是直到今天,中國模特兒行業的發展仍相當不規範,尤其表現在市場價碼上,更是南轅北轍,以服裝走秀為例,模特學校學生一場三百元人民幣,經紀公司簽約剛入行的新人便翻了三倍,大約一千元,而得過獎屬於名模階級的則可高達兩萬元人民幣,薪資差距相當懸殊。

可是一旦熬出了頭,這些中國模特兒簡直可用日進斗金來形容。「與台灣不一樣,名模在大陸有價有市,旺季時秀約不斷,經常搭機在中國各大城市跑。」上海著名的東亞模特兒經紀公司總經理林尚樺,在港台業界資歷深厚,他的觀察是,台灣名模無論多大牌,均要參與至少兩個工作天的彩排,但大陸名模可不一樣,通常像演藝大明星般,演出前三個小時才會出現。
年紀要輕/二十五歲就算老


雖然跨入名模之路令人稱羨,但大陸模特兒界淘汰速度之驚人,也在全國業界中罕見,「大陸模特兒只要超過了二十五歲,便會被同行嫌老,顯然這和台灣業界生態大為不同。」台灣國際名模林嘉綺當年出道就是林尚樺的慧眼相識,他說凱渥名模王聖芬二十五歲才入行,而伊林名模姚君儀如今三十六歲,已晉身為媽媽級,但照樣活躍於伸展台前,顯然兩岸對於年輕美貌和專業領域的偏重度,各有不同。

至於造成大陸模特兒快速換血原因,一方面因為中國每年都舉辦很多大型的模特兒比賽,保守估計將近一百多場,換句話說,每場比賽產生三名冠、亞、季軍,一年便有三百多位頂著「榮銜」模特兒產生,之後在區域級的大賽中又出線五、六名總冠軍,且平均年齡多在十六到十八歲間,年年新血輪替,難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速度如此驚人。

外界可能還記得曾與已故的小黑柯受良傳出緋聞的謝東娜,及和超人氣偶像何潤東譜出戀曲的路易,這些屬於一姐級的中國超級名模,年齡也不過二十五、六歲,但短短三、四年,新一代名模姜培琳、王海珍、李冰等人的竄起速度,人氣已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二十六歲的模特兒站在一群十六、七歲的模特兒中,一定會立即被發現,「因為膚質質感就是有差,」上海一位退休轉為秀導的名模很感慨地說。中國模特兒行業正紅火

在台灣稱為四年級生,老婆五年級生,員工以六、七年級生居多,兩個孩子八年級生,還有...生生不息!
撰文:陳邦鈺

美麗產業終於在中國社會主義的領土上,突破一道缺口,也帶動模特兒行業的興起,據保守估計,未來將有五十萬中國少女投入這個追夢行列,她們平均入行年齡是十六歲,能夠存留的比率不到十分之一,到了二十五歲就得面臨退休的窘境。
聽到「一字開」三個字,至今仍然會一陣心驚肉跳,中國超級名模路易想起小時候練舞的辛苦,覺得又好笑、又有些感傷,「一字開是拉筋的一種方式,只是雙腿必須正對著牆面頂開。」姓名兩字均頗為洋派的路易說,「一字開」之後,小朋友通常就要「滴麻油」了(指掉眼淚)。

原本希望在舞蹈藝術界闖出一番天地的路易,沒想到從初中起,身高硬是年年抽拔,最後老師只好安排她「獨舞」,因為男同學都沒辦法將她凌空抬起,不過幼年引以為憾的身高問題,卻意外讓路易跨入了模特兒行業,「十七歲是我最難忘的經歷。」很難想像,相當於台灣高中女生的年齡,路易便以傲人的舞蹈身段,天生的表演細胞,在伸展台上一鳴驚人,奪得中國模特兒超級大賽冠軍,之後她又在法國世界超級精英模特大賽中拿下表演銀獎,一步晉身為國際名模。

不到二十歲便嘗到成名的滋味,路易予人的印象是聰穎,也很率真,也因為個性使然,路易是中國眾多名模的發展中具有「指標意義」的象徵,現在不過二十五歲年紀,卻已是上海電視台主持界的名人,更積極朝戲劇發展,同時也是時尚界聚會亟欲邀請的特別嘉賓。

路易在二十歲後再度返回校園,攻讀上海戲劇學院,正是各界讚賞她聰慧過人之處,因為中國名模通常成名得早,也因此無法回歸正常生活,容易迷失在眾人掌聲中,自然消逝。當年與港星郭富城合拍百事可樂廣告,還曾拿下六位數港幣價碼的路易,覺得只不過是段美好的回憶,「但過去的總是要讓它過去,」現在她的目標是往舞台戲劇發展,新的人生階段正在醞釀之中。
日進斗金/有價有市有派頭


