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主題:三星倒貨 中國液晶電視大降價 40吋8萬元有找
台灣市場力拱37吋---200500817經濟日報
配合三星電子(Samsung)在中國力推40吋面板,中國家電廠最近展開暑期促銷,大幅調降40吋與42吋液晶電視價格,由人民幣2.5萬元調降到1.99萬元(約合台幣7.76萬元)。由於40吋與37吋價格相差無幾,能否刺激40吋以上買氣,值得觀察。
火力集中
中國正值暑期促銷,中國家電品牌廠商海信、夏新與TCL等,均大幅調降40吋與42吋液晶電視價格,降幅達25%,幅度驚人,同時拉近37吋液晶電視價格;其中創惟也將在近期跟進。
創惟近期可望跟進
據了解,目前中國上海海信、國美等大型家電賣場,已將42吋液晶電視價格,由人民幣2.5萬元調降到1.99萬元,但是目前中國家電市場買氣仍以主流的32吋與37吋為主;40吋由於價格高、買氣淡,42吋以上的主流仍是電漿電視。
國美表示,從先前五一黃金周之後,液晶電視價格就有下滑趨勢,目前海信32吋液晶電視從人民幣9999到1.19萬元不等,而夏新價格也在1.19萬元;至於TCL的32吋為人民幣1萬元、37吋為1.7萬元。
在主要家電廠大幅調降40吋以上液晶電視後,買氣仍需再觀察。
台灣TFT-LCD面板廠表示,中國家電廠大幅調降40吋以上液晶電視終端售價,主要是與三星電子大量倒貨有關。
中國向外採購面板
由於三星要力拱40吋液晶電視面板市場,因此將40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壓至只有與37吋相差60美元,出貨給中國家電廠,配合暑假檔期促銷。
根據Displaysearch報價,8月37吋面板均價為800美元,高價為845美元;42吋高價1300美元,均價在1210美元。
若三星以高於37吋60美元的價格來算,40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在860~905美元左右。但事實上,三星電子對外表示,目前40吋面板價格約在920~950美元之間。
目前中國2家TFT-LCD面板廠本身仍無法生產液晶電視面板,仍須向外採購。三星電子此次提供低價40吋液晶電視面板,數量約1萬多片;但隨其7代廠投片量逐漸增加,預計第4季仍會有另一波調降策略,盼將40吋液晶電價格調至42吋電漿電視相當。
下半年有降價空間
對於中國的降價策略,瀚宇彩晶(6116)總經理周定輝表示,由於6代廠還有許多新產能未開出,因此,下半年電視面板仍有相當的降價空間,市場買氣相當不錯。
惟以6代切割32吋仍屬賠錢出售,未來面板廠將力推37吋產品;至於40吋以上電視面板,因為用6代切割不符經濟效益,台廠不會大量推出。
泰一電器副店長萬樹龍指出,積極在下半年推出37吋液晶電視的業者有明基、歌林與普騰等3家,但是40吋以上僅有東元1家;就目前來看,今年下半年台灣市場仍以32與37吋為主流。
40吋以上價格偏高
至於40吋以上價格依舊偏高,面板廠雖有意推出46與47吋液晶電視,但32吋與37吋相對具有價格競爭力,買氣焦點仍會在40吋以下產品。
主題:新聞分析》與大陸業者合作 華映致勝關鍵
---200500817經濟日報
華映要突破「台灣老三」的地位,採取在大陸突圍的策略,結合當地業者及國際大廠對面板的需求,今後將是去除藩籬的關鍵。
華映4.5代廠、6代廠今年新量產,同步加重在大陸的面板模組(LCM)產能,明年LCM月產能超過200萬片,將可去化面板產能,並適時發揮供貨國際大廠的效益。
華映的主力產品線有CRT監視器管、CRT電視管、電漿電視(PDP)面板、TFT-LCD面板四大類,今後又有LCOS電視的投產規劃,結合大陸全球IT、電視生產基地的地位,華映深耕大陸的發展,自然有助於營運向上。
華映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即認為,大陸被喻為世界工廠,除了是製造業重鎮,也是市場快速成長地區,未來20年世界重心將在大陸;目前台灣對大陸出超額有200多億美元,這些金額將來都可能變成在大陸當地製造的營收。
例如,大陸一年CRT電視市場有3,000萬至4,000萬台,將來將轉為平面電視後,在大陸製造與銷售勢必走之路,華映自是無法抗拒此一趨勢。
華東地區是大陸IT業的大本營,華映主要客戶飛利浦、仁寶均在華東一帶設廠,而華南地區則是大陸電視的生產基地,可供應TCL、康佳、廈華、創惟,及台商的唯冠、源興等的需求。
多年以來,華映旗下的福州光電已打下深厚客戶基礎,借重地利之便,今後進一步與大陸業者合作,將讓華映的營運更上一層樓。

主題:華映LCM 大陸產能將倍增---200500817經濟日報
華映6代廠量產,決定加重在大陸華南及華中兩地的後段模組(LCM)產能布局,擴大供應大陸當地的國際大廠,滿足客戶對液晶電視及液晶監視器面板模組的需求。
華映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華映大陸LCM廠將有突破性產能增加,旗下福州光電、與冠捷合資在福清的LCM廠,月產能合計可達100萬片,旗下吳江廠則可達120萬片,明年開始華映在大陸LCM月產能超過200萬片,產能倍數增加。
華映昨(16)日股價收盤11.7元,下滑0.25元,成交量為5.4萬張。華映在連續虧損二季後,第三季毛利率由負轉正,預估將落在6%至8%間,可望脫離虧損困局。
林鎮弘表示,福州光電正擴充四條LCM生產線,至今年底的LCM月產能將提高至50萬片,加上冠捷合資在福清的LCM廠月產50萬片,兩地合計超過100萬片。
素來為華映在大陸LCM主力的吳江廠,則以液晶監視器、液晶電視的LCM產品為主,主要是供應華映主力客戶之一的飛利浦蘇州液晶電視生產線,華映吳江廠的角色兼具液晶電視及液晶監視器LCM功能。
林鎮弘指出,吳江廠至年底的LCM月產能120萬片,明年在南方福建、中部吳江兩地的LCM月產能,合計超過200萬片,對去化華映的產能有重大效益,可適時供應在這兩地國際大廠的需求。
華映6代廠液晶電視面板本月會有明顯的增加,以26吋、32吋及37吋為主,因應市場的需求,華映將以32吋作為量產主力,本月產量1.5萬片、9月倍增至3萬片、10月6萬片,26吋及37吋至12月則可各有5萬片的產能開出。
華映年初預估液晶電視面板產量150萬片,但受到電視面板售價滑落影響,華映調整產銷規劃,重心放在有利潤的液晶監視器面板上。

主題:三星40吋面板 產能暴增---200500817經濟日報
南韓三星電子7代廠將大幅增加40吋液晶電視面板的產出,預計從單月2萬片增加到10萬片以上,以確立40吋為液晶電視面板的標準,對抗樂金飛利浦(LPL)、友達(2409)與奇美電(3009)聯手力拱的42吋市場。
三星7代廠主力生產尺寸為40與46吋電視面板,LPL、友達與奇美電的7.5代廠則為42與47吋電視面板,三星積極大量供應40吋面板,就是要乘7.5代廠產能尚未開出前,確立40吋為液晶電視的標準尺寸,以阻止明年7.5代廠的坐大。
南韓媒體報導,三星電子LCD部門副總趙永德(Cho Young-Duk)表示,三星7代廠第二季單月生產40吋電視面板約為2萬片,從8月開始,將大幅增加40吋電視面板的產出至10萬片以上,也就是說,三星7代廠有一半的玻璃基板產能,在8月是用來生產40吋面板。
