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面板廠對等合併段行建:可能性低
---20050912工商時報
針對近日市場紛紛擾擾在討論的TFT面板合併案,群創總經理段行建指出,類似過去國內達碁與聯友那種對等合併(友達光電)的案例,未來再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至於對台灣面板產業來說,有比較正向效果的整併案,除非是友達與奇美合併,「兩強」相加對於台灣整體的平面顯示器產業戰力才會有提升的效果。
業內的設備廠商與上游關鍵零組件業者認為,友達與奇美目前各自的擴產計畫(例如新的五代廠規劃)已經都在進行或者已在整備中,因此要花費力氣各自去購併二線面板廠的需求不大,至於友達與奇美就算不能合併,若能夠進行合作,也會對產業產生正面的效果。
段行建認為,當初友達合併成立的背景相對來說比較單純,包括財務負擔與經營團隊背景都很相似,但是經過這些年來的持續擴充,就算是二線面板廠也都已經有各自不同的長相,加上股本已大,要以對等合併的方式來進行合作,難度非常高。除非友達與奇美兩大集團認為有合作的空間下去談,否則其他類型的合作組合對於影響整個產業的運作,效力將會相當有限。
針對廣輝(廣達)與群創(鴻海)近期盛傳有意與華映合作的訊息,業內人士看法相對顯得保守,以廣輝與華映合作的假設來看,兩家公司合計股本將近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若加入其他可能轉成股本(例如可轉換公司債)的部份,實際股本可能超過一千四百億元,如果要維持合理的運作,大概要減資超過七成,才有可能將股本控制在四、五百億元這種比較具有競爭力的水準。但這將會面臨龐大的投資人(股東)壓力,考驗相當大。
至於群創(鴻海)與華映的合作,目前群創已經證實透過小規模的自有面板廠投資,就可以為母集團爭取到可觀的成品代工訂單,利用槓桿操作即可發揮相當大的效果,因此再去購併華映或其他面板廠的迫切性顯然不高。市場人士認為,現在台灣的確有一些具有購併價值的面板「生產線」,但是要把這些生產線從「面板公司」切割出來,同樣是相當大的挑戰。
至於最為理想化的「友達加奇美」模式,以今年七月的營收與出貨狀況來說,兩家公司合計大尺寸面板出貨達四百二十萬片,合計面板營收新台幣三百億元,與南韓三星電子(出貨三百八十二萬片、營收約二百六十億)相比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產品線的組合從手機一直到電視機面板都相當有戰力。業內比較積極的看法認為,如果友達與奇美能夠送作堆,以其優異的營運與獲利能力,將可以持續擴充接下來的七.五代線甚至八、九代線,並將多餘的產能用以支援其他的二線面板廠,形成類似晶圓代工與IC設計的產業鏈,讓其他難以承擔龐大資本支出的二線面板廠,仍然可以繼續強化產品設計、衍生出其他商機,這對於整個台灣的面板產業來說,才是真正能發揮最終效果的有效整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