大陸模特兒行業產生於八十年代初,有趣的是,中國政府替此行業冠了個很特殊的稱呼——「表演藝術團」,模特兒甫誕生便以「文化團體」,而非「商業機構」的尷尬身分,出現在民眾視野裡;至於當時模特兒的評選標準,和挑選影視演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要求臉蛋漂亮外,還要有「藝術氣質」,顯然此時中國對模特兒行業的認知,還有一段遙遠距離。
直到中國最具代表性,屬於全國品牌的「新絲路大賽」於九○年代登場後,中國模特兒的專業形象才逐漸被確立,只是直到今天,中國模特兒行業的發展仍相當不規範,尤其表現在市場價碼上,更是南轅北轍,以服裝走秀為例,模特學校學生一場三百元人民幣,經紀公司簽約剛入行的新人便翻了三倍,大約一千元,而得過獎屬於名模階級的則可高達兩萬元人民幣,薪資差距相當懸殊。

可是一旦熬出了頭,這些中國模特兒簡直可用日進斗金來形容。「與台灣不一樣,名模在大陸有價有市,旺季時秀約不斷,經常搭機在中國各大城市跑。」上海著名的東亞模特兒經紀公司總經理林尚樺,在港台業界資歷深厚,他的觀察是,台灣名模無論多大牌,均要參與至少兩個工作天的彩排,但大陸名模可不一樣,通常像演藝大明星般,演出前三個小時才會出現。
年紀要輕/二十五歲就算老


雖然跨入名模之路令人稱羨,但大陸模特兒界淘汰速度之驚人,也在全國業界中罕見,「大陸模特兒只要超過了二十五歲,便會被同行嫌老,顯然這和台灣業界生態大為不同。」台灣國際名模林嘉綺當年出道就是林尚樺的慧眼相識,他說凱渥名模王聖芬二十五歲才入行,而伊林名模姚君儀如今三十六歲,已晉身為媽媽級,但照樣活躍於伸展台前,顯然兩岸對於年輕美貌和專業領域的偏重度,各有不同。

至於造成大陸模特兒快速換血原因,一方面因為中國每年都舉辦很多大型的模特兒比賽,保守估計將近一百多場,換句話說,每場比賽產生三名冠、亞、季軍,一年便有三百多位頂著「榮銜」模特兒產生,之後在區域級的大賽中又出線五、六名總冠軍,且平均年齡多在十六到十八歲間,年年新血輪替,難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速度如此驚人。

外界可能還記得曾與已故的小黑柯受良傳出緋聞的謝東娜,及和超人氣偶像何潤東譜出戀曲的路易,這些屬於一姐級的中國超級名模,年齡也不過二十五、六歲,但短短三、四年,新一代名模姜培琳、王海珍、李冰等人的竄起速度,人氣已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二十六歲的模特兒站在一群十六、七歲的模特兒中,一定會立即被發現,「因為膚質質感就是有差,」上海一位退休轉為秀導的名模很感慨地說。「領有專業證照的模特兒,不僅要和野模競爭,還要因應學校附屬模特兒專科生的挑戰,雖然經驗素質整齊,但遺憾的是,中國市場目前仍停留在價格取向的階段。」若以投入此行的人數計算,準備跨入及正在從事模特兒行業的中國女性,據一份不完全統計指出,人數絕對有五十萬之多。上海東亞經紀公司名模陶嘉菁,去年勇奪莫斯科大賽最上鏡頭獎,預估今年收入可達二、三十萬元人民幣,但她心中仍不免憂心,「熬出頭確實不容易,但要保持顛峰狀態,是隨之而來更大的挑戰。」(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396期)
吹牛老爹

純軟體公司
即將消失
純軟體公司
即將消失

在台灣稱為四年級生,老婆五年級生,員工以六、七年級生居多,兩個孩子八年級生,還有...生生不息!
口述:劉家雍
整理:邱莉燕
軟體產業低成本、高獲利的形象,一直是投資大眾長久以來最鍾愛的標的之一。根據Price Waterhouse Coopers與美國創投協會等共同於今年第一季發表的MoneyTree Survey,軟體產業又擠下生物科技產業,自創投界投入總金額的第二位,重新站回第一位。
在今年的第一季,全美國創投界總共投資了一六二家軟體公司,總金額高達九億五六○○萬美元。而投入金額排名第二的生技產業,總金額為九億四三○○萬美元,稍微落後軟體產業。

雖然軟體公司的成立方興未艾,每年也有如此多的資金不斷投入軟體產業,但是翻開全球前三十大軟體公司的名單,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已經成立十年以上的老公司。軟體產業似乎也有成長趨緩的趨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否意味著軟體產業已經步入了夕陽工業呢?

