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台韓都需要大和解民主化「難兄難弟」的大妥協時代

台韓都需要大和解民主化「難兄難弟」的大妥協時代


撰文:朱立熙
阿扁在選後遭到在野勢力「街頭政變」的抵制,南韓之前則發生國會通過彈劾總統情事,台、韓這兩個亞洲民主化成功的國家,遭遇竟如此相似,如今也同樣面對族群或世代的分裂情勢,這時朝野之間必須「大和解」與「大妥協」,才有希望。
南韓總統盧武鉉大概可算是民主國家有史以來第一位遭到「留校察看」、然後又「敗部復活」的總統。

三月十二日,他被「朝小野大」的國會通過彈劾案,被迫停止了總統職權。一個月後,在國會議員選舉時,人民用選票還給了他公道;盧武鉉本人則把這次選舉,視為選民對他「再信任」的一次公民投票。五月十四日,憲法法庭迫於民意壓力,果如眾所預料,駁回了國會的彈劾案,讓盧武鉉「復行視事」。一場羞辱總統的鬧劇,於焉落幕。盧武鉉被「除罪」之後,賦予他嶄新且強力的民意授權,讓他未來的執政不會再像第一年一樣被綁手綁腳。

南韓由在野既得利益勢力主導的前國會,演出這場荒謬戲碼,讓全世界看盡了一場大笑話;盧武鉉的遭遇則讓台灣的阿扁總統感同身受,也感慨無限。
南韓政治現象一:彈劾後

反對黨國會選舉大潰敗

進步改革的盧武鉉總統與保守反動的國會之間的鬥爭態勢,會在三月間僵持到通過彈劾案,充分展現了朝鮮民族兩極化的對立性格。盧武鉉仗恃著近七成國民的支持(反對彈劾總統),堅決拒絕向國會道歉與低頭,逼使國會以三項牽強的理由通過彈劾他。

盧武鉉有恃無恐的憑藉,是認為一個月後就要國會改選了,不如在選前把朝野衝突與對立的態勢升高,激起選民更強烈的反感,說不定更有利於倉促成軍的執政黨「開放我們黨」。他把彈劾事件當成戰利品,這是將計就計的策略運用;同時,韓國政治人物的賭徒性格也由此展露無遺。

果不其然,四月十五日國會改選結果,「開放我們黨」由原本只有四十六席暴增為一百五十二席,掌握了國會過半數的優勢,兩個反對黨則潰不成軍,朝小野大的局面從此成為絕響。這樣的選舉結果,讓蟄伏在青瓦台的盧武鉉,暗自竊喜。顯然他是比在野黨領導人,更清楚與更敏銳地掌握了民心向背與社會脈動。
南韓政黨的分分合合與重新排列組合之迅速,也展現了一向以來「政治利益掛帥」與「人物屬性」的特質,也就是隨著政治資源的優勢與政治利益的分配,而「人在黨在,人亡黨亡」。選前才臨陣倒戈加入執政黨的國會議員或候選人,就是看準盧武鉉未來四年的執政優勢而願加以投資。

而「彈劾政局」導致國家與社會的動盪不安,盧武鉉當然不是沒有責任。他一貫輕率與「後現代式」的言行舉止,以及新手上路的不穩定性,加上行政經驗不足卻又蠻幹的作風,都是導致他「故人怨」的原因。
南韓政治現象二:新脈動

網路世代主導時代進程

在野的「大國黨」與「新千年民主黨」不僅是反改革的既得利益勢力,也是南韓傳統派閥社會的菁英階層,他們極其鄙視出身微寒的盧武鉉。但是他們最大的致命傷,是他們無法看清南韓的社會脈動趨勢,已經是由年輕的網路世代在主導,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與這些已成為政治核心的「新人類」溝通,甚至因而被譏為「已失去做為網路時代政黨的資格」。

一位「太前進」的總統與一個「太落伍」的國會,當然是格格不入的。盧武鉉的語言與風格,對年輕人有著無比舒暢的宣洩效果;但是,在野勢力所主導的國會,卻只會反其道而行,一向「為反對而反對」的負面政治,看在年輕網路人眼裡,當然是按耐不住的憤怒。「顢頇的政治老人下台」,於是成為四月國會大選時,挑戰在野黨候選人的競選主軸。連叱咋風雲四十年的「三金」中的最後一金——金鍾泌,都不得不在政黨泡沫化之後正式宣告退出政壇。

南韓政治的鬥爭,從二○○二年十二月盧武鉉當選以前,就沒有間斷過。那一場選戰打的戰線是,「改革vs.保守」、「年輕vs.老年」、「民主vs.反民主」,一直到盧武鉉上任後,在野既得利益勢力對他的抗拒鬥爭未曾一日稍有鬆手。南韓兩個主要反對黨在國會中反改革、阻礙改革法案的通過,與台灣立法院內的國親兩黨毫無二致。
而南韓政壇朝野的鬥爭,有更大的成分是世代間的對立與鬥爭。韓國歷史上,年輕人屢屢向老人挑戰與奪權,今天的老少鬥爭態勢,幾乎就是三百年前朝鮮王朝後期的黨爭中,「老論派」與「少論派」鬥爭的翻版。歷史宿命與悲劇反覆在這個半島國家循環,以史鑑今,現代韓國人似乎都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南韓的政治觀察家在憲法法庭駁回國會對總統的彈劾案之後,大聲疾呼朝野之間必須「大和解」與「大妥協」,國家發展才有希望。
記取南韓經驗

應以理性取代零和戰鬥

在野黨既已成為國會的少數,就應該「識時務」,坦然面對與支持盧武鉉的改革路線,並且要能夠正確掌握社會趨勢與脈動,以及年輕網路族群的價值觀;同時,必須揚棄一貫「決死的零和戰鬥姿態」,展現和解的大氣度,才能阻止國家、族群與世代的繼續兩極分裂。他們也規勸盧武鉉總統,要自我反省與療癒「自卑與自大」糾結的情結,以及民粹式的治國風格。朝野雙方唯有揚棄情緒性的主張,以及植基於理性的溝通與妥協,才可能有健康與正常的政局。

台、韓這兩個亞洲「儒家文化圈」民主化成功的國家,民主之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兄弟的遭遇竟是如此相似,實在是巧合,也可能是歷史的必然。

南韓國會通過彈劾總統,形同一場「國會政變」,盧武鉉靠人民公投的直接民意而翻身;阿扁在選後則遭到在野勢力「街頭政變」的抵制,而且對抗態勢將持續到年底的國會改選,執政黨能否席次過半,則像是阿扁平反命運之所繫。

有趣的是,南韓彈劾總統的「反動國會」,已經遭到選民的唾棄,台灣在野黨佔優勢的國會,卻未認清時勢,上周還曾企圖在修憲案夾帶「彈劾總統停職條款」,想要以修憲案綁架國會改革,或以彈劾權來癱瘓總統職權。種種的反動舉措,實在讓人對台灣國會未能記取南韓眼前的教訓,既無國際觀又無自省能力的草莽性格,感到悲哀。
此外,根據筆者所知,過去兩個月,台、韓兩國雖然各自政局動盪,但仍維持了相當不錯的互動。在盧武鉉遭停權蟄居期間,陳水扁總統曾透過不同的管道,向盧武鉉表達了即時的溫情關切,讓盧武鉉頗為窩心,盧也相對給予適切的回應,同病相憐的兩人並互相嘉勉與期許;兩位出身貧寒的人權律師總統,由各自的挫折遭遇,越見患難中的真情,也算得上都「失中有得」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