按照三星的計劃,未來單月生產40吋面板的目標是15萬片,三星7代廠在6月的投片量已達3萬片玻璃基板,預計10月將投滿6萬片玻璃基板的滿載產能。
友達執行副總熊暉表示,全球面板產業,從來沒有一個單一的廠房,可以成為標準,LPL、友達與奇美電均押寶7.5代廠,惟獨三星生產7代廠,可以看出,7.5代廠所生產的42吋電視面板一定是標準與市場主流,且電漿電視(PDP)也是以42吋為主,更確立了42吋電視面板的標準地位。
為了力推40吋電視面板的標準,三星大力反撲,甚至還規劃了第二條7代廠,8月初開始裝機,玻璃基板規格為1,870X2,200mm,可生產八片40吋電視面板或六片46吋的電視面板,月規劃產能4.5萬片玻璃基板,明年4月開始量產。

主題:美兩大通路商 拋出液晶電視訂單
---200500817經濟日報
美國通路商沃爾瑪(WalMart)與BestBuy將在第四季推出自有品牌的32吋液晶電視,售價將拉低到999美元,較市場均價降幅達到四成,而且也突破消費者的重要心理關卡價位,液晶電視價格戰再度燃起,在這波旺季帶動下,國內代工廠商明基、廣達與大同,以及國內面板供應商均可受惠。
市場人士指出,美國兩大通路商WalMart的液晶電視自有品牌IIo ,以及BestBuy的液晶電視自有品牌Insignia,將在第四季推出999美元的32吋液晶電視。根據WitsView的調查,目前美國32吋液晶電視的平均售價還在1,700美元,較6月約下滑150美元,而資訊科技(IT)品牌業者,例如美商優派(ViewSonic)的32吋液晶電視售價,7月時已跌到1,199美元,因此沃爾瑪等業者的動作將掀起新一波的價格戰。
據了解,目前BestBuy的主要液晶電視代工廠商為明基與廣達,其中明基以大尺寸為主,廣達以較小的尺寸為主,面板供應商則為友達、廣輝與奇美電,其中友達供應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廣輝則供應較小的尺寸。
WalMart在台灣的代工廠商是大同,生產30吋等級的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則以奇美電為主,美商優派的代工廠為東元與聲寶。隨著美國兩大通路商與資訊業者積極在第四季進軍32吋的大尺寸液晶電視市場,台灣相關的代工廠與面板供應商可望持續受惠。
市場人士表示,999美元是在美國銷售液晶電視的重要心理關卡,也是市場普遍認為,可以吸引大量買氣的價格,而在大型通路商與IT業者積極進攻之下,預料傳統的電視品牌廠商,將會很快的被迫加入戰局,第四季可望引爆液晶電視的買氣。
市場人士說,通常液晶電視的銷售成本,品牌廠商占到兩成多,通路商占到三成以上,目前是通路商不願再把毛利分享給品牌業者,也就是通路商把這兩成多的成本直接拿掉,壓低售價,通路商的獲利其實並沒有減少,此舉將擠壓品牌業者的生存空間。
包括新力、東芝與日立等傳統的電視品牌業者,上一季的獲利都看到衰退,新力並下修其對液晶電視的銷售目標,主要就是受到來自亞太地區液晶電視與面板製造商的挑戰。

主題:彩晶面板 供貨卡西歐---200500817經濟日報
瀚宇彩晶將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卡西歐合作開發中小尺寸的手機面板,進攻第三代行動通訊(3G )市場。彩晶總經理周定輝昨(16)日證實,與消費電子產品大廠卡西歐洽談的手機面板合作案,將列入明年第一季出貨的規劃。彩晶此舉要力圖在面板大廠環伺下,以中小尺寸走出不同的路。
外傳日商卡西歐已經包下彩晶中小尺寸的產能,周定輝表示,彩晶目前正與日本卡西歐公司洽談有關合作開發手機面板使用小尺寸產品的合作案,但並非包產能,而是雙方共同合作,共同開發3G手機的面板市場。
這項合作計畫預計將可消化月產能1 萬到2萬片間的三代線產能。以三代線1到2萬片的月產能切割為小尺寸面板,產量規模非常可觀。
周定輝指出,彩晶三代線將積極把15吋面板轉為中小尺寸,預計年底前可以達到3萬片,並以中型為主,明年底前有一座三代廠產能將全數轉為中小尺寸。與卡西歐的合作案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量產,預計明年底中小尺寸的產能規模將呈現四比六的產能配置。所謂中小尺寸是指7寸到1.5寸的面板產品。
據了解,彩晶目前的產量有一座五代廠及兩座三代廠,五代廠已經開始獲利,但楊梅的二座三代廠還處於虧損狀態,三代廠的轉型勢在必行。
據悉,彩晶五代線良率已達85%,7月產能已達8.3萬片,7月曾經出現單日良率突破九成的佳績,預估年底前達到平均良率九成的目標,三代廠經濟切割的15吋產品價格早已跌落谷底,並且成為主要虧損來源。為改善產品結構,彩晶從年初以來即減少15吋面板比重,一座廠增加中小尺寸比重,另一座廠則發展為超薄、超輕的利基型面板。

主題:電視薄型化趨勢發燒LG薄型CRT將上市 歌林
也計劃投入開發---200500817電子時報
電視走向薄型化成為趨勢,體積厚重的傳統映像管電視(CRT TV)正加速被淘汰中;不過全球佔有率仍高達80%的CRT電視仍是電視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也有不少電視廠商應薄型化潮流,推出薄型CRT電視。
 台灣樂金(LG)商品企劃部協理朴勝珉表示,現階段液晶電視(LCD TV)、電漿電視(Plasma TV)單價仍高,特別是在一些開發中國家,消費者或是無力負擔,或是對新技術仍存有疑慮,預估未來5~10年CRT電視仍有一定的消費基礎,而薄型CRT電視正好可以切入此一市場。
 朴勝珉表示,日、韓廠商在薄型映像管技術上都已投入一段時間,但是日系電視廠商近年以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為主力,在映像管的生產上持續縮減,而薄型映像管也不對外供應。因此對外供應薄型映像管的廠商,只有LG、三星(Samsung)與華映(2475),而尤以韓系廠商的動作特別積極。
 目前LG薄型CRT電視供應21吋、29吋,厚度約30公分左右;CRT電視在畫質、色彩上仍有優勢,薄型CRT電視在南韓市場的銷售表現不錯,也在美國、澳洲與大陸等東南亞市場推出,預計第四季將導入台灣市場。
 歌林(1606)在液晶電視外銷上大有斬獲,也計劃趁勢帶動CRT電視的外銷。歌林表示,在全球1年電視市場規模約1.6億台,其中高達80%仍為CRT電視市場,因此計劃開發中高階的CRT電視,包括薄型CRT電視。目前觀音廠傳統CRT電視月產能約10萬台,第四季將減至7萬~8萬台;而菲律賓廠規劃為中小尺寸傳統CRT電視生產基地、年產量10萬~15萬台,預計第四季量產,計劃供應美國、東南亞市場。
主題:LCD TV降價風吹向40吋以上產品 三星策略性
下調報價 大陸均價壓低至人民幣2萬元以下
---200500817電子時報
由於七代以上TFT LCD面板產能漸開出,大尺寸液晶電視(LCD TV)面板降價風已經吹向40吋以上,最近大陸家電業者TCL、夏新、海信等,都紛紛將旗下的40、42吋LCD TV價格大幅下調,降幅高達人民幣5,000~6,000元,平均售價壓至2萬元以下。
 終端售價大幅滑落,主要原因來自於40吋以上面板報價開始大幅滑落,隨著三星電子(Samsung)七代線量產,40吋以上面板生產成本也得以快速下降,在主流32吋LCD TV面板價格跌幅逐漸走緩之際,另一波大幅降價則已在40吋以上市場逐漸發酵。
 由於三星七代線產能順利開出,預估10月就可以達到6萬片滿載投片量,因此三星也積極壓低40吋LCD TV面板售價,在2005年底將會把40吋LCD TV面板價格壓至1,000美元,希望搶先拱大40吋的市場,使之成為主流尺寸。而雖然包括樂金飛利浦(LG. Philips LCD;LPL)的7.5代廠,以及夏普(Sharp)的八代廠都尚未開始量產,台灣面板廠友達(2409)、奇美電子(3009),則仍是以五代線切割40吋以上產品,但是三星策略性的降價,則已使得40吋以上LCD TV面板價格開始進入快速滑落的時期。
 主流32吋LCD TV面板價格,在2004年第四季跌破800美元大關後,隨著六代廠產線陸續量產,經過2季以來價格持續快速下滑,目前32吋LCD TV面板報價則早已跌破600美元大關,但目前在下游廠商需求強勁的情況下,32吋的跌幅已經趨緩,面板廠也修正價格跌幅預估,友達便預估年底前32吋價格,不會如2004年預估跌至500美元那麼低,預約應在550美元左右。而在32吋價格快速下降期過後,跌價風也開始吹向40吋以上面板。
 根據南韓市調機構DisplayBank預估,年底32吋LCD TV面板價格約在530~550美元之間,37吋則在700~800美元之間,40吋在三星策略性降價下,預估將會降至900~1,050美元之間,約較目前平均價格再降150~200美元。而大陸業者更預估,在40吋以上面板價格快速滑落的情況下,將加速拉近與電漿顯示器(PDP)的售價差距,預計2006年第一季,40吋LCD TV的整機價格就有機會與PDP TV拉平。
主題:傳將與上廣電NEC合蓋CF廠 和鑫否認
---200500817電子時報
近日市場傳出和鑫(3049)擬與上廣電NEC合作興建五代彩色濾光片(CF)廠,據傳大陸TFT LCD面板上游材料廠商表示,和鑫有意透過間接投資的方式,與上廣電NEC合作興建CF廠,不過目前政府政策上,尚不允許此一相關投資行為,和鑫光電集團發言人王貴清也澄清表示,除非政府開放核准赴大陸投資,否則是不會進行這樣的投資計畫,而目前和鑫也沒有此一規畫。
 由於大陸上游零組件供應鏈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大陸面板廠也希望上游零組件廠商的投資腳步能加快,以加速整體面板產業的發展。日前除了傳出大日本印刷(DNP)有意在上海興建五代CF廠之外,和鑫光電集團也在被點名之列,和鑫光電集團旗下的南鑫,目前有供貨給上廣電NEC,而大陸方面傳出和鑫光電集團有可能透過旗下的冠鑫開曼島股份公司投資,與上廣電NEC依循南鑫模式設立By plant(週邊設廠)CF廠。
 王貴清指出,目前上廣電NEC與南鑫僅有供貨關係,而大陸冠鑫也有供應背光模組給上廣電NEC,但兩者的合作關係就僅止於此。至於要談到合作蓋廠,他認為現在談還言之過早。而業內人士也指出,從CF廠的角度來看,事實上與面板廠By Plant蓋CF廠,未必是好的選擇,雖然能就近供應,但是相對地也受到面板廠營運的牽制,對CF廠來說,未必是好的生意模式。
主題:下半年NB面板需求旺 TFT廠提高生產比重 寬
螢幕可望漸成主流 友達、華映增加15吋產品出貨
---200500817電子時報
筆記型電腦(NB)面板市場下半年需求強強滾,而第三季NB面板價格也持續看漲,台灣TFT LCD面板廠均紛紛積極提高出貨量、拉高出貨比重,或研擬切入市場的可能性。其中大尺寸寬螢幕的NB面板更可望逐漸成為主流,包括友達、華映,都紛紛提高15吋的NB面板生產比重。而下半年在市場需求看好的情況下,市佔率相對低的奇美電子(3009)、瀚宇彩晶(6116)也積極規劃產品切入NB面板市場。
 友達(2409)第三季NB面板,佔整體大尺寸面板的出貨比重,雖然預估將從第二季的23%下降到21%,不過數量上仍是增加的,其中15吋及15.4吋的NB面板,佔整體NB面板生產比重,更將從第二季的57%增加到62%,相對地14吋以下,包括12吋的生產比重,則將從第二季的37%下降到32%。由於2005年寬螢幕將佔去三分之一的市場,友達半數的NB面板產品也為寬螢幕,預計到了2006年,友達寬螢幕產品更將高達8成。
 華映第三季15吋及15.4吋寬螢幕NB產品生產比重也將持續拉高,目前華映是以4.5代廠生產15.4吋寬螢幕產品,以四代線生產14吋及14.1吋寬螢幕NB面板,三代廠則主要用以生產12.1吋產品。華映表示,下半年NB面板的銷售目標為190萬片,將比上半年成長80%,同時下半年寬螢幕產品比重也將逐季拉升,第三季將從第二季的66%提高到74%,預計到第四季則要達到89%。奇美也表示,寬螢幕是NB面板的潮流趨勢,而目前奇美12.1~17吋的寬螢幕NB面板產品也都已經開發完畢。
 廣輝(3012)第二季時,由於NB面板價格下跌加上傳統淡季影響,也將產能轉移至監視器產品上,不過隨著第三季NB面板供應吃緊,也逐漸把產能再轉回到NB面板上。以出貨片數來看,7月廣輝的NB面板佔大尺寸面板的出貨比重,已經從6月的56%提高到67%。彩晶NB面板的出貨比重目前仍相對偏低,第二季更降到5%左右,不過在下半年NB面板市場看好的情況下,彩晶也表示,正在評估於五代廠生產NB面板的可能性
主題:新聞評析-背光模組廠自稱是「高科技純手工
業」對應跌價壓力 業者轉與原材料廠搶生意
---200500817電子時報
即便2005年台灣大尺寸背光模組廠的出貨片數加總,可望奪下全球近5成的市佔;但面臨背光模組長期的跌價壓力,也讓廠商不得不思索新的解決方案,如何降低成本以對應產品價格跌勢。業者並同聲認為,背光模組廠欲在市場位於不敗,除持續在管銷上精簡外,下一波業者如何在節省原材料成本上下功夫,將成業者能否維持獲利的主要關鍵所在。
 輔祥(6120)表示,由於背光模組上游材料特性過於軟化及敏感,使背光模組組裝線欲自動化不易,目前仍多需仰賴大量的人力投產,也讓背光模組的生產,屬於「高科技的純手工」產業。而人力成本無法降低,但背光模組廠過去4年來面對年均約20%的降價幅度,也讓背光模組廠能用的降低成本方案,幾乎都已用盡。
 此外,因背光模組上游零組件的成本約佔總成本近7成左右,也讓多數背光模組廠考量後轉投入新複合材料的研發,寄望經由上游原材料的創新、材料成本節省,讓背光模組廠能因此從中獲取較好的利潤。目前,輔祥也已完成高輝度導光板、高輝度擴散板及整合兩者的新複合材料等新產品開發,寄望藉由新材料的導入,能讓2005年的產品毛利率,維持在10%上下。
 除輔祥外,包括瑞儀(6176)、中光電(5371)、科橋(6156)等,也都陸續投入新材料的開發計畫;而法人也推估,瑞儀2005年之所以仍能把毛利率維持在15%上下,關鍵之一也與新材料的導入有關。
 不過,即便背光模組投入新材料開發的動作積極,但卻仍有背光模組廠私下表示,事實上,台廠投入背光模組上游新材料的開發,迄今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且除台廠外,包括日韓業者開發新材料的動作也相當積極,然迄今仍無看到較具革命性的產品問世。
 然而,業者認為,雖然短期內欲仰賴材料創新而改善背光模組廠的獲利空間看似機會不大,但市場卻也無須過度悲觀,主因在於如導光板的製作上,目前可再降低成本的空間仍大;且背光模組廠為降低成本,轉以台製的零組件使用也成趨勢。
 即便台製零組件的報價雖然已較日系業者便宜,但目前台製零組件的良率偏低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對背光模組廠而言,一旦台製零組件廠的良率提升,相信將仍可有價格下壓的空間出現,如此也可讓背光模組廠的毛利得到較好的喘息機會
主題:台背光模組廠勇奪大尺寸半壁江山 中光電、
瑞儀、輔祥、科橋加快擴產腳步
---200500817電子時報
台灣面板上游關鍵零組件背光模組,經由業者持續擴充產能,以及本土需求量擴大,日韓市場拓展有成,已讓2005年台背光模組出貨有更好的成績呈現。據統計,依各家業者2005年背光模組的出貨總量加總,台廠2005年大尺寸(指14吋以上)背光模組的出貨總量,有機會拿下全球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勇奪半壁江山。
 中光電(5371)表示,據研究機構統計,2005年全球14吋以上的背光模組總需求量,可望達1.7億片的規模,較2004年的1.1億片已有相當的成長性出現。而2005年中光電大尺寸背光模組的出貨總量,則希望能達2,850萬片的總量,並拿下市場約16.8%的市佔,較2004年的11.6%已有明顯的提升。
而為因應需求,中光電也積極擴產因應,除第二季(Q2)在大陸蘇州廠區月產能已提高到160萬片的規模外,上海松江與南京廠區的新廠,也將在Q3底量產,產能並分別可達80萬及40萬片,總計大陸廠區的月產能,已可達280萬片的規模。中光電也計劃2006年時,能將大陸產能再提升到300萬片的水準,並藉以完成2006年順利拿下市場近2成市佔的目標。
瑞儀(6176)累積今年1~7月大尺寸背光模組的出貨量,已達1,136萬片的規模,而液晶電視面板出貨,也已交出47.82萬片的成績;法人預估,2005年瑞儀大尺寸背光模組的出貨片數,可超過2,000萬片以上,電視用背光模組則可大於100萬片,並拿下市場約15%的市佔。此外,瑞儀目前在吳江、南京廠區也同樣有擴廠計畫,產能預估並能倍數成長。
輔祥(6120)則表示,經由新產能開出及訂單湧入,目前單月背光模組出貨量,已可達近120萬片的規模,其中液晶顯示器用背光模組佔出貨大宗,筆記型電腦(NB)則佔6%,而液晶電視(LCD TV)用背光模組則佔約20%;輔祥也希望,2005年在大尺寸背光模組的出貨,能拿下市場10%的市佔,較2004年的8%成長。
科橋(6156)目前單月背光模組出貨,則維持在50~60萬片間,預計Q3底Q4季初,產出可提升到70~80萬片的規模。科橋也說,2005年應可順利拿下市場7%的佔比。另外,福華(8085)目前單月背光模組月出貨量約在30~40萬片之間,預計今年可拿下市場近2~3%的佔比。而由此估算,2005年台灣大尺寸背光模組的出貨佔比,已可望突破5成的門檻,成為全球背光模組的主要供應大國。
對此,創立WitsView網站的聯景科技總經理王鶴偉表示,倘若台背光模組能順利拿下全球5成以上市佔,顯示台廠已走向國際,並已有更大的優勢,吸引日韓等業者來台投單。不過,要觀察的仍是業者的產品出貨比重別為何,由於台廠液晶電視背光模組的出貨量仍在起步階段,如何加速提升此塊市場,將有利後續業者的規模再擴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