我認為,軟體產業的未來將走向幾種不同的主要形式,包括「提供應用」(appliances)、「提供設備」(utilities),以及「提供服務」(services)。在這種趨勢下,「純粹」的軟體公司將大幅減少,甚至消失。

我們可以水電的使用為例,說明這三類公司的關係。所謂的appliances,是指用於特定目的的電腦或硬體,好比一般家庭常用的小家電,使用方式非常簡單方便。家電要插電才能使用,Utilities 便是指類似於水、電、瓦斯等公共事業設施,基礎架構已由水電公司架設好了,需要使用的時候打開開關即可。而services 宛如水電公司,結合了技術與人,解決用戶在使用時出現的問題。

軟體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產業,是因為從硬體的附屬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服務,進而成為單獨交易的商品。但是,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原先包裝精美、內含磁片或光碟的套裝軟體面臨「進化」的選擇。

因為軟體有兩個與一般商品或硬體極為不同的特殊風險,一是盜版,二是經常需要針對特定系統環境作設定或修訂的問題。若要降低風險,在販售硬體之前,就先將軟體「植入」,不失為一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好方法。

同時,在植入時,可就絕大多數客戶最需要或「經過最適化」的系統狀態,預先設置於該硬體中,使用者只要插電及接入即可使用,不用再擔心其他問題。這類集「應用」和「設備」於一身的新概念產品,已經在網路與資訊安全的領域中廣泛應用,並形成一定的潮流,這是軟體產業的第一次進化。
但是,問題又來了,有些軟體並無法「關進」一個硬體內,或者即使關進去,也無法有效達到保護智慧財產的目的。再像近年來Linux等開放原始碼軟體的產生,軟體創作者不見得會以創作的成果來賺錢,再加上網際網路與寬頻的普及,「隨開即用」的軟體服務讓軟體產業得以再一次進化,使用者可以用付月費、年費的方式,或以使用量的多寡付費。

也因此,那些從專業「服務」角度提供軟體的公司,得以呈現多種不同的面貌。而且,它們服務項目所占營業額的比率,已經達到了可觀的程度,亦能看出「隨開即用」的潛力。

譬如,全球軟體公司排名第八的甲骨文是六五%、排名第九的SAP是三五‧七%、排名第二十三的仁科,更高達七二‧八%!再如第二十六名Siebel Systems的五七‧二%、第二十九名的VERITAS Software的三三‧二%,以及第四十二名的BEA Systems的四四‧八%等。

這樣的數字,充分顯示出專業服務已經是軟體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我們可以再舉一些例子,說明軟體公司已經不再純粹的現象。

在軟體業界諸如IBM、HP、組合國際、Veritas 等公司,原本是硬體起家,現在都致力於新型的商業模式,企圖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點與特色,創造新商機。像是最近在美國頗為成功的Salesforce.com,可以說是此類先鋒。IBM的「隨需應變」運作方式也逐漸成熟,防毒公司如趨勢科技的「線上掃毒服務」更是行之有年。

Salesforce.com的成功,在於它提供了網頁化的銷售及客戶管理工具,客戶不需花大錢購買整套昂貴的套裝軟體。經過安裝測試程序與內部訓練,公司只需按照實際使用者的人數向Salesforce.com租用。只要有網路,公司的使用者(主要是業務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透過瀏覽器來進行銷售管理。Salesforce.com領導的新商業模式,已經對原有CRM(顧客關係管理)產業及這個產業的領導品牌Seibel System帶來相當程度的衝擊。同樣的,IBM的「隨需應變」也是根據企業用戶的實際需求來規畫、設計、生產及交付——把符合客戶商務需求的基礎程式與網路環境「租」給企業用戶,用戶僅在需要時才使用,並支付使用的費用,就像在使用水電般便利與靈活。

針對日益多變的企業環境,IBM這種「用多少、付多少」的商業模式的好處之一是企業用戶不必自行花大錢建置與維護設備,可以依實際使用的人數與服務項目付費,大幅節省開支,而且IBM本身也可以做資源的最有效配置,可說是一舉三得。

另外再像趨勢科技公司成功開發的「線上掃毒服務」,與主要的ISP(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或入口網站合作,讓使用者直接在網路瀏覽器上點選、進行即時線上掃毒。使用者可以選擇單次或按月計費,而不需花錢購買一大盒的防毒軟體,盯著說明書一步一步安裝在單機上。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Utility Computing」(公用運算)將會是未來軟體產業的主流。這樣的服務正好符合了現今企業大量外包其非關鍵價值活動的趨勢,後勢看漲。

由以上分析可知,軟體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不論在形式、價值來源,以及商業模式等各方面,都將與以往有很大的差別。對於投資大眾來說,現今的軟體公司必須能掌握這些軟體產業的走向及趨勢,才是具備投資價值的好公司。

台灣的硬體產業在全世界已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軟體產業這幾年來也有長足的進步,但要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仍有待持續的努力。期望台灣的軟體產業有一天也能像硬體產業一樣,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征服股海

空頭指標電子股是觀察重點
多空攤牌 決戰八月
撰文:廖繼弘
七月十九日盤中跌破前波低點五四五○點,多方落居下風,弱勢的電子股能否止跌,將是台股多空關鍵。
台股上週受到英特爾等國際大廠庫存增加、外資相繼調降半導體投資評等、面板明年產能過剩、廠商可能出現虧損壓力等利空消息衝擊及美科技指數重挫影響,電子股指數出現中長黑線跌破盤整四周之二一九.五九點支撐,再度創今年低點。
景氣生變──股市多頭趨勢面臨考驗


原本表現穩健及強勢的金融、鋼鐵及航運股也受到拖累補跌,周指數收中長黑向下跌破由五四五○及五五一四低點所連結之上升線支撐,使得近一個半月原本呈現多空僵持,短中期方向不明的盤勢,多空攤牌結果顯現多方已落居下風,周一在電子股續創低點壓力下,盤中指數跌破五四五○低點,由於周指標RSI及九周KD值又交叉向下,大盤持續中空修正走勢。

大盤從四月下旬進行中空技術面修正,基本面壓力也不輕,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油價又上漲至四十美元以上,大陸進行經濟降溫,Fed(美國聯準會)升息及地緣政治引發的恐怖攻擊,都為下半年全球景氣投下變數。台灣五月景氣對策信號雖亮出紅燈,但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已開始下滑,顯示景氣成長力道趨緩,第三季應是接近第十一次景氣循環高峰,接下來將進行景氣調整,股市多頭趨勢自然也面臨考驗。

以最近三次景氣循環高峰和股市高點時間來看,除了八十九年股市高點落後景氣循環高峰外,八十四年及八十六年股市都領先景氣循環四個月見到高點,隨後都進行較長時間的中長期整理走勢,台股此次可能也面臨同樣修正壓力,不過股市調整並非一路走空下跌,在修正的途中仍會出現中級反彈行情。

電子股最近景氣出現旺季不旺疑慮,電子指數不斷創今年低點是大盤下跌主要壓力,四月中旬面板及晶圓代工等龍頭股即出現利多不漲現象,六月中旬電子指數就率先跌破相對大盤五四五○低點,依股價是景氣領先指標來看,目前出現景氣下滑疑慮已有前兆。
英特爾等國際科技大廠第二季庫存增加,外資券商相繼看淡半導體景氣,調降半導體投資評等,開始有預測機構將明年半導體市場修正為負成長,市場也擔心面板明年產能過剩,廠商可能出現虧損壓力等利空消息不斷,逐漸將產業面利空表面化。
電子下殺──形成大盤下跌主要壓力


雖然電子業景氣情況八月後才見真章,電子股短期要受基本面及半年報考驗,個股比價輪跌壓力難免,但股價是反映未來的,電子股股價已向下修正一段,只要八月返校需求浮現,股價就可出現跌深反彈行情,投資人短期不需躁進,但可觀察電子股是否出現利空不跌,正如同股價在高檔時,外資不斷調高目標價但股價不漲,現在股價已下跌,外資不斷調降目標價,如股價不跌走穩則可留意買點。

大盤五月中旬因短線跌幅深,和季線負乖離拉大至一六%,在五四五○低點止跌反彈向六○二○點頸線修正,不過大盤無力帶量攻上六千點,近一個多月維持五五○○點至六千點之區間整理,試圖以時間整理換取空間修正,除了鋼鐵、航運及塑化股等轉強輪漲外,金融股也一度走強向季線反彈修正,但指數距上檔壓力太近,電子股過於弱勢,融資減幅不及大盤跌幅,減肥速度太慢,成交量持續萎縮,實很難突破向上。

反而在電子股不斷破底下,大盤指數跌破五四五○低點,電子股指數中長期均線即將形成空頭排列,九周KD值也呈現二十以下低檔鈍化弱勢,這將使大盤五十二周年線有走平轉折向下壓力,五十二周線只剩四週就要扣抵五四八八點以上高指數區,由於年線如反轉向下助跌,中長期走勢難樂觀,因此多頭能退空間不多,有必要轉守為攻才能化解中長期走空危機。
支撐轉強──第三季末蘊釀反彈契機


由於短期看不到實質利多,在技術面弱勢下,指數跌破五四五○低點後可能有進一步測底壓力,所幸指數已進入密集線型支撐區,兩年線上揚至五三○○點附近,修正四○四四低點反彈至七一三五高點漲幅黃金切割率○.六一八滿足點在五二二四,九十二年初台股高點在五一四一點,指數和月線負乖離拉大至一○%則在五一○○點左右,下檔線型支撐漸強,周指標也漸修正至低檔,在台股本益比已是歷史低水平下,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初可望有中級跌深反彈行情。時間可觀察八月初或八月下旬,八月初為七一三五高點拉回第二十一個月費氏級數轉折週數,如修正空間不足則整理時間可能拉長,依四○四四低點上漲至七一三五高點共四十三週之黃金切割率○.六一八滿足時間點則在八月底,剛好是半年報公布,也是電子業返校需求是否浮現,電子旺季行情觀察點。

目前空頭指標股電子股需止跌回穩,才能解除大盤持續探底壓力,金融股及傳產股才有表現空間,電子龍頭股法說會展望及八月返校需求情況,可作為判斷電子股及大盤能否止跌反彈指標,建議短期先區間操作業績佳的傳產及金融股,待五四五○點低點附近能守穩築底或大盤下跌拉大和中期均線負乖離及反彈空間時,再積極進場。
(作者為康和證券自營部副總)
健康人生

臟腑活化術
斷食排毒 讓身體機能變年輕
撰文:程文新
斷食似乎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健康運動,「三天兩夜斷食營」每期報名人數都多達百來人。所謂「一日斷食法」,每個月只要選定一個假日,就可以達成定期清除體內毒素的任務。
「斷食」,一個源自遙遠印度國度的宗教修行,經過不斷地演進與修正,今日演變成忙碌現代人落實「體內環保」的健康風潮。

斷食似乎已經成了現代人的「流行」健康運動,坊間所舉辦的「三天兩夜斷食營」,每一期的報名人數都多達百來人,這些學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人自新加坡遠道而來,不管你是企業大老闆,或是升斗小民,在這裡大家同樣喝著特製的果菜汁、在曠野中比畫氣功、優閒享受森林中的芬多精,拋卻來自現實生活的壓力煩惱,大家來此只有一個目的——快速排毒、淨化身心。

排毒,排什麼「毒」呢?「毒」的定義可以很廣泛,也可以很狹隘。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藥毒、病毒、細菌性中毒等之外,提倡自然療法的人士所解釋的毒,可說是「無所不在」,包括環境、食物、日常用品等,都隱藏著毒素危機,甚至連心靈毒素也涵蓋在裡面,也就是說,不論你吃進的、吸進的、觸摸的,甚至眼睛看的、心裡想的,還有生活壓力等,都是所謂的「毒素」。
可提升自癒力──孕婦等人不宜嘗試


經常舉辦斷食營、致力推廣生機飲食及斷食法的中國醫藥研究所養生植物應用班教師歐陽英指出,這些毒素表現於身體上的並不明顯,常常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期累積,一旦碰上生活形態上的不良誘因,例如暴飲暴食、吃太多油脂、睡眠不佳等情形,很多疾病及症狀就紛紛出籠了。

排毒的方法非常多,斷食排毒法只是其中的一種。不過,講「排毒」太沉重,歐陽英說,簡單說明斷食排毒法的主要功效,就是將體內的老、病、廢細胞排出體外,讓疲憊的內臟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藉由斷食的特殊機制,能促進甲狀腺、腦下垂體及內分泌腺分泌更多的荷爾蒙,藉此活化內臟機能、提升自癒力、使膚色更紅潤,看起來更年輕。

傳統的斷食法可能長達多日,一般人很難達成任務,且由於可能因血糖急速下降,被西醫學界認為有危健康,且因身體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營養學界也不認同。
配合特定飲食──對食物斷念更重要


經過不斷修正,並迎合忙碌現代人的步調,現在有了所謂「一日斷食法」,每個月你只要選定一個假日,仍可以達成定期清除體內毒素的任務。不過,要提醒的是,有些族群是連一日斷食都不可嘗試的,像是肝腎功能不佳、糖尿病患者、孕婦、幼童等。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表示,時下流行的一日斷食法,只是聊勝於無,因為身體會有代償作用,而且新陳代謝也沒有想像中的單純。很多人斷食的目的只是想要減肥,然而身體卻未必會進行真正的絕食。

因為,在長期斷食的情況之下,人體中除了原本儲存的脂肪會被動員消耗之外,就連擔負維持生理功能、免疫能力等重責大任的蛋白質,也會被陸續消耗掉,因此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斷食最重要的觀念在『斷念』,必須節制並控制腦袋對不好食物的欲望。」趙強強調,「要切記斷食不是完全不吃不喝,而是減少熱量的攝取。在進行斷食的時候,必須配合體能的活動,達到身體上的調整才行。」

有些營養學家不太建議上班族進行斷食,原因是上班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如果心裡又時時想著要斷食,更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樣反而對身體不是很好。
另外,有糖尿病、血管疾病、腎臟病及痛風的人,都不宜進行斷食。

「斷食」可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中斷飲食」或「絕食」,歐陽英強調,斷食期間要進食特定飲食,而且必須遵行「減食」、「斷食」、「復食」這樣的步驟,如果貿然一步就進入「斷食」階段,不減食也不復食,長期可是會對身體腸胃造成傷害的。
參考資訊
參考資訊
一日斷食法


怎麼施行「一日斷食法」呢?你可以選定一個周末,從周五開始進行「減食」,周六「斷食」,周日「復食」(最重要的階段,一定要做到)。歐陽英建議的方法如下。
【減食階段】(周五):盡量整天喝魚腥草茶,以利尿通便。並且配合運動以加速自體溶解。早餐只吃一半量,午餐只吃葉菜類及水果,晚餐吃燕麥粥。這一天的食量皆半飽。
【斷食階段】(周六):早餐喝不甜果汁(如葡萄柚汁、檸檬汁)或菜汁(如高麗菜汁、胡蘿蔔汁)200CC,小口含著喝,讓口水分泌出來,因口水可分泌酵素,幫助消化。午餐只喝礦泉水(不可喝逆滲透水),並配合運動(如散步、快步走、柔軟操等)。整天將魚腥草茶當作惟一的解渴飲料。
【復食階段】(周日):程序與減食階段相反,早餐吃燕麥粥,午餐吃葉菜類及水果,晚餐回復正常餐,但只吃半飽。同樣地,整天喝魚腥草茶及配合運動。
如此看來,對一般人來說,要做到一日斷食應該沒想像中困難吧!斷食的目的很簡單——讓平日運作忙碌的身體稍稍休息,重新出發。
理財魔法

投資好還是投機好
堅定立場就好

撰文:黑傑克
第二季整體上市公司的獲利持續成長中;
以前受的訓練顯示,這絕對是投資的好時機,
但不見得是現買現賺的投機好時光。
你買到一股十五元的中鋼嗎?當然沒有,更不用提三元的燁輝、六元的京城。當時,沒倒就算祖上燒好香了,誰敢去買這種股票。

靠金融操作致富的人不可勝數,但能留下錢享用的又有幾人?最有名的當然是老先生巴菲特,另一位則是被很多國家央行恨到骨子裡去的索羅斯。兩個人的模式完全不同,但同樣是在市場上,做著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事,甚至是違背常識的作為,取得富可敵國的財富。

大家都聽過:不要跟央行作對!央行調高利率,表示資金成本提高,有通膨的壓力,政府要打壓資本市場云云。有智慧、有經驗的投資人,當然是先砍再說。索羅斯成名的代表作,卻是跟英國央行對作,放空英鎊賺大錢。

在網路熱潮的時候,巴菲特先生說:不懂,祝福大家賺大錢。手上一股跟科技扯得上關係的股票都沒有,當時大家閒談除了算哪個達康掛牌又漲幾倍之外,就是笑說奧馬哈聖者已經老了,該被市場淘汰。結局卻是,他老先生全身而退,當年的新貴,卻沒有幾人能安度此世紀泡沫。

除了不跟大家做一樣的事,兩位老人家還有共同點:都不會想賺對方的錢!

巴菲特在上個世紀就開始買黃金白銀,如果沒記錯的話,他應該是現在擁有最多白銀的人。羨慕吧,可是你能像他這樣買了放五年、八年嗎?索羅斯就不會羨慕他,雖然不是當沖的高手,但相同的部位很少超過一季。因為兩個人都很成功,所以沒有人以此之矛攻彼之盾,拿兩位大師的操作互相攻訐。

從五月中旬寫「非典型股災」以來,其實是旗幟鮮明的站在多方。呵呵,好像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選擇。可是從那時起的兩個月裡,利空不斷,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兩岸局勢有惡化跡象,企業獲利前景有隱憂,有金融機構被擠兌,真的是很難找到看好股市未來的理由。

為什麼如此明顯的空頭氣氛下,還要看多?
休閒生活

美好歸宿何須翻山越嶺?
香格里拉藏在你未醒覺的心
撰文:蔡沛恆
來過香格里拉的人,總是會想方設法地重返香格里拉,
就像是柏拉圖所描述的「現實」烏托邦一樣,
是一種對美麗世界的追尋,而我們則是幸運多了,
背好行囊,帶上地圖,再準備好前人在網路上提供的線索,
追尋之旅就此展開……
最擅長寫情詩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寫過:
壓根沒見過最好的,也省得情絲縈繞
原來不熟也好,就不會這般顛倒
這位藏傳佛教領袖兩歲就被指定為達賴五世的轉世靈童,是藏傳佛教領袖中文學造詣最高的一位。他或許不是卓越的政治領袖,但他數十首傳世的情歌,讓世人見識到生活艱苦的西藏民族,也能有如此美麗的文章。

事實也是如此,倉央嘉措歌詠美麗女子的情詩,讓尋訪香格里拉的我們,也有著相同的強烈感動。那裡的雪山、湖泊、那裡的峽谷、瀑布,以及不絕於耳的情歌,是如此迷人,如此的令人低迴陶醉,香格里拉,真教人神魂顛倒。

「香格里拉」這四個字出自於一九三四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所寫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該書敘述多位西方人士,在搭乘飛機時被一個神秘的東方劫機者劫往香格里拉藍月山谷的神奇經歷。
感動,來自覓得美麗…


小說中所描寫的香格里拉,各種信仰和平共存,四處遍布著基督教堂、佛教寺廟、道觀和儒教祠堂。人們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即使對待歡樂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個自然景色,集雪山、冰川、峽谷、森林、湖泊於大成,那裡是個物產富饒且空氣純淨的地方,是美麗、明朗、安然、閒逸、知足、寧靜、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歸宿的代名詞。

幾位身歷其境的老外與我們有著同樣的激動,來過香格里拉的人,總是會想方設法地重返香格里拉。這些外籍友人重返香格里拉,就像是柏拉圖所描述的「現實」烏托邦一樣,是一種對美麗世界的追尋,但這本書的主角在歷劫歸來後想重返香格里拉,卻是翻山越嶺遍尋不著;而我們則是幸運多了,背好行囊,帶上地圖,再準備好前人在網路上提供的線索,追尋之旅就這麼展開了。

狹義來說,香格里拉就是雲南迪慶自治州的中甸,前兩年中甸在眾多角逐「香格里拉」這個稱號的競爭者勝出,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但廣義來說,香格里拉該是一個廣大的區域,北起四川的若爾蓋草原、南迄雲南麗江,西至西藏林芝、東到康定、瀘定一帶。舉凡四川的稻城亞丁、雲南中甸麗江,都曾對外宣稱它們就是「香格里拉」。
當然,香格里拉還是有一些明確的特徵,包括金碧輝煌的寺廟、蒼涼雄奇的城堡、燦若星斗的帳篷、風格獨具的民居,還有巍峨聳立的高山峽谷,以及浩蕩奔騰的大江長河。這裡可說是中國乃至於全世界最神奇誘人的區域,兼容並蓄,孕育出全中國最複雜多變的氣候地形與人種文化。

從成都出發,越往山裡走,人煙就自然稀少起來,有些路段甚至是車子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勉強可以看到一兩位獨自在路邊玩耍的小朋友,或正在趕路要去放牛的牧人;窗外的景色真是令人驚奇,一會兒是滿坑滿谷的黃色油菜花田,一會兒又是延伸到天邊的翠綠草地,想想心事,再被美景打斷,再想想心事,再被美景打斷,對都市人來說,這種反覆的心理過程還真是得來不易。
驚奇,就在藏人人家…


四川的稻城與亞丁,是我們探訪香格里拉的第一個據點,也是強力主張他們才是「香格里拉」的一個小鎮,但單是這個據點,就讓我們得付出長途跋涉及高原反應的代價。但稻城還不是最美的,最能讓稻城人自豪的香格里拉美景,則是它背後的三大神山——央邁勇、夏諾多吉,以及最壯觀的仙乃日雪峰。

在台灣人的心目中,稻城亞丁的三座神山知名度並不高,但當神山群真的出現在面前時,反而會覺得有點不切實際與不可思議——我們眼前怎麼可能會有這般美景?遠處是呈品字型排列的三大神山,神山峰頂終年有雪;中間則是冰川與草原,高原上放牧的牛羊正好點綴其中;近處則是蜿蜒小溪,從這三座神山的冰川中一路流出,一直流到我的腳邊。

風景美不稀奇,比較稀奇的反而是當地土身土長的藏族馬伕。他們壓根不像其他商業化景區的導遊,建議你去買紀念品,或是催你繼續趕路。他反而會慢慢告訴你稻城亞丁的種種典故,「仙乃日又有文殊菩薩的稱呼,是藏人的精神寄託,」講著講著還會嘆一口氣,「唉,今天雲太多,不夠美,你要是十月來就好了。」這讓我不禁想起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在旅行過程中所經歷的美景呢?還是路上碰到的人呢?我倒是比較傾向後者,是人,讓旅行變得更為豐富,更回味無窮。連續三天忍受著長途客車上下顛簸的疲累及騎馬上山的勞頓,我們終於在亞丁神山旁的沖古寺住下。高原反應讓腦子昏沉沉地提不起勁,但一票來自北京、香港的自助旅行者,讓我們對香格里拉有更深的認識。

截至七月初,他們六位已經在內地「流浪」了一個多月,目的和我們一樣,也是要尋找香格里拉。一個女孩講得豪爽,「什麼賓館、招待所都是假的,那是給大官住的,來到藏區,就是要住這種典型藏居」、「我要儘可能走進藏人的家中,我覺得,香格里拉就在這些人家裡」。

來自都市的我們,搭配旅途勞累及隱隱作痛的高原反應,乍聽他這句話還真是聽不太進去。同行友人甚至私下說:「旅行不就是住賓館嗎?如果賓館都是大官住的,那看來我們都是做官的料。」確實是呀!誰知道高原反應會是如此折騰人,搞得大夥不想講話,不想動作,第一次會如此想念五星級大飯店耶。探了探窗外滿天無垠的星空,迷迷糊糊的,還一度以為香格里拉是在天上呢。

坐在鄉城往香格里拉的小型巴士上,才讓我真的見識到藏人的獨特魅力,而藏人最有特色的恐怕要屬康巴男子,他們個個一米八十以上,身材不胖不瘦,但齊肩的長髮,宏量的歌聲,要不是膚色稍微黑了些,俊美的程度連日本偶像團體也難以匹敵,與你我印象中的藏人完全不同。當地公認「康巴的男人、丹巴的女人」,這可是藏族帥哥美女最重要產地呢。

康巴男人帥不打緊,最讓人歆羨的是他們個個都有一副天生的「金嗓子」,一有空就唱個沒完,不但可以獨唱、重唱,三四個康巴人坐在車上,還能組個原野合唱團。歌唱累了,坐在旁的康巴人告訴我,鄉城是康巴人重要的據點之一,這兒和稻城一樣,十幾年前的康巴人才不坐車呢,大夥都是騎馬上街,比較剽悍的還會扛把長搶在身。我問他們為什麼每人都留著長髮,他笑笑說,一方面是高原冷,長髮保暖,二方面騎馬奔馳時頭髮飄呀飄,很帥的。美景,只能用心記憶…

到了香格里拉縣,則是我們追尋之旅的第二個據點。隔天起了個大早,和包車師傅相約一同前往納帕海及松贊林寺,進一步「體會」什麼是香格里拉。納帕海雖然稱海,但七月初可真是一滴水也沒,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但遠處的山脈,近處的牛羊,一切是如此的安寧與平靜,這種平靜是直接沁入你的內心深處,徹底把都市的煩憂拋開,讓一切回歸自然。

該如何形容這樣的美景呢,世外桃源?神仙祕境?好像怎麼形容都對。朋友們拿起相機猛拍,可是怎麼拍,就是無法把最美的瞬間記錄下來,最後索性大夥都不拍了,隱約覺得香格里拉的美是無法用相機記錄的,是得用心記憶的。

松贊林寺則是另一種體會,或許該說是香格里拉美的另一種震撼。還沒到寺廟門口,就在路上看到磕長頭(三步一跪拜)向松贊林寺朝聖的藏人,多數是從西藏拉薩一路跪拜而來,這是信仰的力量。
平靜,就在每人心裡…


松贊林寺興建於西元一六七九年,五世達賴喇嘛親自定名「噶丹松贊林」,我們雖無法親赴拉薩感受布達拉宮的莊嚴與神聖,但松贊林寺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宗教上的精神感動也是一般震撼。仔細觀察那些藏傳佛教徒眼中崇敬的神態,再看看一旁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吵雜,我相信,宗教的力量可以讓人超越痛苦,心靈平靜,塵俗之人是無緣感受的。

記得路上曾和一位藏族朋友聊起他們的飲食,「早上吃什麼?」「酥油茶加糌粑」,「中午呢?」「酥油茶加糌粑」,「那,晚上咧?」「酥油茶加糌粑」。「你們就只吃這個嗎?」「也許會喝點自己釀的青稞酒,偶爾再吃點牛羊肉吧。」吃得如此平淡,甚至是有點單調,生活水準更不到沿海城市的二分之一,頓時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在香格里拉這兒,求的是基本的溫飽,求的是心靈的平靜,沒有人在乎你的過去與未來。
香格里拉追尋之旅走到這,大概有點眉目了,我說不出它的確切位置,但我相信也沒有人能說得出來。或許,香格里拉到底在哪已經不是個重要的問題,其實它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是,你我都沒發覺罷了。
西遊記

當公民意識追過經濟成長…
當公民意識追過經濟成長…
撰文:范 綢
中國的「權益堵車」,料想比預期提早了不止7年。
如果權益意識發生在國民所得3,000美元時,
也許事情會好辦得多。
二○○四年北京出現一樁離奇的訴案。三十年前,在北京動物園內被河馬咬死的女生家人,對今天的北京動物園提出民事訴訟,要求賠償。這就是五、六月間京城各報章爭相報導的「河馬咬人案」。這位不幸的女孩三十年前清洗動物園時,被一隻蹣跚而來的河馬咬住腰部因而不治,園方對家人的交代是:現在國家沒有政策處理這種意外,等到國家有了政策後,一定給你滿意答覆。

三十年後,隨著國民平均所得由一百美元升至一千美元,人民的權益意識也增長。種種過去被湮沒的事件,都在公民權益意識高漲之下成為公開案件。

外地大學生被公安虐待至死事件,引起全國大譁,最終促成公民人身權立法。西安官商寶馬車故意撞死賣菜婦事件,農婦向溫家寶哭訴打工被拖欠工資一事,導致全國性的「農民工追討積欠工資數千億」的風潮。江蘇農民土地被任意徵收而上訪北京,成為五月分全面經濟降溫政策的導火線,即常州鐵本鋼廠被勒令停工事件。

公民權益意識已成為中國大陸社會的主流意識之一。大陸老百姓正開始享用著這個新工具,就像享用一切其他新事物般,老百姓的表達方式,經常出人意表。
隱憂──公民權益膨脹將吃掉經濟成長


這股「何處不是權」、「憑什麼就落到我身上」、「憑什麼不是我的」的意識浪潮,在媒體間得到了回響。報紙、雜誌及電視台紛紛在最大限度內為民喉舌。相信五至十年之內,「我的權益何在」觀念就會深植十三億百姓心中。

由經濟學的角度看,可以提一個問題:中國大陸的經濟生產力成長速度,趕得上新興權益意識帶來的資源消耗嗎?這有點像車輛與道路的關係。

北京市一九九三年修建三環路,六個月後就開始堵車,於是修四環,今天五環都已竣工並開始造六環,但車輛增長速度永遠超過鋪路速度。中國經濟即使未來十年都以八%至九%的速度增長,但跟得上老百姓「權益意識快車」的增長速度嗎?各種形式的「權益交通事故」處理得了嗎?負責「理賠」的保險公司何在?
交通專家說,北京市嚴重堵車比預期提早了七年。中國目前的「權益堵車」,料想比預期提早了不止七年。如果權益意識發生在國民所得三千美元時,也許事情會好辦得多。

麻煩的是,中國民族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父債子還」、「秋後算帳」等價值觀,都是一個真正法治社會的絆腳石。自己的不幸,向上可以怪罪到孔子,向下可以遞延到曾孫。十三億人的權益通貨膨脹一起,其經濟代價可能就吃掉了經濟。

如果所有中國人都把過去三十年間發生在他身上不公,拿出來向某方索賠?如果中國人在有實力能夠說「不」之後,向國際索賠八國聯軍的悲慘?難怪胡錦濤的智囊團二○○四年為他想出的一句最智慧的話語就是「和平崛起的中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