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主題:「薪資」對員工之意義
作者:衛南陽/經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在顧問經驗裡我發現,工作報酬不僅是工作人員付出勞力和心力的代價,代表著組織對他的表現有甚麼樣的評價,而且也是他的生活保障。每個人工作都需要薪水,沒有人能夠做白工,所以工作報酬至少能夠支付個人、還有家庭開支,這時候保障的意義更為重大。

 很多的經驗顯示,薪資往往是能升而不能降,降下來不僅代表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大不如前,也象徵收入減少而無法保障家人的生活。地位降低總讓人在同事面前顏面掃地,生活無法保障更讓人難以專心於工作。

 很多公司不願意自己面對將員工減薪的困難,最後找上顧問來幫忙,顧問當壞人比較沒有壓力,問題是,顧問沒有多少權力解決員工的內心不滿。我的經驗就是多溝通,多聆聽被減薪人員的意見,向他保證只要他同意,一定會反映這些心聲,可是不能保證有效,畢竟公司不是請顧問來決策,執行決策才是顧問的任務。

 不過,萬一被公司邀請擔任這種角色,我都會善意的建議公司,執行的同時,也聽聽員工的心聲,而且化解他內在的心結,不然我這座橋樑也會被員工的眼淚與無奈壓垮。有時候還要注意,這樣的作法可能逼使原本沒有離職意願的員工考慮離開,而且離開往往不只人離開,也失去知識,有的更嚴重的還帶走顧客以及營業資料,即使有「競業禁止」或保密合約,也未必能產生嚇阻效果。

 薪資所得是工作報酬中主要部分,因此,員工都會努力爭取更高的報酬,透過有組織性的抗爭(工會),或者個人私下的晤談,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公司裡得到更高的評價,自然要更認真的工作,產生更好的績效,這時候薪資自然可以具有激勵色彩。

 管理當局必須使薪資成為一種激勵的動力,而不只是保障而已,如何透過有效的薪資管理,提高工作意願,增加生產力,這是相關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但是,有效的薪資系統並非一味提高薪資水準,或者不斷強調高紅利的誘惑,而是忠實反應員工實際的工作成果。

 除了如何計算薪資是個大問題,怎麼設計一個適合的薪資結構,也是管理者必須想清楚的事情。甚麼是薪資結構?就是指薪資必須加以分等分級,還有各等各級的薪資幅度、各等各級之間差距等問題。以各等級薪資的多寡,反應職務與責任的輕重大小,實際上也就是反應各職務所需求的資格條件。

 原則上我們都同意,職務、責任越重,應該領得比較多,還有個人擁有的條件越好,公司也可能支付更高的薪資,不然為甚麼那麼多人在職進修?為甚麼那麼多人想考證照?

 很多人想取得職場或公司裡更好的發展,只好選擇不斷進修,學習一些別人已經學會的技能,至少不會落伍,也可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卻不能保證以後一定過得更好。一些容易考上(通常有題庫或都是選擇題)的證照,考得再多也不能為自己加多少分,因為自己考得上,別人也考得上,沒甚麼稀奇。

 這個道理和大學林立,擁有大學學位的人滿街都是,這時候怎麼告訴面試官:「我比較好,貴公司選擇我一定不會錯?」二十年前大學學歷很值錢,當大學將近一百六十所之後,大學畢業哪裡值錢?

 對於很多公司而言,現在來應徵的人只分三種,A類是留學回來或國立大學的碩士,B類是國立大學學士和私立大學碩士,C類是其他。但是這種分類在工作幾年之後已經沒效,因為幾年後影響前途的不再只有學歷,經歷和實力都更加重要。這時候薪資的分等,還必須考慮這個人的過去經驗和做出了甚麼成果。

 另外,薪資調整必須反映實質購買力,不能讓員工甚麼都買不起,特別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時候,要讓員工的薪資增幅能增加購買力,而不止是金錢數字增加。當物價指數不變,薪資報酬增加,這是購買力上升;當物價指數下降,薪資報酬不變,這也是購買力上升;如果物價指數上升,薪資報酬之上升幅度較大,也是提升購買力;如果物價指數下降,薪資報酬減少的幅度較小,相對購買力還是比較高;最後物價指數下降,薪資報酬上升,更是購買力的提升。購買力的上升是激勵,更是照顧員工的良善之意。

 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會比較,即使不主動比較,也容易不自覺的陷入比較的思維陷阱,比自己和同事的貢獻,當然也要比自己和同事的收穫,有的還比較自己和同事那個人比較能贏得老闆的信任,成為上司的親信,為了比較的結果,有時候還會做出傷人傷己的行為。

沒有留言: