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領袖培訓營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憑什麼讓伯樂來敲門?

去年(2004年)9月8日,張孝威離開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兼財務長的位置,轉赴台灣大哥大擔任總經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媒體說了這些話:「我一直知道Harvey(張孝威的英文名字)想經營一家公司,雖然對他的離去感到惋惜,但是同時也為他高興。」能得到科技教父張忠謀的誠摯祝福,張孝威的確是有本事。


文|游常山 攝影|李芸霈

‧ 能耐:值得虛位以待

張孝威的個人履歷非常精彩。他待過8個公司,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企業,除了其中一家因為政治因素(中華開發總經理任內)造成他不快地去職之外,其餘他待過的職位,即使不是新老闆們「三顧茅廬」,也都是挖角者費盡苦心、虛位以待。

為什麼他有這樣的魅力?

日新又新的專業能力、擁有開創者勇往直前的性格,是他最讓投資者著迷的領導特色。
「要成為經理人,需要的不僅是一個頭銜、一間大辦公室或其他外在的職階象徵,還需要高度的能力和績效。」高齡96歲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如此定義專業經理人。

張孝威就是這樣一位符合杜拉克定義的高階經理人。在杜拉克的名著《管理的實務》中列出的經理人5大基本工作中,設定目標、進行組織安排、進行激勵和溝通、評量4項之外,最後一項「發展人才,包括他自己」似乎很生動地點出了張孝威多年來的努力軌跡。

‧ 考驗:經歷人事風暴

27年前,他從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拿到MBA學位,進入外商銀行時,月薪高達12.9萬元。結果因為一股「想開創新領域」的企圖心,他接下了國營的交通銀行國外部經理,月薪不過4萬。在那個金融政策還多方管制的年代,他大開大闔;交銀5年內,當過信託部、外匯部主管,使交通銀行不只是一個支持政府「策略性工業貸款」的老舊公營行庫,更是一個有競爭力的金融事業。

由於交銀的成績單太突出,之後他就被挖角到大華證券當總經理,開始他一連串的CEO生涯。

從大華證券再到爭議性極大的中華開發(當時董事長是後來爆發新瑞都案的「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這才遇到他事業最大的挫折和挑戰。

1993年9月28日的經濟日報,刊出記者李順德所報導中華開發人事案的後續轉折如下── 「中華開發這次的人事風波,起於劉泰英到美國參加中美工商聯合會之前,決定由胡定吾出任中華開發總經理,中華開發總經理張孝威接掌大華證券董事長,大華證券公司董事長王炳南接任中華投信董事長。由於張孝威表示對這項人事案『無法接受』,劉泰英提前返國處理。」

‧ 修鍊:退一步海闊天空

12年前當他突然遭逢被「撤換」的震驚和憤怒,台北靈糧堂的汪美牧師記得張孝威告訴過她,那天是星期六,第二天週日做禮拜唱聖詩「讓我成為別人的祝福」(Make me a Blessing)時,張孝威突然感到,「上帝的祝福像雨一樣的撒滿了他,讓他感恩得淚流滿面。」汪牧師回憶說。

在那個奇特的時刻,張孝威做了決定,決定先避劉泰英之鋒芒,接受中華證券投信董事長的職務,把中華開發總經理的位置讓給胡定吾。

事隔12年,當時權傾一時的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如今幾乎因為政權轉移後的「新瑞都案」而陷牢獄之災,多方司法偵訊後,僅以身免;反觀張孝威,事業蒸蒸日上,個人的聲譽和專業能力都被肯定,連科技、金融界的領袖張忠謀、蔡明忠都爭相延聘。

‧ 轉戰:不可能的任務

中華證券投信董事長任內那幾年,因為工作太輕鬆,一下子投閒置散,讓他一開始有些適應不良,他的信仰再度拯救了他。他祈禱深思後,開始安心過沈潛的日子。好友們驚詫於他的轉變,但只有他了然於心,自己長期堅持的價值體系,並沒有改變。

這樣的堅持,讓他被新的伯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延聘到新竹擔任財務長,5年半的財務長期間,他也大力推動台積電財務管理的改造工程。最大的挑戰是,他引進新的財會制度「以活動為基準的成本會計系統」,英文簡稱ABC(Activities-based Cost System),這套新的體制,顛覆過去企業只以部門功能(行銷、業務等)劃分的老方法,改以企業活動來計價,轉換過程非常複雜,尤其對台積電這種員工總數達1萬6000人、年營業額高達2000億台幣以上的超級龐大組織來說,這種變革非常驚人,直如大象轉身,挑戰之高不言可喻。

張孝威發揮他的拚戰精神,找到ABC的專家、政大會計系教授吳安妮當私人家教,每週2小時一對一授課,連續半年,終於完全融會貫通ABC精神,他說服董事長張忠謀後,親自到台積電的每一個廠房去推,連續推3年,從一開始各個晶圓廠嫌麻煩極力抗拒,到後期幾乎每個廠都搶著要優先辦理。

‧ 開創:科技電台的影響力

在新竹,除了財務長工作本業、與完成ABC會計制度改革外,他還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看到台灣電子媒體的素質因為迅速開放而劣化,他和幾個朋友心有所感,剛好新聞局決定開放新一波中功率電台申請,新竹也有一張電台執照開放,當時連台北愛樂總經理夏迪等都交相競爭,結果竟然讓竹科這群企業主管拿到這張電台執照,而張孝威也說服了結識多年的時代基金會資深副執行長姜雪影擔任台長,吆喝一聲,就辦起了電台。很多人看張孝威,認為他是靜極思動、閒不住的人,但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其實使命感很重,他以個人名義投資了《IC之音》,並擔任董事長。不到3年,《IC之音》不但拿了座「最佳專業頻道」金鐘獎,而且「已經是新竹市收聽率最高的電台。」台長姜雪影自豪地說,張孝威對她完全授權,而他們對這個電台共同的願景是,打造一個最優質的媒體,在全球華人世界發揮影響力。

‧ 挑戰:通訊業另片天

去年,張孝威離開股市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公司,應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之邀,就任台灣大哥大的總經理時,當時富邦集團才從太電集團的孫道存手中,接過這個台灣第二大行動通訊服務公司。

好好的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兼財務長不幹,為何又要跳火坑?他永不停止的「開創者」性格可見一斑。雖然他過去也有多次「救火」經驗,例如國民黨前「大掌櫃」、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徐立德就透過各種壓力,非要張孝威從表現出色的大華證券總經理,調職到管理體制頗為複雜的中華開發公司當總經理不可。

原因是他很年輕時,就確認了他的終極信仰。高中時受洗為基督徒,虔誠的信仰讓他渡過很多次人生的難關。「他的忠誠(事主)、委身承諾、守分、關愛教會弟兄姊妹,是我看到的4大優點。」牧師汪美如此肯定張孝威。

‧ 堅持:誠信正直

「違反原則的事,他不會戀棧。」《IC之音》台長姜雪影如此形容張孝威,因為他有更重要的「心中那把尺」。

在接受《30雜誌》專訪時,張孝威說,領導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基本的原則和價值,不會因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誠信正直,將公司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就是張孝威最重視的兩個原則。問他如何挑選30歲世代的年輕主管,他說,貴人看重你,「其實是一種整體的印象分數,也就是要讓人能放心,無論專業或品德方面。」

由於出身背景好,讓他台大地質系畢業、服役後,能夠立刻到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念到MBA,這固然是命好,但是「領袖多非天生,而是自我修鍊而成。」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指出。

張孝威以他的信念和努力,證明了這個論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